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使用法規
㈠ 鹽酸的安全知識
主要組成部分與性狀主要成分:36%氯化氫 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透明液體,由於純度不同,顏色自無色、黃色棕色,有時呈渾濁狀。主要用途: 工業原料製作,工業金屬冶煉等。三 健康危害侵入途徑: 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組織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汽或霧可引起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口服後引起消化道燒傷以致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皮膚灼傷輕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四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流動的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開水,催吐,就醫。五 燃爆特性與消防燃燒性:不易燃危險特性:能與一些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 放出氫氣。遇氰化物能產生劇毒的氰化氫氣體。與鹼發生中合反應,並放出大量的熱。具有較強的腐蝕性。滅火方法:用鹼性物質如碳酸氫鈉、碳酸鈉、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撲救。六 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七 儲運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鹼類、胺類、鹼金屬、易(可)燃物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八 防護措施
工程式控制制: 密閉操作,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煙霧時,佩戴防毒口罩。眼睛防護: 一般不需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 穿耐酸鹼工作服手防護: 高濃度接觸時,戴耐酸鹼防護手套。其他: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九 理化性質熔點(℃):-114.8(純)沸點(℃):108.6(20%)相對密度(水=1):1.20相對密度(空氣=1):1.26飽和蒸汽壓(kPa):30.66(21℃)溶解性: 與水相混溶。十 穩定性和反應活性穩定性: 穩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鹼金屬、水、強還原劑、易燃或可燃物。硝酸安全技術說明書一 標識中文名:硝酸英文名:nitric acid 分子式:HNO3相對分子質量:63.01CAS號:7697-37-2危險性類別:第8.1 類 酸性腐蝕品化學類別: 酸類二 主要組成部分與性狀主要成分:純品 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透明液體,由於純度不同,顏色自無色、黃色棕色,有時呈渾濁狀。主要用途: 工業原料製作,工業金屬冶煉等。三 健康危害侵入途徑: 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組織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汽或霧可引起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口服後引起消化道燒傷以致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皮膚灼傷輕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四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流動的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開水,催吐,就醫。五 燃爆特性與消防燃燒性:不易燃危險特性:強氧化劑。能與多種物質如金屬粉末、電石、硫化氫、松節油等猛烈反應,甚至發生爆炸。與還原劑、可燃物如糖、纖維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廢紗頭等接觸,引起燃燒並散發出劇毒的棕色煙霧。具有強腐蝕性。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鹼消防服。滅火劑:霧狀水、二氧化碳、砂土。六 泄漏應急處理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地點,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耐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七 儲運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倉庫內。應與易燃或可燃物、鹼類、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不可混儲混運。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破損。分裝和搬運作業要注意個人保護。八 防護措施
