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農貿市場管理法規

農貿市場管理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3-08 11:20:39

⑴ 農貿市場的具體的法律規定

這個屬於地方管理,沒有國家的法律。當地應該會制定一些政策;
以下是安徽的農貿市場具體法律規定:
為加快農貿市場建設和退路進場工作實施步伐,進一步規范市場經營管理行為,改善城市環境,促進市場繁榮發展,特製定如下優惠政策。
一、市場建設方面的優惠政策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建或聯建市場,按鄉鎮企業用地對待。
(二)徵用農民集體土地用於市場建設( 不連帶進行房地產開發),可以租賃方式供地。
(三)在城區范圍內實施市場建設,並連帶房地產開發的,按出讓方式供應土地;所收出讓金實行先征後返,由市財政全額返還各區政府,由區統籌用於市場建設。
(四)市場建設中涉及轉移土地、房產權屬的契稅,先由市財政徵收入庫,再由市財政按市場建設面積比例返還給各區政府,由區統籌用於市場建設,房地產開發部分的契稅不予返還。
(五)市場建設中涉及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地方稅收,地稅部門負責徵收後,由各區統籌用於市場建設。
(六)免收新型牆體材料發展基金、散裝水泥基金。
(七)減半徵收暫住人口費、白蟻防治費。
二、市場經營管理方面的優惠政策
(十二)對2000年以後開業的農貿市場,一律實行扎口管理。市場內所有應交規費由市場設立的管理機構統一收取。
(十三)凡在重點農貿市場從事經營的業戶,由市場主辦單位統一辦理有關證照。
(十四)外地業戶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其子女可就近入托入學,享受本市居民同等待遇。
(十五)凡新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的業戶,自頒發營業執照之日起,其交納的各種稅收,屬市、區級留成部分,第一年由市、區財政全額返還,第二年至第三年按50%返還。
(十六)凡新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的業戶,自頒發營業執照之日起,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第一年免收,第二年減半徵收。

