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葯學相關部門規章

葯學相關部門規章

發布時間: 2022-03-21 00:20:26

⑴ 2018年發布的葯事管理法規有哪些

一、《大綱》中葯事管理與法規科目細目和要點的考試內容,涉及下述新政策法規的,按照新政策法規的規定掌握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9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
(二)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及相關規定
1.《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18〕6號)和《國務院關於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國發〔2018〕7號);
2.《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葯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廳字〔2017〕42號);
3.《國務院關於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7〕46號);
4.《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7〕5號)。
(三)國家衛生主管部門和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發布的部門規章及相關規定
1.《葯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4號);
2.《關於調整進口葯品注冊管理有關事項的決定》(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5號);
3.《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7號);
4.《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9號)和《醫療器械網路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8號);
5.《生物製品批簽發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9號);
6.《關於發布中成葯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2017年第188號);
7.《關於發布〈中國上市葯品目錄集〉的公告》(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2017年第172號);
8.《關於進一步加強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葯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10號);
9.《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葯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國衛葯政發〔2017〕37號);
10.《關於加強葯事管理轉變葯學服務模式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26號);
11.《國家衛生計生委 食品葯品監管總局關於印發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范(2017年版)的通知》(國衛疾控發〔2017〕60號);
12.《2018年興奮劑目錄公告》(國家體育總局、商務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海關總署、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告第35號)。

⑵ 請問,綜合性醫院葯學部有哪些職責

醫院葯學部門是醫院專業技術科室,負責有關的葯事管理和葯學專業服務工作,具體承擔:本醫院葯品保障供應與管理;處方適宜性審核、葯品調配以及安全用葯指導;實施臨床葯師制,直接參與臨床葯物治療;葯學教育與應用型葯學研究。並賦予監督與推進相關葯事法規落實的職責。
醫院葯學部門的設置:三級綜合醫院設置葯學部,二級綜合醫院設置葯劑科。
附: 綜合醫院葯學部門基本標准
(徵求意見稿)
為規范綜合醫院葯學部門建設的基本標准,促進醫院葯學發展,提高葯學服務質量和葯物治療水平,確保葯品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葯事管理規定》和《處方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基本標准。
醫院葯學部門是醫院專業技術科室,負責有關的葯事管理和葯學專業服務工作,具體承擔:本醫院葯品保障供應與管理;處方適宜性審核、葯品調配以及安全用葯指導;實施臨床葯師制,直接參與臨床葯物治療;葯學教育與應用型葯學研究。並賦予監督與推進相關葯事法規落實的職責。
醫院葯學部門的設置:三級綜合醫院設置葯學部,二級綜合醫院設置葯劑科。

