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公民獻血條例

公民獻血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15 18:52:06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符合獻血條件的公民一次獻全血量為多少ml

《鮮血法》規定,(1)公民既可以獻全血,也可到血站獻成分血; (2)我國公民獻成分血主要是獻血小板;(3)公民一次獻全血最多為400毫升。 如果是捐獻全血,每次可捐獻200毫升-400毫升,最多400毫升;如果是捐獻成分血,每次可捐獻一至兩個治療量,最多兩個治療量。

⑵ 獻血多少直系親屬可以免費用血的

無償獻血償還政策

1.獻血者本人臨床用血時,醫院會優先將血液配發給你,並按所獻血量的兩倍免費用血。本人獻血量累計滿1000毫升的,終身享受免費用血。

2.獻血者其配偶和直系親屬(父母、子女、祖父母、孫子女)臨床用血時,可以享受等量半費用血。

3.用血時,先在醫院按照血液費用收取標准繳費,後攜帶相關材料到血站辦理償還。

4.在安徽省內各地血站獻血的獻血者,除可在獻血地的血站辦理血液費用償還外,也可選擇在用血地的血站進行異地報銷。

無償獻血償還政策

以一袋血液為例,為保護獻血者的健康,獻血者全部是「一人、一針、一袋」,而單采血小板的一次性耗材,費用更高。儲存血液的血袋不是普通的塑料包裝袋,可以「呼吸」,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保養液,以保證血袋中血細胞的活性。

血液的檢測,除了在獻血前的初步快速篩查外,採集後要在血站實驗室做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篩查。為了保證用血安全,每袋血液要分別用國產試劑和進口試劑篩查兩遍,平均試劑成本費近百元。除此之外,儀器、耗材、血液的分離、冷鏈、儲存等均需費用,血站向醫院收取的正是這部分費用。

⑶ 有關我國公民義務獻血的法規有哪些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十六條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臨床用血包括使用全血和成份血。

醫療機構不得使用原料血漿,除批準的科研項目外,不得直接使用臍帶血。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所轄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應當遵照合理、科學的原則,制定用血計劃,不得浪費和濫用血液。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血站供給。醫療機構開展的患者自身儲血、自體輸血除外。

第五條 醫療機構應當設立由醫院領導、業務主管部門及相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的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負責臨床用血的規范管理和技術指導,開展臨床合理用血、科學用血的教育和培訓。

第六條 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設立輸血科(血庫),在本院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領導下,負責本單位臨床用血的計劃申報,儲存血液,對本單位臨床用血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並參與臨床有關疾病的診斷、治療與科研。

第七條 醫療機構要指定醫務人員負責血液的收領、發放工作,要認真核查血袋包裝,核查內容如下:

(一) 血站的名稱及其許可證號;

(二) 獻血者的姓名(或條形碼)、血型;

(三) 血液品種;

(四) 采血日期及時期;

(五) 有效期及時間;

(六) 血袋編號(或條形碼);

(七) 儲存條件。

血液包裝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准和要求應拒領拒收。

第八條 醫療機構對驗收合格的血液,應當認真作好入庫登記,近不同品種、血型、規格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別存放於專用冷藏設施內儲存。經辦人要簽名和簽署入庫時間。

禁止接受不合格血液入庫。

第九條 醫療機構的儲血設施應當保證完好,全血、紅細胞、代漿血冷藏溫度應當控制在2-6℃,血小板應當控制在20-24℃(6小時內輸注),儲血保管人員應當作好血液冷藏溫度的24小時監測記錄。儲血環境應當符合衛生學標准。

第十條 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應當嚴格執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

《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由衛生部門另行制定。

第十一條 凡患者血紅蛋白低於100g/L 和血球壓積低於30%的屬輸血適應症。患者病情需要輸血治療時,經治醫師應當根據醫院規定履行申報手續,由上級醫師核准簽字後報輸血科(血庫)。

臨床輸血一次用血、備血量超過2000毫升時要履行報批手續,需經輸血科(血庫)醫師會診,由科室主任簽名後報醫務處(科)批准(急診用血除外)。

急診用血事後應當按照以上要求補辦手續。

第十二條 經治工程師給患者實行輸血治療前,應當向患者或其家屬告之輸血目的、可能發生的輸血反應和經血液途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醫患雙方共同簽署用血志願書或輸血治療同意書。

第十三條 醫療機構的臨床科室應當有專人持配血單(卡)領取臨床用血。領血時,按本辦法第七條規定認真核查,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拒絕領用。

輸血科(血庫)發血時,應當認真檢查領血單(卡)的填寫項目,合格後方可發血。未按第十一條規定辦理申報手續的不得發血。

第十四條 醫療機構臨床科室的醫務人員給患者輸血前,應當認真檢查血袋標簽記錄,經核對血型、品種、規格及采時間(有效期)無誤後,方可進行輸血治療,並將輸血情況詳細記入病歷。

