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高溫檢測法規

高溫檢測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3-21 12:15:40

勞動法中關於高溫環境作業的規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1)高溫檢測法規擴展閱讀

高溫津貼的具體標准為

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00元。高溫津貼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發放,在企業成本費中列支。

其他相關高溫天氣的勞動保護措施,也按照新政策執行。如用人單位在崗且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也需列入發放范圍,職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實際出勤且提供的勞動天數折算發放等。

享受高溫津貼的范圍

從以前露天作業且工作場所溫度達33℃以上的人群擴大至所有勞動者;

發放的時間從過去的7—9月,擴大至6—10月。

也就是說,每年6—10月,就算勞動者沒有在室外高溫條件下工作且工作場所溫度低於33℃,這期間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溫津貼。

而高溫天氣下,工作場所溫度高於33℃的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則可拿150元/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

② 哪條法律法規有高溫工作的標準定位

高溫工作是一種眾所周知的職業危害因素,人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容易引起職業性中暑。在新頒布的GBZ 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和GBZ 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以及高等醫葯院校教材《勞動衛生職業病學》第4版中對高溫作業的定義及衛生標准都做了明確的規定。不妨去網上看看。

記得採納啊

③ 國家規定高溫超過多少度

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這個室外35°、室內33°可以作為參考。
至於學校,還是看氣象預報吧,建議的應對措施如下,基本沒有學校停課的說法,具體咨詢當地氣象或教育部門比較好。

高溫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標准:連續三天日最高氣溫將在35℃以上。
防禦指南: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暑降溫准備工作;
2.午後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3.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
4.高溫條件下作業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的人員應當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二)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標准: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
防禦指南: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
2.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高溫條件下作業的人員應當縮短連續工作時間;
3.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4.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注意防範因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的火災。
(三)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標准: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
防禦指南: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採取防暑降溫應急措施;
2.停止戶外露天作業(除特殊行業外);
3.對老、弱、病、幼人群採取保護措施;
4.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特別注意防火。

④ 職業健康安全法規有高溫和粉塵嗎

1、個人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
2、個人職業健康檔案(職業病崗位、包括每年定期體檢)
3、年度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噪音、粉塵、高溫等)
4、作業現場的危險源識別、評價、控制、危險因素告知等

⑤ 國家對高溫作業有哪些規定

國家對高溫作業制定有《高溫作業分級標准》。

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規定工礦企業應採取包括合理安排高溫車間的熱源、隔熱措施以及通風等各種措施,降低高溫作業場所溫度;

對高溫作業工人(包括新工人、臨時工)進行就業前和入暑前的健康檢查;

凡有心、肺、血管器質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壓、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性肺結核、肝臟疾病、腎臟病、肥胖病、貧血及急性傳染病後身體衰弱、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醫務人員應進行巡迴醫療和防治觀察,發現中暑患者,及時進行救治;

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料、含鹽飲料等;

對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工人,應供給耐燃、堅固、導熱系數較小的白色工作服,其它高溫作業可根據需要供給工人手套、鞋靴罩、護腿、圍裙、眼鏡和隔熱面罩等勞動防護用品;

應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和工間休息;高溫作業車間應設有通風良好的工間休息室。

(5)高溫檢測法規擴展閱讀

高溫作業遍布於工業生產的所有行業,如煉鋼、煉鐵、造紙、塑料生產、水泥生產等。

高溫作業時,人體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改變,這些變化在一定限度范圍內是適應性反應,但如超過范圍,則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引起病變。

從預防的角度,要做好高溫作業人員的就業前和入暑前體檢,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高溫禁忌症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作業,應給予適當的防治處理

供給防暑降溫清涼飲料、降溫品和補充營養:要選用鹽汽水、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作為高溫飲料,飲水方式以少量多次為宜。可准備毛巾、風油精、藿香正氣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溫用品。此外,要制訂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補充蛋白質和熱量,維生素A、B1、B2、C和鈣。

