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澳門工傷保險條例

澳門工傷保險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01 05:05:53

『壹』 僱主責任險傷殘賠付表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僱主責任險的賠償范圍
(一)死亡賠償金:以保單約定的每人死亡賠償限額為限。
(二)傷殘賠償金:按傷殘鑒定機構出具的傷殘程度鑒定書,
並對照國家發布的《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GB/T16180-1996)(以下稱《傷殘鑒定標准》)確定傷殘等級而支付相應賠償金。相應的賠償限額為該傷殘等級所對應的下列「傷殘等級賠償限額比例表」的比例乘以每人死亡賠償限額所得金額。
(三)誤工費用
保險公司負責賠償被保險人雇員因疾病或受傷導致其暫時喪失工作能力(持續五天以上<不包括五天>無法工作的)而遭受的誤工損失:經醫院證明,按以下公式計算賠償:當地最低工資標准/30*(實際暫時喪失工作能力天數-5天),最長賠付天數為365天,且以保單約定的每人死亡賠償限額為限。
(四)醫療費用
保險公司賠償必需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具體包括掛號費、治療費、手術費、床位費、檢查費(最高人民幣300元/每人)、醫葯費。本公司不承擔陪護費、伙食費、營養費、交通費、取暖費及空調費用。除緊急搶救外,受傷雇員均應在縣級以上醫院或保險公司指定的醫院就診。保險公司支付的本款項下的賠償金額以保單約定的每人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限。
(五)賠償金的給付
1.無論發生一次或多次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的單個雇員所給付的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和誤工費用之和不超過保險單約定的每人死亡賠償限額。被保險人不得就其單個雇員因同一保險事故同時申請傷殘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無論發生一次或多次保險事故,被保險人就其單個雇員申請賠付死亡賠償金的,
如果保險公司已賠付了傷殘賠償金,在計算賠付金額時,需扣除已賠付的傷殘賠償金額。
2.無論發生一次或多次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所僱傭的每個雇員所給付的醫療費用不超過保險單約定的每人醫療費用賠償限額。
二、僱主責任險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一)被保險人的雇員由於職業性疾病以外的疾病、傳染病、分娩、流產以及因上述原因接受醫療、診療所致的傷殘或死亡;
(二)由於被保險人的雇員自傷、自殺、打架、斗毆、犯罪及無照駕駛各種機動車輛所致的傷殘或死亡;
(三)被保險人的雇員因非職業原因而受酒精或葯劑的影響所導致的傷殘或死亡;
(四)被保險人的雇員因工外出期間以及上下班途中遭受意外事故而導致的傷殘或死亡;
(五)被保險人直接或指使他人對其雇員故意實施的騷擾、傷害、性侵犯,而直接或間接造成其雇員的傷殘、死亡;
(六)任何性質的精神損害賠償、罰款、罰金;
(七)被保險人對其承包商所僱傭雇員的責任;
(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包括我國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所發生的被保險人雇員的傷殘或死亡;
(九)國務院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所規定的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之外的醫葯費用;
(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所頒布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規定之外的醫葯費用;
(十一)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
(十二)住宿費用、陪護人員的誤工費、交通費、生活護理費、喪葬費用、供養親屬撫恤金、撫養費;
(十三)戰爭、軍事行動、恐怖活動、罷工、暴動、民眾騷亂或由於核子輻射所致被保險人雇員的傷殘、死亡或疾病;
(十四)直接或間接因計算機2000年問題造成的損失;
(十五)其它不屬於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和費用。

『貳』 澳門工傷怎麼鑒定和賠償

按澳門的工傷保險條例。

『叄』 澳門勞工工傷賠償標准

執行《工傷保險條例》第35、36、3條的標准。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肆』 9月都有哪些新規開始實施呢

首先有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簽注恢復辦理,還有舊車報廢價格將更合理,客運班車可途中上下客等新規定都在實施當中了。

『伍』 在澳門工地受工傷管工不讓報,到時我補償嗎

員工在工作中受傷之後,應該及時向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在認定為工傷之後員工所享受的工傷待遇才能得到保障,否則在達到一定時間之後,員工維權會變得困難。因為勞動仲裁的時效性為一年。

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受傷,應該按照工傷流程進行。在工傷事故中,應該由工傷保險基金和單位共同承擔賠償責任。員工受傷後存在後遺症,那麼是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根據鑒定結果要求賠償。