工程式控制制: 密閉操作,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煙霧時,佩戴防毒口罩。眼睛防護: 一般不需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 穿耐酸鹼工作服手防護: 高濃度接觸時,戴耐酸鹼防護手套。其他: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九 理化性質熔點(℃):-42(無水)沸點(℃):86(無水)相對密度(水=1):1.50(無水)相對密度(空氣=1):2.17飽和蒸汽壓(kPa):4.4(20℃)溶解性: 與水相混溶。十 穩定性和反應活性穩定性: 穩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鹼金屬、水、強還原劑、易燃或可燃物。
硫酸安全技術說明書一 標識中文名:硫酸英文名:sulfuric acid 分子式:H2SO4相對分子質量:98.08CAS號:7664-93-09危險性類別:第8.1 類 酸性腐蝕品化學類別: 酸類二 主要組成部分與性狀主要成分:純品 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透明粘稠液體,由於純度不同,顏色自無色、黃色棕色,有時呈渾濁狀。主要用途: 工業原料製作,工業金屬冶煉等。三 健康危害侵入途徑: 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組織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汽或霧可引起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口服後引起消化道燒傷以致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皮膚灼傷輕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四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流動的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開水,催吐,就醫。五 燃爆特性與消防燃燒性:不易燃危險特性:本身雖不燃,但化學特性非常活潑。有強烈腐蝕性與吸水性。遇水發生高熱而飛濺。與許多物質,特殊是木屑、稻草、紙張等接觸猛烈反應,放出高熱,並可引起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及其他可燃物等能猛烈反應,發生爆炸或著火。遇金屬即反應放出氫氣。腐蝕性強,能嚴重灼傷眼睛和皮膚。滅火方法:避免直接用水噴入硫酸,以免遇水放出大量熱量灼傷皮膚。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六 泄漏應急處理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地點,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耐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七 儲運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倉庫內。應與易燃或可燃物、鹼類、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不可混儲混運。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破損。分裝和搬運作業要注意個人保護。八 防護措施
工程式控制制: 密閉操作,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煙霧時,佩戴防毒口罩。眼睛防護: 一般不需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 穿耐酸鹼工作服手防護: 高濃度接觸時,戴耐酸鹼防護手套。其他: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九 理化性質熔點(℃):10.5沸點(℃):330相對密度(水=1):1.83
㈡ 企業生產中使用鹽酸是否需要辦理安全使用許可證達到多少使用量才需要辦理
根據 國家安監總局關於公布使用危險化學品的數量標準的公告,鹽酸不屬於需要取得危險化學品使用許可證的范疇。故不需要取得安全生產使用許可證。但是按照相關要求,使用危險化學品的,但是未構成使用許可條件的,應當進行安全現狀評價,並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根據國務院2005年頒布實施的《可生產的有毒化學品管理規定(國務院第445號令)》,鹽酸和硫酸是可用於化學工業的化學制劑。製造毒品。有毒化學品。根據《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鹽酸等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經營,購買和運輸,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報公安機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備案。
