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世行條例
1. 無人機的政策法規
《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
為了加強對民用無人機飛行活動的管理,規范其空中交通管理的辦法,保證民用航空活動的安全,現將有關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的有關問題規定如下:
一、民用無人機應當依法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礦業、建築業的作業飛行和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檢測、科學實驗、遙感測繪、教育訓練、文化體育、旅遊觀光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二、民用無人機活動及其空中交通管理應當遵守相關法規和規定,其中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及民航局規章等。
三、組織實施民用無人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等規定申請劃設和使用空域,接受飛行活動管理和空中交通服務,保證飛行安全。
四、為了避免對運輸航空飛行安全的影響,未經地區管理局批准,禁止在民用運輸機場飛行空域內從事無人機飛行活動。申請劃設民航無人機臨時飛行空域時,應當避免與其它載人民用航空器在同一空域內飛行。
五、由於無人機飛行過程中無執行任務機長,為了保證飛行安全,由無人機操控人員承擔規定的機長權利和責任,並應當在飛行計劃申請時明確無人機操控人員。
六、組織實施民用無人機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具備監控或者掌握其無人機飛行動態的手段,同時在飛行活動過程中與相關管制單位建立可靠的通信聯系,及時通報情況,接受空中交通管制。發生無人機飛行活動不正常情況,並且可能影響飛行安全和公共安全時,組織實施民用無人機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立刻向相關管制單位報告。
七、在臨時飛行空域內進行民用無人機飛行活動,由從事民用無人機飛行活動的單位、個人負責組織實施,並對其安全負責。
八、民航空管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法規和本規定的要求對民用無人機飛行活動進行空中交通管理。不得在一個劃定為無人機活動的空域內同時為民用無人機和載人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服務。
九、民用航空器機組人員發現無人機飛行活動應當及時向相關空中交通管制部門報告。空中交通管制單位發現區域內有無人機活動或者收到相關報告,應當向所管制的航空器通報無人機活動情報,必要時提出避讓建議,並按要求向相關管制單位、空管運行管理單位和所在地的民航監管局通報。
十、民用無人機活動中使用無線電頻率、無線電設備應當遵守國家無線電管理法規和規定,且不得對航空無線電頻率造成有害干擾。民用無人機遙控系統不得使用航空無線電頻率。在民用無人機上設置無線電設備,使用航空無線電頻率的,應當向民用航空局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提出申請。
十一、未經批准,不得在民用無人機上發射語音廣播通信信號。
十二、使用民用無人機應當遵守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無線電管制命令。
2. 無人機管理條例來了 大疆對新規定有什麼看法
是的,無人機最新管理政策將在六月一號開始實施,之前的是不能超過250g,但是後回面發行答之後受到太多的爭議。所以那個方案又被推回去整改了,六月份這個政策呢。好像是大疆的機子還是可以飛的,但還是建議持證。7kg以內的機子都OK,東莞市異能無人機培訓小范老師很高興為你解答
3. 中國無人機飛多高才犯法
輕型120米,微型50米。
為實現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依法管理,國務院、中央軍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辦公室組織起草了《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日前在工信部官網上對外徵求意見。
我國的空域均為管制類空域。因此,條例充分尊重現有的空域管理特點,在維持整體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對120米、50米的安全高度進行了突破,向輕型無人機和微型無人機釋放120米以下、50米以下的空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疏導了正常合理的飛行需求。
條例明確,除空中禁區、機場、軍事禁區、危險區域等周邊一定范圍內,微型無人機無需批准可以在真空50米以下空域飛行,輕型無人機可以在真空120米以下空域飛行。
(3)無人機世行條例擴展閱讀
輕型及以上無人機應當備案
