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武漢湖泊管理條例

武漢湖泊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20 04:40:14

① 武漢市湖泊保護條例的發布內容

武漢市湖泊保護條例
(2001年11月30日武漢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通過,2002年1月18日湖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批准;根據2010年9月15日武漢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7次會議通過、2010年9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8次會議批準的《武漢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本市湖泊的保護,防止填占、侵害湖泊,維護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湖泊的保護,具體湖泊名稱見附錄。
法律、法規對風景名勝區內湖泊的保護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湖泊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按照統一規劃、依法管理、綜合整治、科學利用的原則,加強湖泊保護工作。
第四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湖泊的保護、管理、監督。各區水行政 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湖泊的日常保護、管理、監督。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湖泊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委託開發區管理機構負責日常保護、管理、監督。
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農業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湖泊保護和管理工作。
湖泊的管理單位為湖泊保護的責任單位。
第五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有利於保護湖泊、改善生態環境的原則,依照城市總體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湖泊保護規劃,經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協調,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區范圍內的湖泊(以下統稱中心城區湖泊)和跨區湖泊的保護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有關部門編制;其他區范圍內湖泊的保護規劃,由所在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區有關部門編制,並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湖泊保護規劃包括湖泊水資源規劃、整治計劃、調度計劃和開發利用規劃。未經市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湖泊的利用功能。
第六條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湖泊進行勘界,劃定湖泊規劃控制范圍,設立保護標志,標明保護范圍和責任單位。
中心城區湖泊規劃控制范圍分為水域、綠化用地、外圍控制范圍。
第七條湖泊保護的責任單位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合理利用湖泊,負責湖泊規劃控制范圍內的綠化和湖泊水面的保潔工作,對填占、侵害湖泊的行為應當及時制止,並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報告。
第八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填湖。
第九條中心城區湖泊水域和綠化用地除按照規劃建設排水泵站、污水處理設施、園林小品及相關的市政設施外禁止佔用,禁止建設其他任何建築物、構築物;外圍控制范圍內的建設應當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和湖泊保護規劃的要求進行。其他區湖泊除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外,禁止佔用。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應當盡量避免佔用湖泊;因特殊原因確需佔用湖泊的,應當由建設單位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報市人民政府同意後,按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報批。
第十條湖泊的開發利用應當按照湖泊保護規劃和湖泊利用功能,統籌兼顧,充分發揮湖泊的綜合效益。
中心城區湖泊的開發利用應當有利於市民游覽、休閑;其他區范圍內的湖泊在服從防洪、灌溉、排澇的前提下,可以發展養殖、旅遊等事業。
第十一條湖泊規劃控制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服務等設施,應當建設相應的污水處理設施。未設計污水處理設施的,不得批准興建;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或者不使用污水處理設施的,不得投入使用。
在中心城區湖泊行駛的船舶禁止使用汽油、柴油等污染水體的燃料。在湖泊水域范圍內開展游樂、運動等水上活動,應當符合環保要求。
第十二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湖泊保護規劃,組織開展湖泊綜合整治工作。
建設單位經批准在湖泊規劃控制范圍內從事工程設施建設的,應當嚴格按批準的方案進行;工程設施建設對湖泊造成影響的,應當與工程設施建設同步實施整治。
第十三條湖泊規劃控制范圍內的綠化工作應當按照湖泊保護規劃的要求進行。中心城區湖泊由園林綠化部門負責進行綠化建設,增加綠化面積,形成濱湖綠化帶;其他區湖泊的綠化工作由責任單位負責。
第十四條禁止在湖泊規劃控制范圍內從事採石、爆破等侵害湖泊的活動。
第十五條禁止向湖泊排放未經處理或者雖經處理但未達到國家、省、市規定標準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禁止向湖泊傾倒垃圾、渣土及有毒、有害物質。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中心城區湖泊范圍內新設排污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作出關閉現有排污口的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十六條本條例施行前,中心城區湖泊規劃控制范圍內已有的不符合湖泊保護規劃的建築物、構築物和設施,不得改建和擴建,嚴重影響湖泊保護的,由市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依法予以拆除。其他區的湖泊規劃控制范圍內的建築物、構築物和設施的改建、擴建,應當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批准,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批准前,應當徵求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十七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執法部門應當建立執法巡查制度,加強對湖泊的經常性保護管理,發現填占、侵害湖泊的行為,及時予以處理。
第十八條對舉報填占、侵害湖泊行為的單位和個人,由市、區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湖泊水域范圍內違法建設建築物、構築物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建,限期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強行拆除,責令承擔所需費用,並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處以5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恢復原狀 或者不採取其他補救措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代為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責令承擔所需費用:
(一)違法填占湖泊的;
(二)在湖泊水域范圍內進行採石、爆破等侵害湖泊活動的;
(三)向湖泊傾倒垃圾、渣土的。
對利用機動車輛或者其他機械違法填占湖泊、向湖泊傾倒垃圾、渣土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依法予以處罰:
(一)向湖泊傾倒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向湖泊排放未經處理或者雖經處理但未達到國家、省、市規定標準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
(三)湖泊規劃控制范圍內的生產、生活、服務設施,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或者不使用污水處理設施,投入使用的;
(四)在中心城區湖泊行駛的船舶使用汽油、柴油等污染水體的燃料的;
(五)在中心城區湖泊外圍控制范圍和綠化用地范圍內違法建設建築物、構築物,在其他區湖泊的規劃控制范圍內未經批准或者不按照批準的方案改建、擴建建築物、構築物的。
第二十二條責任單位不履行保護職責,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並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單位對責任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三條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湖泊保護管理工作中應當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條例批准填占湖泊的,由市或者區人民政府對批准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批准填占湖泊,造成損失的,批准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五條本條例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規定

