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稅暫行條例1950
1. 契稅有哪些優惠政策
契稅,是以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應繳稅范圍包括:土地使用權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房屋交換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徵。
(二)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
(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准予減征或者免徵。
(四)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的項目。
1997年國務院發布的契稅徵收辦法,取代了1950年的老徵收辦法。以國務院令的形式發布。於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1年9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施行,1997年7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2. 契稅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224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已經1997年4
月23日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1
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總理李鵬
1997年7月7日
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
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
定繳納契稅。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三)房屋買賣;
(四)房屋贈與;
(五)房屋交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
包經營權的轉移。
第三條契稅稅率為3—5%。
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
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
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第四條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
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
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
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且無正當理由的,
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並
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第五條契稅應納稅額,依照本條例第三條規定的稅率
和第四條規定的計稅依據計算徵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應納稅額以人民幣計算。轉移土地、房屋權屬以外匯
結算的,按照納稅義務發生之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
幣市場匯率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
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
,免徵;
(二)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
;
(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
准予減征或者免徵;
(四)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的項目。
第七條經批准減征、免徵契稅的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
、房屋的用途,不再屬於本條例第六條規定的減征、免徵
契稅范圍的,應當補繳已經減征、免徵的稅款。
第八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
、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
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第九條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
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
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第十條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契稅徵收機關應當向
納稅人開具契稅完稅憑證。
第十一條納稅人應當持契稅完稅憑證和其他規定的文
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土
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納稅人未出具契稅完稅憑證的,土地管理部門、房產
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二條契稅徵收機關為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財政機
關或者地方稅務機關。具體徵收機關由省、自治區、直轄
市人民政府確定。
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向契稅徵收機關提
供有關資料,並協助契稅徵收機關依法徵收契稅。
第十三條契稅的徵收管理,依照本條例和有關法律、
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財政部根據本條例制定細則。
第十五條本條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1
950年4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的《契稅暫行
條例》同時廢止。(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
《人民日報》〔19970722№B〕
3. 契稅從哪一年開始徵收的
新中國成立後,政務院於1950年頒布了《契稅暫行條例》,規定對土地,房屋買賣、典當、贈與和交換徵收契稅,買賣、贈與和交換稅率為6%,典當稅率為3%。現行的是1997.7.7,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與1997.10.1起實施。
4. 契稅 怎麼回事
契稅,是指當房地產所有權發生轉移時,就當事人所訂立的契約按房地產交易價格的一定比例向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次性稅收。凡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交換;房屋的買賣;房屋的贈與;房屋的交換都需要交納契稅。契稅除了具有一般稅收的性質和作用外,還具有證明房地產產權轉移合法性的作用。交納契稅也是購房者應盡的義務之一。
契稅的計算
僅從公式上看,計算契稅稅額很簡單:應納依據=計稅依據×稅率。但對計稅依據、稅率的理解需要做適當說明。計稅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四條規定,包括: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2、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3、土地使用權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至於契稅的稅率,自建國以來已經幾經變遷。1950年頌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條例》中曾規定的契稅稅率是6%。該條例已於1997年10月1日廢止。目前執行的是1997年頒布的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考慮到中國的房價水平與人均年收入之比為12:1到10:1甚至更高,這與發達國家和發達地區的5:1到3:1有很大差距。其原因是過高的房價和長期低工資政策形成巨大的價格剪刀差。在低收入家庭無力購房和中等收入家庭貸款購房的前提下,契稅征繳成交額再定為6%實在差強人意。所以,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規定,稅額自1997年10月1日起已調整為3%-5%。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本地的情況自行略有浮動。具體北京地區所征契稅稅率規定為如房屋建築面積在120平方米以下的按成交價的4%繳納。
契稅的減免
買棵大白菜還得侃侃價呢,繳納契稅雖然是義務,但如有可能,還是應爭取一下政策性的優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減征或免徵:
1、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徵;
2、 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
3、 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予以減半或免徵;
4、 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項目。
為了配合國家住房制度改革,啟動房地產市場,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國家稅務局於1999年7月29日頒布了《關於調整房地產市場若干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字』1999』210號)對房地產市場有關稅費做出了新的規定:
1、 個人購買自用普通住宅,暫減半徵收契稅。
2、
關於空置商品房稅收,為了加快住房資金周轉降低金融資產風險,對積壓空置的商品房銷售時應繳納的營業稅、契稅,2000年底前予以免稅優惠(限於1998年6月30日以前建成、尚未售出的商品房)。
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條例細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城鎮職工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且所購面積在國家規定的標准面積以內的可以免徵契稅。對於所購面積超出國家規定的標准面積以外的部分按規定繳納。
契稅的繳納程序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注意:實際繳納稅款的時間)為您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您取得其他土地房屋權屬性質憑證的當天。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您應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目前在實際執行中,繳納契稅與立契過戶一般是在房屋所在地的房地產交易所同步辦理。在辦理立契過戶的過程中,買房人需攜帶購房合同、結算單、身份證、個人名章等,如由他人代辦,還需出具委託書、委託書必須加蓋單位或街道的公章。購房人在外地的還需要出具公證書,在國外的需要加蓋我國在當地使館的公章。