現在各種各樣的無人機到底如何分類?據悉,條例的管理對象全面覆蓋各類無人機,范圍由250克以下至150公斤以上,包含民用、警用、軍用等不同類別。條例明確,遙控駕駛航空器和自主航空器統稱無人機。而模型航空器的管理規則,今後由體育部門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另行制定。
結合重量、速度等因素,無人機又被分為微型、輕型、小型、中型、大型五大類。
條例明確,除微型無人機外,凡是空機重量不超過4000克,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7000克,最大飛行速度不超過每小時100千米,具備符合空域管理要求的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監視能力的遙控駕駛航空器,都屬於輕型無人機。據大疆無人機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無人機市場上約90%的產品都屬於此類。
專家表示,細化分類的目的在於精細化管理,對小型及以上的產品加強監管,對普通群眾最常使用的微型、輕型產品盡量放寬限制,管理兼顧開放。如條例明確,中型、大型無人機應當進行適航管理。微型、輕型、小型無人機投放市場前,應當完成產品認證。
銷售除微型無人機以外的民用無人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公安機關備案,並核實記錄購買單位、個人的相關信息,定期向公安機關報備。
4. 無人機在各個國家有哪些飛行限制和規定
1、中國
中國出台《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內容如下:
一、民用無人機應當依法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礦業、建築業的作業飛行和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檢測、科學實驗、遙感測繪、教育訓練、文化體育、旅遊觀光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二、民用無人機活動及其空中交通管理應當遵守相關法規和規定,其中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及民航局規章等。
三、組織實施民用無人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等規定申請劃設和使用空域,接受飛行活動管理和空中交通服務,保證飛行安全。
四、為了避免對運輸航空飛行安全的影響,未經地區管理局批准,禁止在民用運輸機場飛行空域內從事無人機飛行活動。申請劃設民航無人機臨時飛行空域時,應當避免與其它載人民用航空器在同一空域內飛行。
五、由於無人機飛行過程中無執行任務機長,為了保證飛行安全,由無人機操控人員承擔規定的機長權利和責任,並應當在飛行計劃申請時明確無人機操控人員。
六、組織實施民用無人機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具備監控或者掌握其無人機飛行動態的手段,同時在飛行活動過程中與相關管制單位建立可靠的通信聯系,及時通報情況,接受空中交通管制。發生無人機飛行活動不正常情況,並且可能影響飛行安全和公共安全時,組織實施民用無人機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立刻向相關管制單位報告。
七、在臨時飛行空域內進行民用無人機飛行活動,由從事民用無人機飛行活動的單位、個人負責組織實施,並對其安全負責。
八、民航空管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法規和本規定的要求對民用無人機飛行活動進行空中交通管理。不得在一個劃定為無人機活動的空域內同時為民用無人機和載人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服務。
九、民用航空器機組人員發現無人機飛行活動應當及時向相關空中交通管制部門報告。空中交通管制單位發現區域內有無人機活動或者收到相關報告,應當向所管制的航空器通報無人機活動情報,必要時提出避讓建議,並按要求向相關管制單位、空管運行管理單位和所在地的民航監管局通報。
十、民用無人機活動中使用無線電頻率、無線電設備應當遵守國家無線電管理法規和規定,且不得對航空無線電頻率造成有害干擾。民用無人機遙控系統不得使用航空無線電頻率。在民用無人機上設置無線電設備,使用航空無線電頻率的,應當向民用航空局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提出申請。
十一、未經批准,不得在民用無人機上發射語音廣播通信信號。
十二、使用民用無人機應當遵守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無線電管制命令。
2、英國
無人機必須時刻保持在操控者即飛手的視線內,距離人、車輛和建築物必須大於50米,飛行高度不能高於120米;去年11月30日起,質量在250克到20千克之間的無人機必須進行注冊,無人機用戶也需注冊並參加有關無人機駕駛能力的考試。
在蓋特威克機場無人機事件後,英國政府又將機場附近的無人機禁飛區域由此前的1公里擴大到5公里,並延伸了跑道端的禁飛區,同時賦予警方對無人機飛手的新執法權,違反這些法律的人最高將面臨5年監禁。
3、法國
