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青蛙的法規
『壹』 提出幾條保護青蛙的建議
這就是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
『貳』 保護青蛙有哪些相關的法律
暫時沒有吧,建議你去當地的畜牧局區問一下
『叄』 哪一項法令規定抓蛙是犯法的
保護野生青蛙資源的規定
第一條 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青蛙資源,維持生態平衡和良好的農田環境,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捕捉、買賣農田野生青蛙。禁止用蛙卵、蝌蚪、幼蛙做家禽飼料。醫葯衛生、科研、教學等單位如有特殊需要,可持單位證明,經區、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限量捕捉。需要量大時,可由農業生產單位組織養殖生產。
第三條 建立以農林部門為主,工商、環保等有關部門參加的管理體系,共同做好對青蛙生態環境(包括農田、溝渠、池塘、窪淀、河流、水庫等)的管理和保護工作。鄉、鎮人民政府及國有農場、水產養殖場、水庫管理單位,要有專人負責管理和保護管轄范圍內的青蛙生態環境,防止捕捉青蛙。要加強對農田排水曬田、施用化肥、農葯等項農事活動的技術指導,採取措施,減少對青蛙的殺傷。市農林、環保部門要在青蛙繁殖季節,地各區、縣保護青蛙資源的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
第四條 工商部門要加強城鄉農貿市場的管理工作。禁止在城鄉農貿市場出售野生青蛙及其產品。
第五條 教育、宣傳部門和新聞單位,要通過報刊、電台、電視、宣傳專欄和教學等多種形式,向廣大農民、城鎮居民、中小學生廣泛宣傳保護青蛙的重要意義,使之自覺做到不捕捉、不買賣青蛙。
第六條 對違反本規定擅自捕捉野生青蛙的,由區、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捕獲物和工具,並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區、縣環保、工商部門對破壞青蛙生態環境和加工販賣青蛙的單位和個人,按各自職責許可權依法予以處罰。
第七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肆』 國家是林業部.還是農業部.管保護青蛙
別說農村 城市菜場都有賣青蛙的
可以打市長熱線反映下 或者找當地媒體如報社電視台
不過我認為效果不大 這就是中國特色嘛
還有你的問題分類錯了。。
『伍』 保護青蛙的方法
1、加大青蛙是莊稼的衛士的宣傳力度,增強保護青蛙、愛護青蛙的全民意識。
2、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做青蛙的保護者。
3、制定有關制度,對捕捉、買賣青蛙的人進行嚴肅處理。
4、號召農民少用或不用副作用大,不利於青蛙生活的農葯、化肥。
5、加強工業排放治理,減少工業污染。
(5)保護青蛙的法規擴展閱讀:
青蛙的生活習性:
1、溫度:青蛙是變溫動物,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改變。在自然條件下,青蛙生長適宜溫度為20-30℃,最適溫度為25-28℃。當冬季溫度降至10℃以下時,攝食與活動逐步減弱;降到5℃以下時,即鑽入洞穴或池底淤泥中冬眠。次年早春溫度回升時結束冬眠。水溫超過32℃以上時,活動明顯減弱;溫度超過35℃會導致青蛙陸續死亡。
2、濕度:濕度是青蛙生存、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蛙類的皮膚沒有保護體內水蒸發的組織結構,只靠皮膚腺體分泌的粘液來包吃體表的濕度顯然是不夠的。因此,蛙的棲息環境既要有水的池塘,還要有雜草叢生、溫暖潮濕的環境。濕度和溫度還有密切的關系,溫度越高要求濕度越高,否則溫度高環境乾燥,水分蒸發快對蛙生長、生存都不利。
3、光照:青蛙晝伏夜出,怕陽光直射,但趨弱光,平時喜歡在向陽、有陰的草叢中棲息。光照對蛙體新陳代謝、生長、繁殖均有促進作用,如長期在黑暗處生活,其生殖腺難以發育成熟,甚至停止產卵和排精。
4、水質:青蛙的卵在水中孵化,蝌蚪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因此要求蛙池水域有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達到漁業水質標准,始終溶氧不得低於3毫克/升。成蛙、幼蛙雖然用肺呼吸,直接從空氣得到氧氣,但其皮膚仍有輔助呼吸輔助呼吸作用。
『陸』 關於保護青蛙的文章,230字左右
我經常在菜場或路邊聽到叫賣青蛙的吆喝聲,看到一張張血淋淋的青蛙皮時,我心痛不已,嚴重時當場就吐了。我一直想不明白,人們知道青蛙是益蟲,還有那麼多的廣告說要保護青蛙,《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也有保護青蛙的內容,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捕捉、買賣青蛙呢?青蛙是個捉蟲能手:一隻青蛙一年可捕食5-40萬只蛀蟲,還是稻飛虱、蒼蠅、蚊子等害蟲的剋星。想想看如果人們捕捉一隻青蛙,那麼一年會有多少害蟲得以逃生?「春捕一隻蛙,秋少一擔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且,如果一塊田地養100隻青蛙捕蟲,要比農葯的效果好得多。用農葯的話,莊稼會被嚴重污染,人吃了會中毒生病,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由此可見,青蛙對人類和莊稼是多麼重要。如果不保護青蛙的話,就會發生蟲災,稻飛虱迅速繁殖,莊稼也就顆粒無收。青蛙還是個歌唱家:不管白天黑夜青蛙都能給人帶來樂趣,青蛙一起叫,就像個大合唱,是段美妙的交響曲。而現在人們就為了一點美味,捕殺、買賣青蛙,使得青蛙的數量越來越少,害蟲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應該好好反省。大家一起來保護「地面除害專家」——青蛙吧!