㈢ 鹽酸違法買賣的判罰標準是什麼
非法買賣鹽酸立案標準是:違反國家規定,實施了非法買賣鹽酸的行為。非法買賣鹽酸的行為會涉嫌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對於此罪,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五十條違反國家規定,非法生產、買賣、運輸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於製造毒品的原料、配劑,或者攜帶上述物品進出境,情節較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明知他人製造毒品而為其生產、買賣、運輸前款規定的物品的,以製造毒品罪的共犯論處。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㈣ 關於私存工業鹽酸的法律條文
工業鹽酸屬危險化學品,請直接參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對您會有幫助。
㈤ 鹽酸,硫酸的使用說明
國務院《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45號)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硫酸、鹽酸屬於第三類易制毒化學品,購買硫酸鹽酸由公安部門進行備案管理,銷售硫酸鹽酸由區安監部門進行備案管理,非法買賣硫酸鹽酸由公安、工商、安監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予以查處。 管理原則: 依照《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等規定,采購、儲存、使用鹽酸、硫酸、硝酸。 采購管理 應向有化學危險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廠商采購鹽酸、硫酸、硝酸。 貯罐區的管理 1 鹽酸、硫酸、硝酸貯罐材質符合要求,設置標識,嚴禁帶缺陷使用。 2 貯罐場地符合規范,有防火、防日光曝曬和處置泄漏的設施。 3 貯罐、防火、防日光曝曬和處置泄漏的設施,定期檢查、保養。 4 鹽酸、硫酸、硝酸貯罐分類存放,貯罐之間間距不小於1m。 5 管理人員要經過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熟知危險品性質和安全管理常識。 6 部門管理人員每天不少於兩次對各貯罐進行巡檢,並做好記錄,發現跑、冒、滴、漏等隱患,要及時聯系處理,重大隱患,要及時上報。 7 人事行政部每周組織檢查1次,發現隱患,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責成相關部門限期整改。 8 晚上值班人員對貯罐區的巡視不少於2次, 發現異常,按應急預案處置。 運輸管理 1 供應廠商的運輸車輛,應有消防部門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准運證。駕駛員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押運員持有化學危險物品押運證的。 2 運輸車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阻火器、危險品標志牌、要掛靜電導鏈),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 3 運輸車輛進入廠區,必須安裝靜電接地裝置和阻火器,保持安全車速,從物流大門進出, 4 嚴禁駕乘人員吸煙,無關人員不得隨車進入廠區。裝卸管理 1 危險品裝卸人員必須注意防護,按規定穿戴必要的勞保用品。 2 卸裝時,管理人員必須到現場監卸監裝。 3 晚上、下雨天不宜裝卸。若遇特殊情況必須裝卸時,必須得到部門負責人的同意,還應有遮雨等相關措施。 4 嚴禁在裝卸時吸煙。 領用 1 車間嚴格按生產指令單規定的量領用,領料時,現場必須有倉庫人員監放。 2 車間要做到專桶專用,領用儲存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天。 3 領用人員要正確使用安全勞動防護用品,加強自我保護。 4 領料前檢查溶器是否完好、清潔,桶蓋是否可密封,防止存料後滲漏,傷人和腐蝕地面、物件。 5 放料、搬運、投料的相關操作要細心、緩慢,發現泄漏要立即終止操作,待處理好後,方可繼續。 6 凡領取後不立即投料的物料,必須及時按規范在溶器上貼上標識,防止發生投料差錯。 這不屬於醫葯問題,屬於危險品管理需要詳細的鹽酸、硫酸使用說明書和包裝說明書。 即鹽酸、硫酸在使用、包裝的過程中應注意事項、流程、關卡等。
㈥ 鹽酸的用途
鹽酸的用途如下:
第一可以用於稀有金屬的濕法冶金。
第二可以用於有機合成。
第三可以用於漂染工業。例如:棉布漂白後的酸洗,棉布絲光處理後殘留鹼的中和,都要用鹽酸。