三級綜合醫院葯學部基本標准
一、分區布局
(一)醫院葯學部分區應當以病人為中心,堅持整體性原則,確保其功能和任務的落實;
(二)葯學部的面積、布局和流程合理,應能保障其正常工作開展的需要;區域劃分合理,工作區與非工作區應當分別設置;
(三)葯學部應當根據本醫院規模、任務與葯學部開展葯學專業技術工作的實際需要設置相應的科(室),如葯品調劑科、臨床葯學科、葯品供應科、質量監控科等;
(四)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的葯學部,應當設置有適宜的教學和科研區域。
二、人員
(一)葯學部崗位設置和葯學人員配備,應能保障葯學專業技術功能的發揮與葯師工作職責任務的完成;
(二)葯學專業技術人員應當按照國家規定不得少於本醫院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8%。葯學部設置有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對靜脈用葯實行集中調配的,其所需的人員以及葯學部的葯品會計、運送葯品的工人,應按實際需要另行配備;
(三)葯學部葯學人員中高等醫葯院校臨床葯學專業或者葯學專業全日制本科畢業以上學歷者,應當不低於葯學專業技術人員的30%;
(四)葯學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葯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應當不低於13%;
(五)醫院應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培養、配備不少於規定數量的全職專科臨床葯師;
(六)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的三級醫院,應當根據其任務和工作量適當增加葯學專業技術人員數量。
三、房屋
(一)門診調劑室
門診量1501~2500人次/日,調劑室面積200~280㎡;日門診量2500人次以上,每增加1000人次,調劑室面積遞增60㎡;日門診量大於4500人次,每增加1000人次,調劑室面積遞增40㎡。
(二)住院調劑室
病床501~1000張:調劑室面積180~280㎡;病床1000張以上,每增加100張床位,調劑室面積遞增20㎡。
葯學部設有靜脈用葯集中調配中心,對靜脈用葯實行集中調配的,則住院調劑室的面積應減少約30%;只對危害葯物和腸外營養液實行集中調配的,應根據其調配規模和工作量減少5%~10%。
(三)靜脈用葯調配中心
每日調配1001~2000袋(瓶):調配中心面積300~500㎡;每日調配2001~3000袋(瓶):調配中心面積500㎡~650㎡;每日調配3001袋(瓶)以上,每增加500袋(瓶)遞增30㎡。
(四)葯品庫
病床501~1000張和門診量1000~2000人次/日:葯庫面積300~400㎡;病床1000張和門診量2000人次/日以上,每增加150張床或者門診量1000人次/日,葯庫面積在400㎡基礎上遞增30㎡。
(五)其他部門工作室
(一)葯學部應設辦公室、信息資料室、臨床葯師辦公室、葯品質量控制室等,並配置與其開展工作相適應的工作室面積;
(二)葯學部其他工作室用房面積應按其性質、任務、規模等實際需要配置。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的葯學部門應配備適當教學和科研用房;
(三)調劑室和葯品庫面積,包含中成葯用房面積,但不包括中葯飲片用房面積,中葯飲片調劑室及其葯庫面積,按照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的規定執行。
四、設備與設施
(一)基本設備與設施
至少應有:葯品冷藏櫃、麻醉和第一類精神葯品專用櫃、葯品專用儲存櫃、計算機、列印機、分析天平、顯微鏡、酸度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全自動分包裝系統、溫濕度控制系統、大窗口或櫃台式發葯系統和門診調劑室發葯顯示屏等,逐步配置自動化調劑配方系統和葯品管理信息系統。
(二)葯品質量監控和臨床葯學、臨床葯理設備與設施
應根據醫院規模、承擔的任務和工作量等實際情況,配備與開展葯品質量監控和臨床葯學、新葯臨床基地與葯學教育、葯學研究等工作相適應的設備與設施。建立與配置葯學信息系統、臨床用葯支持系統。
(三)醫院制劑設備與設施
根據配製制劑的工作量、劑型、品種和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配備與開展醫院制劑工作相適應的設備與設施。
(四)靜脈用葯調配中心設備與設施
根據醫院靜脈用葯調配中心的規模和每日集中調配工作量以及《靜脈用葯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配備與開展靜脈用葯集中調配相適宜的設備與設施。
五、規章制度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制定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包括人員管理、設施與設備管理、葯品質量管理、葯品供應管理、處方調劑管理、靜脈用葯集中調配管理、信息管理、高危葯品管理、葯學研究管理、葯學教育管理、單據與各項記錄管理、文件管理、安全管理、突發與危急事件處置管理等。

