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管理條例
A. 現貨交易的管理的條例可以查到嗎
應該可以的,前段時間在尋投網上面看到有這方面的資料,你可以去看看,它蠻不錯的關於現貨交易的基本常識都有,你要的管理條例也有
B. 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中有哪些是關於市場管理的
·交通運輸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船舶管理市場管理的通知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旅遊局關於加強旅遊服務廣告市場管理的通知
·海南省商務廳關於轉發《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成品油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成品油市場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關於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全面加強演出市場管理的通知
·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關於《廈門市已購公有住房進入市場管理暫行辦法》有關條款中「同住成年直系親屬
·陝西省商務廳關於做好2010年度石油市場管理工作總結和2011年度工作安排的通知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報送房地產市場管理宏觀調控情況的通知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開展房屋拆遷估價市場管理專項整治的意見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開展房屋拆遷估價市場管理專項整治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國際航行船舶港口供應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
·農業部辦公廳關於保障春耕生產用種加強種子市場管理的緊急通知
·汕頭市人民政府關於《汕頭經濟特區實施<廣東省體育市場管理暫行規定>辦法》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經濟委員會、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稅務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北京市金銀飾品零售
·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貫徹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成品油市場管理暫行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省經貿委、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我省整頓成品油市場實施意見和《陝西省成品油市場管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加強國庫券轉讓市場管理的
·山東省政府批轉省出版局、省工商管理局《關於當前圖書市場管理問題的請示報告》的通知
·江蘇省運輸市場管理試行辦法
·國內貿易部、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財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印發《加強民用煤市場管理進一步做好民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家醫葯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嚴格執行《整頓中葯材專業市場標准》加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印發《成品油市場管理暫行辦法》的通
·電力工業部關於印發《電力建設市場管理規定》(暫行)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金銀飾品零售市場管理的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貫徹執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彩票市場管理禁止擅自批准發行彩票的通知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國輕工總會、國內貿易部、衛生部、國家技術監督局關於加強食鹽市場管理堅決杜絕非碘
·商業部、國家計委、國家民委、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物價局、國家技術監督局關於加強邊銷茶計劃管理和市
·物資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對南通市人民政府《關於民用木材水泥放開經營和加強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管理的試行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轉發市城鄉規劃建設局《關於進一步規范建築市場管理提高建築工程質量的若干
·九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九江市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C. 國家對現貨交易有哪些規定
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管理辦法(試行)