⑵ 菜市場管理職責

吉安市中心城區菜市場管理規定(試行)第一條為加強對中心城區菜市場管理,維護正常交易秩序,根據國家有關精神,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市中心城區菜市場管理。本規定所稱菜市場,是指經批准建設,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以經營蔬菜瓜果、水產品、糧油、禽蛋、肉類及其製品、糧油及其製品、豆製品、熟食、調味品、土特產等農副產品的零售經營為主,由若干經營者入場經營,分別納稅,實行集中、公開交易的固定場所。第三條市中心城區菜市場的建設,納入吉安城市建設規劃、商業網點布局建設規劃和商貿服務業發展規劃。第四條市商務局為菜市場網點布局規劃的業務主管部門,對全市菜市場標准實行統一監督管理;吉州、青原區政府應設立事業單位性質的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作為為屬地菜市場提供管理和服務的單位,負責本轄區內所有菜市場的管理服務。同時接受市、區商務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第五條 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經濟組織均可以依法開辦菜市場。開辦菜市場,由開辦單位或者投資者向所在區商務局申請、咨詢開辦的可行性,並出具書面可行性報告,區商務局會同區土地、規劃、工商等有關部門簽署意見後,報市商務局審批。第六條按城建規劃應新建配套菜市場的,開發商必須在其開發的小區內按規劃要求建設菜市場,作為公建配套工程建成後,應無償交由屬地政府,並由屬地政府委託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進行統一管理。菜市場投資者或產權所有者必須按規定與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簽訂管理協議,收取場地租金,不得分割出售,分散經營管理。第七條在本規定執行前所建、實行所有權與管理權相分離的菜市場,一律移交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統一管理。開發商及各單位自辦、聯辦的菜市場內規劃的固定攤位和店鋪的買賣出租,由開發商及自辦、聯辦單位自行買賣或收取租金。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接受委託管理服務時,應與產權單位或個人簽訂管理服務協議,並收取管理服務費用,制定並執行菜市場管理制度。第八條各級商務、城管、工商、農業、林業、公安、交警、消防、規劃、稅務、物價、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葯品監督、衛生等行政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能,對菜市場進行管理。第九條市城管局、工商局、農業局等市政府部門和區政府應當根據菜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需要,配備或者派駐市場監督管理人員協助管理,並配套相應的檢測設施。第十條區商務部門對申請單位提交的文件和證明材料簽署意見後報市商務局,對具備下列條件的,市商務局簽署同意開辦的意見:(一)市場設置應符合規劃部門的城市建設規劃,不妨礙交通,不影響市容;(二)市場設置應符合商務部門的商業網點規劃,布局合理,方便群眾生活;(三)開辦者委託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對擬開辦菜市場進行管理的承諾書;(四)有開辦市場必需的資金;(五)具備開辦市場所必需的治安、交通、消防、衛生等條件;(六)有菜市場設立的可行性報告;(七)按《吉安市中心城區菜市場建設標准》建設菜市場的承諾書。對不具備以上條件的,市商務局出具不同意開辦菜市場的書面意見。第十一條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按委託管理服務協議對菜市場履行以下管理服務職責:(一)建立、落實市場交易、衛生、消防、治安等管理制度和市場公約;(二)協助行政管理部門貫徹執行菜市場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農產品的檢驗檢疫,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三)對入場經營者進行遵紀守法教育;(四)維持菜市場內秩序,保持場地和設施整潔、完好;(五)負責市場的統計工作;(六)負責市場場地及設施的建設和其他經營條件的改善;(七)設立公平計量器具、監督箱,並公布監督、舉報電話。