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法規預演算法律制度
⑴ 談談學習財經法規的內容
篇一,財經法規心得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學習總結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內德這么課程在此時也容快結束了,剛開始對這門課程我是覺得它往往感到艱澀難懂、繁冗復雜、不易掌握,不過後來經過有那麼久的學習覺得也不盡是那樣的,下面我就說說對這么課程的總結吧。首先,我要說說我的收獲。1、會計人員一定要精通法律啊。這是最基本的,這樣以後在單位中才不會給自己或是單位惹麻煩。2、知道稅法對單位是怎麼一回事了以前對稅收是一種很模糊的概念,就知道他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現在明白稅收對企業對國家多個人來講要怎樣去面對了。3、會計人員一定要有德要有品。接著是在學習中的不足。1、練得太少了,尤其是講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那一章,很多日期記得是模稜兩可的,有印象就是不能很准確的說出來,概念也是稀里糊塗的,稅法這章主要是免稅啊、不納稅啊、低稅的種類搞不清。2、回歸教材不夠導致對知識記憶不夠啊。最後是對學習該課程的一些建議。1,我覺得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同時注意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的落實程度。通常越是難的知識,越需關注學習過程。盯著目標,容易減少對過程的關注。
⑵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和我網上下載的考試大綱比了少了「財政法規制度」(政府采購
你的書並沒有盜版,而是舊版的,如果沒有錯應該是2008年8月份版的,最新出回來的書是有第五章《財政法規制度答,包括有預演算法律制度、政府采購法律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等有關內容,網上的考試大綱也是最新的考試大綱,建議你買最新版的也就是第四版的書,至於會計基礎則沒有變化,暫時不用換書。
詳細可以瀏覽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網頁
http://ckfz.cfeph.cn/shownews.asp?id=1268
我也報考了,本來沒有買書的,因為去年考過,上網查了考試大綱和最新教材才發現財經法規很多地方改了。
⑶ 財經法規有哪些
太多,金融 公司 保險 等
⑷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
這個是你學校組織的,不是財政局組織的,所以除了你們學校的老師別人似乎是無法專知道的
范圍屬不外乎那本教材,既然你是會計專業的學生,我想那麼點基本的知識是難不倒你的,還是那句話,好好做做書後習題,有空的話自己上網找近年的試題做做,全國從業資格考綱是一樣,所以不管哪裡的試題應該都有用
⑸ 跪求!財經法規的會計法律制度和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這兩章的試題與答案。
【很多,字數有限制。先放一部分下面吧】
第二章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無紙化高頻考題(單選題)
單選題:
1
依據《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下列結算方式中,不屬於支付結算范疇的是()。
使用票據結算
匯兌
使用現金結算
委託收款
2
下列各項中,能夠批准金融機構進行支付結算的法定機構是()。
中國人民銀行
銀監會
省級人民政府
國務院
3
下列各項中,屬於支付結算實行的管理體制的是()。
統一管理
分級管理
行業管理
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
4
根據《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負責制定統一的支付結算制度的機構是()。
政策性銀行
商業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
財政部
5
下列各項中,屬於支付結算和資金清算中介機構的是()。
證券公司
保險公司
銀行
當鋪
6
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單位、個人和銀行辦理支付結算業務時必須遵守的原則的是()。
銀行不墊款
誰的錢進誰的賬,由誰支配
恪守信用,履約付款
優先保障收款人的利益
7
下列各項中,不屬於支付結算票據的是()。
支票
匯票
本票
發票
8
下列各項中,不屬於支付結算主要法律依據的是()。
《票據法》
《電子支付指引》
《支付結算辦法》
《合同法》
9
下列各項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凍結依法背書轉讓的票據款項
銀行應依法為單位、個人在銀行開立的各類賬戶保密
銀行不得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賬戶查詢業務
銀行不得停止單位、個人存款的正常支付
10
根據《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於制定支付結算票據和憑證統一印製規定的法定機構是()。
中國人民銀行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銀監會
11
單位、個人和銀行開立、使用賬戶應依據的法規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銀行賬戶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
12
下列關於票據和結算憑證的填寫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必須用正楷書寫
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到「角」為止的,在角之後可以不寫「整」字
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到「分」為止的,在分之後不需寫「整」字
票據的大寫出票日期未按要求規范填寫的,銀行不予受理
13
某支付結算票據的出票日期為10月12日。下列各項中,屬於其在票據上的正確寫法的是()。
10月12日
十月十二日
壹拾月壹拾貳日
零壹拾月壹拾貳日
14
票據出票的大寫日期未按要求規范填寫的,銀行可以受理,但由此造成損失的,承擔損失的當事人是()。
銀行
出票人
收票人
付款人
15
對於票據出票日期使用小寫填寫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銀行受理,但由此造成損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擔
銀行受理,但由此造成損失的,由銀行自行承擔
銀行受理,但由此造成損失的,由出票人和銀行共同承擔
銀行不予受理
16
根據《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票據簽發後,可以更改的項目是()。
出票日期
收款人名稱
用途
票據金額
17