第十五條 對平診患者和擇期手術患者,經治醫師應當動員患者自身儲血、自體輸血,或者動員患者親友獻血。

醫療機構要把上述工作情況作為評價醫生個人工作業績的重要考核內容。

自身儲血、自體輸血由在治醫療機構採集血液。

患者親友獻血,由血站採集血液和初、復檢,並負責調配合格血液。

第十六條 醫療機構應針對醫療實際需要積極推行血液成份輸血。醫療機構臨床成份輸血比例,應當達到衛生部規定的要求。

第十七條 醫療機構臨床所需成份血品種,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血站負責制備和供給。

第十八條 醫療機構科研用血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審批。

第十九條 醫療機構因應急用血需要臨時採集血液的,必須符合以下情況:

(一) 邊遠地區的醫療機構和所在地無血站(或中心血庫);

(二) 危及病人生命,急需輸血,而其他醫療措施所不能替代;

(三) 具備交叉配血及快速診斷方法檢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體、艾滋病病毒抗體的條件。

醫療機構應當在臨時採集血液後十日內將情況報告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條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的醫學文書資料隨病歷保存,臨床用血的醫學文書種類和格式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一條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罰;對直接責任人,由醫療機構及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酌情給予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⑷ 獻血後親屬用血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十四條規定,無償獻血者及其配偶、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可以享受用血費用減免的優惠待遇。用血費用的報銷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自獻血之日起5年內的累計報銷用血量按獻血量血費的5倍計算,5年後的累計報銷用血費用按獻血量等量計算;

(二)無償獻血累計滿1000毫升以上的,終生享受無限量用血費用報銷待遇; 流程如下:先到醫院把用血的錢交了,然後到院辦公室開證明,然後找到醫生簽字,拿上你的身份證辦理。

(三)獻血後復檢不合格的,其累計報銷用血費用按獻血量血費等量計算;

(四)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用血時,其累計報銷用血費用按獻血者獻血量血費等量計算。

(4)公民獻血條例擴展閱讀

一、免費用血對象:獻血者本人、獻血者的父母、子女和配偶。

二、免費用血標准

(一)無償獻血累計800毫升以下的,獻血者本人可以享受獻血量三倍量的醫療用血免費待遇(每獻血200毫升最多返還血費660元,以實際發生輸血費用為准);

(二)無償獻血累計800毫升及以上的,獻血者本人可享受終身、不限量的免費用血待遇(輸血費用多少結算多少,以實際發生輸血費用為准);

(三)無償獻血者的配偶、父母或子女輸血的,可享受與獻血者總獻血量相等量的醫療免費用血待遇(每獻血200毫升最多返還血費220元,以實際發生輸血費用為准)。

三、免費用血所需證明

(一)本市《無償獻血證》原件(異地獻血本地用血的參照:江蘇省衛生廳:關於實施省內異地用血報銷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

(二)申請人本人身份證原件(領取費用後需申請人簽字);

(三)獻血者和用血者的關系證明(《戶口簿》或單位或社區(村委會、派出所)出具的或其他能證明關系的證明原件);

(四)用血醫院(地區不限)收取患者輸血費用的收據原件和註明輸血費用的收費清單。

⑸ 無償獻血有哪些規定

獻血標准

可以獻血
1. 年齡:18-55周歲(可申請延續獻血年限)
2. 體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壓:12-20/8-12kpa,脈壓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脈壓差:≥30mmhg。

4. 脈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分。

5. 體溫正常。
不能獻血
1、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者。

2、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3、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史者、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4、麻風病及性傳播疾病患者,如梅毒、淋病等。
5、該獻血者的血液曾使受血者發生與輸血相關的傳染病者。
6、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的過敏患者,如經常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葯物過敏(單純性蕁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7、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8、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9、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10、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如較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慢性胰腺炎等。

11、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急慢性腎炎、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征以及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等。

12、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13、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等。

14、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及嚴重神經衰弱等。

15、寄生蟲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囊蟲病、肺吸蟲病及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16、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7、做過切除胃、腎、脾、肺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18、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19、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視神經炎及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等。

20、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等。

21、克-雅(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及有家族病史者,或接受可能是來源於克-雅病原體感染的組織或組織衍生物(如硬腦膜、角膜、人垂體生長激素等)治療者。

22、某些職業病患者,如放射性疾病、塵肺及有害氣體、有毒物質所致的急、慢性中毒等。

眼鏡度數超過600度者不建議獻血,防止發生視網膜脫落情況。
暫時不能
1、拔牙或其他小手術後未滿半個月;闌尾切除術、疝修補術及扁桃體手術未滿三個月;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

