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動物防疫法規定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全部內容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以下簡稱《動物防疫法》)。新修訂的《動物防疫法》共10章84條,將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為便於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貫徹,我們將《動物防疫法》修訂的主要內容及涉及財政工作的條款摘編如下:
一、 修訂背景
1997年7月3日現行《動物防疫法》經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6次會議審議通過,並於1998年1月1日正式實施。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肉、蛋、奶等動物產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畜牧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動物疫病防控難度也不斷加大。從世界疫情狀況以及我國畜牧業發展水平來看,動物防疫形勢非常嚴峻。近年來,我國相繼發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亞洲1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疫情,對養殖業的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嚴重影響。現行《動物防疫法》由於存在動物疫病防控制度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難以適應新形勢下防控動物疫病的要求。為此,全國人大對現行《動物防疫法》進行了修訂。
新修訂的《動物防疫法》與現行《動物防疫法》相比,增加了3章26條,修改了大部分條款。重點對免疫、檢疫、疫情報告和處理等制度作了修改、補充和完善,新增了疫情風險評估、疫情預警、疫情認定、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官方獸醫、執業獸醫管理、動物防疫保障機制等方面的內容。
二、 動物疫病預防
(一)確立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制度。《動物防疫法》規定,國家對嚴重危害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動物疫病實施強制免疫。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確定強制免疫的動物疫病病種和區域,並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義務,按照獸醫主管部門的要求做好強制免疫工作。經強制免疫的動物,應當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建立免疫檔案,加施畜禽標識,實施可追溯管理。(第13條、第14條)
(二)健全動物疫情監測和預警制度。《動物防疫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動物疫情監測網路,加強動物疫情監測。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國家動物疫病監測計劃。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對動物疫病的發生、流行等情況進行監測;從事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或者阻礙。(第15條)
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對動物疫病發生、流行趨勢的預測,及時發出動物疫情預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接到動物疫情預警後,應當採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第16條)
(三)建立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制度。《動物防疫法》規定,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區域化管理,逐步建立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即具有天然屏障或者採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內沒有發生規定的一種或者幾種動物疫病,並經驗收合格的區域。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應當符合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標准,經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驗收合格予以公布。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有利於在我國分區域有計劃地根除主要的動物疫病,促進動物產品國際貿易和我國畜牧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第24條)
三、 動物疫病的控制和撲滅
發生一類動物疫病(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採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時,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立即派人到現場,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調查疫源,及時報請本級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採取封鎖、隔離、撲殺、銷毀、消毒、無害化處理、緊急免疫接種等強制性措施,迅速撲滅疫病。在封鎖期間,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動物、動物產品流出疫區,禁止非疫區的易感染動物進入疫區,並根據撲滅動物疫病的需要對出入疫區的人員、運輸工具及有關物品採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第4條、第31條)
發生二類動物疫病(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時,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採取隔離、撲殺、銷毀、消毒、無害化處理、緊急免疫接種、限制易感染的動物和動物產品及有關物品出入等控制、撲滅措施。(第32條)
發生三類動物疫病(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時,當地縣級、鄉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組織防治和凈化。(第34條)
二、三類動物疫病呈暴發性流行時,按照一類動物疫病處理。(第35條)
四、 動物和動物產品檢疫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動物防疫法》和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對動物、動物產品實施檢疫。屠宰、出售或者運輸動物以及出售或者運輸動物產品前,貨主應當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屠宰、經營、運輸以及參加展覽、演出和比賽的動物,應當附有檢疫證明;經營和運輸的動物產品,應當附有檢疫證明、檢疫標志。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可以查驗檢疫證明、檢疫標志,進行監督抽查,但不得重復檢疫收費。(第41-43條)
輸入到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動物、動物產品,貨主應當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經檢疫合格的,方可進入;檢疫所需費用納入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第45條)
