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環境保護條例
1. 西北地區的生態問題及治理措施
1、甘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開發礦產資源、運行水電設施、偷排污染物,嚴重破壞了祁連山生態環境,加劇了水源地東西兩大河上游雪線上移、冰川退縮、草原退化、林木減少和徑流量銳減等問題,為各省區生態建設敲響了警鍾。
2、水資源不足、水土流失嚴重,草場退化沙化、水土環境污染、濕地生態功能退化、耕地質量下降、森林生態功能弱、地質災害頻發等生態問題依然存在。
措施:
1、強化三江源、祁連山、黃土高原、防沙帶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及生態敏感脆弱區的保護和生態修復;推進伊犁河、額爾齊斯河、環青海湖、湟水河、黃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加強水污染防治;倡導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新模式的低碳生活。
2、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甘肅進一步規范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環境監管,對違規建設項目進行清理;青海是各大水系的源頭,要強化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等專項工程,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3、五省區應強化供給側改革和空間用途管制,加強多渠道協同控制,推進水質改善和水體環境保護工作;分級分類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加快農村環境整治;提升環境監管能力,推進治理現代化。
(1)甘肅環境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西北地區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是本區主要的氣候特徵。西北地區由於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除秦嶺以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500毫米以下,屬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和高寒氣候,其中黃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間,柴達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
河西走廊少於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魯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幾乎終年無雨。由於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沙漠廣布等原因,西北地區的地表水量約為2200億立方米/年,僅佔全國總徑流量的8%左右。
乾旱缺水是困擾西北地區農業轉型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主要障礙之一。作為我國第一個農業「高新區」,陝西楊凌被賦予了建設成為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核心區的「國家使命」。2017年,楊凌的旱作農業技術在全國示範推廣面積達7186.98萬畝,示範推廣效益212.22億元。
2. 甘肅星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甘肅星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2012-02-2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雁西路3992號E區6號樓2單元501室。
甘肅星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0102591203175Y,企業法人潘星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甘肅星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防腐工程、脫硝工程施工;環保系統設備安裝;環保設備、除塵器、脫硫塔、脫硝設備、鍋爐及輔機、高低壓成套電器、機械設備、水暖材料、保溫材料、水處理設備銷售;以下項目限分支機經營:環保設備、除塵器、脫硫塔設備、保溫和水處理設備、機械設備研發、加工。(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甘肅星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 甘肅的問題
綜合分: 65.7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60 土地資源: 64
宏觀經濟: 64 財政稅收: 55
工業經濟: 67 勞動就業: 69
能源能耗: 68 環境保護: 62
文化教育: 73 醫療衛生: 75
蘭州
綜合分: 46.5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30 土地資源: 27
宏觀經濟: 55 財政稅收: 52
工業經濟: 45 勞動就業: 43
能源能耗: 66 環境保護: 66
文化教育: 26 醫療衛生: 51
嘉峪關
綜合分: 46.2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23 土地資源: 42
宏觀經濟: 53 財政稅收: 34
工業經濟: 37 勞動就業: 50
能源能耗: 25 環境保護: 56
文化教育: 47 醫療衛生: 48
酒泉
綜合分: 44.4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27 土地資源: 37
宏觀經濟: 54 財政稅收: 51
工業經濟: 44 勞動就業: 50
能源能耗: 51 環境保護: 46
文化教育: 33 醫療衛生: 45
金昌
綜合分: 42.8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36 土地資源: 51
宏觀經濟: 41 財政稅收: 45
工業經濟: 35 勞動就業: 49
能源能耗: 60 環境保護: 46
文化教育: 45 醫療衛生: 36
白銀
綜合分: 39.0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22 土地資源: 41
宏觀經濟: 38 財政稅收: 38
工業經濟: 19 勞動就業: 40
能源能耗: 31 環境保護: 48
文化教育: 49 醫療衛生: 63
張掖
綜合分: 38.4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48 土地資源: 49
宏觀經濟: 41 財政稅收: 41
工業經濟: 15 勞動就業: 49
能源能耗: 20 環境保護: 39
文化教育: 44 醫療衛生: 38
平涼
綜合分: 38.0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37 土地資源: 42
宏觀經濟: 42 財政稅收: 37
工業經濟: 19 勞動就業: 41
能源能耗: 26 環境保護: 47
文化教育: 48 醫療衛生: 45
武威
