2014年法律版法律法規匯編
① 法律法規匯編和重點法條解讀有什麼區別
法律法規匯編的內容包含該名目下的所有法規條文,例如北京市2017法規匯編,即包含2017年北京市的地方法規。
重點法條解讀的內容包含該名目下的重點法規條文,並且附上相關的專家解讀,輔助讀者理解法條。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律法規規章匯編的綜合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3
行政法規、法規性文件及重要文獻
教學成果獎勵條例/10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P2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19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30
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37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通知/47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57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通知/闐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通知/74
規章及重要規范性文件
教育統計工作暫行規定/87
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90
實施教育行政許可若干規定/95
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若干問題的意見/98
教育部、國家保密局關於印發《教育工作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的通知/102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教育部主管的社會團體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104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進一步精簡和規范行政性表彰獎勵活動的通知/107
教育部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實施意見/109
教育部關於印發《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的通知/113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意見/118
教育部關於印發《教育部關於公文處理的若干規定)的通知/121
教育部關於印發《教育信訪工作規定(2007年修訂))的通知/126
教育部關於印發《教育部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130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改進和加強辦事公開工作的意見/135
③ 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用哪個版本的最好
當然是三大本配套的法律版的最權威了,教學版的把法條和司法解釋一起寫,比較實用
口袋書最好買一套,隨身攜帶可以隨時翻看,很方便
④ 法律法規匯編是詳細法條嗎
只要是他包含的當然是一條不少,但是要看清是那年的,最好買13年的,因為這幾年新出版了以及改了不少,刑訴是大換權血,民訴也有不少變動,刑法也有不少新規定出台,如果怕內容不全,就一定買正版,正規的出版社都沒問題
⑤ 求 2014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 word
在亞馬遜或者當當買一份電子版的吧,現在馬上快考試了,有這份資料的童鞋們估計沒時間顧及你,另外為了考試花幾塊錢估計你也是值得的,祝考試順利!
⑥ 省政府法制辦常用法律法規匯編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法規匯編編輯出版工作的管理,提高法規匯編編輯出版質量,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法規匯編,是指將依照法定程序發布的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下稱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按照一定的順序或者分類匯編成冊的公開出版物。
第三條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編輯出版法規匯編(包括法規選編、類編、大全等)應當遵守本規定。
依照本規定第四條編輯出版的法規匯編,是國家出版的法規匯編正式版本。
第四條編輯法規匯編,遵守下列分工:
(一)法律匯編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編輯;
(二)行政法規匯編由國務院法制局編輯;
(三)軍事法規匯編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法制局編輯;
(四)部門規章匯編由國務院各部門依照該部門職責范圍編輯;
(五)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匯編,由具有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制定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指定的機構編輯。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和國務院法制局可以編輯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的綜合性法規匯編;中央軍事委員會法制局可以編輯有關軍事方面的法律、法規、條令匯編;國務院各部門可以依照本部門職責范圍編輯專業性的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匯編;具有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制定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編輯本地區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匯編。
第五條根據工作、學習、教學、研究需要,有關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可以自行或者委託精通法律的專業人員編印供內部使用的法規匯集;需要正式出版的,應當經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核准。
除前款規定外,個人不得編輯法規匯編。
⑦ 法律法規匯編的CHM版本
CHM版本的《法律法規匯編》收集現行法律法規,目前分憲法及憲法性法律、民商法和行政法三大部分,並不斷完善中。
⑧ 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用哪個版本比較好
法律匯編推薦
2007年版國家司法考試新航向系列-重點法條解讀
這本
另外
司法考試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需要記憶大量的法律條文。司法考試法律條文之多、部門法之多,都是其他考試無法比擬的。在歷年准備司法考試的過程中,不少同學都花了不少時間死記硬背法律條文,甚至在七、八月份的校園里出現了晨讀法律條文的怪現象。其實,許多同學都誤解了司法考試考查法律條文的真正意義,法律條文是用來斷案的標准,而不是記憶的對象。即使司法考試客觀上直接考察了大量的法律條文,我們也應該採取更合理的方法來對法它,而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
司法考試所涉及的法律條文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理解型的和記憶性的。
理解型的條文基本上是不需要記憶的,憑我們對法理的基本把握和部門法的具體制度的理解完全可以掌握,不需要額外花時間記憶,這些條文主要分布在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部門法里。
記憶性的條文基本不需要理解,但需要記住法律條文的內容,這些條文主要分布在憲法、經濟法、訴訟法等部門法里。
對付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法律條文我們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法。對於理解型的法律條文,只要理解到位基本上可以應付了。關鍵是對付記憶型的條文,需要有一些技巧。以下介紹一些記憶法條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鑒。
一、對比法
對比法即是把內容相關、易混淆的法律條文結合起來記憶。這種方法可以對付那些知識點本身很簡單,但內容雜亂的法律條文。以下試舉一例說明:
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特首的任職資格
通過以上圖表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門的特首的任職資格基本上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澳門的特首不要求在國外無居留權,而這一點是和香港回歸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的。
二、流程法
流程法即是把法條中涉及的關於一系列法律程序做成流程圖,看起來一清二楚,不容易忘記。這種方法可以把多個法律條文聯系起來,可以節約大量工作量。以下試舉一例說明;
例:《勞動法》中勞動爭議的解決