⑥ 高溫高濕測試標准多久為一個循環

這個沒有具體條件規定做多久。
我們實驗室長期做高溫高濕的話比較多的是72H和96H。
當然也有36H和48H的。
具體的話是需要根據自身的產品或是說客戶要求來做試驗的。

⑦ 灼熱絲測試是怎樣的標准

灼熱絲測試操作說明根據IEC60695、GB5169.10-11和GB4706.1標准中「灼熱絲試驗方法」的要求設計製造。

1、灼熱絲測試原理

灼熱絲測試是一個物理實驗。目的是測試電子電器產品在工作時的穩定性。灼熱絲試驗儀將規定材質 (¢4 Ni80/Cr20) 和形狀的電熱絲用大電流加熱至試驗溫度 ( 550 ℃ ~ 960 ℃ )1min 後,以規定壓力 (1.0N) 垂直灼燙試品 30s。

視試品和鋪墊物是否起燃或持燃時間來測定電工電子設備成品的著火危險性;測定固體絕緣材料及其它固體可燃材料的起燃性、起燃溫度 (GWIT) 、可燃性和可燃性指數 (GWFI) 。

2、主要技術參數及功能

加熱溫度:500-1000°≤范圍內連續可調,測溫精度±10°C;余灼時間:0.1-999.9s,±0.1S(時間范圍可調);燃燒時間:0.1-999.9s,自動記錄,手動暫停;余焰時間:0.1-999.9s,自動記錄,手動暫停。

灼熱絲對試樣壓力:1±0.2N. 限壓深度為7mm;灼熱絲:φ4鎳(80%) 鉻 (20%)按規定尺寸製成;熱電偶:φ0.5 鎧裝鎳鉻/鎳鋁絲,K分度;自動脫離:試樣達到規定灼熱時間後,自動脫離灼熱絲;外形尺寸:寬×深×高 (1120×520×1250)mm。

(7)高溫檢測法規擴展閱讀:

灼熱絲測試注意事項:

1、裝置用戶必須穩壓電源,否則因電壓波動過大會影響溫度發生變化;熱電偶是易損件,它不在產品三包保修之列;灼熱絲不宜在高溫下長期工作,以免縮短熱電偶的使用壽命,每次使用後應及時將電流減少,並切斷電源。

2、每次試驗結束後,應在斷電的情況下清潔燃燒室,並注意不要碰撞熱電偶及灼熱絲;用戶在試驗完成後可以用排氣扇排出燃燒時產生的廢氣,但試驗過程中不要開啟風扇,以免影響試驗結果。

3、如果需要維修,特別是灼熱絲的更換要注意撥動過的螺絲重新擰緊,否則因接觸不佳影響電流迴路和產生介面高溫。用戶在更換零件後,應將所有螺絲上緊。

灼熱絲測試適用於電工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及其材料進行著火危險試驗,模擬灼熱元件或過載電阻之類的熱源或點火源在短時間所造成的熱應力,儀器採用鋼結構中噴塗,進口儀表顯示、操作方便、性能穩定,適用於各級質檢部門和相關企業進行耐燃試驗使用。

⑧ 勞動法高溫職業規定

高溫補貼是為保證炎夏季節高溫條件下經濟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保障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身體健康,決定適當提高職工夏季清涼飲料費發放標准。
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據悉,北京市目前正在研究制訂今年的高溫津貼政策。

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
依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制定發布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葯品,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目前國家沒有統一的防暑降溫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按實際情況制定發放標准,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這兩年,廣西的高溫津貼發放標準是:在6至10月份共5個月內,按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之間的幅度發放。你所在的公司去年以發放清涼飲料為由不用給職工發放高溫津貼是不對的。如果公司今年仍不發放高溫津貼,你們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投訴,也可依法申請勞動仲裁,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患職業病的應認定為工傷。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19條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於2013年12月發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把「中暑」列為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因此,如果職工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應認定為工傷,享受工傷待遇。

⑨ 國內外關於高溫的法律、法規、標准有哪些或者去哪查

國家的法律就只有1960年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條例》,其他的都是些地方性的規章和通知,很難強制執行。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