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准規程准則規章
① 規范、規定、制度的區別
制
zhì
【名】
規章,制度〖system〗: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
擅作典制。——《史記·禮書》
雖有典制。——《三國志·孫權傳》
今京不度,非制也。——《左傳·隱公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規定
guīdìng
〖stipulate〗∶法律用詞。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如在合同、條約、契約、遺囑、法律中)
他在遺囑里規定,他的兒子們都得學手藝
〖prescribe;stipulate;institute〗∶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
只有政府的告示和報紙上的文章,其中規定著禁止什麼,他才覺得一清二楚。——《裝在套子里的人》
規定
guīdìng
〖stipulation;prescription;formulation〗∶預先制定的規則
關於獎金如何發放,上級最近有新的規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辦法
bànfǎ
〖way;means;measure〗∶辦事或處理問題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細則
xìzé
〖detailedrulesandregulations〗有關規章制度、措施、方法等的詳細的規則
細則也稱實施細則,多是由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授權的行政機關,為有效地實施該項法律、法規和規章而作出的權威性解釋、明細的標准和措施用的法規文書。
————————————————————————————
同:
四個詞語都有規范人的行為的書面條文這個層面的意思。
異:
制度:強調共同性甚至全民性,是基礎性的約束條文。例如: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規定:強調預先(即再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例如: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辦法:也就是處理問題的方法,強調上級對下級的指導性。例如:出版管理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細則:是對個別或一些制度、措施、方法中的詳細地方加以規范,強調詳細的解釋,說明及法律性。例如:獸葯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都涉及法律效力,但只是分基礎性,預設性,指導性和闡述性而已。
② 規定、規范,制度的區別和概念
規定、規范,制度概念如下:
規范:有名詞、動詞等詞性。意指符合邏輯,客觀、真實、全面、完整、准確、及時,達標。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標准。
規定:對某一事物做出關於方式、方法或數量、質量的決定。
制度: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
(2)標准規程准則規章擴展閱讀:
制度(Institution)的基本含義:
或稱為建制,是社會科學裡面的概念。用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建制的概念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學、政治學及經濟學的范疇之中。
規范的基本含義:
對於某一工程作業或者行為進行定性的信息規定。主要是因為無法精準定量而形成的標准,所以,被稱為規范。
規:尺規;范:模具。這兩者分別是對物、料的約束器具,合用為「規范」,拓展成為對思維和行為的約束力量。除了法律、規章制度、紀律外,學說、理論和數學模式也具有規范的性質。 倫理也屬於規范。
註:規范可能與活動有關(如:程序文件、過程規范和試驗規范)或與產品有關(如:產品規范、性能規范和圖樣)。
規范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准。它們可以由組織正式規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業組織為了做到別具特色,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影響組織的決策與行動。
規定的基本含義:
是用於特定規范內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③ 規章、規程、規定、規范的區別
1:含義的區別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規程指是「規則+流程」。所謂流程即為實現特定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前後相繼的行動組合,也即多個活動組成的工作程序。
規定是指對某一事物做出關於方式、方法或數量、質量的決定。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作動詞指對事物的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比如說:~產品的質量標准 | 不得超過~的日期等。
規范意指符合邏輯,客觀、真實、全面、完整、准確、及時,達標。
2:使用對象的區別
規章: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規章分為行政規章,組織規章,業務規章,一般規章。
規程:作程序貫穿一定的標准、要求和規定,如安全操作規程,工作規程,技術管理規程。
規定:法律用詞,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或者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泛指定出具體要求。
規范:榜樣,標准,典範,示例;標準的例子;如坐姿規范。習俗或法規;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准
3:詞語特性的區別
規章:作名詞
規程:作名詞
規定:作名詞,動詞等詞性
規范:作名詞,動詞等詞性
(3)標准規程准則規章擴展閱讀:
例句:
規章制度的制定程序關鍵是要保證制定出來的規章制度內容具有民主性和科學性。
《煤礦安全規程》是2011年2月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編寫。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我們對於這項工作是規定了這樣的步驟的。」
老一輩的人說,這個人真本分,做事說話全憑良心,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說話誠實,現在的年輕人,露大腿。不規范。
④ 法律 法規 規章 規定 條例 都是什麼 暈