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開立賬戶的開戶單位,應當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具體監督
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開立賬戶的開戶單位,應當接受中國人民銀行分行的具體監督
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開立賬戶的開戶單位,應當接受銀監會的具體監督
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開立賬戶的開戶單位,應當接受開戶銀行的具體監督
18
根據《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現金的結算起點是()。
1000元
1500元
2000元
10000元
19
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現金結算起點的調整,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報財政部備案
現金結算起點的調整,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報銀監會備案
現金結算起點的調整,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報國務院備案
現金結算起點的調整,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報發改委備案
20
開戶銀行核定單位庫存現金限額的一般標準是()。
單位1-3天的日常零星開支所需現金
單位3-5天的日常零星開支所需現金
單位5-10天的日常零星開支所需現金
單位10-15天的日常零星開支所需現金
——————————————————————
您好,用心、細心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題還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請記得採納;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請指向我的圖像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祝您生活愉快!
⑹ 江湖救急!!!財經法規 財務法規 會計法規有的很么區別
1、《財經法規》分為會計法規、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其他相關法律制度和會計職業道德四個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會計核算的法律規定、會計監督的法律規定、違反《會計法》的法律責任、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票據法律制度和會計職業道德。《財經法規》知識面廣,結構嚴謹,語言通俗易懂,注重法規理論與實際案例相結合,是一本符合高職高專教育特點的教材。 《財經法規》可作為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和財經管理類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社會人員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培訓和復習參考書。
2、財務法規是指規范企業財務活動、協調企業財務關系的法令文件。我國目前企業財務管理法規制度有企業財務通則、行業財務制度和企業內部財務制度等三個層次。其定義是: 國家立法和行政機關制定、頒布的有關企業、事業等單位在財務活動中必須遵守的各種法律、條例、規章制度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它體現國家管理國民經濟的要求,具有強制性,是企業、事業等單位進行財務收支活動的准則和國家依法進行財政監督的准繩。 在中國,根據重要程度的不同,財務法規有些由財政部頒布,有些由國務院頒布,有些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在不與國家統一的財務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企業主管部門有權制定帶有補充性質的財務法規。財務法規的制定,必須服從國家的財經方針政策,並且要適應經濟建設事業不斷發展的需要,不斷完善和提高。中國財務法規的數量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關企業的財務法規,大體上包括以下幾類:成本管理
關於成本管理方面的法規。即為了加強對企業成本工作的領導和監督而頒發的一系列單行法規。這些法規作過多次修訂補充,其中比較重要的有:1953年財政部制定的《國營工業企業統一成本計算規程》,1959年國家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制定的《關於加強成本計劃管理工作的幾項規定》,1963年財政部制定的《關於基本建設投資和各項費用劃分的規定》,1973年財政部制定的《國營工業交通企業若干費用開支辦法》和《關於加強國營工業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若干規定》。在總結現行各項有關成本管理法規執行情況的基礎上,1984年國務院頒發了《國營企業成本管理條例》,對成本開支范圍、成本核算以及監督、制裁等作了全面的規定。
專項資金管理
關於專項資金管理方面的法規。為了促進企業管好、用好各項專門用途的資金而制定的,包括對折舊基金、更新改造基金、大修理基金、職工福利基金、生產發展基金等的管理的各種規定。國家在一些文件中,還規定了各類資金的提取、使用和管理制度。
企業加強財務管理
關於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實行經濟核算制方面的法規。為了督促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濟效益,國家在許多文件中對此作過規定。如1961年制定的《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對財務管理和經濟核算專門列了一章。1981年,財政部制定的《國營工交企業經濟核算工作試行辦法》,1982年國務院批轉財政部《關於加強國營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報告》,都是這方面的重要法規。
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
關於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方面的法規。即為了保證國營企業的固定資產、流動資金的完整和合理、節約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而制定的單行法規。在固定資產方面,1979年財政部制定了《關於國營企業固定資產實行有償調撥的試行辦法》,1980年財政部、國家經濟委員會制定了《關於徵收國營工業交通企業固定資產佔用費的暫行辦法》。在流動資金需用量的核定上,大都是在歷次清產核資工作中作出專門規定,並且在歷年的財務收支計劃的編制辦法中加以補充。
調整國家與企業經濟利益
