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葯管理條例全文
Ⅰ 獸葯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獸葯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第一條為加強獸葯經營質量管理,保證獸葯質量,根據《獸葯管理條例》,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獸葯經營企業。 第三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具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倉庫,其面積應當符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的規定。經營場所和倉庫應當布局合理,相對獨立。
經營場所的面積、設施和設備應當與經營的獸葯品種、經營規模相適應。獸葯經營區域與生活區域、動物診療區域應當分別獨立設置,避免交叉污染。
第四條 獸葯經營企業的經營地點應當與《獸葯經營許可證》載明的地點一致。《獸葯經營許可證》應當懸掛在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
變更經營地點的,應當申請換發獸葯經營許可證。
變更經營場所面積的,應當在變更後30個工作日內向發證機關備案。
第五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具有與經營的獸葯品種、經營規模適應並能夠保證獸葯質量的常溫庫、陰涼庫(櫃)、冷庫(櫃)等倉庫和相關設施、設備。
倉庫面積和相關設施、設備應當滿足合格獸葯區、不合格獸葯區、待驗獸葯區、退貨獸葯區等不同區域劃分和不同獸葯品種分區、分類保管、儲存的要求。
變更倉庫位置,增加、減少倉庫數量、面積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的,應當在變更後30個工作日內向發證機關備案。
第六條 獸葯直營連鎖經營企業在同一縣(市)內有多家經營門店的,可以統一配置倉儲和相關設施、設備。
第七條 獸葯經營企業的經營場所和倉庫的地面、牆壁、頂棚等應當平整、光潔,門、窗應當嚴密、易清潔。
第八條 獸葯經營企業的經營場所和倉庫應當具有下列設施、設備:
(一)與經營獸葯相適應的貨架、櫃台;
(二)避光、通風、照明的設施、設備;
(三)與儲存獸葯相適應的控制溫度、濕度的設施、設備;
(四)防塵、防潮、防霉、防污染和防蟲、防鼠、防鳥的設施、設備;
(五)進行衛生清潔的設施、設備等。
第九條 獸葯經營企業經營場所和倉庫的設施、設備應當齊備、整潔、完好,並根據獸葯品種、類別、用途等設立醒目標志。 第十條 獸葯經營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應當熟悉獸葯管理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具備相應獸葯專業知識。
第十一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配備與經營獸葯相適應的質量管理人員。有條件的,可以建立質量管理機構。
第十二條 獸葯經營企業主管質量的負責人和質量管理機構的負責人應當具備相應獸葯專業知識,且其專業學歷或技術職稱應當符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的規定。
獸葯質量管理人員應當具有獸葯、獸醫等相關專業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具有獸葯、獸醫等相關專業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經營獸用生物製品的,獸葯質量管理人員應當具有獸葯、獸醫等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或者具有獸葯、獸醫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並具備獸用生物製品專業知識。
獸葯質量管理人員不得在本企業以外的其他單位兼職。
主管質量的負責人、質量管理機構的負責人、質量管理人員發生變更的,應當在變更後30個工作日內向發證機關備案。
第十三條 獸葯經營企業從事獸葯采購、保管、銷售、技術服務等工作的人員,應當具有高中以上學歷,並具有相應獸葯、獸醫等專業知識,熟悉獸葯管理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
第十四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制定培訓計劃,定期對員工進行獸葯管理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和相關專業知識、職業道德培訓、考核,並建立培訓、考核檔案。 第十五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制定管理制度、操作程序等質量管理文件。
質量管理文件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企業質量管理目標;
(二)企業組織機構、崗位和人員職責;
(三)對供貨單位和所購獸葯的質量評估制度;
(四)獸葯采購、驗收、入庫、陳列、儲存、運輸、銷售、出庫等環節的管理制度;
(五)環境衛生的管理制度;
(六)獸葯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七)不合格獸葯和退貨獸葯的管理制度;
(八)質量事故、質量查詢和質量投訴的管理制度;
(九)企業記錄、檔案和憑證的管理制度;
(十)質量管理培訓、考核制度。
第十六條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建立下列記錄:
(一)人員培訓、考核記錄;
(二)控制溫度、濕度的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清潔、運行狀態記錄;
(三)獸葯質量評估記錄;
(四)獸葯采購、驗收、入庫、儲存、銷售、出庫等記錄;
(五)獸葯清查記錄;
(六)獸葯質量投訴、質量糾紛、質量事故、不良反應等記錄;
(七)不合格獸葯和退貨獸葯的處理記錄;
(八)獸醫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情況記錄。
記錄應當真實、准確、完整、清晰,不得隨意塗改、偽造和變造。確需修改的,應當簽名、註明日期,原數據應當清晰可辨。
第十七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建立獸葯質量管理檔案,設置檔案管理室或者檔案櫃,並由專人負責。
質量管理檔案應當包括:
(一)人員檔案、培訓檔案、設備設施檔案、供應商質量評估檔案、產品質量檔案;
(二)開具的處方、進貨及銷售憑證;
(三)購銷記錄及本規范規定的其他記錄。
質量管理檔案不得塗改,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購銷等記錄和憑證應當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後一年。 第十八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采購合法獸葯產品。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對供貨單位的資質、質量保證能力、質量信譽和產品批准證明文件進行審核,並與供貨單位簽訂采購合同。
第十九條 獸葯經營企業購進獸葯時,應當依照國家獸葯管理規定、獸葯標准和合同約定,對每批獸葯的包裝、標簽、說明書、質量合格證等內容進行檢查,符合要求的方可購進。必要時,應當對購進獸葯進行檢驗或者委託獸葯檢驗機構進行檢驗,檢驗報告應當與產品質量檔案一起保存。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保存采購獸葯的有效憑證,建立真實、完整的采購記錄,做到有效憑證、賬、貨相符。采購記錄應當載明獸葯的通用名稱、商品名稱、批准文號、批號、劑型、規格、有效期、生產單位、供貨單位、購入數量、購入日期、經手人或者負責入等內容。