在法國,民用無人機只能在日間飛行,夜間飛行須提前獲得有關部門批准,無人機操作者同時應將無人機的飛行范圍控制在視線可及范圍內。當進行「第一人稱視角」飛行或採用無人機設備進行跟拍活動導致操作者無法用肉眼直接追蹤飛行器的飛行狀況時,則必須有另一人負責監視。
從飛行區域的限定來看,城市及周邊地區,包括公路、公園、沙灘等公共場所上空禁止無人機飛行,機場、核電站、軍事基地、歷史遺跡、醫院、監獄、自然保護區等敏感地區或受保護地區及周邊上空也屬於無人機禁飛區。對於一些重要機場,無人機禁飛范圍甚至會擴大到機場周邊方圓10公里。
此外,即使是在私人場所,無人機飛行時也必須遠離人群或車輛,並將飛行高度和速度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以免造成安全事故。無人機使用者還必須尊重他人隱私,未經允許不得隨意對他人及其財產進行拍攝、將拍攝的內容進行傳播或用於商業用途。另外,在行駛的車輛中操作無人機也是被禁止的行為。
現行法規對民用無人機的飛行限高也有明確規定:在航空模型特許飛行區以外,無人機最高飛行高度不得超過地面或水面以上150米。
若無人機使用者違反上述法規,將有可能面臨最高7.5萬歐元罰款和監禁1年的懲罰。而針對「無意」或「故意」操縱無人機飛入禁飛區的情況,司法機關將有權對無人機操作者分別處以「罰款1.5萬歐元、監禁6個月」和「罰款4.5萬歐元、監禁1年」的懲罰。
4、美國
建議飛行器的飛行高度最好不要超過400英尺,遠離周邊空中障礙物,飛行器一定要保持在視線當中,確保操縱者對飛行器的掌握熟練程度和頭腦清醒,千萬不要干擾有人駕駛的飛行器或航空物,更不要飛越敏感地區和設施,也不要在沒有得到事先允許的情況下,隨意跟拍任何人或者任何活動。
在進入任何一個社區時,首先要了解當地的法規、法則,總之在不了解當地環境的情況下,任意使用飛行器可能就會導致法規方面的麻煩和安全方面的問題。
5、俄羅斯
在俄羅斯要想使用無人機必須提前申請,航拍也是。目前,在俄羅斯關於無人機管理唯一可以尋找的法律是頒布於2010年3月11日的俄羅斯聯邦空中管理條例。根據條例第52條,無人機使用必須提前提交申請,並且拿到相關許可,現實是一般個人和社會組織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拿到該許可。
6、澳大利亞
根據澳大利亞航空管理局的規定,不做商業用途的無人機不能夠出現在離機場3海里的范圍之內,如果在大城鎮飛行的話不能夠超過地面400英尺進入管制空域。另外,無人機和人們的安全距離必須要保持在30米以上,此外在夜間飛行也是不被允許的。
7、日本
日本眾議院表決通過了《小型無人機飛行管製法案》,把首相官邸、國會、皇宮等重要設施以及外側約300米的地區列為禁飛區,違者可被處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萬元人民幣以下的罰款。
《航空法修正案》統稱《無人機管製法案》規定禁止未經許可,在影響航空安全、人口住宅集中的上空、集會、展覽會等人員密集的上空飛行。無許可原則上是不可以夜間飛行的。
5. 無人機有哪些現行的國家標准
無人機管理辦法
2003年5月1日,我國開始施行《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明確規定無人機用於民用業務飛行時,須當作通用航空飛機對待。從2005年開始,按民航部門的要求,無人機都必須加裝空管應答機,並具備防撞功能。
2009年以來,我國民航主管部門頒布了多個管理文件:《關於民用無人機管理有關問題的暫行規定》和《民用無人機適航管理工作會議紀要》,主要解決無人機的適航管理問題;《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主要解決無人機的空域管理問題;《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主要解決無人機的駕駛員資質管理。
2013年出台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指出,重量小於等於7公斤的微型無人機,飛行范圍在目視視距內半徑500米、相對高度低於120米范圍內,無須證照管理,但應盡可能避免遙控飛機進入過高空域;重量等指標高於上述標準的無人機以及飛入復雜空域內的,駕駛員需納入行業協會甚至民航局的監管。
按照國家民航局的規定,今年4月起,無人機駕駛員資質及訓練質量管理由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中國AOPA)負責,這也是我國首次對無人機駕駛員的資質培訓提出要求,分析人士認為這邁出了無人機正規化管理第一步。
我國無人機空管辦法有望出台
有消息稱,中國民航局目前正就《無人機空域管理規定》徵求意見,不久後有望出台。
意見稿中涉及無人機在隔離空域飛行,無人機在融合空域飛行的內容。主要針對民用無人機,將包括無人機飛行計劃如何申報,申報應具備哪些條件,以及在哪些空域里可以飛行。
無人機的飛行不存在航線一說,只是劃設一塊區域,讓無人機在區域內作業。這意味著民用無人機飛行合法化向前邁進一步,對打開無人機市場有重要意義。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國家空域的逐步開放是發展趨勢,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無人機的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