二級綜合醫院葯劑科基本標准
一、分區布局
(一)醫院葯劑科分區應當以病人為中心,堅持整體性原則,確保其功能與任務的落實;
(二)葯劑科的面積、布局和流程合理,應能保障其正常工作開展的需要;區域劃分合理,工作區與非工作區應當分別設置;
(三)葯劑科應當根據本醫院規模、任務與葯劑科開展葯學專業技術工作的實際需要設置相應的工作室,如葯品調劑室、葯品庫、臨床葯學室、質量監控室等。
二、人員
(一)葯劑科崗位設置和葯學人員配備,應能保障葯學專業技術功能的發揮和葯師工作職責任務的完成;
(二)葯學專業技術人員應當按照國家規定不得少於本醫院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8%進行配備。葯劑科設置有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對靜脈用葯實行集中調配的,其所需的人員以及葯劑科的葯品會計、運送葯品的工人,應按實際需要另行配備;
(三)葯劑科葯學人員中高等醫葯院校臨床葯學專業或者葯學專業全日制本科畢業以上學歷者,應當不低於葯學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20%;
(四)葯學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葯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應當不低於6%;
(五)醫院應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培養、配備不少於規定數量的全職臨床葯師;
三、房屋
(一)門診調劑室
門診量100~500人次/日,調劑室面積80~110㎡;門診量501~1500人次/日,調劑室面積110~160㎡;1501~2500人次/日,調劑室面積160~200㎡。
(二)住院調劑室
病床100~500張:調劑室面積80㎡~180㎡。葯劑科設置有靜脈用葯集中調配中心(室),對靜脈用葯實行集中調配的,則住院調劑室的面積應減少約30%;只對危害葯物和腸道外營養液實施集中調配的,應根據其調配規模和工作量減少5%~10%。
(三)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
每日調配500袋(瓶)以下:調配室面積100㎡~150㎡;每日調配501~1000袋(瓶):調配中心面積150㎡~300㎡;
(四)葯品庫
病床100~500張、門診量100~500人次/日:葯庫面積80㎡~300㎡;
(五)其他部門工作室面積
(一)葯劑科應設辦公室、信息資料室、臨床葯師辦公室、葯品質量控制室等,並配置與其開展工作相適應的工作室面積;
(二)葯劑科其他工作室用房面積應按其性質、任務、規模等實際需要配置;
(三)調劑室和葯品庫面積,包含中成葯用房面積,但不包括中葯飲片用房面積,中葯飲片調劑室及其葯庫面積,按照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的規定執行。
四、設備與設施
(一)基本設備與設施
至少應有:葯品冷藏櫃、麻醉與第一類精神葯品專用櫃、葯品專用儲存櫃、計算機、列印機、溫濕度控制裝備、大窗口或櫃台式發葯裝置和門診調劑室發葯顯示屏等。
(二)臨床葯學與葯品質量監控設備與設施
應根據醫院規模、承擔的任務和工作量等實際情況,配備與開展臨床葯學和葯品質量監控等工作相適應的設備與設施。
(三)醫院制劑設備與設施
根據配製制劑的工作量、劑型、品種和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配備與開展醫院制劑工作相適應的設備與設施。
(四)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設備與設施
根據醫院靜脈用葯調配中心的規模和每日集中調配工作量以及《靜脈用葯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配備與開展靜脈用葯集中調配相適宜的設備與設施。
五、規章制度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制定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包括人員管理、設施與設備管理、葯品質量管理、葯品供應管理、處方調劑管理、靜脈用葯集中調配管理、信息管理、高危葯品管理、危害葯品管理、單據與記錄管理、文件管理、安全管理、突發與危急事件處置管理等。