關於調整國家與企業經濟利益方面的法規。即為了對國營企業的利潤進行合理分配,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之間的利益,調動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法規。如1978年財政部制定的《國營企業試行企業基金的規定》,1979年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國營企業實行利潤留成的規定》(1980年作了部分修改),1983年國務院批轉的財政部《關於國營企業利改稅試行辦法》等。
3、會計法規(accounting statutes and regulations):國家管理會計工作的法律、條例、規則、章程、制度等的總稱。它是以會計理論為指導,將會計工作所應遵循的各項原則和方法,用法規的形式肯定下來,保證會計工作正常進行,以達到一定目標的經濟管理法規。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事務的處理以及有關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規定。
中國會計法規的沿革:
(1)歷史
在中國歷代王朝的典章制度中,有許多涉及會計方面的規定。據《周禮》記載,西周時就有設置「司會」的官職和進行月計歲會的規定。秦朝的《效律》,唐朝的《唐律》,都有關於會計工作的規定。宋朝設置有「會計司」作為國家主管財會的機構。在《宋會要輯稿·食貨》中記載:「錢谷簿書,皆依法置造」。
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曾於1914年頒布會計法,嗣後又頒布一些如《國有鐵路會計條例》等專業會計法規。國民黨政府於1931年成立主計處以後,陸續制定了一些會計法規,主要有《會計法》《會計師法》、《決演算法》《公有營業會計制度設計要點》等,同時在《公司法》、《所得稅法》等法規中,也有關於會計方面的規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會計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即在財政部內設置了管理全國會計制度的機構——會計制度處(1950年 9月改為會計制度司,1979年改為會計事務管理司),並確定會計立法應貫徹「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除重要的會計法規由國家立法機關和國務院(1954年以前為政務院)制定頒布外,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財政部制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和國務院各業務主管部門,在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訂本地區、本部門的會計制度或補充規定,報財政部審核批准或備案。各單位必須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處理會計事務。這樣,既滿足了國家管理宏觀經濟的需要,又適應各級機構管理經濟的需要。
(3)建國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和有關部門陸續制定了大量會計法規,並且不斷改進、充實和完善,已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會計法規體系。按其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類: 會計工作的基本法 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會計法》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1985年 1月21日通過,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計6章31條,對會計工作的地位、作用和管理體制,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職責,以及違反《會計法》的法律責任等都作了規定。 會計機構和人員的法規 包括對會計機構的設置,會計人員的配備、職責、技術職稱、任免和獎懲等方面的規定,如《會計人員職權條例》(1978)、《關於成立會計顧問處的暫行規定》(1980)、《會計幹部技術職稱暫行規定》(1981)等。
(4)法規
會計業務法規 :包括對會計業務所應遵守的基本規則、具體要求和方法等方面的規定,如《會計人員工作規則》(1984)、《會計檔案管理辦法》(1984)等。這類法規,按照專業的不同,又可分為:①預算會計法規。如《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1966)、《財政機關總預算會計制度》(1983)等②企業會計法規,包括企業通用的和各行業專用的會計業務法規。前者如《國營企業決算報告編送辦法》(1955);後者又可分為工業、農業、商業、鐵道、交通、郵電、施工等企業的會計制度。③建設單位會計法規。如《國營建設單位會計制度》(1983)。④農業生產隊會計法規。如《農村人民公社生產隊會計制度》(1978)。⑤金融機構會計法規。如《中國人民銀行會計基本制度》(1972)。⑥中外合營和對外經營單位會計法規。如《國營對外承包企業示範會計制度》(198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制度》(1985)等
⑺ 財經法規 會計法律制度案例分析題中的兩道選擇題 請教求解釋 具體相關規定有沒有
1,ABD,2,ABC
1B,根據審計法和《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入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門、國有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單位,依法實行內部審計制度,並在下列單位,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
1.審計機關未設派出機構,財政、財務收支金額較大或者所屬單位較多的政府部門;
2.縣級以上國有金融機構;
3.國有大中型企業;
4.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
5.國家大型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
6.財政、財務收支金額較大或者所屬單位較多的國家事業單位;
7.其他需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單位。
上述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設立總審計師。符合第三條所以必須設置獨立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
2,《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