第四可以用於金屬加工。例如:鋼鐵製件的鍍前處理,先用燒鹼溶液洗滌以除去油污,再用鹽酸浸泡;在金屬焊接之前,在焊口塗上一點鹽酸等等,都是利用鹽酸能溶解金屬氧化物這一特性去銹。
第五可以用於食品工業。
第六可以用於無機葯品及有機葯物的生產。
(6)鹽酸使用法規擴展閱讀
鹽酸屬於一種無機強酸,工業用途廣泛。有強烈的刺鼻氣味,具有較高的腐蝕性,濃鹽酸的質量分數約為37%,具有極強的揮發性。
工業革命期間,歐洲對鹼的需求有所增加。法國前伊蘇丹的尼古拉斯·勒布朗新發現了一種碳酸鈉(蘇打)工業製法,使碳酸鈉得以大規模廉價生產。勒布朗制鹼法用硫酸、石灰石、煤將食鹽轉化為蘇打,同時生成副產物氯化氫氣體。這些氯化氫大多排放到空氣中,直到各國出台相關法規(例如英國《1863年鹼類法令》)後,蘇打生產商們才用水吸收氯化氫,使得鹽酸在工業上大量生產。
㈦ 鹽酸在安全使用中存在的危險點及控制措施有哪些
一、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
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的基本出發點是採取措施約束、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防止其意外釋放。常用的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有消除危險源、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離等。
消除危險源
消除系統中的危險源可以從根本上防止事故發生。但是,系統安全的一個重要觀點是,人們不可能徹底消除所有的危險源,人們只能有選擇地消除幾種特定的危險源。一般來說,當某種危險源的危險性較高時,應該首先考慮能否採取措施消除它。
可以通過選擇恰當的生產工藝、技術、設備,合理的設計、結構形式或合適的原材料來徹底消除某種危險源。例如:
① 用壓氣或液壓系統代替電力系統,防止發生電氣事故;
② 用液壓系統代替壓氣系統,避免壓力容器、管路破裂造成沖擊波;
③ 用不燃性材料代替可燃性材料,防止發生火災。
應該注意,有時採取措施消除了某種危險源,卻又可能帶來新的危險源。例如,用壓氣系統代替電力系統可以防止電氣事故,但是壓氣系統卻可能發生物理爆炸事故。
2. 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
受實際技術、經濟條件的限制,有些危險源不能被徹底根除,這時應該設法限制它們擁有的能量或危險物質的量,降低其危險性。
(1) 減少能量或危險物質的量。例如:
① 必須使用電力時,採用低電壓防止觸電;
② 限制可燃性氣體濃度,使其不達到爆炸極限;
③ 控制化學反應速度,防止產生過多的熱或過高的壓力。
(2) 防止能量蓄積。能量蓄積會使危險源擁有的能量增加,從而增加發生事故和造成損失的危險性。採取措施防止能量蓄積,可以避免能量意外的突然釋放。例如:
① 利用金屬噴層或導電塗層防止靜電蓄積;
② 控制工藝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等。
(3) 安全地釋放能量。在可能發生能量蓄積或能量意外釋放的場合,人為地開辟能量泄放渠道,安全地釋放能量。例如:
① 壓力容器上安裝安全閥、破裂片等,防止容器內部能量蓄積;
② 在有爆炸危險的建築物上設置泄壓窗,防止爆炸摧毀建築物;
③ 電氣系統設置接地保護;
④ 設施、建築物安裝避雷保護裝置。
3. 隔離
隔離是一種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險物質的安全技術措施,既可用於防止事故發生,也可用於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
預防事故發生的隔離措施有分離和屏蔽兩種。前者是指時間上或空間上的分離,防止一旦相遇則可能產生或釋放能量或危險物質的物質相遇;後者是指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約束能量或危險物質。一般說來,屏蔽較分離更可靠,因而得到廣泛應用。
隔離措施的主要作用如下:
(1) 把不能共存的物質分開,防止產生新的能量或危險物質。例如把燃燒三要素中的任何一種要素與其餘的要素分開,防止發生火災。
(2) 局限、約束能量或危險物質在某一范圍,防止其意外釋放。例如在帶電體外部加上絕緣物,防止漏電。
(3) 防止人員接觸危險源。通常把這些措施稱為安全防護裝置。例如利用防護罩、防護柵等把設備的轉動部件、高溫熱源或危險區域屏蔽起來。
4. 故障——安全設計
在系統、設備的一部分發生故障或破壞的情況下,在一定時間內也能保證安全的安全技術措施稱為故障——安全設計 。一般來說,通過精心地技術設計,使得系統、設備發生故障時處於低能量狀態,防止能量意外釋放。例如,電氣系統中的熔斷器就是典型的故障——安全設計,當系統過負荷時熔斷器熔斷,把電路斷開而保證安全。
盡管故障——安全設計是一種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但考慮到故障——安全設計本身可能因故障而不起作用,所以選擇安全技術措施時不應該優先採用。
5. 減少故障和失誤
物的故障和人失誤在事故致因中佔有重要位置,因此應該努力減少故障和失誤的發生。
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增加安全系數、增加可靠性或設置安全監控系統來減少物的故障。可以從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兩方面採取防止人失誤措施,一般地,技術措施比管理措施更有效。