⑶ 執業葯師業務規范屬於部門規章嗎

第一條 為規范執業葯師的業務行為,保障公眾合理用葯,踐行優良葯學服務,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直接面向公眾提供葯學服務的執業葯師。執業葯師對公眾合理使用葯品負責。
第三條 執業葯師業務規范是指執業葯師在運用葯學等相關知識、技能和專業素養從事業務活動時,應當遵守的行為准則。
業務活動包括處方調劑、用葯咨詢、葯物警戒、健康教育等。
第四條 執業葯師應當以遵紀守法、愛崗敬業、遵從倫理、服務健康、自覺學習、提升能力為基本准則。
第五條 執業葯師應當佩戴徽章上崗執業以示身份;並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完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執業能力,滿足個人和對患者用葯指導及健康服務的需要。
第六條 執業葯師所在執業單位應當為執業葯師履行本規范提供必要的場所和硬體保證,支持並保障執業葯師開展優良葯學服務。
折疊處方調劑
第七條 處方調劑包括處方審核和處方調配。執業葯師-4-應當憑醫師處方調劑處方葯品,非經醫師處方不得調劑處方葯。
處方調劑應遵守有關法規、規章、醫療保險制度等各項規定。
第八條 執業葯師應當對處方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包括處方來源、醫師執業資格、處方類別(麻醉葯品處方、第二類精神葯品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普通處方)。
執業葯師對於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處方,不得調劑。
第九條 執業葯師應當對處方的規范性進行審查,逐項認真檢查處方前記、正文和後記是否完整,書寫或印製是否清晰,處方是否有效,醫師簽字或簽章與備案字樣是否一致等。
執業葯師對於不規范處方,不得調劑。
第十條 執業葯師應當問病調劑,對處方用葯適宜性進行審核,內容包括:(一)規定必須皮試的葯品處方醫師是否註明過敏試驗及結果的判定;(二)處方用葯與臨床診斷的相符性;(三)劑量、用法和療程的正確性;(四)選用劑型與給葯途徑的合理性;(五)是否有重復給葯現象;(六)是否有潛在臨床意義的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和妊娠禁忌;(七)其他用葯不適宜情況。
對於存在用葯不適宜情形的處方,應當告知處方醫師,-5-要求確認或者重新開具處方;不得擅自更改或者自行配發代用葯品。
第十一條 處方審核合格後,應當依照處方正確調配葯品:
(一)按照處方上葯品順序逐一調配;
(二)葯品配齊後,與處方逐條核對葯品名稱、劑量、規格、數量和用法用量,並准確書寫標簽;
(三)對貴重葯品及麻醉葯品等需按規定登記;
(四)同一患者持二張以上處方時,應逐張調配,以免發生差錯;
(五)對需要特殊條件存放的葯品加貼醒目標簽提示患者注意;
(六)有條件時,應在每種葯品外包裝上分別貼上標簽,內容包含:姓名、用法、用量、貯存條件等;
(七)調配好的中葯飲片包裝袋均應註明患者姓名、劑數、煎煮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
(八)審方、調配及核對發葯者,均應在處方相應處簽字或者簽章。
第十二條 調配中葯飲片時,分劑量應當按"等量遞減"、"逐劑復戥"的方法。先煎、後下、包煎、沖服、烊化、另煎等應當另行單包並註明用法。
第十三條 中草葯處方中的貴重飲片、醫療用毒性飲片須雙人復核調配,調配完畢後雙人確認簽字並登記賬冊。
第十四條 發葯前,應當核對調配的葯品是否與處方所開葯品相同、數量相符,有無錯配、漏配、多配。 -6-第十五條 發葯時,應當核實交付對象,按處方順序將葯品逐個交與患者或患者家屬,並按處方醫囑(必要時可參考葯品說明書),向患者或家屬進行用葯交待與指導,基本內容應包括:
(一)葯品名稱及數量;
(二)用葯原因;
(三)用葯劑量,日服次數或間隔時間、療程,特別是有用葯(時辰要求、日劑量頓服、不能與某種葯物同服等)特殊要求的,應做特別交待,必要時使用用葯標簽;對於"必要時"使用的葯品應特別交代一日最大用量或極量;
(四)用葯方法,必要時需解釋劑量如何折算、演示如何量取等;
(五)預期葯品產生葯效的時間及葯效維持的時間;
(六)忘服或漏服葯物的處理辦法,關注患者的用葯依從性;
(七)葯品常見的不良反應,如何避免及應對方法;
(八)自我監測葯物療效的技巧;
(九)貯存條件及葯品有效期,需冷處(冰箱冷藏)存放的葯品需特別提示;
(十)中葯湯劑煎煮方法及要求,先煎、後下、烊化等的煎服方法及煎煮器具的選用;
(十一)如何避免同時使用的其他葯物或特殊食物所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活方式的建議;
(十二)當患者要求提供更多的葯物治療信息時,執業葯師應當提供咨詢服務。
第十六條 處方調劑原則上應實行葯品調配與復核發葯雙人核對制度,急診、夜班等特殊情況可另行特殊規定。
折疊用葯咨詢
第十七條 咨詢服務的對象包括患者、醫務人員和公眾。
對無自主行為能力的患者,執業葯師應當主動向其家屬或監護人說明葯品使用的各種事項。
第十八條 咨詢服務應當以當面語言交流為主,同時盡可能提供書面資料。
第十九條 遇有下列情形時,執業葯師應主動向患者提供用葯指導:
(一)患者同時使用四種及以上葯品的;
(二)有既往葯品不良反應史或用葯後出現不良反應的;
(三)用葯依從性差的;
(四)發現使用的葯品中有配伍禁忌或存在葯物相互作用的;
(五)需要進行葯物血濃度監測的;
(六)葯品說明書近期有變更的;
(七)使用特殊管理葯品的;