第十二條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應當在菜市場明顯位置設立標志牌,標明市場名稱、開辦單位名稱、管理服務組織負責人姓名和市場交易范圍、市場界限、開閉市的時間等。第十三條進入菜市場從事經營活動的經營者,必須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或者其他合法憑證,並按核定的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在指定的攤位,亮照經營。第十四條菜市場要設立農民直銷區,不小於菜市場營業面積的20%。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引導菜農進入直銷區,銷售自產蔬菜,豐富城市菜籃子,進入直銷區的菜農,由村、鄉兩級出具證明,在常駐菜市場登記辦證,給予稅費減免。第十五條 菜市場的合並、遷移或者撤銷,開辦單位應按申請開辦程序,到市商務局和有關部門辦理相應手續並與所在區市場物業管理中心變更委託管理協議。未經有關主管部門同意,開辦單位不得擅自改變菜市場場地和建築的使用性質,不得自行關閉菜市場。違者,除恢復原狀外,還要追究責任,予以處罰。第十六條進入菜市場的經營者,必須遵守商務、工商、稅收、物價、農業、林業、治安、勞動、質量技術監督、衛生防疫、畜禽檢疫、環境衛生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違者,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罰。第十七條菜市場內的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管局、規劃建設局、工商局、商務局等部門依據相關法律規定予以處罰:(一)對未經許可在菜市場外佔用道路擺攤經營或者流動經營的,可處以規定數額的罰款,並予糾正。(二)對擅自合並、關閉、遷移菜市場的,可處以規定數額的罰款,並責令其恢復原有菜市場。確需合並、關閉、遷移菜市場的,應限期補辦變更登記,對其中不符合開辦條件的,責令停辦。(三)對擅自開辦菜市場者、或投資建設菜市場者可處以規定數額的罰款。未按城建規劃和商業網點規劃新建或設立菜市場的,應予取締。(四)對擅自撤銷菜市場或者擅自改變菜市場場地及其建築使用性質的,可處以規定數額的罰款,並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可依法採取強制措施糾正。其它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按相關規定執行。第十八條對拒絕、阻礙市場管理人員或者其他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第十九條在菜市場內從事經營活動的經營者,應按與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簽訂的委託管理服務協議,向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繳納相關費用,市場物業管理中心應當向繳費人出具市財政局監制的事業性收費收據,相關費用的收取標准應經物價部門核定。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為經營者提供設施的,可以收取設施租賃費用。第二十條因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管理不善,造成市場交易秩序混亂、或管理制度不落實的,由區商務部門對該中心下達書面通知,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對有關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直至責令其停辦。第二十一條市場所有者和經營者對市場物業管理中心管理行為有異議時,可向區商務局投訴。經調查核實,市場物業管理服務中心未按協議履行好管理和服務職責的,區商務部門應責令市場物業管理中心進行整改。市場管理人員和其他行政執法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第二十二條本規定執行中的具體問題,由市商務局負責解釋。第二十三條 其它各縣(市)農貿市場管理可參照本規定執行。第二十四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試行。(範文一份,合則用)