法律分析: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

第三條 開發利用江河湖泊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

③ 中國對本國境內自然淡水湖泊的經營和管理有沒有具體法律文件如有,叫什麼名稱

1、《憲法》第9條明確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2、我國《憲法》第26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水資源是自然資源之一,憲法的這些規定構成我國水資源保護立法的核心和基礎。
3、以憲法為基礎,國家制定並頒布了水資源保護的基本法《水法》。該法對水資源規劃、水資源開發利用、水資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護、水資源配置和節約使用、水事糾紛處理與執法監督檢查及法律責任等作出了詳細規定。
4、《水法》第 4 條規定: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第9 條規定:國家保護水資源,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植被、植樹種草、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體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5、《水法》第12 條的規定:我國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因此我國的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也是我國重要的水資源保護執法機構。
6、 目前,在國家層面的涉水法律法規主要包括《水法》 、《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 《防洪法》 、《漁業法》、《河道管理條例》等。從湖泊的任管理體制、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以及岸線利用 與管理等方面做出相關規定。
7、在省級層面上,我國目前僅有江蘇和湖北兩省出台了湖泊保護法規。

④ 誰能幫我查出湖北省河道管理條例

湖北省河道管理實施辦法

【頒布單位】 湖北省人民政府

【頒布日期】 19920812

【實施日期】 19920812

【章名】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全我
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長江、漢江流經我省的江段,東荊河、府 河
、漢北河、沮漳河以及縣(含縣級市,下同)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河道
專門管理機關管理的其他河流(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
滯洪區)。

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

第三條 省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河道管理;各地、市、州、縣水
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河道管理。

長江和漢江在本省境內的江段以及本省境內其他重要河流,按現行管
理體制,由河道專門管理機關及其分支機構負責管理(屬國家授權的江河
流域管理機構管理范圍的,應根據其統一規劃實施管理)。

第四條 河道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
耕地),以及堤身、禁腳地、工程留用地和安全保護區。

無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根據歷史最高洪水水位或者設計洪水水位
確定。

第五條 河道防汛搶險和清障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堤防安全和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

【章名】 第二章 水域、洲灘保護

第六條 在水域和洲灘內,禁止從事下列污染水體、阻礙行洪的活動


洗滌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物體;

設置攔河漁具、炸魚等;

排放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污染物液體;