通過以上圖表分析,基本上把勞動爭議的具體流程歸納出來了,完全可以對付司法考試所涉及的相關法律條文。
三、關聯法
關聯法即是把多個相關知識點聯系起來,而這些知識點本身在法律里是分散的、無規律的,用這種方法可以理清許多雜亂無章的知識點,但是製作起也得花一定時間。以下舉例說明:
例:《刑法》中的金融票證犯罪
以上分析,綜合了《刑法》金融犯罪一章的關於金融票證的相關罪名,在邏輯上理清了類似罪名之間的關系,相信對大家發司法考試會大有裨益。
以上簡略介紹了幾種記憶法律條文的方法,基本上能對相關知識點做一個大體上全面的梳理,是非常有價值的。當然,方法可能不止這幾種,在具體的復習中,大家可以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⑨ 求2013年法律版法律法規匯編,word版,齊全的,不要掃描版的。符合要求給分。
網速問題就不上傳了,自己點擊下載吧
⑩ 法律法規選編
現將《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全文轉載如下: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於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房屋拆遷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負責與城市房屋拆遷有關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六條拆遷房屋的單位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方可實施拆遷。
第七條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應當向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交下列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
第八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九條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房屋拆遷。
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15日前,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延期拆遷申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延期拆遷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給予答復。
第十條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第十一條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出具委託書,並訂立拆遷委託合同。拆遷人應當自拆遷委託合同訂立之日起15日內,將拆遷委託合同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
被委託的拆遷單位不得轉讓拆遷業務。
第十二條拆遷范圍確定後,拆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新建、擴建、改建房屋;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租賃房屋。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暫停期限不得超過1年。
第十三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四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需要拆遷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五條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十六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七條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八條拆遷中涉及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以及外國駐華使(領)館房屋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建設項目轉讓的,應當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原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有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給受讓人。項目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書面通知被拆遷人,並自轉讓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告。
第二十條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的監督。
第二十一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拆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二十二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三條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除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第二十四條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五條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
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六條拆遷公益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七條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第二十八條拆遷人應當提供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房屋,用於拆遷安置。
第二十九條拆遷產權不明確的房屋,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三十條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依照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執行。
第三十一條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
在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遷人提供的周轉房的,拆遷人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二條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按時騰退周轉房。
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安排住處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對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三十三條因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四章 罰則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並處已經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五條拆遷人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1%以上3%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拆遷人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可以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3%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房屋拆遷的;
(二)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
(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第三十七條接受委託的拆遷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轉讓拆遷業務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合同約定的拆遷服務費25%以上50%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違反本條例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或者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在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十條本條例自2001年11月l日起施行。1991年3月22日國務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