常用的防止人失誤的技術措施有用機器代替人操作、採用冗餘系統、耐失誤設計、警告以及良好的人、機、環境匹配等。
(1) 用機器代替人。用機器代替人操作是防止人失誤發生的最可靠的措施。由於機器在人們規定的約束條件下運轉,自由度較少,不像人那樣有行為自由性,所以很容易實現人們的意圖。與人相比,機器運轉的可靠性較高。機器的故障率一般在10-4~10-6『之間,而人失誤率一般在10-2~10-3之間。因此,用機器代替人操作,不僅可以減輕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或減少人失誤。應該注意到,盡管用機器代替人可以有效地防止人失誤,然而並非任何場合都可以用機器取代人。這是因為人具有機器無法比擬的優點,許多功能是無法用機器取代的。
(2) 冗餘系統,可以採取2人操作、人機並行的方式構成冗餘系統。2人操作方式是,本來由l個人可以完成的操作由2個人來完成。一般地,1人操作另1人監視,組成核對系統。如果 1個人操作發生失誤,另 l個人可以糾正失誤。人機並行方式是,由人員和機器共同操作組成的人權並聯系統,人的缺點由機器來彌補,機器發生故障時由人員發現並採取適當措施來處理。各種審查也可以看作冗餘措施。在時間比較充裕的場合,通過審查可以發現失誤的結果而採取措施糾正失誤。
(3) 耐失誤設計 。通過精心地設計,使得人員不能發生失誤或者發生失誤也不會帶來事故等嚴重後果的設計。耐失誤設計一般採用如下幾種方式:
① 利用不同的形狀或尺寸防止安裝、連接操作失誤。
② 採用聯鎖裝置防止人員誤操作。
(4) 警告。警告是提醒人們注意的主要方法,它讓人把注意力集中於可能會被漏掉的信息,也可以提示人調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可以通過人的各種感官實現警告,相應地有視覺警告、聽覺警告、觸覺警告和味覺警告。其中,視覺警告、聽覺警告應用得最多。
防止人失誤的管理措施很多,主要有根據工作任務的要求選擇合適的人員;推行標准化作業,通過教育、訓練提高人員的知識、技能水平;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務,防止發生疲勞,使人員的心理緊張度最優;樹立良好的風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調動職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等。
二、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
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的基本出發點是防止意外釋放的能量達及人或物,或者減輕其對人和物的作用。事故後如果不能迅速控制局面,則事故規模有可能進一步擴大,甚至引起二次事故而釋放出更多的能量或危險物質。在事故發生前就應該考慮到採取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技術措施。
常用的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有隔離、個體防護、薄弱環節、避難與援救等。
隔離
作為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隔離,其作用在於把被保護的人或物與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開。隔離措施有遠離、封閉和緩沖三種。
(1) 遠離。把可能發生事故而釋放出大量能量或危險物質的工藝、設備或工廠等布置在遠離人群或被保護物的地方。例如,把爆破材料的加工製造、儲存設施安排在遠離居民區和建築物的地方;一些危險性高的化工遠離市區等。
(2) 封閉。利用封閉措施可以控制事故造成的危險局面,限制事故的影響。
② 限制事故影響,避免傷害和破壞。例如,防火密閉可以防止有毒、有害氣體蔓延;高速公路兩側的圍欄防止失控的汽車沖到公路兩側的溝里去。
③ 為人員提供保護。把某一區域封閉起來作為安全區,保護人員。例如,礦井裡設置的避難室。
④ 為物質、設備提供保護。
(3) 緩沖。緩沖可以吸收能量,減輕能量的破壞作用。例如,安全帽可以吸收沖擊能量,防止人員頭部受傷。
2. 個體防護
實際上,個體防護也是一種隔離措施,它把人體與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離開。
3. 薄弱環節
利用事先設計好的薄弱環節使事故能量按人們的意圖釋放,防止能量作用於被保護的人或物。一般地,設計的薄弱部分即使破壞了,卻以較小的損失避免了大的損失。因此,這種安全技術又稱接受微小損失。常見的薄弱環節的例子如下:
① 鍋爐上的易熔塞。當鍋爐里的水降低到一定水平時,易熔塞溫度升高並熔化,鍋爐內的蒸汽泄放而防止鍋爐爆炸。
② 電路中的熔斷器、驅動設備上的安全連接律等。
4. 避難與救援
事故發生後應該努力採取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但是,當判明事態已經發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時,則應迅速避難,撤離危險區。
為了滿足事故發生時的應急需要,在廠區布置、建築物設計和交通設施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一旦發生事故時的人員避難和救援問題。具體地,要考慮如下問題:
① 採取隔離措施保護人員,如設置避難空間等;