傾倒礦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以及填高灘地等;

燒窯、埋墳、蓋房、種植阻礙行洪的高桿作物(護堤護岸林除外)以
及堆放阻礙行洪的物料;

修建圍堤、阻水道路、渠道;

其他污染水體、阻礙行洪的行為。

第七條 在水域和洲灘以及工程留用地、安全保護區內進行下列活動
,必須經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河道專門管理機關批准(涉及其他部門職
責范圍的,應會同其他部門共同批准);

爆破、鑽探、挖築魚塘、開采地下資源或考古發掘;

修建取、排水口及臨時性設施。

第八條 在水域、洲灘、堤身和禁腳地范圍內埋設纜線、管道,修建
橋梁、碼頭、渡口、道路以及通航設施等,建設單位必須將工程建設方案
,報送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河道專門管理機關審查同意(涉及航道管理
的,會同航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後,方可辦理基本建設審批手續。

第九條 因新建本辦法第八條所列工程設施而擴建、改建、拆除或者
損壞原有工程設施的,其費用及經濟損失補償由後建工程的建設單位承擔
。但原有工程設施屬違章者除外。

第十條 修建港口、碼頭或進行其他活動,不得隨意擴占岸線。因特
殊情況確需擴占的,應報經有審批權的縣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河道專門
管理機關批准(涉及其他部門職權范圍的,應會同其他部門共同批准)。

第十一條 港口、碼頭的日常運行,應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避免損
害堤身、禁腳地和灘岸。無法避免損害的,由港口、碼頭管理單位負責修
復或承擔修復費用。

第十二條 禁止圍墾湖泊、河流。確需圍墾的,應經過科學論證,並
經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以經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控制運用的圍垸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
建造設施,種植作物不得影響圍垸控制運用功能;汛情緊急需破圍垸或清
除高桿作物時,利害關系人應無條件服從。

第十三條 在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范圍內采砂(包括砂
、石、土,下同),必須經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河道專門管理機關批准
(涉及航道管理的,應會同航道主管機關批准)後,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
或礦產資源管理機構發給采礦許可證。采砂必須按批准機關規定的地點和
作業方式進行,並按河道管理許可權,向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河道專門管
理機關交納采砂管理費。但是,凡采砂用於堤防歲修、整險加固、防汛搶
險的,禁止收取采砂管理費,亦不準從工程款項中提取。

采砂管理費的收費標准、分成辦法、使用范圍等,由省物價局、財政
廳、水利廳、地礦局制訂,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十四條 交通部門和水利部門進行航道、河道整治,按照《條例》
第十三條的規定辦理。

第十五條 城鎮建設和發展不得佔用河道灘地。城鎮規劃的臨河界限
,由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河道專門管理機關會同城鎮規劃等有關部門確
定。沿河城鎮在編制和審查城鎮規劃時,應當事先徵求有關水行政主管部
門或河道專門管理機關的意見。

第十六條 河道清障工作,按《條例》第四章的規定執行。

【章名】 第三章 堤防安全管理

第十七條 本省堤防安全管理重點,為境內的確保堤、干堤及重要支
堤。確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規定和標准
予以公布。

第十八條 本省境內確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的禁腳地、工程留用地
和安全保護區范圍,由市、縣人民政府按照下列標准劃定公布:

禁腳地:確保堤迎水面五十至一百米,背水面三十至五十米;干堤及
重要支堤迎水面三十至五十米,背水面二十至三十米(從堤防兩側斜面與
平地的交叉點算起);

工程留用地:確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迎水面和背水面均為二百米(
從禁腳地外沿算起);

安全保護區:確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迎水面和背水面均為三百米(
從工程留用地外沿算起)。

第十九條 劃定禁腳地涉及集體所有土地的,可以在不改變土地所有
制形式的前提下,用灘地或其他國有土地調整使用權,也可以按已經形成
的歷史習慣處理。具體採用上述何種方式,由市、縣人民政府決定。

