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截肢處理法律法規
『壹』 截肢下來的的殘肢如何處置
火化,如果病人家屬要的話就灰就給病人家屬,如果不要的話就醫院處理。
『貳』 國家對因漏診,誤診導至退役軍人左腿截肢,法律法規有照顧政笨嗎
都屬於患者
屬於醫療事故
按照規定申請醫療事故鑒定
依據醫療事故條例賠償
『叄』 關於截肢之後,被截下的肢體是如何處理的返還銷毀
摘要 截肢後的殘肢,一般的話都是交給病人的家屬,病人家屬把他自行處理,帶回家埋掉,一般是這樣一個過程,當然有的情況的話,醫院會把截下的殘肢當成醫療垃圾進行處理,一般就是進行分類處理的話,進行焚燒處理。
『肆』 截肢怎麼處理的
一 截肢患者如果是健康者,所截的肢體屬外傷所致,其截下的肢體可有利用價值的,例如韌帶,軟骨等都可用於其他患者使用,
二,因患病而截肢的,其截下的肢體一律按醫療垃圾處理。
『伍』 臨床醫療法律問答之一:手術後被截肢的大腿可以拿走嗎
不可以。被截肢的肢體屬於醫療廢物,需按照法律規定的專門流程處理。
為什麼不能把被截的大腿交給病人家屬呢?我們知道,人對自己的身體擁有所有權、支配權。但當一部分身體組織因為醫療原因與身體分離後,它已經不再作為「人身」的一部分,而是作為一個「物」而存在。一般而言,從身體上取得的「物」是由該身體的主人來取得最初的所有權(如某人從自己身上剪下一縷青絲他/她就是這縷頭發最初的所有權人),所有權人可以實現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能。但如果有法律上的強制性規定對該物的處分做出了特別規定時,則需遵守該規定。手術截肢後的大腿,恰恰就是法律有強制性處置規定的「物」。
我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國務院於2003年6月16日以國務院第380號令公布實施)第二條規定:「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而根據衛生部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的《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衛醫發[2003]287號)中「病理性廢物」項下第一條的規定:「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屬於醫療廢物,必須按照《醫療廢物處理條例》的要求由專門機構進行專門處理。該《條例》第19條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就近集中處置的原則,及時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
作為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細化,衛生部於2003年8月14日發布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該《辦法》第10條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療廢物實施分類管理」,第23條又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將醫療廢物交由取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依據該辦法第41條,醫療機構未按照規定「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的」,可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罰款甚至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的處罰措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串連起上面的所有法律規定,包括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衛生部《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共同制定的《醫療廢物分類目錄》,我們可以得出清晰的結論:截肢手術後產生殘肢屬於醫療廢物,國家基於「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的需要,對醫療廢物處理做出了強制性規定,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執行。對於絕大多數患者而言,一般不會有自行處置醫療廢棄物的需求,但如果有患者基於地區風俗習慣等原因提出自己處置醫療廢物的要求,醫務人員應當向患方解釋醫療廢物管理對於社會公共健康安全的必要性,並出示和解釋有關法律規范以得到患方的理解。
『陸』 交通事故截肢一條腿法律上有多少賠償
交通事故截肢一條腿要根據交通事故認定書劃分的責任進行賠償,還有根據傷殘等級鑒定結果要求賠償。
交通事故造成一條腿殘疾會賠償的項目有:
1、醫葯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2、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標准;
3、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等等。
可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鑒定報告獲得以下的賠償:
1、在治療期間以及康復階段,受害者耽誤的工作時間以及收入;
2、在治療期間,因為行動不便,受害者聘請護工照顧自己的生活所花費的護理費用;
3、受害人及其陪護的人員因為治療或者轉院花費的交通費用,受害者需要出具發票作為憑證;
4、受害者及其陪護的人員治療花費的住宿費用,賠償金額可參考當地機關的工作人員出差的住宿補貼;
5、受害者及其陪護的人員治療期間的伙食費,賠償金額可參考當地機關的工作人員出差的伙食補貼;
6、受害者因為受傷需要補償營養花費的營養費用,需要根據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賠償金額;
7、受害者如果因傷致殘,需要根據其傷殘的等級確定賠償年限以及金額。一般賠償年限為定殘之日起20年,受害者年齡大於60周歲的,年齡增加一歲,賠償減少一年,受害者年齡大於75歲的,賠償年限為5年;
8、受害者因傷致殘,需要購買輔助器材,一般按照普通的器材價格作為賠償標准。需要根據器材機構出具的賠償意見作為參考;
9、受害者因傷失去了勞務能力且存在被撫養人,如果被扶養人屬於未成年的話,需要賠償至18周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柒』 病人的肢體截肢下來病人是否有權帶走
沒有權利。病人來醫院手術,按照規定不能帶走,由醫院處理。
截肢分為小截肢和大截肢。小截肢是在清除感染和壞死組織的同時,指通過對部分血管重建或肢體矯正,進行開放性的局部截肢,有限地切除部分組織。大截肢是是因無法通過血管重建、葯物控制或小截肢來減輕嚴重疾病狀態。大截肢分為低位截肢和高位截肢,低位截肢一般從膝下10公分處截肢,而高位截肢則需要從大腿根部截肢。高位截肢後患者在兩年內的死亡率高越過50%,5 年內死亡率越過80%。以上生存率均為骨肉瘤,骨癌原因的截肢的生存率。正常原因(如意外事故,車禍等)導致的截肢生存率基本和正常人相同。
『捌』 醫院把那些截肢怎麼處理的
我在手術室的時候,一般截下的肢體如果病人要自己要回的話,我們都給他們的。 不要的我們才處理。有次抱著一隻腿給家屬,結果膝蓋那骨頭弄穿了口袋,腿直接就掉出來。 把手術室外面的家屬都嚇著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