2、婦女月經期前後三天,妊娠期及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未滿一個月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4、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癒未滿半年,傷寒病癒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病癒未滿二年者,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

5、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症癒合後未滿兩周者。

6、口服抑制或損害血小板功能的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類葯物〕停葯後不滿五天者。

7、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8、被血液或組織液污染的器材致傷或污染傷口以及施行紋身術後未滿一年者。

9、與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史者,自接觸之日起至該病最長潛伏期。

⑹ 成都市公民義務獻血條例還在實行嗎

1995年7月10日成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的《成都市公民義務獻血條例》,已於1999年10月14日廢止,並從1999年10月14日起成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辦法正式施行。

成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為動員和組織公民自願獻血,保證成都市醫療臨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獻血者和用血者身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四川省公民獻血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的本辦法。
詳細內容參見:http://www.rd.cheng.gov.cn/fzpc/BenFuFaGui/5712.html

⑺ 獻血法最新規定待遇

公民無償獻血後可以享受的待遇有:

1.無償獻血累計達1000毫升以上者,本人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

2.無償獻血提倡一次獻血400毫升;參加捐獻血小板一次,按獻血800毫升計算;

3.獻血者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內享受獻血量五倍的免費用血,五年後等量免費用血;

4.獻血者家庭成員(指父母、子女和配偶)五年內可享受獻血量兩倍免費用血;

5.獻血者和其家庭成員免交臨床用血互助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十四條,公民臨床用血時只交付用於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具體收費標准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 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免交前款規定的費用;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可以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免交或者減交前款規定的費用。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國家實行______獻血制度,提倡18周歲至55周歲的健康公民______ 獻血

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鼓勵公民自願獻血,無償獻血的年齡是18-55周歲,男體重大於等於50公斤,女體重大於等於45公斤,經檢查身體合格者,可以參加獻血.每次可獻血200-300毫升,兩次獻血間隔期應為6個月.血液的總量占體重的7%~8%.一個健康的人,按規定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
故答案為:無償;自願.