(八)所用葯品的適應證多或用法用量復雜的;
(九)貯存條件有特殊要求的、有效期短的或近效期葯品的;(十)首次使用或持續使用該種葯品的。
第二十條 執業葯師有義務向使用非處方葯的患者提-8-供專業指導,內容主要包括:
(一)詢問近期的疾病情況;
(二)詢問近期服用的葯品;
(三)對患者非處方葯選用給予建議與指導;(四)詢問患者是否有葯物禁忌證、過敏史等。
第二十一條 執業葯師應當為特殊人群(妊娠婦女、哺乳期婦女、新生兒、兒童、65 歲以上老人和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透析患者等)提供專門的用葯指導,特別關注這些患者的葯代動力學特點、病情狀況、用葯注意事項及用葯安全等。
第二十二條 執業葯師應當為慢性病患者建立葯歷,定期隨訪並做好隨訪記錄;幫助患者及時發現治療過程中出現的異常狀況,給予處臵建議或就醫指導。
患者用葯咨詢的內容應當建立咨詢記錄,需要引起特別注意的事項必須標注。如果患者不願意接受咨詢服務或指導也應記錄備案。
折疊葯物警戒
第二十三條 執業葯師應當對使用葯品進行安全跟蹤,特別關注新上市的葯品和特殊人群使用的葯品。
第二十四條 執業葯師應當承擔葯物警戒的責任,發現葯品不良反應時應當及時記錄、填寫報表並按規定逐級上報。
第二十五條 執業葯師應當採用科學的方法來識別用葯錯誤和葯物不良事件。 -9-執業葯師應當在審核處方、醫囑、葯品標簽、包裝、葯品名稱、配方、發葯、給葯、用葯指導及隨訪等全過程中防範用葯錯誤和葯物不良事件。
第二十六條 執業葯師在日常的患者咨詢和用葯監護中,應特別關注患者新發生的疾病,仔細觀察患者的臨床症狀和不良反應,判斷患者新發生的疾病是否與葯品的使用有關,一旦發現應當及時糾正和上報。
折疊健康教育
第二十七條 執業葯師有責任和義務對患者進行用葯教育,向公眾宣傳葯品知識,積極倡導和推進合理用葯理念,普及合理用葯文化。
對於葯品的用法、用量處於調整階段以及其它需要特別關注的人群,應當加強隨訪,追蹤用葯教育的效果。
第二十八條 執業葯師應當倡導並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
應當關注和學習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定期發布的慢病報告,了解本地區慢性病發病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為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發揮作用。
第二十九條 執業葯師在抑制社會的葯物濫用方面應當發揮積極作用。
嚴格執行對特殊管理葯品的管制,避免患者過量使用含麻黃鹼制劑,關注老人鎮靜催眠葯物的使用,對已經發生葯物濫用的患者應告知其危害性。
折疊附則
第三十條 本規范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業葯師資格認證中心、中國葯學會、中國非處方葯物協會和中國醫葯商業協會制定。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業葯師資格認證中心負責解釋。
第三十一條 本規范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⑷ 醫療相關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總則編輯第一條為規范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根據醫療衛生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結合醫療機構實際,制定本規范。第二條本規范適用於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內所有從業人員,包括:(一)管理人員。指在醫療機構及其內設各部門、科室從事計劃、組織、協調、控制、決策等管理工作的人員。(二)醫師。指依法取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機構從事醫療、預防、保健等工作的人員。(三)護士。指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法在醫療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四)葯學技術人員。指依法經過資格認定,在醫療機構從事葯學工作的葯師及技術人員。(五)醫技人員。指醫療機構內除醫師、護士、葯學技術人員之外從事其他技術服務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六)其他人員。指除以上五類人員外,在醫療機構從業的其他人員,主要包括物資、總務、設備、科研、教學、信息、統計、財務、基本建設、後勤等部門工作人員。第三條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既要遵守本文件所列基本行為規范,又要遵守與職業相對應的分類行為規范。[1]從業規范第四條以人為本,踐行宗旨。堅持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宗旨,發揚大醫精誠理念和人道主義精神,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第五條遵紀守法,依法執業。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醫療衛生行業規章和紀律,嚴格執行所在醫療機構各項制度規定。第六條尊重患者,關愛生命。