『柒』 怎樣保護青蛙的資料
青蛙是兩棲動物。在陸地時,它用肺呼吸,而在水中,它就用皮膚呼吸了,真是「出水能跳、入水能游」啊!青蛙的視線是直的,它只能看到飛起來的獵物。青蛙愛吃蒼蠅、蚊子、飛蛾、害蟲等等,一隻青蛙一天大約吃100多隻飛蛾和800多隻蚊子和害蟲,真是田間的「捕蟲能手」,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捌』 保護青蛙的辦法有哪些
1、鄲物防蟲,比如倡導培養青蛙和益鳥,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農葯使用量,也能保護青蛙;
2、宣傳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意義,倡導綠色文化,比如農家有機肥的優點等,可以減少化工肥料的投放量;
3、人們可食用的必須是商品化的牛蛙等,而青蛙身上有思鰻絛蟲,不利於健康,可以從這一點宣傳不要捕殺它們。
拓展資料
青蛙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蛙體型較苗條,多善於游泳。 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癒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癒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達。最原始的青蛙在三疊紀早開始進化。現今最早有跳躍動作的青蛙出現在侏羅紀。因為青蛙是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因此必須棲息於水邊。中國的蛙類有130種左右,它們幾乎都是消滅森林和農田害蟲的能手。
『玖』 保護青蛙的資料
青蛙是國家禁止捕殺的保護動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把青蛙肉當做補品或美味佳餚,導致一些商販大肆捕殺青蛙。捕蛙必然會破壞生態平衡,導致害蟲泛濫。人們為保證農作物的產量,勢必大量使用各種農葯,青蛙吃了一些僥幸未死的害蟲後,農葯便在蛙體內蓄積下來。
人吃了過量蛙肉後,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這樣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
(9)保護青蛙的法規擴展閱讀:
青蛙(Frog)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上頜有齒,一般有犁骨齒。肩帶固胸型,椎體參差型,薦椎橫突柱狀。
指趾末端二骨節間沒有間介軟骨。鼓膜明顯隱於皮下,皮膚光滑或有疣粒。舌一般長橢圓形,後端大多具缺刻。
『拾』 保護青蛙的辦法
一、呼籲廣大群眾,緊急行動起來,堅決制止和打擊處理捕捉、銷售、宰殺青蛙的違法犯罪行為。
城鄉聯手,斬斷捕捉—購銷—宰殺青蛙的鏈條。青蛙遭遇到滅絕性的險境,原因在於利益驅動。要徹底禁止捕宰青蛙的違法行為,必須城鄉聯手,教育與打擊處理相結合,從自身做起,保護生態平衡,並從宰殺、制售青蛙食品的源頭抓起。
城鄉有關部門可設立舉報電話,實行舉報有獎,部門主導,全民參與,徹底斬斷捕捉—購銷—宰殺—制售青蛙食品的利益鏈條。
二、齊抓共管,加大對全民保護青蛙的宣傳力度。
青蛙是生態滅蟲的農作物益友,是國家法律規定的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但長期以來,很多人對青蛙在生態農業中的作用認識不到位,保護青蛙的法制觀念淡薄,致使很多地方近年來屢屢發生濫捕青蛙的違法行為。
有關部門、各級媒體、農村基層組織要充分利用會議、廣播、電視、報刊等,廣泛深入地宣傳青蛙在建設生態環保農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積極宣傳全民依法保護青蛙的義務,大力宣傳捕捉青蛙是一種違法行為。
以此提高全民保護青蛙、保護生態平衡的法制意識,從源頭上剎住濫捕青蛙的違法行為。
(10)保護青蛙的法規擴展閱讀:
青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蛙類主要以稻田害蟲等昆蟲為食,並將其轉化為有機物肥料,減少了農田系統中物質與能量的外流,增加了稻田氮素營養,促進了水稻分櫱。
隨著我國社會溫飽問題的解決,正朝小康社會邁進,以前只重視糧食產量,而現在對糧食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稻田種養模式不但可以增加水稻產量、減輕水稻病蟲草害、減少化學農葯的使用量、提高稻米質量,還可以給農民帶來額外的經濟收入,為促進農民增收具有積極作用。
所以青蛙在農田裡有如此眾多的作用,具有「農田衛士」的美稱,二級保護動物當然也就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