第二十條 獸葯入庫時,應當進行檢查驗收,並做好記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獸葯,不得入庫:
(一)與進貨單不符的;
(二)內、外包裝破損可能影響產品質量的;
(三)沒有標識或者標識模糊不清的;
(四)質量異常的;
(五)其他不符合規定的。
獸用生物製品入庫,應當由兩人以上進行檢查驗收。 第二十一條 陳列、儲存獸葯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照品種、類別、用途以及溫度、濕度等儲存要求,分類、分區或者專庫存放;
(二)按照獸葯外包裝圖示標志的要求搬運和存放;
(三)與倉庫地面、牆、頂等之間保持一定間距;
(四)內用獸葯與外用獸葯分開存放,獸用處方葯與非處方葯分開存放;易串味獸葯、危險葯品等特殊獸葯與其他獸葯分庫存放;
(五)待驗獸葯、合格獸葯、不合格獸葯、退貨獸葯分區存放;
(六)同一企業的同一批號的產品集中存放。
第二十二條 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獸葯應當具有明顯的識別標識。標識應當放置准確、字跡清楚。
不合格獸葯以紅色字體標識;待驗和退貨獸葯以黃色字體標識;合格獸葯以綠色字體標識。
第二十三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定期對獸葯及其陳列、儲存的條件和設施、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查,並做好記錄。
第二十四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及時清查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公布的假劣獸葯,並做好記錄。 第二十五條 獸葯經營企業銷售獸葯,應當遵循先產先出和按批號出庫的原則。獸葯出庫時,應當進行檢查、核對,建立出庫記錄。獸葯出庫記錄應當包括獸葯通用名稱、商品名稱、批號、劑型、規格、生產廠商、數量、日期、經手人或者負責人等內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獸葯,不得出庫銷售:
(一)標識模糊不清或者脫落的;
(二)外包裝出現破損、封口不牢、封條嚴重損壞的;
(三)超出有效期限的;
(四)其他不符合規定的。
第二十六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銷售記錄。銷售記錄應當載明獸葯通用名稱、商品名稱、批准文號、批號、有效期、劑型、規格、生產廠商、購貨單位、銷售數量、銷售日期、經手人或者負責人等內容。
第二十七條 獸葯經營企業銷售獸葯,應當開具有效憑證,做到有效憑證、賬、貨、記錄相符。
第二十八條 獸葯經營企業銷售獸用處方葯的,應當遵守獸用處方葯管理規定;銷售獸用中葯材、中葯飲片的,應當註明產地。
第二十九條 獸葯拆零銷售時,不得拆開最小銷售單元。
第三十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按照獸葯外包裝圖示標志的要求運輸獸葯。有溫度控制要求的獸葯,在運輸時應當採取必要的溫度控制措施,並建立詳細記錄。 第三十一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按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獸葯標簽、說明書及其他規定進行宣傳,不得誤導購買者。
第三十二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向購買者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在經營場所明示服務公約和質量承諾,指導購買者科學、安全、合理使用獸葯。
第三十三條 獸葯經營企業應當注意收集獸葯使用信息,發現假、劣獸葯和質量可疑獸葯以及嚴重獸葯不良反應時,應當及時向所在地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告,並根據規定做好相關工作。 第三十四條 獸葯經營企業經營獸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易制毒化學葯品、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等特殊葯品,還應當遵守國家其他有關規定。
第三十五條 動物防疫機構依法從事獸葯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本規范。
第三十六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本規范,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並報農業部備案。
第三十七條 本規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本規范施行前已開辦的獸葯經營企業,應當自本規范施行之日起24個月內達到本規范的要求,並依法申領獸葯經營許可證。
Ⅱ 我國獸醫公共衛生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立法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的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安全。(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立法目的是為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公眾健康,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3)《獸葯管理條例》,制定目的是為了加強獸葯管理,保證獸葯質量,防治動物疾病,促進養殖業的發展,維護人體健康。(4)《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制定目的是為了迅速控制、撲滅重大動物疫情,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保護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此外,還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
Ⅲ 畜牧獸醫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和合理利用畜禽遺傳資源,維護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的遺傳資源保護利用、繁育、飼養、經營、運輸等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條規定公布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畜禽。
蜂、蠶的資源保護利用和生產經營,適用本法有關規定。
第三條 國家支持畜牧業發展,發揮畜牧業在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中的作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扶持發展規模化養殖,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畜牧業。
國家幫助和扶持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畜牧業的發展,保護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業生產條件。