綜合分: 37.6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57 土地資源: 51
宏觀經濟: 38 財政稅收: 40
工業經濟: 18 勞動就業: 37
能源能耗: 30 環境保護: 50
文化教育: 55 醫療衛生: 38
天水
綜合分: 34.9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36 土地資源: 48
宏觀經濟: 31 財政稅收: 57
工業經濟: 24 勞動就業: 38
能源能耗: 22 環境保護: 36
文化教育: 48 醫療衛生: 30
慶陽
綜合分: 32.8
發表評論 | 查看詳情 資源評測 資源評測
人口資料: 34 土地資源: 45
宏觀經濟: 42 財政稅收: 33
工業經濟: 13 勞動就業: 41
能源能耗: 13 環境保護: 42
文化教育: 45 醫療衛生: 30
定西
4. 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新《食品安全法》對保健食品、網路食品交易、食品添加劑等當前食品監管中存在的難點問題都有涉及,讓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商家承擔連帶責任;國家工商總局發文規定,電商大促10月1日起不得限定退貨條件;民政部將再次提高各類優撫對象的撫恤優待和補助標准,在這次提標中將重點向參加過抗戰的老戰士傾斜,通過多種手段來確實保障他們的生活;《山西省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明確,用人單位應當為在職女職工每人每月發放不低於三十元的衛生費……自今年10月1日起,從中央到地方,一批法律法規開始實施。
中央:
《食品安全法》10月1日起實施
食品不合格賠償保底千元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食品安全法》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諸多熱點問題被消費者寄予厚望,消費者最關心什麼?食品安全維權還有哪些難點?昨天,北京消協依託消費者網發布最新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是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問題。對於維權難,消費者認為當前食品消費維權主要難在取證、檢測和責任不好認定上。
「您最關心新《食品安全法》哪些內容?」29.49%消費者選擇「食品安全全程追溯」,排在第一位,之後依次為加大處罰力度、千元保底賠償和確立首負責任制。
數據說明,消費者最關心的,是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管理體系,嚴格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行為,提升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其次是關心加大處罰力度,形成有效震懾;設置千元保底賠償,激發消費者依法維權熱情;確立首負責任制,為消費者依法維權提供方便。
與消費者不同的是,經營者對食品安全全程追溯、明確網路食品交易主體責任、確立首負責任制等有關制度建設表現得更加關心,而對聲明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葯物、加大處罰力度及設置「千元保底賠償」等有關懲罰和監督的條款,卻明顯缺乏關注與重視。
10月1日起提高抗戰老戰士優撫補助標准
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介紹,民政部將在10月1號再次提高各類優撫對象的撫恤優待和補助標准,在這次提標中將重點向參加過抗戰的老戰士傾斜,通過多種手段來確實保障他們的生活。
近日,民政部剛下發通知,向抗戰老兵發放5000塊錢的生活補助和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其中也包括國民黨的抗戰老兵。
竇玉沛介紹,民政部所掌握國民黨的抗日老兵數量是6000多人。民政部所服務保障的抗戰老兵一般都是在鄉的。這些人可能生活相對比較困難,民政部發放補助的條件是參加過抗戰,後來在解放戰爭中起義投誠,或者參加完抗戰回鄉務農。目前,民政部服務保障的抗戰老兵和老同志是5萬多人,給每個人發放5000塊錢。
竇玉沛同時介紹,民政部平時對參加過抗戰的在鄉的老戰士都有生活補助,目前中央補助的標準是每年7000多元,有些地方根據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還要高一些。
《網路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10月1日起實施
工商總局:電商大促10月1日起不得限定退貨條件
年末「雙11」、「雙12」等電商「大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今年電商「大促」中,如果再出現「預售不享受7天無理由退換貨」、「贈品不享受三包」等限制條款,將得到遏制。工商總局發布《網路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從10月1日開始,電商平台再進行集中促銷活動如出現上述違反「規定」的行為,可能會被查處。
根據《規定》,網路集中促銷,是指在特定時間內,網路集中促銷組織者即第三方交易平台組織經營者在互聯網上,通過提供優惠條件開展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
其中,作為集中促銷的組織者第三方交易平台應當記錄、保存促銷活動期間在其平台上發布的商品和服務信息內容及其發布時間。同時,交易平台需對網路商戶的促銷活動進行檢查監控,如發現商戶有違法違規的行為,可以停止對其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務,並予公示。
對於此前「雙11」中曾經出現部分店家規定預售商品無質量問題不得退換貨,且得到了交易平台的支持等問題,此次《規定》中明確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不得採用格式條款設置訂金不退、預售商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自行解釋商品完好、增加限退條件等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
《關於取消有關水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通知》10月1日起實施
兩部門取消船舶港務費等七項水運涉企收費
記者從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從今年10月1日起,船舶港務費、特種船舶和水上水下工程護航費、船舶臨時登記費、船舶煙囪標志或公司旗注冊費、船舶更名或船籍港變更費、船舶國籍證書費、廢鋼船登記費等7項中央級設立的有關水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將被取消。
兩部門表示,此舉旨在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收費清理改革的工作部署,並切實減輕航運企業負擔,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
根據兩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取消有關水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通知》,兩部門要求各省(區、市)財政、價格部門要對省級設立的水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進行清理。取消屬於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或體現一般性管理職能,以及主要目的是養人、違背市場經濟基本原則的不合理收費項目。堅決取締違規設立的收費項目。