員工需要根據工傷流程進行處理:
1、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2、申請工傷認定,由單位或者個人向當地勞動部門申請,認定為工傷。
3、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在員工治療完畢或者達到一定醫療期之後向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工傷鑒定,判定傷殘等級。
4、待遇審核,員工或者單位根據醫院的治療發票、工傷認定書、勞動能力鑒定書等想社保中心申請待遇審核,下發工傷待遇,包括醫療費用以及傷殘補助費用。
5、如果員工需要解除勞動關系,有傷殘員工可以享受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的待遇。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二十三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陸』 工傷保險和僱主責任險賠償金包括(在線等,急)

新版僱主責任保險條款(2004)

總則

第一條 本保險合同由保險條款、投保單、保險單以及批單組成。凡涉及本保險合同的約定,均應採用書面形式。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學校均可作為本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

第三條 本保險合同所稱工作人員,是指與被保險人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年滿十六周歲的勞動者及其它按國家規定和法定途徑審批的勞動者。

保險責任

第四條 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的工作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因下列情形導致傷殘或死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保險人按照本保險合同約定負責賠償: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

(四)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及意外事故傷害;

(七)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

(八)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

(九)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

(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 保險事故發生後,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訴訟的,對應由被保險人支付的仲裁或者訴訟費用以及事先經保險人書面同意支付的其它必要的、合理的費用(以下簡稱「法律費用」),保險人按照本保險合同約定的限額也負責賠償。

責任免除

第六條 下列原因造成的損失、費用和責任,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一)投保人、被保險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

(二)戰爭、敵對行動、軍事行為、武裝沖突、罷工、暴動、民眾騷亂、恐怖活動;

(三)核輻射、核爆炸、核污染及其他放射性污染;

(四)行政行為或司法行為;

(五)被保險人承包商的工作人員遭受的傷害;

(六)被保險人的工作人員犯罪或者違反法律、法規的;

(七)被保險人的工作人員醉酒導致傷亡的;

(八)被保險人的工作人員自殘或者自殺的;

(九)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被保險人的工作人員因投保時已患有的疾病發作或分娩、流產導致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

第七條 下列損失、費用和責任,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一)罰款、罰金及懲罰性賠款;

(二)精神損害賠償;

(三)被保險人的間接損失;

(四)被保險人的工作人員因保險合同列明情形之外原因發生的醫療費用;

(五)本保險合同中載明的免賠額。

責任限額與免賠額

第八條 責任限額包括每人傷亡責任限額、每人醫療費用責任限額、法律費用責任限額及累計責任限額,由投保人自行確定,並在保險合同中載明。其中每人傷亡責任限額不低於3萬元人民幣;每人醫療費用責任限額不超過每人傷亡責任限額的50%並且不高於5萬元人民幣,法律費用責任限額為傷亡責任限額的20%。

第九條 每次事故每人醫療費用免賠額由投保人與保險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協商確定,並在保險合同中載明。