遵守醫學倫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和隱私權,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和健康隱私,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權利,不因種族、宗教、地域、貧富、地位、殘疾、疾病等歧視患者。第七條優質服務,醫患和諧。言語文明,舉止端莊,認真踐行醫療服務承諾,加強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積極帶頭控煙,自覺維護行業形象。第八條廉潔自律,恪守醫德。弘揚高尚醫德,嚴格自律,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財物,不利用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不收受醫療器械、葯品、試劑等生產、經營企業或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提成,不參加其安排、組織或支付費用的營業性娛樂活動;不騙取、套取基本醫療保障資金或為他人騙取、套取提供便利;不違規參與醫療廣告宣傳和葯品醫療器械促銷,不倒賣號源。第九條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熱愛學習,鑽研業務,努力提高專業素養,誠實守信,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第十條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忠誠職業,盡職盡責,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關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諧共事。第十一條樂於奉獻,熱心公益。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指令性醫療任務和社會公益性的扶貧、義診、助殘、支農、援外等活動,主動開展公眾健康教育。管理規范第十二條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業績觀,加強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與時俱進,創新進取,努力提升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提高服務水平。第十三條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努力提高管理能力,依法承擔管理責任,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服務臨床一線。第十四條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正確行使權力,遵守決策程序,充分發揮職工代表大會作用,推進院務公開,自覺接受監督,尊重員工民主權利。第十五條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嚴格人事招錄、評審、聘任制度,不在人事工作中謀取不正當利益。第十六條嚴格落實醫療機構各項內控制度,加強財物管理,合理調配資源,遵守國家采購政策,不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葯品、醫療器械采購和基本建設等工作。第十七條加強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建立健全醫療風險管理機制。第十八條尊重人才,鼓勵公平競爭和學術創新,建立完善科學的人員考核、激勵、懲戒制度,不從事或包庇學術造假等違規違紀行為。第十九條恪盡職守,勤勉高效,嚴格自律,發揮表率作用。醫師規范第二十條遵循醫學科學規律,不斷更新醫學理念和知識,保證醫療技術應用的科學性、合理性。第二十一條規范行醫,嚴格遵循臨床診療和技術規范,使用適宜診療技術和葯物,因病施治,合理醫療,不隱瞞、誤導或誇大病情,不過度醫療。第二十二條學習掌握人文醫學知識,提高人文素質,對患者實行人文關懷,真誠、耐心與患者溝通。第二十三條認真執行醫療文書書寫與管理制度,規范書寫、妥善保存病歷材料,不隱匿、偽造或違規塗改、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不違規簽署醫學證明文件。第二十四條依法履行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傳染病疫情、葯品不良反應、食源性疾病和涉嫌傷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等法定報告職責。第二十五條認真履行醫師職責,積極救治,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增強責任安全意識,努力防範和控制醫療責任差錯事件。第二十六條嚴格遵守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范和單位內部規定的醫師執業等級許可權,不違規臨床應用新的醫療技術。第二十七條嚴格遵守葯物和醫療技術臨床試驗有關規定,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應充分保障患者本人或其家屬的知情同意權。