5. 我國開始徵收契稅的時間是哪一年
新中國成立後,政務院於1950年頒布了《契稅暫行條例》,規定對土地,房屋買賣、典當、贈與和交換徵收契稅,買賣、贈與和交換稅率為6%,典當稅率為3%。現行的是1997.7.7,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與1997.10.1起實施。
1,契稅是以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應繳稅范圍包括:土地使用權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房屋交換等。
2,契稅(Deed Tax)是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時向其承受者徵收的一種稅收。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於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在中國境內取得土地、房屋權屬的企業和個人,應當依法繳納契稅。上述取得土地、房屋權屬包括下列方式: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贈與和交換。以下列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徵收契稅: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償債務,以獲獎的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以預購方式或者預付集資建房款的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契稅實行3%-5%的幅度比例稅率。
6. 國家稅務總局:契稅法和買房契稅優惠政策不沖突
8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獲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並將於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由於涉及到個人買房成本問題,契稅法的稅率問題備受關注。目前,個人買房實際所繳契稅稅率為1%-2%,而契稅法第三條規定:契稅稅率為3%-5%。因此,公眾紛紛表達了對「契稅上調」的憂慮。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這是對契稅法的誤讀,事實上契稅法基本平移了現有的契稅暫行條例,法定稅率並沒有調整,而且1%等優惠稅率還會延續,購房者不會比之前繳更多的稅。
我國早在1950年就開征了契稅,現行的是1997年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這一條例明確契稅稅率為3%-5%。為了落實稅收法定原則,8月11日,契稅從國務院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而稅率依然維持在3%-5%。因此,與現行契稅法規相比,新法並未調整契稅稅率。
至於現行買房實際所交契稅稅率1%-2%,是因為國家稅務總局在2016年的規范性文件(財稅〔2016〕23號)明確提出,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減按1%、1.5%的稅率徵收契稅;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減按1%、2%的稅率徵收契稅。
這項契稅優惠政策實施日期為2016年2月22日,並沒有截止時間。因此契稅法實施後,這項優惠政策是否實施將會由財稅部門明確。施正文表示,契稅法中一些條款表明上述優惠稅率還將延續。比如契稅法第六條,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災後重建等情形可以規定免徵或者減征契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居民住房需求保障其實就包括了剛需住房和改善性住房。」施正文解釋,原來的優惠其實就是對剛需住房和改善性住房給予的契稅優惠,因此契稅法明確了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可按規定免徵或減征契稅,其實意味著現行的契稅優惠政策還會延續。
國家稅務總局12366熱線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和《財稅〔2016〕23號》是共同存在的,兩份文件並不沖突。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表示,關於明年契稅法正式實施之後,是否還繼續實行個人購房的優惠政策,要看有關部門是否會調整優惠政策,目前還沒有明確。稅收法定之後,相關調整將會在法治框架下更加規范,同時也會考慮房地產市場等現實情況。
「契稅是一個小稅種,但因為涉及到房產土地交易,所以大家特別關心。」蔣震表示,契稅的立法精神是希望根據經濟社會運行,特別是房地產形勢的變化來發揮稅收的調控作用,無論是之前的暫行條例還是如今的契稅法,這個立法精神是不會變化的。
他認為,短期來看,契稅法較之暫行條例時期不會有大的變化,「它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延續」。未來,在中央統一立法的前提下,給地方一定因地制宜的許可權是必要的。蔣震說,各地的土地市場、房產市場不盡相同,想更好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不同的稅收優惠和稅收減免政策是值得研究的。
7. 什麼叫契稅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契稅。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三)房屋買賣;
(四)房屋贈與;
(五)房屋交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
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3—5%。
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第四條 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並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第五條 契稅應納稅額,依照本條例第3條規定的稅率和第4條規定的計稅依據計算徵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應納稅額以人民幣計算。轉移土地、房屋權屬以外匯結算的,按照納稅義務發生之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率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徵;
(二)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
(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准予減征或者免徵;
(四)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的項目。
第七條 經批准減征、免徵契稅的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不再屬於本條例第6條規定的減征、免徵契稅范圍的,應當補繳已經減征、免徵的稅款。
第八條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第九條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第十條 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契稅徵收機關應當向納稅人開具契稅完稅憑證。
第十一條 納稅人應當持契稅完稅憑證和其他規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納稅人未出具契稅完稅憑證的,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二條 契稅徵收機關為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財政機關或者地方稅務機關。具體徵收機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向契稅徵收機關提供有關資料,並協助契稅徵收機關依法徵收契稅。
第十三條 契稅的徵收管理,依照本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財政部根據本條例制定細則。
第十五條 本條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1950年4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的《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財政部
一九九七年七月七日
8.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決定契稅稅率為4%,9月1日起施行
紅網時刻5月27日消息,買房就得繳納契稅,《契稅法》即將施行,廣受關注的湖南契稅稅率將會是多少?5月27日下午,湖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湖南省契稅具體適用稅率等事項的決定》,決定如下:
一、契稅稅率為百分之四。
二、因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收、徵用,以房屋產權調換、土地使用權置換方式依法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其調換、置換等值的部分,免徵契稅;以貨幣補償方式重新購置土地、房屋的,與貨幣補償等值的部分,免徵契稅。超過等值部分的,應當按規定徵收契稅。
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重新承受住房權屬的,沒有超出原面積的部分,免徵契稅;超出原面積的部分,按照超出部分的價值徵收契稅。
四、本決定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為何做這樣一個決定?
1997年7月7日,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了1950年的《契稅暫行條例》。湖南據此制定了《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並於1998年6月9日發布施行。
2020年8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以下簡稱《契稅法》)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為維護法制統一,保證契稅政策執行的延續性,根據《契稅法》規定製定本決定,湖南現行《若干規定》於2021年9月1日起自行廢止。
契稅稅率為何是4%?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規定:契稅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契稅的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的程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2020年,湖南契稅入庫321.2億元,同比增長10.9%,佔地方收入3009億元的10.67%,是湖南地方稅體系中的第一大稅種,也是地方收入的主要來源。繼續適用之前4%的契稅稅率,有助於保持稅收政策連續性,保障地方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原題為《購房人注意!湖南省人大常委會決定契稅稅率為4% 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