保險期間

第十條 除另有約定外,保險期間為一年,以保險合同載明的起訖時間為准。

『柒』 保險中我該怎麼賠償多少錢

僱主責任險每一家的費用還是員工都不同,一年500-800元不等,相對應的賠款限額也不同,具體費用參考你投保的保險公司。
一、僱主責任險的賠償范圍
(一)死亡賠償金:以保單約定的每人死亡賠償限額為限。
(二)傷殘賠償金:按傷殘鑒定機構出具的傷殘程度鑒定書,
並對照國家發布的《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GB/T16180-1996)(以下稱《傷殘鑒定標准》)確定傷殘等級而支付相應賠償金。相應的賠償限額為該傷殘等級所對應的下列「傷殘等級賠償限額比例表」的比例乘以每人死亡賠償限額所得金額。
(三)誤工費用
保險公司負責賠償被保險人雇員因疾病或受傷導致其暫時喪失工作能力(持續五天以上<不包括五天>無法工作的)而遭受的誤工損失:經醫院證明,按以下公式計算賠償:當地最低工資標准/30*(實際暫時喪失工作能力天數-5天),最長賠付天數為365天,且以保單約定的每人死亡賠償限額為限。
(四)醫療費用
保險公司賠償必需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具體包括掛號費、治療費、手術費、床位費、檢查費(最高人民幣300元/每人)、醫葯費。本公司不承擔陪護費、伙食費、營養費、交通費、取暖費及空調費用。除緊急搶救外,受傷雇員均應在縣級以上醫院或保險公司指定的醫院就診。保險公司支付的本款項下的賠償金額以保單約定的每人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限。
(五)賠償金的給付
1.無論發生一次或多次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的單個雇員所給付的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和誤工費用之和不超過保險單約定的每人死亡賠償限額。被保險人不得就其單個雇員因同一保險事故同時申請傷殘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無論發生一次或多次保險事故,被保險人就其單個雇員申請賠付死亡賠償金的,
如果保險公司已賠付了傷殘賠償金,在計算賠付金額時,需扣除已賠付的傷殘賠償金額。
2.無論發生一次或多次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所僱傭的每個雇員所給付的醫療費用不超過保險單約定的每人醫療費用賠償限額。
二、僱主責任險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一)被保險人的雇員由於職業性疾病以外的疾病、傳染病、分娩、流產以及因上述原因接受醫療、診療所致的傷殘或死亡;
(二)由於被保險人的雇員自傷、自殺、打架、斗毆、犯罪及無照駕駛各種機動車輛所致的傷殘或死亡;
(三)被保險人的雇員因非職業原因而受酒精或葯劑的影響所導致的傷殘或死亡;
(四)被保險人的雇員因工外出期間以及上下班途中遭受意外事故而導致的傷殘或死亡;
(五)被保險人直接或指使他人對其雇員故意實施的騷擾、傷害、性侵犯,而直接或間接造成其雇員的傷殘、死亡;
(六)任何性質的精神損害賠償、罰款、罰金;
(七)被保險人對其承包商所僱傭雇員的責任;
(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包括我國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所發生的被保險人雇員的傷殘或死亡;
(九)國務院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所規定的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之外的醫葯費用;
(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所頒布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規定之外的醫葯費用;
(十一)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
(十二)住宿費用、陪護人員的誤工費、交通費、生活護理費、喪葬費用、供養親屬撫恤金、撫養費;
(十三)戰爭、軍事行動、恐怖活動、罷工、暴動、民眾騷亂或由於核子輻射所致被保險人雇員的傷殘、死亡或疾病;
(十四)直接或間接因計算機2000年問題造成的損失;
(十五)其它不屬於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和費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捌』 澳門《工傷保險條例》

工傷保險是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意外造成人身損害的話,此時需要先申請進行工傷認定,那麼之後才有可能獲得相應的工傷保險賠償。而其中,往往會結合工傷鑒定的結果來確定應該享受怎樣的工傷保險待遇。

『玖』 在澳門做勞工受了工傷,被木工台鋸鋸到左手尾指,中關節骨差不多都切碎了,打了鋼釘接上手指。能不能評估

可以
一、根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你的情況符合工傷條件;
二、你可以讓單位申請工傷認定,如單位拒絕,個人申請,期限為一年;
三、待傷情穩定後,如留下殘疾,你可以申請傷殘鑒定;
四、如構成傷殘等級,你可以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報銷醫療費、停工留薪、生活護理費、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等);
五、如單位未給你買設保,可以比照上述條例執行;
六、如單位拒絕賠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第一步,工傷認定。由所在公司負責向社保局申請,由社保局認定是否工傷,公司不申請,傷者為了自己的利益,須向社保局投訴。
第二步,治療。費用當然由公司負責,公司還應該負責最低交通費或住院生活費,需要時公司也應該支付護理費。
第三步,是理賠。治療結束,傷者可以申請傷殘評定(簡稱評殘,不知道是不是你所說的工傷鑒定),評殘不一定評得上傷殘等級,但只要有骨折,最少能評上10級,10級傷者最少有5000元的賠償(各地有所不同,得查詢當地標准),如果不評殘,對傷者來說,完成治療就行了。

『拾』 揚州地區工傷事故賠償細則

揚州市工傷保險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應當按照《條例》規定參加統籌地區的工傷保險。

本市行政區域內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按照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人事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關於貫徹實施〈關於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的意見》(蘇勞社醫[2006]9號)的規定參加統籌地區的工傷保險。

有僱工(以下稱「職工」)的個體工商戶參加工傷保險,僱主除依法與僱工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外,還應向勞動保障部門提供僱工的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和工作內容等書面材料。

第三條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市本級的工傷保險工作。各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地區內的工傷保險工作。

市和各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衛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公安、工會、人事、民政、財政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做好工傷保險工作。

第四條 工傷保險費的征繳按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江蘇省社會保險費征繳條例》的規定執行。

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申報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五條 本市將逐步建立工傷醫療康復和工傷康復制度。

第六條 工傷保險經辦經費和工傷認定所必需的業務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部門預算。

財政、審計部門依法對工傷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第二章 工傷保險基金

第七條 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應根據國家規定和本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使用、工傷發生率和職業病危害程度等情況,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

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需要調整時,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衛生和安全生產監督等部門提出具體標准,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條 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衛生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部門,根據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和職業病危害程度等情況,制定統籌地區費率浮動辦法。經辦機構按照費率浮動辦法,確定參保單位費率浮動檔次。