依法進行檢疫需要收取費用的,其項目和標准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物價主管部門規定。(第49條)
五、 官方獸醫制度和執業獸醫制度
官方獸醫,是指具備規定的資格條件並經獸醫主管部門任命的,負責出具檢疫等證明的國家獸醫工作人員。動物、動物產品檢疫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官方獸醫具體實施。官方獸醫應當具備規定的資格條件,取得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第41條)
執業獸醫,是指從事動物診療和動物保健等經營活動的獸醫。國家實行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制度。考試合格的,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頒發執業獸醫資格證書;從事動物診療的,還應當向當地縣級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申請注冊。除鄉村獸醫服務人員可以在鄉村從事動物診療服務活動外,只有經注冊的執業獸醫,方可從事動物診療、開具獸葯處方等活動。(第54條、第55條、第57條)
六、 動物防疫保障措施
防疫經費方面,《動物防疫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本級政府職責,將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撲滅、檢疫和監督管理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64條)
防疫物資方面,《動物防疫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儲備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所需的防疫物資。(第65條)
防疫過程中的補償方面,《動物防疫法》規定,對在動物疫病預防和控制、撲滅過程中強制撲殺的動物、銷毀的動物產品和相關物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補償標准和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因依法實施強制免疫造成動物應激死亡的,給予補償。具體補償標准和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第66條)
❷ 《動物防疫法》正式實施,出門遛狗不牽繩違法,違反者如何處理
人類出生後經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走上社會後做到遵守相關規則才讓我們的社會生活如此有秩序。雖然大多數人都會養寵物,但是很多人並沒有能力做到訓練好自己的寵物,讓它們遵守社會規則,因此很多人攜帶狗狗外出的時候可能會影響公共環境甚至危害他人安全。雖然大多數人在外出時候都能夠管理好自己的寵物,但是仍然有少數人外出遛狗的時候污染公共環境甚至縱容家犬傷人、咬人。最新動物防疫法對於出門遛狗不牽繩等違法行為會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
❸ 新修訂的《動物防疫法》,究竟是怎麼規定的
幾次和野生動物高度相關的疫情的暴發,暴露出的不只是野生動物保護和管理問題,更暴露出相關動物檢疫檢驗環節的嚴重缺失。這,讓整個公共衛生安全時刻處於險境。
修法和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都密切相關,尤其是科研、葯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相關內容。請務必抽出時間提出您的寶貴意見、建議(文末留言即可),我們將對意見、建議進行整理,提交至全國人大(當然,您也可以自行提交相關意見、建議)。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部分內容
第三條 本法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
第五十一條 因科研、葯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
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審批、檢疫檢驗及防疫條件審查的具體規定,由國務院或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這個條款的出現,讓我們有些蒙。這意味著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審批、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檢疫檢驗、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防疫條件審查,另有規定?
❹ 非法團購違法的動物防疫法哪幾條
違反第四十二條,屠宰、出售或者運輸動物以有出售或者運輸動物產品前,貨主應當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第四十三條.屠宰、經營、運輸以及參加展覽、演出和比賽的動物,應當附有檢疫證明;第七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屠宰、經營、運輸的動物未附有檢疫證明,經營和運輸的動物產品未附有檢疫證明、檢疫標志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處同類檢疫合格動物、動物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罰款;對貨主以外的承運人處運輸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
❺ 違反動物檢疫法處罰
違法違規行為
1、興辦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和隔離場所,動物屠宰加工場所,以及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所,未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2、未辦理審批手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引進乳用動物、種用動物及其精液、胚胎、種蛋的;
3、未經檢疫,向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輸入動物、動物產品
4、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
罰款:
1、情節輕微的,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2、情節嚴重的,處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5)違法動物防疫法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二十一條動物、動物產品的運載工具、墊料、包裝物、容器等應當符合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動物防疫要求。
染疫動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動物產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屍體,運載工具中的動物排泄物以及墊料、包裝物、容器等污染物,應當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處理,不得隨意處置。
第二十二條採集、保存、運輸動物病料或者病原微生物以及從事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學、檢測、診斷等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有關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管理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患有人畜共患傳染病的人員不得直接從事動物診療以及易感染動物的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等活動。