劃定工程留用地和安全保護區,均不改變其范圍內土地的所有權和使
用權,但河道專門管理機關為維護堤防安全,有權依照本辦法對其實施安
全管理。

第二十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堤身和禁腳地范圍內建房、爆破、
采砂、打井、挖洞、開溝、埋墳、鏟草皮、打場曬糧、搭棚、設攤、堆放
物料、鑽探與開采地下資源、進行考古發掘、以及從事其他損害堤身和禁
腳地安全的行為。

非經省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將堤身和禁腳地范圍內的
土地批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使用。

河道專門管理機關除修建哨屋、臨時工棚、通訊照明設施、堆放防汛
搶險料物外,不準在堤身和禁腳地范圍內修建其他任何建(構)築物。

第二十一條 《湖北省河道堤防管理暫行條例》(鄂政發[1982
]128號)頒布後,在堤身和禁腳地范圍內修建的倉庫、廠房、辦公房
、住宅等建(構)築物,凡未經河道專門管理機關批準的,建設單位和個
人必須在河道專門管理機關規定的期限內無條件自行拆除;上述條例頒布
前修建的建(構)築物,也應按規劃逐步拆遷。

第二十二條 利用堤頂、禁腳地新建公路,須事先經縣以上水行政主
管部門或河道專門管理機關批准。已在堤頂和禁腳地上修建的公路,由投
資修建單位實施管理和養護;未修建公路但機動車輛流量較大的堤頂和禁
腳地地段,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省交通主管部門協商確定後,納入公路
建設計劃,按公路建設管理體制,分級安排建設和養護;在其他可通車堤
頂和禁腳地地段,按照「晴通雨阻」的原則處理機動車輛通行事宜,但防
汛搶險車輛不受此限。

第二十三條 在工程留用地內,必須保障確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的
歲修、整險加固、防汛搶險取土。河道專門管理機關取土,應當多取堤防
迎水面土,少取背水面土;多取非耕地土,少取耕地土。取土凡損壞水利
等設施及青苗的,應予補償;在耕地取土的,取土者應及時予以墾復,墾
復確有困難的,應向土地使用者繳納墾復費(利用取土修建精養魚池的,
可抵頂墾復費)。

第二十四條 河道專門管理機關在屬國家所有的荒山、荒坡和堤防迎
水面無農業稅賦的灘地上無償取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攔,或索要取
土費。

第二十五條 堤身和禁腳地上已修建的涵閘、泵站和埋設的管道、纜
線等建築物及設施,河道專門管理機關應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不符合安全
要求的,有關單位應按河道專門管理機關《安全通知書》的要求維修或改
建。

在堤防上新建前款所列建築物及設施,必須經河道專門管理機關進行
安全驗收合格後,方可啟用。

第二十六條 堤身和禁腳地上的里程碑、水尺、哨屋、倉庫及備用砂
石料等設施和防汛物料,由河道專門管理機關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
侵佔、移動或毀壞。

第二十七條 因工程吹淤而形成的禁腳地以外的土地,按下列規定處
理:吹淤時壓占的集體所有的土地,應如數退還原所有者;吹淤時壓占的
國家所有且已依法確認土地使用者的,應如數退還原使用者;吹淤時壓占
的國家所有但未確認土地使用者的,可以由河道專門管理機關使用,但須
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第二十八條 本省境內確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以外的其他堤防的管
理,由地區行署和市、州人民政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本辦法作出規定


【章名】 第四章 涵閘保護

第二十九條 涵閘保護區由市、縣人民政府按下列標准劃定並公布:
大型涵閘上游、下游各五百米,左右各二百米; 型涵閘上游、下游各二
百米,左右各一百米;小型涵閘上游、下游各一百米,左右各三十米。上
述距離均從涵閘外沿算起。

劃定涵閘保護區涉及集體所有土地的,按照本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處
理。

涵閘保護區由涵閘管理單位負責安全管理。

第三十條 在涵閘保護區內,不準新建房屋等建(構)築物。涵閘保
護區內堤身和禁腳地的管理,按本辦法第三章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一條 涵閘管理單位應建立、健全涵閘管理制度。啟閉涵閘必
須履行報批手續,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啟閉。任何單
位和個人不得干擾涵閘管理單位的正常工作。