甘肅:
甘肅社會救助條例10月1日起實施
全省年均救助人數達1200萬
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發布會,通報《甘肅省社會救助條例》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據悉,該條例是甘肅省首部、也是全國省級層面第二家出台的全面統籌規范各類社會救助制度的地方性法規,對推進全省社會救助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甘肅省民政廳廳長肖慶平介紹,甘肅省情比較特殊,貧困人口相對較多,僅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三項制度性救助就達430多萬人,加上災害救助、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各種應急性救助,年均救助人數約1200萬,接近全省總人口的一半。為此,條例放眼於依法治省、聚焦於依法救助、致力於助推扶貧,是一部針對性、指導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地方性法規。
肖慶平介紹,條例緊貼省情實際,對「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以及「社會力量參與」等內容深入細化完善,使「8+1」救助體系更具有甘肅特色,更利於助推發展,更便於操作實施,增強了貫徹落實的針對性和指向性。
5. 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
從左至右:副院長兼副總工程師余志山、副院長兼紀委書記孫於春、院長黎志恆、黨委書記鄧國強、副院長兼總工程師趙成
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機構及隊伍現狀表
三、監測裝(設)備配備現狀
甘肅省的地質環境監測的手段較為單一,主要依靠人工實地測量,測量裝備均採用萬用表、電線,監測數據採用人工填寫,最後有專人負責錄入計算機。
四、信息化建設情況
2008年甘肅省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的具體業務仍由蘭州中心氣象台和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兩家承擔。時間為5月1日至9月30日,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的重點區域為蘭州、隴南、天水、甘南、臨夏、定西、平涼、慶陽和白銀9個地區。
(一)預警數據傳輸
氣象數據和預警產品主要通過2M專線以專線方式傳輸,預警產品以甘肅省氣象局和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的名義聯合發布,以手機簡訊、電視、網路等多種渠道發布。
在氣象數據的傳輸頻率上,蘭州中心氣象台在無降雨、小雨和中雨日,每天下午16:00~17:00通過2M專線將全省范圍內的降水預報數據傳輸傳到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預警中心;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和持續連陰雨日,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將數據傳輸傳到省地質環境監測院預警中心。
(二)預報預警流程
1.收到蘭州中心氣象台發來的甘肅省境內未來24小時降雨預報數據以及前期實際降雨數據半小時內,監測院預報組根據區域地質環境背景、地質災害發育規律和甘肅省地質災害易發區圖等,結合當天的預報降水量、降水區域,以及降水累加值等資料,在已確定的降雨特徵值基礎上,分析判斷降雨誘發地質災害的空間范圍及其可能性程度,進行預報預警等級劃分。
2.監測院預報組將預報預警結果與監測院預報預警課題組會商,最終確定預報范圍和級別。
3.將預報預警范圍和級別報院主管領導簽發,並報省國土資源廳主管部門審批。
4.將預報預警結果通過2M專線傳輸到蘭州中心氣象台。
5.蘭州中心氣象台製作氣象預報節目時,將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結果主要通過甘肅電視台20點的天氣預報節目發布,同時通過簡訊、廣播電台和甘肅省氣象局網站等媒體向社會公眾發布。
6.省國土資源廳,通過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網站和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網站向社會公眾發布,同時通過電話、簡訊、傳真、E-mail等方式將預報預警結果通知預警地區國土資源局。
最後,蘭州中心氣象台和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將預報預警結果及時存檔。
五、主要監測成果和服務
2008年度發布地質環境公報1份,地下水動態監測年報7份,水情通報7份。在2008年主汛期,共發布了34次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產品,其中Ⅲ級28次,Ⅳ級6次,成功預報20次。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各地根據預報預警信息,及時啟動「群測群防」等防災體系,有效地減少了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通過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2008年主汛期,全省未發生一起一次死亡及失蹤10人以上的重大地質災害。
六、法制建設
1.《甘肅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2002年12月2日。
2.《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意見》,甘政發〔2006〕45號。
6. 甘肅北斗星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甘肅北斗星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2018-09-13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東北郊工業園區昆侖大道創業大廈6樓602孵化區工位。
甘肅北斗星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0702MA74FQE48U,企業法人趙開慧,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甘肅北斗星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精密儀器及設備、環境監測儀器、醫療設備、變壓器及電子元器件的銷售、運營、維護、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及技術服務;環保設備工程安裝、軟體開發及銷售;環保設施維修、維護和技術服務;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計算機系統集成。(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甘肅北斗星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