⑼ 獻血的標准

如果是獻血量,就是是樓上所說的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
如果是健康標准,轉帖給你: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 18467-2001)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獻血者體格檢查和血液檢驗的項目和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全國各級血站(血庫),並用於該機構的管理和評審。
2. 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2.1 預檢獻血者
要求經體檢、檢驗合格後再獻血的獻血者。
2.2 非預檢獻血者
預先只進行體檢,而不要求進行檢驗即可獻血的獻血者。
3. 總則
3.1 為了保證獻血者的身體健康和受血者的輸血安全,對預檢獻血者每次獻血前必須進行體格檢查、血液檢驗(初驗),合格後采血,采出的血液必須經復檢合格後,方可供臨床應用。
3.2 對非預檢獻血者經健康情況征詢和體格檢查合格後即可采血。采出的血液必須進行初檢和復檢,合格後方可供臨床應用。
3.3 獻血者血液初檢和復檢不得用同一試劑廠生產的試劑,同一標本的初檢和復檢不得由同一人進行操作。
3.4 本標准中的獻血健康征詢項目,適用於不具備血液檢驗條件的采血車和采血點的無償獻血活動。
3.5 獻血者體格檢查和血液檢驗應以血站結果為准,有效期為兩周。
3.6 本標準是血站實施獻血者體檢、檢驗技術操作管理和進行質量審核的重要依據。
4.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
4.1 獻血者體格檢查標准
4.1.1 年齡:18~55周歲。
4.1.2 體重:男≥50kg,女≥45kg。
4.1.3 血壓: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脈壓:≥30mmHg
或: 12.0KPa~18.7KPa/8.0KPa~12.0KPa,脈壓:≥4.0KPa。
4.1.4 脈搏:節律規整,60次~100次/min,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min。
4.1.5 體溫正常。
4.1.6 皮膚無黃染,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淺表淋巴結無明顯腫大。
4.1.7 五官無嚴重疾病,鞏膜無黃染,甲狀腺不腫大。
4.1.8 四肢無嚴重殘疾、無嚴重功能性障礙及關節無紅腫。雙臂靜脈穿刺部位無皮膚損傷,無靜脈注射葯物痕跡。
4.1.9 胸部:心肺正常,無病理性呼吸音及病理性心臟雜音,心率60次~100次/min。
4.1.10 腹部:腹平軟、無腫塊、無壓痛、肝脾不腫大。
4.2 獻血者血液檢驗要求
4.2.1 血型檢測
4.2.1.1 ABO血型(正、反定型法)。
4.2.1.2 Rh血型(在有條件的地區以及:;陰性率高的地區作測定)。
4.2.2 血紅蛋白測定:硫酸銅法:男≥1.0520,女≥1.0500;相當於男≥120g/L,女≥110g/L。
4.2.3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酮體粉法(只限於初檢使用):陰性;速率法:≤40單位;賴氏法:≤25單位。
4.2.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陰性(酶聯免疫法,快速診斷法僅限於非固定采血點的初檢使用)。
4.2.5 丙型肝炎病毒抗體(HCV抗體):陰性(酶聯免疫法)。
4.2.6 艾滋病病毒抗體(HIV抗體):陰性(酶聯免疫法)。
4.2.7 梅毒試驗:陰性(RPR法、TRUST法或酶聯免疫法)。
4.2.8 復檢4.2.1,4.2.3,4.2.4,4.2.5,4.2.6,4.2.7(其中4.2.3必須用賴氏法或速率法)。
4.2.9 甲型肝炎臨床治癒一年後連續三次每次間隔一個月檢驗正常可參加獻血(以臨床檢驗報告為准)。
4.2.10 瘧疾高發地區檢測瘧原蟲。
4.3 免疫接種後獻血的規定
4.3.1 接受麻疹、腮腺炎、黃熱病、脊髓灰質炎等活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二周後,或風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四周後可獻血;被狂犬咬傷後經狂犬病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一年後方可獻血。
4.3.2 接受動物血清者於最後一次注射四周後方可獻血。
4.3.3 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種後不需要推遲獻血。
4.3.4 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者一年後方可獻血。
4.4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暫不能獻血
4.4.1 拔牙或其他小手術後未滿半個月;闌尾切除術、疝修補術及扁桃體手術未滿三個月;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
4.4.2 婦女月經期前後三天,妊娠期及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4.4.3 感冒、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未滿一個月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4.4.4 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癒未滿半年,傷寒病癒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病癒未滿二年者,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
4.4.5 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症癒合後未滿兩周者。
4.4.6 口服抑制或損害血小板功能的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類葯物〕停葯後不滿五天者。
4.4.7 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4.4.8 被血液或組織液污染的器材致傷或污染傷口以及施行紋身術後未滿一年者。
4.4.9 與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史者,自接觸之日起至該病最長潛伏期。
4.5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能獻血:
4.5.1 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者。
4.5.2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及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
4.5.3 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史者、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4.5.4 麻風病及性傳播疾病患者,如梅毒、淋病等。
4.5.5 該獻血者的血液曾使受血者發生與輸血相關的傳染病者。
4.5.6 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的過敏患者,如經常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葯物過敏(單純性蕁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4.5.7 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4.5.8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4.5.9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4.5.10 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如較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慢性胰腺炎等。
4.5.11 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急慢性腎炎、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征以及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等。
4.5.12 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4.5.13 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等。
4.5.14 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及嚴重神經衰弱等。
4.5.15 寄生蟲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囊蟲病、肺吸蟲病及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4.5.16 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4.5.17 做過切除胃、腎、脾、肺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4.5.18 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4.5.19 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視神經炎及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等。
4.5.20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等。
4.5.21 克-雅(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及有家族病史者,或接受可能是來源於克-雅病原體感染的組織或組織衍生物(如硬腦膜、角膜、人垂體生長激素等)治療者。
4.5.22 某些職業病患者,如放射性疾病、塵肺及有害氣體、有毒物質所致的急、慢性中毒等。
4.5.23 體檢醫生認為不能獻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4.6 獻血量及獻血時間間隔
4.6.1 獻血量:凡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標准》的獻血者,一次可獻血200ml或400ml。
4.6.2 獻血時間間隔
4.6.2.1 獻全血:六個月以上。
4.6.2.2 機采血小板:每隔4周採集一次。如間隔時間少於4周時,則採集前血小板計數應≥150×109/L以上。
4.6.2.3 機采血小板後,應間隔4周以上方可獻全血,以後再獻全血應按獻全血的時間間隔。

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符合獻血條件的公民一次獻全血量為多少ml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九條規定:血站對獻血者每次採集血液量一般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過400毫升,兩次採集間隔不少於6個月。嚴格禁止血站違反前款規定對獻血者超量、頻繁採集血液。

熱點內容
香港立法會宣誓事件 發布:2025-07-01 21:50:58 瀏覽:785
如何執行公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1 21:47:40 瀏覽:566
教育行政規章的命名 發布:2025-07-01 21:47:01 瀏覽:429
道德與常理 發布:2025-07-01 21:46:51 瀏覽:980
小學生法律知識展板 發布:2025-07-01 21:44:35 瀏覽:340
教師法律知識徵文 發布:2025-07-01 21:42:47 瀏覽:352
法律上撞死狗有什麼責任 發布:2025-07-01 21:42:08 瀏覽:922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法考研 發布:2025-07-01 21:42:03 瀏覽:971
商法的筆記 發布:2025-07-01 21:40:56 瀏覽:620
道德綁架好人 發布:2025-07-01 21:35:40 瀏覽: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