(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商品現貨市場交易行為,維護市場秩序,防範市場風險,保護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商品現貨市場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號)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商品現貨市場交易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法律法規規章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商品現貨市場,是指經依法設立或者經工商登記注冊的,由買賣雙方進行公開的、經常性的或定期性的商品現貨交易活動,具有信息、物流等配套服務功能的場所或互聯網交易平台。
第四條 從事商品現貨市場交易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商品現貨市場行業自律性組織應當接受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制定行業自律規則,加強業務培訓,建立高管誠信檔案,調解投訴和糾紛等。
第二章 商品現貨市場
第六條 商品現貨市場應當堅持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商品流通服務的宗旨。 第七條 商品現貨市場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提供交易的場所、設施及相關服務;
(二)建立健全交易規則、市場管理、信息服務、風險控制等各項規章制度;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八條 商品現貨市場應當遵守《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中的有關規定。
D. 白銀交易暫行管理辦法的現貨延期交收交易
第四十七條 現貨延期交收交易是指以支付保證金的形式在交易所集中買賣某種延期交收合約的交易活動,客戶可以選擇合約成交當日交割,也可以延期交割,同時引入延期補償費機制來調節實物供求矛盾。交易所按照延期補償費收取方式的不同設立Au(T+D)、Ag(T+D)和Au(T+N1)、Au(T+N2)等合約。
第四十八條 延期交收交易按買賣方向和交易性質分為:買入開倉報價、賣出平倉報價、賣出開倉報價、買入平倉報價。買入開倉報價是指買入一定數量的延期交收合約以增加多頭持倉的報價;賣出平倉報價是指對多頭持倉進行反向的賣出交易以了結多頭合約的報價。賣出開倉報價是指賣出一定數量的延期交收合約以增加空頭持倉的報價;買入平倉報價是指對空頭持倉進行反向的買入交易以了結空頭合約的報價。
第四十九條 延期交收合約的平倉順序,按照先開先平的原則處理。
第五十條 交易所分別限定會員和客戶可持有某延期交收合約的最大單邊持倉數量。當會員某一方向的持倉達到限倉上限時,其名下的所有客戶只能進行平倉報價,不能進行開倉報價。在交易所批準的客戶限倉額度內,客戶的最大持倉量由會員在其總限倉量內進行分配。當客戶某一方向的持倉達到限倉上限時,該客戶只能進行平倉報價,不能進行開倉報價。
第五十一條 延期交收合約的實物交割採用交收申報制度,交收申報時間為15:00—15:30,在每日的交收申報時段,多頭持倉可進行收貨申報、空頭持倉可進行交貨申報。交收申報結束前,客戶可以撤銷申報。
第五十二條 黃金延期交收合約的最小交收申報量為1千克、白銀延期交收合約的最小交收申報量為15千克,並按最小申報量的整數倍進行申報。申報交收需准備好相應的實物或資金,交收申報配對成功,在當日清算時完成資金和實物的過戶。
第五十三條 延期補償費是客戶延期交收時,補償給對方融通資金或實物所需的成本,延期補償費的支付方向根據交貨申報和收貨申報的數量對比確定。當某延期交收合約空頭申報的交貨量小於多頭申報的收貨量時,當日延期補償費支付方向為「空付多」,清算時該合約的全部空頭持倉,按一一對應的方式向全部的多頭持倉支付延期補償費。當某延期交收合約空頭申報的交貨量大於多頭申報的收貨量時,當日延期補償費支付方向為「多付空」,清算時該合約的全部多頭持倉,按一一對應的方式向全部的空頭持倉支付延期補償費;當交貨申報量等於收貨申報量時,不發生延期補償費支付。
第五十四條 延期補償費=持倉量×當日結算價×延期補償費率。延期補償費有按日收付和定期收付兩種收付方式。Au(T+D)合約和Ag(T+D)合約的延期補償費按日收付,節假日按節假日前一交易日確定的方向提前收(付)延期補償費。Au(T+N1)合約和Au(T+N2)合約的延期補償費為定期收付,根據合約規定的延期補償費支付日的延期補償費支付方向,在該日的全部多、空持倉之間進行延期補償費的收付,非延期補償費支付日的延期補償費率為0。Au(T+N1)合約的延期補償費支付日為1月、3月、5月……單數月份的最後一個交易日,Au(T+N2)合約的延期補償費支付日為2月、4月、6月……雙數月份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第五十五條 各延期交收合約的延期補償費率根據交易所公告執行。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交收狀況和利率水平對延期補償費率進行調整,原則上高於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當市場出現異常情況時,延期補償費率水平不受上述條件限制,交易所提前三個工作日,公告延期補償費率的調整情況,並報理事會備案。
第五十六條 當交貨申報量與收貨申報量不相等時,市場通過中立倉申報調節實物交收的矛盾。
第五十七條 中立倉是指為了獲取延期補償費而參與實物交收時生成的持倉。當交收申報的收貨量大於交貨量時,客戶以交實物的形式進行中立倉申報,交貨成功後,按當日結算價生成相應的多頭持倉;當交收申報的交貨量大於收貨量時,客戶以收實物的形式進行中立倉申報,收貨成功後,按當日結算價生成空頭持倉。中立倉免收手續費。
第五十八條 中立倉申報時間為15:31—15:40,客戶按照當日交收申報結果確定的中立倉方向進行申報,申報時交易所按合約當日結算價凍結生成相應持倉所需的保證金。中立倉最小申報量黃金為1千克、白銀為15千克,並按最小申報量的整數倍進行申報。中立倉申報結束前,客戶可以撤銷申報。
第五十九條 交收申報和中立倉申報按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集中撮合配對,配對成功的申報在當日清算時按合約當日結算價完成實物交割。交收配對成功但清算時沒有相應的可提資金或可用庫存,按交割違約處理。