第九條 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等情況,分別確定各用人單位的行業風險類別。

第十條 下列項目由工傷保險基金列支:

(一)工傷保險待遇、工傷預防和康復費用;

(二)勞動能力鑒定及相關醫療檢查等費用;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其他費用。

第十一條 工傷保險基金不支付工傷職工在國外或者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地區治療的費用。

第三章 工傷認定

第十二條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按照《條例》、《實施辦法》規定提交相關材料,具體為: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勞動關系證明;

(三)職工《居民身份證》復印件;

(四)醫療機構出具的職工受傷害時初診診斷證明和相關醫療救治原始材料,患職業病的應當提交有效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五)事故情況說明及相關證人證言;

(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需提供上下班作息時間表、用人單位至居住地正常路線圖,社區證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事故責任認定書和機動車駕駛證、行駛證等資料;

(七)「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需提供由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出具的因工出差、派工證明和人民法院宣告失蹤的裁決;

(八)因其它原因引起的工傷,需提供事故現場勘查材料和相關部門出具的事故處理證明;

(九)從事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受到傷害的,需提供單位或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公安機關等出具的相關證明;

(十)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需提供《革命傷殘軍人證》、舊傷復發後醫院的診斷證明和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

(十一)借用人員需提供雙方用人單位協議書、實際用人單位事故調查材料、勞動關系所在單位勞動合同文本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十二)工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應依法辦理授權委託手續;

(十三)工會組織代表傷亡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需提供組織證明;

(十四)其它特殊情況,需提供能夠證明情況的相關材料。

第十三條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受理市本級工傷認定申請,各區受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委託受理工傷認定申請。

第十四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出現《實施辦法》規定的中止工傷認定情形的,可以中止工傷認定並向申請人送達《工傷認定中止通知書》。中止情形消失的,由申請人重新申請,應當恢復工傷認定程序,中止工傷認定的時間不計入工傷認定期限。

第十五條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在接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限期舉證告知書》15日內無正當理由未能提供否定工傷的證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第十六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審理工傷認定申請過程中,可根據需要委託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對現有傷殘情況與受傷事件關系以及舊傷是否復發進行確定。

第十七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有權確認職業病的機構出具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可直接認定工傷。

第四章 勞動能力鑒定

第十八條 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負責全市勞動能力鑒定工作。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勞動能力鑒定的日常工作。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可根據需要委託縣(市)、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協助做好相關事務性工作。

第十九條 停工留薪期確認和舊傷復發的鑒定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申請復查鑒定和再次鑒定的費用,必要的醫療檢查、化驗費用等,先由申請人墊付,維持原結論的,由申請人承擔上述費用。

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二十條 發生工傷後應到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確認,並由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服務協議。

確須轉到非統籌地區治療的,應經經辦機構批准,未經批准而發生的治療費用,不得在工傷保險基金中列支。

第二十一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到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待傷情或病情穩定後,轉入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第二十二條 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發生工傷或職工在用人單位欠繳工傷保險費期間發生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按照《條例》及《實施辦法》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標准支付。

因用人單位未按規定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造成工傷職工不能足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補足。

第二十三條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市區按60個月的標准執行。

第二十四條 一級至四級工傷職工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其所在單位依法破產、解散、改制的,由破產、解散、改制企業在資產變現過程中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繳納社會保險費,工傷職工納入社會化管理。

第二十五條 經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復查鑒定,工傷職工傷殘等級、生活自理障礙等級發生變化的,自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次月起,其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作相應調整;已辦理退休手續的工傷人員傷殘等級、生活自理障礙等級發生變化的,自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次月起,其生活護理費作相應調整。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細則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揚州市〈江蘇省城鎮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規定〉實施細則》(揚州市人民政府令[2001]26號)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肇事逃逸律師 發布:2025-07-12 11:27:24 瀏覽:83
婚姻法法律培訓 發布:2025-07-12 11:10:22 瀏覽:849
道德空洞化 發布:2025-07-12 11:10:05 瀏覽:647
勞動社會保障法最新 發布:2025-07-12 11:03:31 瀏覽:93
社會與法見證網 發布:2025-07-12 10:51:35 瀏覽:719
法官助理考試取消 發布:2025-07-12 10:48:21 瀏覽:861
共同訴訟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2 10:44:05 瀏覽:629
詐騙刑法第幾條 發布:2025-07-12 10:37:33 瀏覽:686
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稅收法律 發布:2025-07-12 10:37:23 瀏覽:26
禁限寄條例 發布:2025-07-12 10:36:01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