⑸ 葯品管理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是以葯品監督管理為中心內容,深入論述了葯品評審與質量檢驗、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葯品生產經營管理、葯品使用與安全監督管理、醫院葯學標准化管理、葯品稽查管理、葯品集中招投標采購管理、對醫葯衛生事業和發展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葯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和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葯品,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葯、化學葯和生物製品等。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根據需要,確定符合葯品檢驗條件的檢驗機構承擔葯品檢驗工作。

⑹ 葯學專業的葯師證和執業葯師證的區別

1、本質不同

葯師證是葯學的一個職稱證書;執業葯師證是一種資格准入證書,獲得從業資格的標准。

2、所代表的意義不同

執業葯師證指通過全國執業葯師資格考試,取得《執業葯師資格證書》並經注冊登記取得《執業葯師注冊證》,在葯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中執業的葯學技術人員。

葯師證代表了相應級別技術職務要求的水平與能力,作為單位聘任相應技術職務的必要依據。

3、參加考試的前提條件不同

執業葯師是執業資格考試,也就是說有了這個證兒以後,找工作就容易多了。

葯師證是參加工作到一定年限後才能考試的,比如本科畢業工作一年可以考葯師。是衛生行業職稱考試葯學專業人員的初級水平,高於葯士,低於主管葯師。

(6)葯學相關部門規章擴展閱讀:

執業葯師應當遵守執業標准和業務規范,以保障和促進公眾用葯安全有效為基本准則。

執業葯師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及國家有關葯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的各項法規及政策。執業葯師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及有關法規、規章的行為或決定,有責任提出勸告、制止、拒絕執行,並向當地負責葯品監督管理的部門報告。

執業葯師在執業范圍內負責對葯品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參與制定和實施葯品全面質量管理制度,參與單位對內部違反規定行為的處理工作。

執業葯師負責處方的審核及調配,提供用葯咨詢與信息,指導合理用葯,開展治療葯物監測及葯品療效評價等臨床葯學工作。

⑺ 葯品的儲存管理上都有哪些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和相關回的地方法規。答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是以葯品監督管理為中心內容,深入論述了葯品評審與質量檢驗、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葯品生產經營管理、葯品使用與安全監督管理、醫院葯學標准化管理、葯品稽查管理、葯品集中招投標采購管理、對醫葯衛生事業和發展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自1985年7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是由總理朱鎔基於2002年8月4日頒布的第36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現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自 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⑻ 葯品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與葯品相關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另外法規有:
1
國務院辦公廳搜索關於調整省級以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8.11.10
2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2008)
2008.07.10
3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糾風辦關於開展全國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重點檢查的通知
2008.06.17
4
國務院關於城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情況的報告
2007.12.26
5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安全「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4.17
6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葯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
2007.03.31
7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整頓和規范葯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06.07.30
8
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
2005.08.03
9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05年全國食品葯品專項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5.03.30
10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食品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
2003.07.16
1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3.04.25
12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衛生部、葯品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中醫葯局、中科院關於中葯現代化發展綱要的通知
2002.11.01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2002.08.04
14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施行葯品管理法有關葯品標准延期執行問題的復函
2001.11.30
15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於整頓和規范葯品市場意見的通知
2001.03.10
16
國務院批轉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2000.06.07
17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1998.06.11
18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葯品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有關問題的復函
1996.10.10
19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繼續整頓和規范葯品生產經營秩序加強葯品管理工作的通知
1996.04.16
另外還有大量的部門規章

⑼ 執業葯師繼續教育內容以葯學服務為核心,以提升執業能力為目標,包括

正確答案:A,B,C,D
解析:執業葯師繼續教育內容以葯學服務為核心,以提升執業能力為目標,包括:①葯事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②職業道德准則、職業素養和執業規范;③葯物合理使用的技術規范;④常見病症的診療指南;⑤葯物治療管理與公眾健康管理;⑥與執業相關的多學科知識與進展;⑦國內外葯學領域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⑧葯學服務信息技術應用知識等。故選A、B、C、D。

熱點內容
司法員前景 發布:2025-05-19 15:35:42 瀏覽:787
章丘司法部 發布:2025-05-19 15:30:33 瀏覽:861
民事訴訟法頒布時間 發布:2025-05-19 15:14:03 瀏覽:859
財政所條例 發布:2025-05-19 15:08:08 瀏覽:391
校辦企業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9 15:02:53 瀏覽:397
刑法開題報告 發布:2025-05-19 15:02:51 瀏覽:103
勞動法對孕期員工的規定 發布:2025-05-19 14:46:47 瀏覽:553
列印的欠條沒有簽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9 14:27:33 瀏覽:234
刑法中打人 發布:2025-05-19 14:27:21 瀏覽:930
道德結構解釋 發布:2025-05-19 14:26:16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