第六十條 交易所按合約當日結算價和交易所公布的違約金比例計算違約金,違約部分不足1手按1手計。如果出現交收申報違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給未違約方,同時合約終止。如果中立倉申報違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給未違約方,未違約方的合約終止;違約方在交收配對時生成的中立倉依然為有效持倉。
第六十一條 延期交收合約允許連續持有,直至平倉或完成交收。交易所可以對連續持有時間超過規定期限的超期持倉徵收超期費。第一檔超期持倉期限為30個交易日(含)以上60個交易日以下、第二檔超期持倉期限為60日(含)以上,超期費的徵收及各擋超期費率按交易所的公告執行。超期費歸入交易所風險基金。超期費=超期持倉量1×當日結算價×第1檔超期費率+超期持倉量2×當日結算價×第2檔超期費率其中,超期持倉量1為第一檔超期期限對應的超期持倉量,超期持倉量2為第二檔超期期限對應的超期持倉量。
E. 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特別規定(試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
2013年第3號
《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特別規定(試行)》已經2013年8月15日商務部第7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並經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同意,現予發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商務部部長 高虎城
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證 監 會 主 席 肖鋼
2013年11月8日 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特別規定(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商品現貨市場交易活動,維護市場秩序,防範市場風險,保護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商品現貨市場健康發展,加快推行現代流通方式,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號),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商品現貨市場交易活動,應當遵守本規定。國家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商品現貨市場,是指依法設立的,由買賣雙方進行公開的、經常性的或定期性的商品現貨交易活動,具有信息、物流等配套服務功能的場所或互聯網交易平台。
本規定所稱商品現貨市場經營者(以下簡稱市場經營者),是指依法設立商品現貨市場,制定市場相關業務規則和規章制度,並為商品現貨交易活動提供場所及相關配套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第四條 從事商品現貨市場交易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商務部負責全國商品現貨市場的規劃、信息、統計等行業管理工作,促進商品現貨市場健康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依據職責負責商品現貨市場交易涉及的金融監管以及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的監管工作。
第六條 商品現貨市場行業協會應當制定行業規范和行業標准,加強行業自律,組織業務培訓,建立高管誠信檔案,受理投訴和調解糾紛等。
第二章 交易對象和交易方式
第七條 商品現貨市場交易對象包括:
(一)實物商品;
(二)以實物商品為標的的倉單、可轉讓提單等提貨憑證;
(三)省級人民政府依法規定的其他交易對象。
第八條 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的實物商品,應當執行國家有關質量擔保責任的法律法規,並符合現行有效的質量標准。
第九條 商品現貨市場交易可以採用下列方式:
(一)協議交易;
(二)單向競價交易;
(三)省級人民政府依法規定的其他交易方式。
本規定所稱協議交易,是指買賣雙方以實物商品交收為目的,採用協商等方式達成一致,約定立即交收或者在一定期限內交收的交易方式。
本規定所稱單向競價交易,是指一個買方(賣方)向市場提出申請,市場預先公告交易對象,多個賣方(買方)按照規定加價或者減價,在約定交易時間內達成一致並成交的交易方式。
第十條 市場經營者不得開展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禁止的交易活動,不得以集中交易方式進行標准化合約交易。
現貨合同的轉讓、變更,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辦理。
第三章商品現貨市場經營規范
第十一條 市場經營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提供交易的場所、設施及相關服務;
(二)按照本規定確定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對象,建立健全交易、交收、結算、倉儲、信息發布、風險控制、市場管理等業務規則與各項規章制度;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二條 市場經營者應當公開業務規則和規章制度。制定、修改和變更業務規則和規章制度,應當在合理時間內提前公示。
第十三條 商品現貨市場應當制定應急預案。出現異常情況時,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現市場風險。
第十四條 市場經營者應當採取合同約束、系統控制、強化內部管理等措施,加強資金管理力度。
市場經營者不得以任何形式侵佔或挪用交易者的資金。
第十五條 鼓勵商品現貨市場創新流通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建設節能環保、綠色低碳市場。
第十六條 鼓勵商品現貨市場採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建立互聯網交易平台,開展電子商務。
第十七條 市場經營者應當建立完善商品信息發布制度,公布交易商品的名稱、數量、質量、規格、產地等相關信息,保證信息的真實、准確,不得發布虛假信息。