啟閘泄流時,涵閘管理單位應通知上、下游的般只駛離涵閘保護區。

第三十二條 嚴禁超過涵閘設計荷載的車輛通過閘頂。船隻通過涵閘
時,必須服從閘管人員指揮。

【章名】 第五章 護堤護岸林採伐

第三十三條 江漢干堤及其重要支堤護堤擴岸林的年度森林採伐限額
計劃,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後報省林業主管部門。全省年度森林採伐
限額經國務院批准後,由省人民政府將上述護堤護岸林木採伐限額下達至
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由其逐級分解到各採伐單位。

護堤護岸林的年更新採伐許可證,由省林業主管部門按省人民政府下
達給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採伐限額,一次發給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由省水
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核發。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年末應將採伐限額執行情況匯
總報省林業主管部門。

第三十四條 江漢干堤及其重要支堤以外的堤防護堤護岸林的採伐管
理,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五條 因防汛搶險急需採伐護堤護岸林的,搶險單位可以先行
採伐,但事後應將採伐情況報縣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或河道專門管理機關備
案。

第三十六條 縣以上林業主管部門對護堤護岸林的採伐和種植依法進
行監督。

第三十七條 對江漢干堤及其重要支提護堤護岸林的經營收入,縣、
市河道專門管理機關按規定提取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資金,以用於護堤護
岸林的營造和管理。

【章名】 第六章 經費及其使用

第三十八條 河道堤防的防汛歲修費,按照分級管理原則分別由中央
財政和地方財政負擔。屬地方財政負擔的,列入地方年度財政預算。

第三十九條 對江漢干堤及其重要支堤保護范圍內受益的工商企業等
單位和農戶,河道專門管理機關可以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具體
收費標准和辦法,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省物價、財政部門制訂,報經省
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在江漢干堤及其重要支堤以外的堤防的保護區內,是否開征河道工程
修建維護管理費,由省人民政府決定,其他任何單位不得越權開征。

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後,凡未經國務院、國務院授權的主管
部門以及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其他收費項目,一律廢止。

【章名】 第七章 獎勵和處罰

第四十條 在河道管理和防汛搶險工作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者,由
縣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河道專門管理機關給予獎勵。

第四十一條 對有《條例》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所列行為之一者
,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河道專門管理機關根據職責分工
,按《條例》的相應規定處理。

第四十二條 對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
部門或河道專門管理機關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
並處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
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未經批准,在工程留用地、安全保護區內打井、爆破、鑽探、開采地
下資源的;

船隻通過涵閘時,不服從閘管人員指揮的;

其他損害河道、堤防安全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 縣以上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河道專門管理機關
實施經濟罰款,按直接經濟損失的二至五倍的標准執行,但最高不超過一
萬元人民幣。所有罰沒收入交同級財政。

第四十四條 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由公
安部門依法處理;對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河道專門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玩忽職
守或濫用職權、營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
分;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從的,按《條例》第四十六
條規定處理。

【章名】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七條 本省境內的堤防原由城建部門管理的,仍由其負責管理


第四十八條 本省所有關於河道堤防管理的規定,凡與本辦法相抵觸
的,以本辦法為准。

第四十九條 本辦法應用中的問題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五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⑤ 河道管理保護范圍

河道管理保護范圍包括我國領域內所有的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和河道內的航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

(5)武漢湖泊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河道管理的重要性

1、河道是水資源的載體

河道、湖泊和水庫是水資源的載體。地表水大多是以河道徑流、湖泊和水庫蓄水形式存在。

2、具有行洪排澇能力

降水時河流可以排除其集水范圍的徑流,是主要的排泄洪水的通道。我國地處北半球 河道 重流季風帶,大部分地區汛期的降水量佔全年的60%~80%,很容易形成江河洪水,危及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河道的行洪排澇功能,在確保國民經濟、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具有蓄水灌溉能力