第四條 國家採取措施,培養畜牧獸醫專業人才,發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事業,開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宣傳工作和畜牧獸醫信息服務,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
第五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可以依法自願成立行業協會,為成員提供信息、技術、營銷、培訓等服務,加強行業自律,維護成員和行業利益。
第六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動物防疫和環境保護義務,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畜牧業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牧業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工作。
第八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改善畜禽繁育、飼養、運輸的條件和環境。
2、《執業獸醫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執業獸醫執業行為,提高執業獸醫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保障執業獸醫合法權益,保護動物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動物診療和動物保健活動的獸醫人員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執業獸醫,包括執業獸醫師和執業助理獸醫師。
第四條 農業部主管全國執業獸醫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執業獸醫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執業獸醫的監督執法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對在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執業獸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 執業獸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按照有關動物防疫、動物診療和獸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技術規范的要求,依法執業。
執業獸醫應當定期參加獸醫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第七條 執業獸醫依法履行職責,其權益受法律保護。
鼓勵成立獸醫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
3、《獸葯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獸葯管理,保證獸葯質量,防治動物疾病,促進養殖業的發展,維護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獸葯的研製、生產、經營、進出口、使用和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國家實行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制度。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的辦法和具體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第五條 國家實行獸葯儲備制度。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災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時,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緊急調用國家儲備的獸葯;必要時,也可以調用國家儲備以外的獸葯。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動物防疫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進出境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
本法所稱動物產品,是指動物的肉、生皮、原毛、絨、臟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頭、角、筋以及可能傳播動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稱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本法所稱動物防疫,是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
第四條 根據動物疫病對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規定管理的動物疫病分為下列三類:
(一)一類疫病,是指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採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
(二)二類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
(三)三類疫病,是指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
前款一、二、三類動物疫病具體病種名錄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五條 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制定並組織實施動物疫病防治規劃。
鄉級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群眾協助做好本管轄區域內的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第七條 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動物防疫工作。
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動物衛生監督職能部門分別負責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現役動物及飼養自用動物的防疫工作。
第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規定,根據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設置的原則建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
承擔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等技術工作。