第十八條 採用現代信息化技術開展交易活動的,市場經營者應當實時記錄商品倉儲、交易、交收、結算、支付等相關信息,採取措施保證相關信息的完整和安全,並保存五年以上。
第十九條 市場經營者不得擅自篡改、銷毀相關信息和資料。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商品現貨市場的行業管理,並按照要求及時報送行業發展規劃和其他具體措施。
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依據職責負責轄區內商品現貨市場交易涉及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
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派出機構負責商品現貨市場非法期貨交易活動的認定等工作。
第二十一條 市場經營者應當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報送有關經營信息與資料。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建立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必要時應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上級商務主管部門和本級人民政府。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市場經營者違反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由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責令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四條 市場經營者違反第八條、第十條規定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依法予以處理。
第二十五條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市場監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F. 最新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是哪一年修訂的
您好
最新的期貨條例是2005年左右修訂的,不過我需要提醒您,現在私人建立版的小型現貨平台、小權型投資平台很多,往往會叫你的交易系統奔潰,這樣的平台投資風險巨大,作為理財師,我個人建議您盡早遠離,做正規投資為好,比如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這是國家唯一批準的交易平台,真誠回答,希望您可以採納!!
G. 國內大宗商品行業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4、《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國家質檢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18769—2003)
5、《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服務規范》(商務部,2011年4月12日)
6、《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特別規定(試行)》(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令2013第3號)
7、《商務部關於促進電子商務應用的實施意見》(商電函[2013]911號)
8、《商務部關於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暫行)》(商務部公告2007年第19號)
9、《商務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推動大宗商品市場有序轉型的通知》(商建發[2012]59號)
10、商務部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商信字[2005]8號)
11、《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管理辦法(草案)》(商務部,2010年11月03日)
12、《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5]2號,2005年1月8日)
13、《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組織實施電子商務專項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05]252號)
14、《電子商務模式規范》(商務部2009年第21號公告,國家標准SB/T10518—2009)
15、《網路交易服務規范》(商務部2009年第21號公告,國家標准SB/T10519—2009)
16、《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台服務及其等級劃分規范:B2B/B2C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國家標准GB/T24661.2—2009)
17、《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2010年第49號)
18、《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聯合發布,2007年6月1日)
19、《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2012年國家工信部發布)
20、《全國商品市場體系建設綱要》(商務部:商建發[2004]267號)
21、《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年中辦、國辦公布)
22、《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147號令)