⑶ 國家對農貿市場周邊有沒有經營限制的立法規定

國家法律沒有這樣的具體規定,每一個地方政策規定不盡相同,關鍵要看當地相關規定如何了

⑷ 農貿市場管理方案和細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由市工商部門會同區政府、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編制,經市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實施。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應當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各級人民政府在新城區建設和舊城區改造時,應當將農貿市場作為公共配套設施進行規劃,保障農貿市場用地需求。市場開辦者不得擅自改變農貿市場用途。通過產權轉讓合同取得農貿市場產權的,應當遵守合同約定,不得改變農貿市場原有用途。擅自改變農貿市場用途的,應當限期恢復;拒不恢復的,依照本辦法查處。

法律依據:《珠海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由市工商部門會同區政府、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編制,經市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實施。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應當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各級人民政府在新城區建設和舊城區改造時,應當將農貿市場作為公共配套設施進行規劃,保障農貿市場用地需求。

第十三條本辦法實施前未經專項規劃明確但實際具有農貿市場用途的市場,經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明確為農貿市場的,納入農貿市場管理。

第十四條市場開辦者不得擅自改變農貿市場用途。通過產權轉讓合同取得農貿市場產權的,應當遵守合同約定,不得改變農貿市場原有用途。擅自改變農貿市場用途的,應當限期恢復;拒不恢復的,依照本辦法查處。

第十五條新建、改建和擴建農貿市場,應當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農貿市場建設規范和升級改造基本標准。本辦法實施前已設立的農貿市場應當在市政府確定的期限內按照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基本標准進行改造和完善。

第十六條新建、改建和擴建農貿市場,應當配套建設停車場、公共衛生設施等項目,並與主體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和同步交付使用。

第十七條農貿市場禁止分割轉讓。擅自將農貿市場分割轉讓的,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和房地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權屬登記。

⑸ 農貿市場管理

為進一步規范農貿市場管理、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實現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目標,根據《國家衛生城市標准》等有關文件精神,在我區范圍內開展農貿市場綜合整治工作,特製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農貿市場整治活動,促進農貿市場管理規范,衛生制度落實,初步解決農貿市場無證、溢攤、佔道經營、硬體設施不到位、商品劃行、攤位擺放、從業人員自身衛生、食品攤位衛生、除四害、垃圾袋裝化、衛生保潔等重點、難點問題。在整治活動中要把對農貿市場的整治與鞏固佔道攤點整治成果相結合,把市場環境衛生改善與規范化管理相結合,把做好市場日常管理與創衛達標相結合,把近期硬體設施改善與遠期發展目標相結合,更好地凈化、美化市場環境,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把我市早日建設成為優美、整潔、文明的現代化中心城市打下良好基礎。

二、整治范圍及目標
目前猇亭區內共有成形的農貿市場六個,分別是古老背市場、中心市場、愛民市場、雲池市場、虎牙市場、長江市場,共計門面、攤位300餘戶,攤位使用率88%。除此之外,在桐嶺路與正大路交匯處還有一個自發形成的「露水」市場,主要進行蔬菜批發交易。

此次整治活動范圍是猇亭區內的所有農貿市場,包括露水菜場、非法馬路市場,以及市場外的「溢攤」行為。其中以六個農貿市場為重點,全面做好農貿市場整治工作。
通過規劃疏導、拉網過篩、集中查處、督查整改等整治手段,實現下列目標:
1、取締一批非法農貿市場;
2、限期取締一批「露水」市場;
3、基本消滅農貿市場的溢攤現象;
4、使所有農貿市場基本達到硬體設施完善、軟體管理規范、衛生制度落實、場容衛生整潔、四害密度達標、無溢攤和違章佔道經營、日常管理達到規范化農貿市場的檢查標准。