② 使人員能迅速撤離危險區域,如規定撤退路線、設置安全出D和應急輸送等;
③ 如果危險區域里的人員無法逃脫的話,能夠被援救人員搭救。
為了在一旦發生事故時人員能夠迅速地脫離危險區域,事前應該做好應急計劃,並且平時應該進行避難、援救演習。
三、安全監控系統
在生產過程中經常利用安全監控系統監測與安全有關的狀態參數,發現故障、異常,及時採取措施控制這些參數不達到危險水平,消除故障、異常,以仿止事故發生。
安全監控系統的構成
安全監控系統種類繁多,圖2—3是典型的生產過程安全監控系統示意圖。圖中虛線圍起的部分是安全監控系統,它由檢知部分、判斷部分和驅動部分三個部分組成。
典型的安全監控系統
檢知部分主要由感測元件構成,用以感知特定物理量的變化。一般地,感測元件的靈敏度較人的感官的靈敏度高得多,所以能夠發現人員難以直接察覺的潛在的變化。
判斷部分把檢知部分感知的參數值與規定的參數值相比較,判斷被監控對象的狀態是否正常。
驅動部分的功能在於判斷部分已經判明存在故障、異常,有可能出現危險時,實施恰當的安全措施。所謂恰當的安全措施,根據具體情況可能是停止設備、裝置的運轉,即緊急停,或者啟動安全裝置,或者向人員發出警告,讓人員採取措施處理或迴避危險。
根據被監控對象的具體情況,安全監控系統的實際構成有如下幾種:
(1) 檢測儀表。安全監控系統只有檢知部分由儀器、設備承擔。檢測儀表檢測的參數值由人員與規定的參數值比較,判斷監控對象是否處於正常狀態。如果發現異常需要處理時,由人員採取措施。
(2) 監測報警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的檢知部分和判斷部分由儀器、設備承擔,驅動部分的功能由人員實現。系統監測到故障、異常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提醒人員採取措施。在這種場合,往往把作為判定正常或異常標準的規定參數值定得低些,以保證人員有充裕的時間做出恰當的決策和採取恰當的行動。
(3) 監控聯鎖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的三個部分全部由儀器、設備構成。在檢知、判斷部分發現故障或異常時,驅動完成緊急停車或啟動安全裝置,不必人員介入。這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系統,適用於若不立即採取措施就可能發生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
2. 安全監控系統可靠性
安全監控系統的任務是及時發現故障或異常,及早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然而,安全監控系統本身也可能發生故障而不可靠。安全監控系統可能發生兩種類型的故障,即漏報和誤報。
(1) 漏報。在監控對象出現故障或異常時,安全監控系統沒有做出恰當的反應(例如報警或緊急停車等) 。漏報型故障使安全監控系統喪失其安全功能,不能阻止事故的發生,其結果可能帶來巨大損失。
為了防止漏報型故障,應該選用高靈敏度的感測元件,規定較低的規定參數值,以及保證驅動動作可靠等。
(2) 誤報。在監控對象沒有出現故障或異常的情況下,安全監控系統誤動作(例如誤報警或誤停車等)。誤報不會導致事故發生,故屬於「安全故障」型故障。但是,誤報可能帶來不必要的生產停頓或經濟損失,最嚴重的是會因此而失去人們的信任。為了防止誤報型故障,安全監控系統應該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安全監控系統的漏報和誤報是性質完全相反的兩種類型故障,提高安全監控系統可靠性是一件困難的工作。一般來說,表決系統既可以提高防止漏報型故障性能,又可以提高防止誤報型故障的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安全監控系統的可靠性。
㈧ 食品級鹽酸標准
GB1897-2008,是關於食品級鹽酸的衛生標准
其中規定:
㈨ 勞動法如何規定鹽酸長期使用為職業病
職業病的分類和防治有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分類目錄規定,勞動者得職業病,由專疾控中心進行診斷確定屬,而後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賠付。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自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按照上述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患職業病的職工在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茂名律師網頁鏈接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當地勞動部門領取);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書(包括門診病歷、急診病歷、住院病歷的復印件);勞動保障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書》,並通知單位和職工或親屬。職工憑《工傷認定書》可以申請工傷傷殘鑒定和享受工傷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