23、《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工信部:2009年3月31日)
24、《商務部等13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商建發[2014]60號)
25、《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管理暫行規定》(2014年4月15日)
26、《國家工商總局關於加強商品交易市場規范管理的指導意見》(工商市字[2013]210號)等。
說明:以上詳文可登錄國務院「各相關部委」官方網站查閱
H. 一些交易場所開展「現貨(連續)交易」,這種交易方式是否合規,有什麼的風險
現貨連續交易,或稱現貨延期交易、現貨T+D,是一種杠桿交易,允許投資者通過每日支付一定費用將交割期限無限延後,並可以通過平倉離場免去交割,交易對象實際上是抽象出的符號和合約,實踐中交割率極低。該模式以採取集中競價、連續競價的交易方式成交,投資者的交易指令匯聚於交易場所,由交易場所按照一定的成交規則予以自動撮合配對。除允許無限延期交割外,該交易模式與期貨交易極為類似。
違規問題:上述交易模式違反了國發[2011] 38號、國辦發[2012] 37號文件關於不得採取集合競價、連續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不得以集中交易方式進行標准化合約交易等規定。此外,其具備《期貨交易管理條例》中「採用公開的集中交易方式以期貨合約為交易標的」的期貨交易特徵。
I. 誰有「中央企業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全文謝謝
中國期貨交易管抄理暫行條例http://www.jrqhw.com/chdd/flfg/200602/20060226201510_113_2.html
由國資委主持、證監會參與起草的《中央企業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暫行條例》)已經醞釀成熟,即將下發給央企討論。
國資委正在積極制定的《中央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辦法》、《中央企業內部控制評價辦法》、《中央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管理辦法》等系列政策,都將於近期出台,具體內容還未公布。
相關介紹:http://www.21cbh.com/shownews.asp?newsid=5568(需注冊)
J. 期貨交易的法律法規
國務院關於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決定對《期貨交易管理條例》作如下修改: 期貨合約的買方,如果將合約持有到期,那麼他有義務買入期貨合約對應的標的物;而期貨合約的賣方,如果將合約持有到期,那麼他有義務賣出期貨合約對應的標的物(有些期貨合約在到期時不是進行實物交割而是結算差價,例如股指期貨到期就是按照現貨指數的某個平均來對在手的期貨合約進行最後結算)。當然期貨合約的交易者還可以選擇在合約到期前進行反向買賣來沖銷這種義務。
買賣期貨合約的時候,雙方都需要向結算所繳納一小筆資金作為履約擔保,這筆錢叫做保證金。首次買入合約叫建立多頭頭寸,首次賣出合約叫建立空頭頭寸。然後,手頭的合約要進行每日結算,即逐日盯市。
建立買賣頭寸(術語叫開倉)後不必一直持有到期,在股指期貨合約到期前任何時候都可以做一筆反向交易,沖銷原來的頭寸,這筆交易叫平倉。如第一天賣出10手股指期貨合約,第二天又買回10手合約。那麼第一筆是開倉10手股指期貨空頭,第二筆是平倉10手股指期貨空頭。第二天當天又買入20手股指期貨合約,這時變成開倉20手股指期貨多頭。然後再賣出其中的10手,這時叫平倉10手股指期貨多頭,還剩10手股指期貨多頭。
一天交易結束後手頭沒有平倉的合約叫持倉。在以上交易過程中,第一天交易後持倉是10手股指期貨空頭,第二天交易後持倉是10手股指期貨多頭。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當時的羅馬議會大廈廣場、雅典的大交易市場就曾是這樣的中心交易場所。到12世紀,這種交易方式在英、法等國的發展規模很大,專業化程度也很高。 1251年,英國大憲章正式允許外國商人到英國參加季節性交易會。後來,在貿易中出現了對在途貨物提前簽署文件,列明商品品種、數量、價格,預交保證金購買,進而買賣文件合同的現象。1571年,英國創建了實際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場——倫敦皇家交易所,在其原址上後來成立了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其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第一家穀物交易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開設了咖啡交易所。1666年,倫敦皇家交易所毀於倫敦大火,但交易仍在當時倫敦城的幾家咖啡館中繼續進行。17世紀前後,荷蘭在期貨交易的基礎上發明了期權交易方式,在阿姆斯特丹交易中心形成了交易鬱金香的期權市場。1726年,另一家商品交易所在法國巴黎誕生。
1、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產生;
2、1874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產生;
3、1876年倫敦金屬交易所產生;
4、1885年法國期貨市場產生操作方式。 1.以小博大。期貨交易只需交納5-10%的履約保證金就能完成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合約交易。由於期貨交易保證金制度的杠桿效應,使之具有 「以小博大」 的特點,交易者可以用少量的資金進行大宗的買賣,節省大量的流動資金。
2.雙向交易。期貨市場中可以先買後賣,也可以先賣後買,投資方式靈活。
3.不必擔心履約問題。所有期貨交易都通過期貨交易所進行結算,且交易所成為任何一個買者或賣者的交易對方,為每筆交易做擔保。所以交易者不必擔心交易的履約問題
4.市場透明。交易信息完全公開,且交易採取公開競價方式進行,使交易者可在平等的條件下公開競爭。
5.組織嚴密,效率高。期貨交易是一種規范化的交易,有固定的交易程序和規則,一環扣一環,環環高效運作,一筆交易通常在幾秒種內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