人畜共患傳染病名錄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二十四條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區域化管理,逐步建立無規定動物疫病區。
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應當符合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標准,經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驗收合格予以公布。
本法所稱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採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內沒有發生規定的一種或者幾種動物疫病,並經驗收合格的區域。
❻ 5月1日起新《動物防疫法》正式實施,哪些養犬行為違法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將在5月1日正式實施。該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飼養犬只,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憑動物診療機構出具的免疫證明向所在地養犬登記機關申請登記。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並採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疫病傳播。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實施後,各市養犬管理將加大力度,處罰也會更加嚴格地執行。在此廣大養犬市民,一定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養犬管理規定,自覺做到依法養犬、科學養犬、文明養犬。
違反規定將會受到的處罰:
該法第九十二條明確規定:對飼養的犬只未按照規定定期進行狂犬病免疫接種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逾期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委託動物診療機構、無害化處理場所等代為處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正式實施,遛狗不牽繩違法,你怎麼看
我覺得遛狗不牽繩是違法要罰款絕對贊成。
遛狗千萬條,牽繩第一條,遛狗不規范,監獄吃牢飯~
對於遛狗不牽繩,這是一個好的開端,聽說深圳市對於遛狗不用牽引繩的處罰是每次500,第二次以上疊加,既第二次1000,第三次1500,不過多數第三次就會將狗沒收…
所以說,遛狗用牽引繩,不僅是對自己好,也是對他人好,更是對狗好。因為不用牽引繩丟失,被車撞的狗數不勝數,所以呼籲所有遛狗的人,都帶著牽引繩出門,安全,放心。另外,必須加大懲治力度,否則無任何威懾力。
❽ 新動物防疫法規定出門遛狗要牽繩,若違反規定將會面臨什麼處罰
其實呢大家都知道現在呢我們身邊也是有很多人都特別喜歡養寵物的,其中養狗的和養貓的應該是人數最多的了,那麼大家都知道如果說是養狗的家庭的話,那麼我們一定會面臨著遛狗的一個難題,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呢,如果有些人他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話,它往往會出門不拴狗繩,這樣讓小狗亂跑的一個行為呢,其實會給其他的路人帶來一個很大的麻煩。
這也是讓一些害怕狗的人特別苦惱的一個地方,不過新的動物防疫法規定了,出門遛狗的時候必須要穿繩,如果說違反規定的話,將處以一定的罰款。
我覺得這一項政策是很早之前就應該被推行的了。其實呢,我覺得像這樣的政策其實是很早之前就應該被推行了的更好的規范,那些愛狗人士的一個養狗習慣,我覺得不僅對於路人是很好,對於他們自身呢也都是很不錯的,這樣可以讓他們更好的控制狗的行動。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一個全部看法了,也非常感謝你能夠讀到這里,如果說你有其他的意見和建議的話,也歡迎在評論區里和我留言交流。
❾ 動物防疫法有沒有規定怎樣舉報檢疫人員 違法違歸及怎樣處理工作人員
注水肉屬於參雜使假,歸工商部門和技術監督部門負責,私屠亂宰歸貿易部門負責,動檢所負責疫病檢疫,如果豬肉沒有疫病可以視為合格,但有責任通知那些管理部門來查處的。
❿ 違反動物防疫法第四十二條怎麼處罰
你好,大律師網相關律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依據規定解釋如下:
第四十二條 經鐵路、公路、水路、航空運輸動物、動物產品的,托運人必須提供檢疫證明方可托運;承運人必須憑檢疫證明方可承運。
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有權對動物、動物產品運輸依法進行監督檢查。
【釋義】本條是關於動物、動物產品運輸監督檢查的規定。
動物疫病傳播的途徑較多,運輸途徑即是其中的一種。為防止通過這種途徑傳播動物疫病,本條從兩個方面作了規定:一方面是運輸關系中的托運人和承運人必須依法運輸;另一個方面是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有權對其進行監督。
一、托運人和承運人須依法憑證運輸。
1.托運人必須提供檢疫證明方可托運。這一規定是本法為托運人設定的一項法定義務。作為這項法定義務包括以下含義:一是這項義務是強制性的。所謂強制性的,托運人在運輸動物、動物產品時必須提供檢疫證明;不提供者不能托運。二是托運人必須無條件的履行這項義務,托運人不能通過和承運人約定等方式改變這項義務;托運人只能絕對地遵定這一規定。三是如果不履行這項法定義務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比如,根據本法第五十條的規定,不執行憑檢疫證明運輸動物、動物產品的規定的,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可以對托運人處以運輸費用三倍以下的罰款。
2.承運人必須憑檢疫證明方可承運。這一規定是本法為承運人設定的一項法定義務。同上述托運人的法定義務一樣,該義務包括下述含義:一是這項義務是強制性的,所謂強制性的,是指承運人在承運動物、動物產品時必須要求托運人提供檢疫證明;不提供者不能為托運人承運。二是承運人必須無條件的履行這項義務,承運人不能通過和運託人約定等方式改變這項義務;承運人只能絕對地遵守這一規定。三是如果不履行這項法定義務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比如,根據本法第五十條的規定,不執行憑檢疫證明運輸動物、動物產品的規定的,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可以對承運人處以運輸費用三倍以下的罰款。
二、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有權對動物、動物產品進行監督檢查。對動物、動物產品運輸的監督檢查是本法賦予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一項權利。這一權利包括如下內容:第一,行使這一權利的相對者是從事動物、動物產品運輸的單位和個人。也就是說,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在對從事動物、動物產品運輸的單位和個人依法監督檢查時,從事動物、動物產品運輸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如果拒絕,則屬於違法行為。第二,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行使這一職權必須依據法律、法規、規章所規定的程序和所賦予的許可權進行。如果不依此進行,被監督檢查者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第三,這項權利是本法賦予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許可權,其他機關在沒有法律規定時不能行使這項權利。第四,這項權利具體包括可對有關動物、動物產品采樣、留驗、抽檢,可以查閱、復制、拍攝、摘錄有關的運行日誌、貨物運單、貨票、合同、發票及其他資料。
三、對動物、動物產品運輸的監督檢查也是本法為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設定的一項職責。如果不行使這項職權則屬於失職行為。失職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為此,承運人和托運人運輸動物、動物產品時,必須向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