我國水資源綜合調控能力已得到提高,基本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水資源的綜合調控包括內容非常廣泛,其中包括河道的蓄水調控。河道是天然水流的載體,具有蓄水滯水功能,在天氣乾旱不降水時,河流匯集源頭和兩岸的地下水,使河道中保持穩定的徑流量,不僅是農業灌溉的重要水源,而且也是調節城市環境和供水的補充水源。

4、具有水力發電功能

我國河流蘊藏的水能資源豐富,根據最近全國水力資源復查成果表明,僅大陸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6.94億干瓦,年發電量為6.08萬億干瓦・小時,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為5.42億干瓦,技術可開發年發電量為2.47萬億干瓦・小時,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為4.02億干瓦,經濟可開發年發電量為1.75萬億干瓦・小時。

5、具有內河航運功能

我國水運資源豐富,具有發展內河航運的良好條件。水運具有佔地少、運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相對安全等特點。我國諸多河流湖泊大多冬季不凍,航運流量豐裕,目前,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共有12.3萬公里,主要分布在長江、珠江、淮河、黑龍江及松遼水系。淮河和秦嶺以南地區是我國內河水運資源較為豐富、開發利用較好的地區,河流湖泊冬季不凍、四季通航。

6、具有漁業養殖功能

河道是我國寶貴的國土資源,除用於航運農田灌溉外,多年來,通過人們的漁業活動,把平原地區的大小河道山區河道均開發利用為養魚的好地方。由於河道養魚具有投資小、勞力省、見效快、收益大、商品魚集中等優點,近年開發速度很快,養魚水面逐年提高。

我國是世界淡水養殖大國,淡水產品佔到水產品總產量的66%以上,居世界第一位。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海洋捕撈漁業資源的衰退,國際市場對水產養殖品種的需求越來越大,漁業養殖業已經日益成為國家支柱性產業。

7、具有旅遊景觀功能

河流不僅是旅遊的重要資源,而且也是許多城市的重要景觀,河流中的瀑布、潭池、涌潮等旅遊資源的重要類型。怡人的兩岸景色、清澈的河水、灘潭相間的景緻、蜿蜓曲折的河岸構成了河流獨特的風光,流動的水體、穩固的堤壩構成了動靜結合的美學意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河道水環境和景觀功能要求越來越高,河岸綠化和小品建築等生態護岸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多、更美的親水休閑娛樂空間,同時也促進了城市和旅遊業的發展。

8、具有生態系統功能

河流與周圍的動物、植物及微生物,可以組成生機盎然的河流生態系統,河流也是形成和支持大自然中許多生態系統的重要因素。河流在輸送徑流的同時,也運送降水沖刷帶入徑流中的生物物質和礦物鹽類,為河流內以至流域內和近海地區的生物提供營養物,為它們運送種子、排走和分解廢棄物。河流是一個流動的生態系統。

天然河流水陸兩相和水汽兩相的緊密關系,加上天然河流平面的蜿蜓曲折、縱斷面的高低起伏、橫斷面的形狀多樣及河床多孔隙透水,特別適宜於多種生物生長,形成了河流沿線豐富多彩的河流生物群落。

9、具有文化傳承功能

河流不僅是由流動的水而形成的自然現象,而且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類精神生活的根源和對象,還影響和塑造著人類的精神生活、文化歷史和文明發展。河流的奔騰不息、曲折跌宕、聚合離分、驚濤駭浪、清澈澄明,都賦予了人類精神、人格、品德的象徵。

河流作為自然界的普通物象,經過歷代文人和勞動者的不斷營造,使其具有豐富的人生意蘊和文化內涵。「得江河湖海之神韻,寫詩詞歌賦之絕唱」,河流文化一直是人類文化史上的輝煌篇章。

⑥ 武漢市是不是所有的湖泊都被政府回收了

另外一個呢由政府來統一管轄來處理,他們的這種湖泊的管理問題應該是比較好,是非常不錯的一種。

⑦ 武漢有什麼湖

1、湯遜湖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水域面積47.6平方公里,是亞洲最大的城中湖。