財政部門依法對各單位任用會計人員的下列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一)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二)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是否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任職資格。
職業道德:第三十五條
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會計監督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濫用職權的;
(二)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三)索賄受賄的;
(四)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
⑻ 請問 2011年江西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的考試大綱是什麼有財政預演算法律制度嗎急用啊 謝
江西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今年的和去年考試內容部分一點變化都沒有
財經法規一共四章
沒有你說的章節
另外稅收征管法律部分不需要稅務的計算
你可能買到了外省的書才有這個東西的
⑼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中出現的、涉及的全部法律 制度/法律法規有哪些
內容講解
第一節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掌握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
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章等。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過程中以及國家在管理會計工作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稱為「會計關系」,處理上述各種經濟關系,就需要用會計法律制度來規范。
二、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1、會計法律
會計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它是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規范,是制定其他會計法規的依據,也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准則。
2、會計行政法規――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定並經國務院批准發布
制定依據是《會計法》。
國務院發布的有《總會計師條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3、國家統一會計制度
(1)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會計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2)會計部門規章:
會計部門規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制定,並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辦法。
如:《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
(3)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國務院財政部門以文件形式印發的制度辦法,其制定依據是會計法律和會計行政法規。包括:
《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准則
《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
《企業會計制度》
《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小企業會計制度》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4)地方性會計法規:
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與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會計法規。也是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應用舉例】
1、在我國會計法律制度體系中,《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屬於()
A會計法律B會計行政法規C會計部門規章D會計規范性文件
【答案】B
【解析】《總會計師條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均屬於會計行政法規。
2、下列各項中,屬於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有()
A企業會計准則B會計檔案管理辦法C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D會計法
【答案】ABC
【解析】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包括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ABC均屬於國家統一會計制度。
3、下列各項中,屬於會計法律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B總會計師條例
C會計基礎工作規范D企業會計制度
【答案】A
【解析】B屬於行政法規;CD屬於國家統一會計制度
4.下列各項中,屬於會計行政法規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B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C會計基礎工作規范D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答案:D
解析:A屬於會計法律;BC屬於會計規范性文件
5、下列各項中,屬於會計法律制度的有()
A會計法B企業會計制度
C總會計師條例D單位內部會計核算流程
答案:ABC
解析:單位內部會計核算流程屬於單位內部控制。不屬於會計法律制度
6、國務院發布的《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法律地位低於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答案】對
【解析】《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屬於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屬於會計法律,是最高層次的會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