1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比如刑法,行政法。 2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比如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 3 規章指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比如人民政府的部門規章。 4 規定,法律用詞,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如在合同、條約、契約、遺囑、法律中) 5 作為文種意義是黨的最高領導機關、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家和地方立法機關,用來對機關、團體的組織、職權、工作、活動及成員的行為,對某一重大的事項辦理做出比較全面、系統、原則的規定的法規性文件。 祝你好運
⑤ 規定和規章有什麼區別
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
規章按其性質、內容,可分為行政規章、組織規章、業務規章和一般規章。
1.行政規章。按作者及其許可權,可分兩類:
(1)國務院部門規章。是由國務院所屬各部、各委員會制定、發布的規章。
(2)地方政府規章。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省和自治區政府所在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行政規章常用規定、辦法、細則等文種。
2.組織規章。是指對一個組織或團體的性質、宗旨、任務、組織原則、成員及其權利義務、機構及職權、活動及紀律等做出系統規定的規章。組織規章的常用文種是章程。
3.業務規章。是指對專項業務的性質、內容、范圍及其運作規范等做出系統規定的規章。業務規章的常用文種為章程。
4.一般規章。一般規章是各級各類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和活動,在其職權內制發的規章。這類規章便是通常所說的規章制度。一般規章的常用文種有規定、辦法、准則、細則、制度、規程、守則、規則等。
【詞語】:規定
【拼音】:guī dìng
【詞義】:對某一事物做出關於方式、方法或數量、質量的決定。
【近義詞】:限定
(1) [stipulate]∶法律用詞。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如在合同、條約、契約、遺囑、法律中)
他在遺囑里規定,他的兒子們都得學手藝
(2) [prescribe;stipulate;institute]∶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
只有政府的告示和報紙上的文章,其中規定著禁止什麼,他才覺得一清二楚。——《裝在套子里的人》
(3)[stipulation;prescription;formulation]∶預先制定的規則
關於獎金如何發放,上級最近有新的規定
規定是用於特定規范內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寫作應用)
(5)標准規程准則規章擴展閱讀:
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制定規章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其一,應當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上位法的規定。
其二,應當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同時,應當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應當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
其三,應當體現改革精神,科學規范行政行為,促進政府職能向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轉變。應當符合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相同或相近的職能應當規定由一個行政機關承擔,簡化行政管理手續。
其四,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
其五,規章用語應當准確、簡潔,條文內容應當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法律、法規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規章原則上不作重復規定。除內容復雜的外,規章一般不分章、節。
其六,涉及國務院兩個以上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制定行政法規條件尚不成熟,需要制定規章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聯合制定規章。有這種情形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單獨制定的規章無效。
⑥ 標准和規范有什麼區別
標准和規范的區別為:意思不同、出處不同。
一、意思不同
1、標准:衡量事物的准則。
2、規范: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准。
二、出處不同
1、標准:毛澤東 《實踐論》:「真理的標准只能是社會的實踐。」
2、規范:鄒韜奮 《萍蹤寄語》九九:「記者在上期通訊里談過蘇聯最大規范的日報《真理報》的最新設備。」
(6)標准規程准則規章擴展閱讀
標準的近義詞:准則、准繩、法則
一、准則
讀音:[ zhǔn zé ]
釋義:言論、行動等所依據的原則。
出處:陳毅 《六國之行》:「准則昭天下,精神重萬隆 。」
二、准繩
讀音:[ zhǔn shéng ]
釋義:測定物體平直的器具。比喻衡量事物正確與否的標准或原則。
出處:夏衍 《力與巧》:「學了文法就可以使你的文章有規矩,有準繩,而不至於犯不通的錯誤。」
三、法則
讀音:[ fǎ zé ]
釋義:法規。
出處:巴金 《夢與醉·生》:「這個法則是『互助』,是『團結』。人類靠了這個才能夠不為大自然的力量所摧毀,反而把它征服,才建立了今日的文明。」
⑦ 《企業會計准則》到底是行政法規 、部門規章、還是規范性文件。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屬於法規體系的組成部份,基本准則屬於部門規章,是財政部以部長令的形式簽署公布,具體准則屬於規范性文件,財政部以財會字文件印發。都具有強制性特點。
⑧ 什麼是規程、規范、規定
規程---一般指正式公文正在執行中的章程,顧名思義:規定的程序,規程在文件中名號比較大;
規范----主要是指的某規定的程序在規定的范圍要按一定的標准執行實施,大家按指定的標准衡量行為准則。
規定----根據規程中的文件細化管理辦法並按規范標准制定一系列的約束制度,按章做事,有條不紊的執行規范制定的標准。
規程〉規范〉規定。
⑨ 什麼是規程 什麼是章程 什麼是規章 什麼是制度
規程:簡單說就是「規則+流程」。因此規程可以定義為:將工作程序貫穿一定的標准、要求版和規定。 章程權:是組織、社團經特定的程序制定的關於組織規程和辦事規則的法規文書,是一種根本性的規章制度。 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