湯遜湖東南鄰江夏區,北靠武漢市中環線公路和華中農業大學,西邊為老武紙公路,紙李公路直通景區,東面江夏大道貫湖而過。

2、蓮花湖

蓮花湖,原名蓮花泡,北緯45°50′,東經128°45′。位於方正縣西效5公里處。湖區總面種73公頃,有花面積30.5公頃,現有蓮花約五百多萬株,因地理環境獨特天然生長蓮花而得名。是同緯度面積最大、有蓮花最多的一處天然蓮花湖。

3、紫陽湖

位於武昌蛇山之南,東鄰首義路,南至津水閘、石灰堰,西接紫陽村,北抵紫陽路,面積約20公頃。紫陽湖古稱滋陽湖,每至夏日滿湖荷花呈紫色,朝霞夕陽映紫荷,故名紫陽湖。

是武昌區唯一一處自然湖泊公園,水陸面積共30多公頃。修建紫陽公園,既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也讓紫陽湖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4、嚴西湖

是一個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湖泊,面積約為20平方千米,眾多的港汊和魚塘,形成了嚴西湖獨特的濕地景觀。

在武漢市武昌區東部,西鄰武昌東湖,北近長江。系沉溺型崗間窪地經積水而成的滯積湖。水位20.40m,長7.2km,最大寬4.6km,平均寬1.6km,面積11.8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0m,平均水深1.9m,蓄水量0.22億立方米。

5、月亮湖

原生態景區位於武漢黃陂區明清古街背後,與當地木蘭湖景區夏家寺水庫和梅店水庫相呼應,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勢,該湖蓄水量1.08億方,已經成為著名的濕地生態旅遊區。

月亮湖周邊環境幽美靜謐,水質清澈,盤踞著名的木蘭山與木蘭天池腹地,周邊景區林立,景區四大特色景點--百年寨,千畝茶,萬畝葛根,億方月亮湖,共鑄景區與眾不同之經典。

⑧ 武漢市有多少湖泊

以下為湖北面積最大的八個湖泊:

1、洪湖

大冶湖,位於湖北省黃石市,其代管的大冶市區就位於湖岸西側,湖泊也由此得名。大冶湖水域面積約54.7平方千米,湖底和四周蘊藏有大量的金礦,是個聚寶盆,古代由於湖中有淘金井,別稱金湖。武漢至九江客運專線的大冶湖特大橋橫跨湖面。

(8)武漢湖泊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處中國中部,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於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之間。全省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

湖北境內除長江、漢江幹流外,省內各級河流河長5公里以上的有4228條,另有中小河流1193條,河流總長5.92萬公里,其中河長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條。長江自西向東,流貫省內26個縣市,西起巴東縣鯿魚溪河口入境,東至黃梅濱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

境內的長江支流有漢水、沮水、漳水、清江、東荊河、陸水、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漢水為長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內由西北趨東南,流經13個縣市,由陝西白河縣將軍河進入湖北鄖西縣,至武漢匯入長江,流程858公里。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境內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漢平原上。面積百畝以上的湖泊約800餘個,湖泊總面積2983.5平方公里。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長湖、梁子湖、斧頭湖。

參考資料:網路-湖北

⑨ 武漢的江河湖泊

西湖、北湖、鯇子湖、機器盪子、菱角湖、後襄湖、小南湖 。

熱點內容
上海美女律師 發布:2025-05-19 18:01:51 瀏覽:274
黃薇法學 發布:2025-05-19 17:58:48 瀏覽:110
立法三審時間 發布:2025-05-19 17:51:04 瀏覽:555
澳門加班勞動法 發布:2025-05-19 17:43:00 瀏覽:835
安大的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9 17:32:46 瀏覽:465
李旻律師 發布:2025-05-19 17:32:43 瀏覽:312
法治頻道新聞 發布:2025-05-19 17:25:43 瀏覽:422
法官成東日 發布:2025-05-19 17:10:27 瀏覽:905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自然人刑事責任 發布:2025-05-19 17:01:33 瀏覽:863
職中經濟法基礎知識教案 發布:2025-05-19 16:59:05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