三、 整治重點

1、對市場業主要按「三優一規范」的要求促進其規范到位,攤、店劃行歸類,衛生保潔落實,喇叭口秩序良好,場內無亂牽亂掛亂堆現象,保持主幹道通暢(3米以上)。

2、市場內要有良好的治安秩序、良好的交易秩序及良好的消防安全保障。加強商品市場安全管理,組織市場業主及經營戶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動,全面檢查各市場消防安全情況,對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要督促業主採取措施進行整改,確保市場安全。

3、市場內要有完善的配套設施、政策法規的宣傳欄、復稱(尺)設施要建立完善,協調工作要及時,辦事效率要高。

4、市場內管理人員要實行定崗、定責、定任務、定獎懲、佩牌上崗,制度建全,設立「一表八簿」。

5、市場內投訴處理及時,開展「放心門店」「文明(示範)經營戶活動,無欺行霸市現象。

6、嚴肅查處無照經營行為。市場內經營戶要按規定亮照亮證,商品擺放要衛生、整齊、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各類上市商品要劃行歸類、明碼標價,重點加強對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肉食品、糧油、水產品、豆製品、酒、飲料、糕點等商品的監管。嚴防「白條肉」及假冒、劣質商品上市,確保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重點商品(肉食品等)要建立購貨台帳,實施信譽制度,市場內無銷售野生保護動物商品現象。

⑹ 農貿市場日常經營和管理辦法

9999999999

⑺ 菜市場管理工作手冊

菜市場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促進本市菜市場建設,規范菜市場經營管理,保障市場供給,方便群眾生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市市內六區及其他區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區域內投資建設、經營管理菜市場以及在菜市場內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前款規定之外的其他地區,其菜市場的建設、經營和管理,由區縣人民政府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參照本辦法執行。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菜市場,是指符合本辦法規定,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投資建設,進行果蔬、油、禽蛋、肉類、水產等農副產品及加工食品交易的固定場所。第四條菜市場建設管理應當遵循統一規劃、規范管理、市場運作、政府扶持的原則。第五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菜市場建設和管理的領導,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建立長效機制,保障菜市場健康發展。對投資建設和經營菜市場並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給予獎勵。第六條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菜市場建設的組織推動、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區縣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菜市場建設的組織落實和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市場交易秩序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商業欺詐和無照經營等違法行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負責對菜市場周邊地區亂擺亂賣等違法行為進行清理。公安、市容、食品葯品監管、農業、衛生、質監、環保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第七條全市菜市場布局規劃由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規劃、國土房管等部門編制,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菜市場布局規劃原則上每5年修編一次。有特殊情況需臨時修改的,應當按原程序報批。第八條編制菜市場布局規劃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合理布局。菜市場規模、位置應與居住人口、地域范圍相適應。(二)便民利民。菜市場配置應方便群眾生活,滿足群眾需求。(三)協調發展。菜市場布局應與其他社區商業服務設施相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相適應。第九條菜市場一般按照每萬人1000至1500平方米、服務半徑1000至1500米的標准規劃建設。第十條規劃部門審批新建居民區建設項目時,應當按照本市菜市場布局規劃要求和有關規定,明確菜市場的位置和面積。菜市場位置和面積一經確定,應與主體建設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使用。第十一條現有居民區未達到本市菜市場規劃要求的,區縣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按照規劃要求組織改建、補建菜市場。第十二條開辦菜市場應當設立菜市場經營服務機構,辦理工商登記手續,並領取營業執照。菜市場經營服務機構領取營業執照後10日內,應當向所在區縣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菜市場備案登記。第十三條新建菜市場經商務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符合本市菜市場建設標準的,可享受市和區、縣人民政府給予的優惠扶持政策,具體辦法另行制定。本市菜市場建設標准由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確定。第十四條菜市場應當在建成後6個月內開業經營。無法按時開業或無力繼續經營的,應當由所在區縣人民政府以成本價收購。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菜市場轉作他用。第十五條菜市場經營服務機構應當與場內經營者簽訂書面協議,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對自產自銷初級農產品的經營者,可以在菜市場內劃定一定區域,允許其臨時入場經營。第十六條菜市場經營服務機構應當建立健全並組織落實菜市場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購銷登記、不合格食品退市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衛生、消防、環保等其他管理制度,並配備相應的管理服務人員。對場內經營者違法經營或者違反菜市場管理制度的,菜市場經營服務機構應當予以制止和糾正。第十七條菜市場經營服務機構應當對場內經營者進行經營資格審查,明確和落實場內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並建立管理檔案。對糧油、禽蛋、肉類、水產等重點監查食品,可以採取「場廠掛鉤」、「場地掛鉤」等協議准入方式入場經營。國家和本市對活禽活畜屠宰另有規定的,按照相關規定辦理。菜市場經營服務機構應當配備專門的檢測設備或者委託有法定資質的檢測機構,定期對果蔬等主要農副產品進行抽檢。抽檢結果可以在場內予以公示。第十八條菜市場經營服務機構負責督促場內經營者對主要經營商品貨源進行登記,登記記錄應保留3個月以上。登記內容包括:(一)商品品名、品種、規格、數量、商標;(二)種植、養殖及捕撈的初級農產品來源、品種、數量;(三)生產、經營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四)生產、經營者獲得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及其他專項許可情況;(五)其他需要登記的內容。第十九條菜市場經營服務機構應當在明顯位置公示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的電話、地址。第二十條菜市場經營服務機構負責受理消費者對場內經營者的投訴,並對投訴處理情況進行公示。第二十一條場內經營者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菜市場管理制度,遵守協議、誠實守信、合法經營、文明服務。