雲南昆明勁鷹無人機在航測方面具有五大優勢:
1、 成熟的航拍經驗及內業經驗,省內國內多地航測、遠赴非洲成功航測。
2、 遙控飛手兼裝機維護維修領頭人是全國航模無人機比賽銀牌獲得者老鷹。
3、建有勁航模無人機基地以訓練遙控飛手、測試無人機。
4、雲南省測繪局的航拍資質。
5、空軍航管委託政策宣傳人,空管申報人。
民用無人機的監管政策
2013年11月,民航局頒布咨詢通告《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該咨詢通告屬於臨時性管理規定,針對目前出現的無人機及其系統的駕駛員實施指導性管理。根據《暫行規定》,重量小於等於7千克的微型無人機,飛行范圍在目視視距內半徑500 米,相對高度低於120 米范圍內,由無人機系統駕駛員自行負責,無須證照管理。
上述《暫行規定》中的證照指的是無人機駕駛員證照。而針對無人機飛機本身,目前國內尚未明確的監管政策出台。據投中研究院調研獲得的信息,針對無人機的適航法規正在規劃中,涉及到無人機的生產、航線、保險、監測等內容。
另一方面,2014年11月,國務院、中央軍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組織召開全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會議。據悉,我國目前正在沈陽、廣州飛行管制區,海南島,長春、廣州、唐山、西安、青島、杭州、寧波、昆明、重慶飛行管制分區進行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力爭2015年在全國推開,標志著我國低空空域資源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
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的逐步有序放開,以及無人機適航法規的出台,將會消除無人機行業推廣在政策上的障礙,促進無人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6. 簡述中國無人機法規和規章制定體系
無人機相關規定與法律法規
2018年8月,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准司印發《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規定》
2018年6月,《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正式生效
2018年1月,《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2017年6月,《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民用無人機登記注冊系統正式上線,起飛重量超過250克以上的無人機,必須實施登記注冊。建立無人機登記數據共享和查詢制度,實現與無人機運行雲平台的實時交聯。
2016年9月,《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空中交通管理辦法》,保障民用航空活動的安全,加強民用無人機飛行活動的管理,規范其空中交通管理的辦法。
2016年,《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低空空域定義由1000米以下,提升到3000米以下。
2015年,《輕小型無人機運行試行規定》,起飛全重7公斤以上無人機,必須接入「電子圍欄」,不得在禁飛區使用無人機,無人機駕駛員需要持有操作執照。
2014年,《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將低空空域分為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其中涉及監視、報告空域的飛行計劃,企業需向空軍和民航局報備。
2013年,《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由中國AOPA協會負責民用無人機的相關管理。
7. 機場周邊無人機能航拍有法律規范嗎
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機場附近是限制區域,機場跑道每端延長線15公里內和機場跑道每側6公里范圍是凈空保護容區,嚴禁升放「低慢小」飛行器、燃放升空煙花爆竹、升放飛艇、氣球和孔明燈、放養鴿子、燃燒秸稈垃圾這種行為,這種行為對航班飛行造成直接的威脅。
《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第49條、第79條相關規定,應當交由機場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處理,情節輕微的應當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應當處以兩萬元到十萬元的罰款。
這段是摘自網易新聞的一段的→網頁鏈接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類法律好像沒有那麼普遍的放到大學以下的日常教育里,還有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希望大家看到了向身邊的朋友傳播吶.
