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市級規章限於

市級規章限於

發布時間: 2022-01-02 07:48:07

1. 較大的市政府規章是否要報本級人大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抄法法》第八十九條第四款規定:
部門規章要報國務院備案;(國務院部門報國務院備案)
地方政府規章要報國務院、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較大的市(3種,省會市、經濟特區市、國務院單列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省級人民政府備案。

另外地方政府規章 只有:省級政府規章和較大市政府規章兩個層次。沒有市級以下政府規章。

2. 地方政府規章(省)與其下一級地方性法規(市)發生沖突應當適用哪一個理由及依據是什麼回答全了給分

看這條法規就明白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63條:第3款:

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專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屬請批準的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1、除了省以外,只有較大的市才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2、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如果和上級政府規章沖突,由省級人大常委會作出處理。

3. 省的政府規章與市的地方性法規效力如何比較

其實這個情況不太容易出現,但如果出現了,那因為市的地方法規是經過省人大常委會批準的,所以自然是它的效力高

4. 法規 條例 規章 規定 規范 什麼區別

你好,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可以幫你。

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可以以條例來命名。行政法規的具體名稱有條例、規定和辦法。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稱「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定,稱「規定」;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定,稱「辦法」。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一般是較大市以上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效力才高。

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兩種。部門規章就是一般指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地方規章是由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

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望採納

5. 在我國,地級市政府可不可以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本地區的實施細則,規章.

我國,地級市政府可以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本地區的實施細則,規章。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
第四章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
第一節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第七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
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準的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除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外,其他設區的市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綜合考慮本省、自治區所轄的設區的市的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依照本條第二款規定行使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職權。自治州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依照前款規定確定。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已經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涉及本條第二款規定事項范圍以外的,繼續有效。
第七十三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具體規定的事項;
(二)屬於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
除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外,其他事項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在國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生效後,地方性法規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定無效,制定機關應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
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性法規,限於本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事項。
制定地方性法規,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
第七十四條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授權決定,制定法規,在經濟特區范圍內實施。
第七十五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第七十六條 規定本行政區域特別重大事項的地方性法規,應當由人民代表大會通過。
第七十七條地方性法規案、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案的提出、審議和表決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參照本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三節、第五節的規定,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規定。
地方性法規草案由負責統一審議的機構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和草案修改稿。
第七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大會主席團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經批准後,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經批准後,分別由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七十九條地方性法規、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公布後,及時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和中國人大網、本地方人民代表大會網站以及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
在常務委員會公報上刊登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文本為標准文本。

6. 設區市的地方性法規與省政府規章不一致時,怎樣解決

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主體,是市人大。而省政府規章是省政府,一個是人大立回法而一個是行政立法答。人大制定的法律高於同級個下級人民政府,所以,這種情況下市級地方性法規和省政府規章應該由省人大來裁定。還有一個注意就是市政府規章和部門規章是同一位階,效力沖突應該由國務院裁決。

7. 省政府規章與市級的法規,誰的效力層級高

沒有可比性,省規章是省級政府頒布的,市級法規是市人大發布的,人大大於政府,省級大於市級,兩個層級應該是一樣的,就像省法規和部門規章一樣的比較。如果發生沖突,要提請省級人大來裁決的

8.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是什麼啊

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內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容制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及地方政府制定的。
注意: 
1、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2、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我國法律遵循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在法律覆蓋層面上,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9. 市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異同

一、市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區別

1、制定主體不同

①各級行政機關均有權制定規范性文件

②市方政府規章只有省級政府和較大的市的政府才有權制定,本省范圍內,除省政府外,僅較大的市的政府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

2、兩者效力不同

①制定規章屬於立法活動

②規章效力高於政府規范性文件

3、兩者內容不同

①規章內容既包括為加強地方事務管理的創設性規范,也包括為執行法律、法規的執行性規范,所規定的權利義務較全面、系統

②規范性文件則較專一、狹窄,有較強的針對性,更多地表現為對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補充,以實現其所創設的權利義務,或使其更切合本地的實際情況。

4、兩者許可權不同

①規章具有警告、一定數額罰款的設定權,而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處罰條款,行政機關可以通過規章委託符合法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可以依據規章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

②規范性文件不具有上述許可權

5、兩者制定程序不同

①市政府規章必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審議通過

②規范性文件可以經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也可以由政府負責人直接簽署

6、兩者結構不同

①規章一般有較為完整的章、節、條、款、項和總則、分則、附則等結構

②規范性文件相對較為簡略,體現較強的執行性

(9)市級規章限於擴展閱讀:

一、規范性文件制定機關

根據《立法法》我國的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是法律和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制定全國性的行政法規、國務院部委制定部門規章、各省市自治區政府制定地方性規章,除以上外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均可依法制定規范性文件。

二、規范性文件制定范圍

1、條例

2、規定

3、通告

4、辦法

5、決定

三、政府規章審查

1、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2、是否與有關規章協調、銜接

3、是否正確處理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對規章送審稿主要問題的意見

4、是否符合立法技術要求

5、需要審查的其他內容

熱點內容
最高法院法 發布:2025-07-10 20:57:44 瀏覽:963
南京法官欠全國一個 發布:2025-07-10 20:57:42 瀏覽:662
法律碩士考試指南刑法分則 發布:2025-07-10 20:45:15 瀏覽:780
合同法對法律上不能履行規定 發布:2025-07-10 20:34:12 瀏覽:131
對道德經第一章的感悟 發布:2025-07-10 20:32:53 瀏覽:760
庭審懟法官 發布:2025-07-10 20:31:11 瀏覽:126
2015年法院工作 發布:2025-07-10 20:19:37 瀏覽:809
勞動法釋義工作日間歇 發布:2025-07-10 20:18:47 瀏覽:487
經濟法課前演講素材 發布:2025-07-10 20:13:19 瀏覽:451
傳染病防治條例 發布:2025-07-10 19:57:16 瀏覽: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