⑻ 農貿市場規章制度

網路轉載——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寧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保護農貿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
益,根據《青海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農貿市場是指由開辦者提供固定場所、設施,經營者進場進行集中和公開交易農副
產品,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交易市場。
第三條 本市市轄區范圍內農貿市場的開辦、經營和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農貿市場實行屬地管理,並遵循統一規劃、規范管理、市場運作、政府扶持的原則。
第五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農貿市場管理長效協調機制,保障
農貿市場健康發展。
第六條 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市農貿市場交易秩序的監督管理。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本
行政區域內農貿市場交易秩序的監督管理。
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農貿市場建設的組織推動、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區商務行政主管部門具
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貿市場建設的組織落實和監督管理。
國土資源、規劃與建設、公安消防、衛生、食品葯品監督、質量技術監督、稅務、價格、農牧、動物防
疫、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管理部門根據各自職責,依法協同做好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七條 市轄區人民政府根據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按照資源合理、方便群眾的原則,組織編制和實施農
貿市場布局規劃和建設管理方案。
第八條 鼓勵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及境外投資 者,按照「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以多種形式投資
市政府令新建、改建和擴建農貿市場。
依法舉辦的農貿市場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九條農貿市場經營者可以依法成立或者自主加入行業協會。行業協會應依法設立、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民主管理、行為規范、自律發展。
第二章 規劃編制和市場開辦
第十條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作為商業網點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由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合理布局、便民利民、協調發展的原則,會同規劃與建設
、國土資源、房產、公安消防、工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編制,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
布實施。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原則上每5年修編一次,有特殊情況需修改調整的,應當按原審批程序報批。
第十一條 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和改革、工商行政管理、規劃與建設、公安消防、城市管
理行政執法、衛生、環境保護、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制定西寧市農貿市場建設標准,報經市人民政府批
准後實施。
第十二條 編制農貿市場布局規劃,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
(二)農貿市場的規模、位置應與居住人口、地域范圍相適應;
(三)農貿市場配置應方便群眾生活,滿足群眾需求;
(四)農貿市場布局應與其他社區商業服務設施相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相適應。
區人民政府應當在充分徵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編制農貿市場布局規劃,並報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
備案。
第十三條 新建、改建和擴建農貿市場,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符合農貿市場布局規劃和農貿市場建設標准;
(二)具備與農貿市場規模相適應的固定場地、設施、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
(三)具備與農貿市場規模相應的資金;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四條 開辦農貿市場應當依法進行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並在取得營業執照後60日內,向登記
注冊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同級商務部門辦理備案。需要辦理建設、用地等其他審批手續的,應當按有
關規定辦理。
第十五條 農貿市場的建設不得佔用城市道路,妨礙交通。
新建居住區或舊城改造中配套建設的農貿市場項目應當與主體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
農貿市場不得擅自改變使用性質。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破壞農貿市場的場地和設施。
第十六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建立健全市場管理制度,做好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
(一)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場地租賃和經營管理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建立經營者檔案,記載
經營者基本情況、信用狀況等;
(二)設立消費者投訴服務站,落實專人受理消費者投訴,並根據投訴的具體情況,報告相關行政主
管部門;消費者投訴服務站應當設有經市法定計量 檢定機構強制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以下簡稱合格計
量器具)、意見箱和監督電話;
(三)應當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在農貿市場入口處等明顯位置設置宣傳欄和公示欄,向消費者公示與
交易有關的基本事項和重大事項,包括:經營者的證照情況、違法違章記錄、市場管理制度(含農副產品
准入管理制度)、消費者投訴電話、農副產品的抽檢結果、不合格商品退市情況等;
(四)應當設立專門機構,配備負責維護市場秩序、環境衛生、食品衛生、治安管理、消防安全、建
築安全、價格、信息宣傳和設施設備檢修等方面的管理人員和動物防疫協管員;建立市場管理人員工作
責任制,市場管理人員定期接受培訓和考核,並佩戴統一證件上崗;
(五)督促經營者配備和使用與其經營相適應的合格計量器具;
(六)督促經營者對銷售的農副產品實行明碼標價。
第十七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嚴格落實農副產品安全責任,建立健全農副產品准入制度:
(一)與經營者簽訂農副產品質量安全保證書(協議),訂立農副產品質量保證及對不合格農副產品的退市
、召回、退貨等條款,督促其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建立農副產品經營台帳,記錄進貨渠道;設置規范的
市場農副產品檔案櫃,建立農副產品質量安全檔案;
(二)建立健全農副產品質量查驗登記制度。每天派專人檢查經營者的重要農副產品進貨憑證,查驗
重要農副產品供應商的經營資質和實際經營情況;查驗畜產品、水產品、禽類及其產品檢疫檢驗合格證
明和其他依法應當經檢測合格方可銷售的農副產品的檢測證明,對未取得檢疫檢驗合格證明或檢測不合
格的,禁止入場銷售;
(三)建立健全不合格農副產品退出制度。發現不合格農副產品應立即要求經營者停止銷售,或監督
其銷毀,做退市處理;對病、死畜禽應在動物防疫機構的監督下銷毀並作無害化處理;
(四)在市場內設置獨立的農葯殘留檢測室,配置檢測設備和人員,每天對場內銷售的蔬菜和水果進
行農葯殘留抽查檢測,並做好檢測記錄,或與有資質的檢驗機構簽訂定期送檢協議,也可將檢驗機構引
入市場進行檢測,市場內蔬菜和水果農葯殘留抽查檢測結果應在市場設立的公示欄予以公示;
(五)建立健全農副產品購銷掛鉤制度。以協議方式或督促場內經營者與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畜禽
屠宰場、信譽良好的生產企業、加工單位和管理規范的批發市場、大型批發商建立購銷掛鉤關系,明確
供貨主體和供貨產品質量責任,建立優質農副產品進入市場的快速通道,保障上市農副產品的安全。
第十八條農貿市場開辦者是農貿市場安全第一責任人,應按規定做好消防、建築等安全工作:
(一)建立健全農貿市場消防管理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並認真落實,配置專兼職人員負責消防工作
,專兼職人員應當經公安消防部門培訓,並定期進行消防檢查,並有記錄,及時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二)配備齊全的消防設施、器材,並保持完好有效,每個固定鋪位應當配置滅火器,嚴禁違章搭建
佔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通道或者損壞和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
(三)應當定期檢查農貿市場建築物的安全使用狀況,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委託有資格的房屋安
全鑒定單位對市場建築物進行安全鑒定,採取措施及時消除建築安全隱患;
(四)嚴禁商住混用、使用明火作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違反規定亂拉亂接電線等行為。第十九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維護市場環境衛生,保持整潔有序:
(一)劃行歸市,設置規格統一、美觀、醒目的經營區域標志牌及明確的市場導購圖;市場通道暢通
,無佔道違章經營、亂擺賣、亂搭建、亂張貼;
(二)承擔農貿市場責任區內的「門前三包」責任;場內地面應做到硬化、平整、清潔,有完善的清
潔制度、配備專兼職保潔人員,定期進行清潔消毒,並有記錄;設置垃圾和其他廢棄物收集容器,及時
清除場內的污水、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三)設立獨立家禽經營區出入口,並與其他經營區隔開,家禽經營區內的水禽經營區域與其他禽類
經營區域也要相對隔開;
(四)督促畜禽及肉品經營者實施每天清潔消毒制度,對家禽存放、銷售區實施每月清空家禽停業消毒制
度;配備病、死畜禽集中棄置設施,做好無害化處理和消毒措施;
(五)配備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停車場,保證車輛停放整齊;修建公用衛生間,並保持清潔衛生。
第三章 市場經營管理
第二十條凡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活動的經營者,須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並按照核
準的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在指定區域亮證經營。
農(牧)民進入農貿市場銷售自產農(牧)副產品,應在指定的地點、區域進行交易,免繳市場管理費。
〖HT5H〗第二十一條 農貿市場內的經營者,應當遵守和執行農副產品准入制度,履行農副產品安全責
任:
(一)應實行索證索票制度,建立進貨台帳,記錄進貨渠道;經營者初次與供貨單位交易時,應查驗
其主體資格合法證明文件,包括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食品衛生許可證等;經營者在購進食品時
,應當按批次向供貨單位索取質量合格證明,包括:畜禽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類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
明、牲畜肉類畜產品檢驗合格證明,糧食及其製品、奶製品、豆製品、飲料、酒類等應有相應的檢驗合
格證明和進貨票據,其他產品的合法證明文件;
(二)須從依法批准設立的定點屠宰場購進肉類及其製品,並在攤檔明顯位置張掛肉品的檢疫檢驗合
格證明;外地輸入的生豬肉及其產品的采購依照有關規定執行;畜禽及肉品經營者應每天對經營場所實
施清潔消毒,並在市場開辦者組織下實施每月清空家禽停業消毒制度;家禽經營者營業時要落實安全防
護措施,穿戴口罩手套等防護品,銷售應由專人負責;
(三)經營直接入口食品及熟食製品的,應具備防塵、防蠅、防鼠設施和冷藏、消毒器具;熟食檔應
設置預進間和售賣間,生熟食品應分開存放,從業人員應有健康合格證。
第二十二條 農貿市場內的經營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按照進場經營協議書的約定,在指定地點經營,服從管理,遵守市場各項規章制度;
(二)經營活動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應主動向消費者出具信譽卡或市場銷售專
用憑證,明示經營者名稱、具體經營場所或攤位號、聯系電話等;
(三)實行明碼標價,使用的標價簽或者價目牌應標明品名、計價單位、銷售價格等內容。對物價部
門規定有參考價或臨時銷售限價的,應在經營場所的明顯位置公示;
第二十三條 農貿市場內嚴禁銷售下列農副產品:
(一)假冒偽劣或者過期、失效、變質的產品;
(二)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動植物及其製成品;
(三)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產品、水產品;
(四)有毒農葯殘留超標的蔬菜、水果;
(五)按照國家規定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證明的產品;
(六)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其他農副產品。
第二十四條 農貿市場交易活動嚴禁下列行為:
(一)欺行霸市、哄抬物價、價格欺詐、強買強賣、短斤缺兩等違法行為;
(二)壟斷貨源,哄抬物價或者串通操縱農副產品價格;
(三)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四)使用人為破壞等不合格的計量器具;
(五)以虛假廣告等欺詐方式銷售農副產品;
(六)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五條 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制定農貿市場管理的行業規范,推進行業組
織建設、開展行業交流和指導行業自律,履行對農貿市場的監管職責。
第二十六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農貿市場管理信息網路,記錄農貿市場管理
相關信息以及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者和場內經營者誠信經營情況等,供公眾查詢。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農
貿市場經營管理者、場內經營者應當予以協助提供相關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農貿市場實行登記注冊,向符合條件的經營者核發營業執照,對其交易行為進