希望有幫到你~
8. 民航規定多少高度不能使用無人機拍攝
民航規定多少米高度不能使用無人機拍攝:
根據2013年出台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重量小於等於7公斤的微型無人機,飛行范圍應該控制在目視視距內半徑500米、相對高度低於120米范圍內拍攝,但應盡可能避免遙控飛機進入過高空域,重量等指標高於上述標準的無人機以及飛入復雜空域內的,駕駛員需納入行業協會甚至民航局的監管。
9. 無人機有什麼法律和法規
無人機相關規定與法律法規
2018年8月,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准司印發《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規定》
2018年6月,《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正式生效
2018年1月,《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2017年6月,《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民用無人機登記注冊系統正式上線,起飛重量超過250克以上的無人機,必須實施登記注冊。建立無人機登記數據共享和查詢制度,實現與無人機運行雲平台的實時交聯。
2016年9月,《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空中交通管理辦法》,保障民用航空活動的安全,加強民用無人機飛行活動的管理,規范其空中交通管理的辦法。
2016年,《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低空空域定義由1000米以下,提升到3000米以下。
2015年,《輕小型無人機運行試行規定》,起飛全重7公斤以上無人機,必須接入「電子圍欄」,不得在禁飛區使用無人機,無人機駕駛員需要持有操作執照。
2014年,《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將低空空域分為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其中涉及監視、報告空域的飛行計劃,企業需向空軍和民航局報備。
2013年,《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由中國AOPA協會負責民用無人機的相關管理。
融融網《無人機法律與法規知識》都有完整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助你。
10. 邊境管理條例多少米內不能飛無人機
邊境比較敏感哦,做好不要飛吧
大疆無人機安全工作環境溫度為-10°至40°C,最大飛行海拔高度 4500m。為了安全和責任的考慮,最好在空曠無干擾的地方飛行。根據國際民航組織和各國空管對空域管制的規定以及對無人機的管理規定,無人機必須在規定的空域中飛行。大疆官網增加特殊區域飛行限制功能,以幫助用戶更加安全合法地使用產品。這些限飛區包括各地機場和一些因飛行而可能帶來不必要風險的特殊區域,例如國境線、敏感機構所在地等。關於限飛區的具體說明和信息請上大疆官網查看列表。
DJI(大疆創新)的APP DJI GO裡面有禁飛區,但是禁飛區也是會變化的,有永久禁飛區和臨時禁飛區,有些禁飛區會有明確的文件下來,有些則沒有,飛手們可以參照下面禁飛區,飛前先咨詢當地或者網上查找資料。無論在哪裡飛都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所有政府機構上空
2.所有軍事單位上空,比如當地的軍分區、武警、武裝部等,大疆還不會細致到地方小軍事單位都禁飛的功能
3.帶有戰略地位的設施,比如之前有飛友在三峽大壩飛出事,很明顯,三峽大壩是極具戰略防衛的重點單位,這個全國大部分人都知道(開放參觀不代表開放上空);還有一些大型水庫、水電站等,如果有軍事單位駐守,遠離!特別是大壩附近
4.政府執法現場,比如遊行示威、上訪等大型群體事件,雖然不指定禁飛,但是嚴禁未經批准而拍攝的
5.政府組織的大型群眾性活動,比如運動會、露天聯歡晚會、演唱會等,警方會進行治安監控、無線檢測,甚至也有無人機巡邏,如果你也去飛的話,會造成干擾,或炸機傷人,或引起騷動圍觀
6.監獄、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等監管場所上空
7.火車站、汽車站廣場等人流密集地方,那是反恐敏感地帶
8.危險物品工廠、倉庫等,比如煉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