5、《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加強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產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畜禽標識是指經農業部批准使用的耳標、電子標簽、腳環以及其他承載畜禽信息的標識物。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及畜禽產品生產、經營、運輸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畜禽標識制度應當堅持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
第六條 畜禽標識所需費用列入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6、《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規范動物診療行為,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機構,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動物診療,是指動物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動物絕育手術等經營性活動。
第三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診療機構的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執法工作。
Ⅳ 《獸葯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處以沒收假獸葯,沒
我再給你說說這事,這事挺不好弄的。這裡面涉及了兩個法律法規,即《獸葯管理條例》和《葯品管理法》。首先《獸葯管理條例》,在第二十七條第三款明確規定了獸葯經營企業「禁止獸葯經營企業經營人用葯品和假、劣獸葯。」,但該法規在罰則中,也就是第五十六條第一款中並未對經營人葯的獸葯店有明確罰則,僅有責令改正。其次《葯品管理法》,在第十四條第一款中明確規定了,無《葯品經營許可證》的,不得經營葯品。同時,在附則第一百零二條中明確了葯品的定義,即「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及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該法對無證經營有明確罰則所以,就你這個問題,獸葯店售人用葯品肯定是違法,應定義為「無葯品經營許可證經營葯品」,按《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處罰。處罰主體為「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附:《獸葯管理條例》在立法時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但因此行為不應受獸葯執法人員管轄且已有法律法規明確管轄,所以將其弱化,僅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獸葯管理條例》中規定的「禁止將人用葯品用於動物」指的是養殖環節,即養殖者將人用葯品用於動物的適用。如果你為獸葯執法人員,那此事建議通知或移交轄區內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說這事不好弄是因為涉及平行單位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以上供參考。
Ⅳ 什麼是原粉葯《獸葯管理條例》規定禁止銷售原料葯,原料葯的判定標準是什麼
獸葯原粉一般是製作獸葯的基本原料吧,具體的定義不太清楚,不過你可以去獸葯采購網上看看,供應裡面有很多獸葯原粉,可能通過具體的你更方便了解吧。
Ⅵ 動物診療機構使用假劣獸葯,按照農業部的函復,可以依據《獸葯管理條例》62條進行處罰,可以這條的獸葯安全
個人意見:不可以。
動物診療機構劃為「獸葯使用環節」。
《獸葯管理條例》立法時,考慮到獸葯使用環節購買使用了假劣獸葯是受害者,如果再對其進行行政處罰,與《行政處罰法》的某些條款及立法宗旨相違背,因此去掉了使用環節使用假劣獸葯的處罰,但未考慮到作為特殊的獸葯使用環節的動物診療機構。
農業部雖然針對這個問題函復了,但是,該解釋是否合法尚需考慮,因為《獸葯管理條例》中沒有註明:由XXX負責解釋。因此農業部是否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解釋個人持懷疑態度。
同時,在行政訴訟中,對案件的集中矛盾體現在合法性上,即罰與被罰雙方身份的合法性,處罰理由依據的合法性。
另外,公權力和私權利的不對等性使制約程度不同,公權力要求法里明確寫明才有權利,私權利則不同,法里沒寫不可以的全可以,即「法不限制即自由」。
具體到這個問題看,如果你依據這一條處罰,那麼就說明你以一個沒有出台的東西為依據,這顯然是不合法的。
以上僅供參考。
Ⅶ 人葯獸用的法律條文
《獸葯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第三款明確規定,禁止將人用葯品用於動物
Ⅷ 葯品管理法里有獸葯嗎
我國的獸葯最初由衛生部門管理。1978年,農林、化工、商業和衛生四部發出聯合通知,明確了獸葯葯政由農業部門負責管理。隨後農業部在畜牧獸醫司設立了獸葯管理機構。使我國的獸葯實現了歸口統一管理。2006年我國實行了獸醫體制改革,農業部在獸醫局設立了葯政葯械處,負責全國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行使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獸葯管理的依據是《獸葯管理條例》、《獸葯管理條例 實施細則》以及國家陸續發布的有關獸葯的配套法規、命令和文件等。
Ⅸ 獸葯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抄10個管理辦法
襲《獸葯廣告審查標准》
《獸葯廣告審查辦法》
《獸葯質量監督抽樣規定》
《獸葯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獸葯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
《獸葯注冊辦法》
《獸葯產品批准文號管理辦法》
《新獸葯研製管理辦法》
《獸用生物製品經營管理辦法》
《獸葯進口管理辦法》
5個重要文件
1、《飼料葯物添加劑使用規范》(農業部公告168號)
2、《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葯及其他化合物清單》
3、《獸葯停葯期規定》、《不需制定停葯期的獸葯品種》
4、首批《獸葯地方標准廢止目錄》
5、《淘汰獸葯品種目錄》
相關的法律法規《刑法》、《動物防疫法》、《畜牧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廣告法》、《葯品管理法》、《標准化法》、《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20來個。
Ⅹ 如何理解《獸葯管理條例》62條
第62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按照國家有關獸葯安全使用規定使用獸葯的、未建立用葯記錄或者記錄不完整真實的,或者使用禁止使用的葯品和其他化合物的,或者將人用葯品用於動物的,責令其立即改正,並對飼餵了違禁葯物及其他化合物的動物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對違法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什麼怎麼理解?
犯了就罰啊,各省各市有細則,都是在這個原則之下制定的,根據各地的實施細則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