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交易活動中的違法行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第二十七條 農牧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上銷售的農畜產品和水產品進行監督抽查,包
括對畜禽及其產品和水產品進行檢疫及葯物殘留檢測,對蔬菜、水果進行農葯殘留檢測等。
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負責對畜禽及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督促市場開辦者查驗畜禽及水產品檢疫檢
驗合格證明和進行定期清潔消毒。
第二十八條 公安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農貿市場的治安管理,並督促市場開辦者建立
安全保衛機構,落實安全保衛措施。
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內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和檢查,對新建、擴建、改建
及重新裝修的農貿市場,依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進行審核、驗收和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對未按法律法
規要求辦理消防行政許可擅自開業的市場依法查處。
第二十九條 規劃與建設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的規劃發展、建築工程質量實施監督管
理,對新建、擴建、改建的農貿市場,依照國家有關建築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審核和竣工驗收備案,對
未經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而擅自開業的市場依法進行查處。
第三十條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應當依法查處農貿市場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
定的違法行為。
第三十一條 衛生部門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對新建、擴建、改
建的農貿市場,依照有關食品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規范進行審查和 驗收,依法查處食品衛生違法行為。
第三十二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的計量器具、商品質量和計量行
為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質量技術違法行為。
第三十三條 物價部門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農副產品價格的監督檢查,並依法查處價
格違法行為。
第三十四條 各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有關規定適時公布相關監督抽查結果,並根據
各自職責督促市場開辦者和經營者落實本辦法的各項規定。 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
理部門予以處罰:
(一)未辦理農貿市場登記注冊手續擅自出租、出售市場攤位、店鋪的,對符合農貿市場開辦條件的,責
令限期改正,並處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不符合農貿市場開辦條件的,依法予以取締;
(二)不履行劃行歸市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並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HT5H〗第三十六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規定,未依法履行畜產品檢疫檢驗合格證
明查驗義務的,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責令改正,並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規定,未依法履行農貿市場內及場外責任
區范圍內清掃保潔義務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
定予以處罰。
〖HT5H〗第三十八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場內的經營者,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的,由有關行政
管理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予以處罰。
〖HT5H〗第三十九條 拒絕、阻礙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由公安機關按照治安管理處
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HT5H〗第四十條 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
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無故拖延辦理相關批准手續的;
(二)利用職務之便,索取、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三)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 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 市轄縣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的具體應用問題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
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本辦法實施前合法開辦的農貿市場,不
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的,應當在本辦法實施一年內予以搬遷;不符合農貿市場建設標準的,應當在本
辦法實施二年內予以改造;逾期未搬遷的,由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提請同級人民政府責令其搬遷;逾期未
改造的,由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造;搬遷和改造期間,有關證照不予審核。

熱點內容
守規矩懂法制講道德 發布:2025-05-24 06:25:41 瀏覽:718
政府學習民法典 發布:2025-05-24 06:20:03 瀏覽:144
安徽鼎安法院 發布:2025-05-24 06:16:25 瀏覽:328
司法改革合同制書記員 發布:2025-05-24 06:16:23 瀏覽:97
統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4 06:05:37 瀏覽:24
律師的雅稱 發布:2025-05-24 06:04:53 瀏覽:778
刑訴提供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4 06:04:08 瀏覽:610
勞動法勞動經濟補償金 發布:2025-05-24 05:53:56 瀏覽:42
法律援助l律師工作台賬 發布:2025-05-24 05:46:50 瀏覽:307
商業銀行發的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24 05:39:45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