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最新糧食流通管理條例

最新糧食流通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23 10:59:55

㈠ 什麼是糧食流通

糧食流通,一般說是農民收獲的糧食,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收購銷售,這個環節就是流通

㈡ 吉林省《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糧食經營

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經營者,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有或者通過租借具有儲存50噸以上糧食的場地;
(二)具有必要的檢化驗儀器、計量器具,有糧食質量檢驗和倉庫保管專業知識的人員至少各一人;
(三)擁有5萬元以上的自有資金。
年收購量低於50噸的個體工商戶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無須申請糧食收購資格。 取得糧食收購資格,並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規定辦理登記的經營者,方可從事糧食收購活動。
申請從事糧食收購活動,應當向辦理工商登記部門同級的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提交書面申請。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在辦公場所公示糧食收購資格許可的依據、條件,申請和審核的程序及期限等有關信息,提供有關申請材料的示範文本。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對符合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申請者作出許可決定並公示。 申請糧食收購資格許可,應當向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復印件;
(二)營業執照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 《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僅限新設企業)復印件;
(三)場地證明;
(四)檢化驗儀器、計量器具和質量檢驗、保管人員專業知識證明;
(五)資信證明。 糧食收購資格許可有效期三年。
在糧食收購資格許可屆滿三十日前,繼續從事糧食收購的經營者應當向作出許可的原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延續的申請。 糧食收購資格許可證由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格式統一印製。
辦理糧食收購資格許可證不收取任何費用。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偽造、塗改、倒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糧食收購資格許可證。 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糧食經營者 (以下簡稱糧食收購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糧食收購場所明示糧食收購資格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
(二)告知售糧者或者在收購場所公示收購糧食的品種、質量標准和價格;
(三)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准,按質論價,不得損害農民和其他糧食生產者的利益;
(四)向售糧者出具糧食收購憑證,載明所收購糧食品種、質量等級、價格、數量和金額;
(五)及時向售糧者支付售糧款,不得拖欠;
(六)不得接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委託代扣、代繳任何稅、費和其他款項;
(七)跨行政區域收購糧食的經營者應當向收購地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備案,定期報告糧食收購數量、品種等情況;
(八)接受政府委託的從事政策性用糧購銷活動的糧食收購者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糧食收購政策。 從事食用糧食加工的經營者,應當具有保證糧食質量和衛生必備的加工條件,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使用發霉變質的原糧、副產品進行加工;
(二)違反規定使用添加劑及其他不利於人身健康的物質;
(三)使用不符合質量、衛生標準的包裝材料;
(四)影響糧食質量、衛生的其他行為。 實行糧食入庫和出庫質量檢驗制度。
從事糧食收購、儲存的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糧食質量標准對入庫糧食進行質量檢驗。
在糧食銷售出庫時,應當出具質量檢驗報告。正常儲存年限內的糧食銷售出庫,可以由經營者自行檢驗並出具檢驗報告。超過正常儲存年限的陳糧出庫前,應當經過有資質的糧食質量檢驗機構進行質量檢驗。 成品糧經營者應當承擔糧食質量安全的責任。
成品糧經營者對經營的成品糧應當有質量檢驗報告;無質量檢驗報告的,要經有資質的糧食質量檢驗機構檢驗;經檢驗合格後,持檢驗報告方可銷售,並向購買方提供檢驗報告。
有資質的糧食質量檢驗機構應當按規定出具成品糧質量檢驗報告,並對檢驗結果負責。 建立省級糧食儲備制度。省級儲備糧是指省人民政府儲備的用於調節全省糧食供求總量,穩定糧食市場,以及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等情況的糧食和食用油。
根據全省糧食宏觀調控需要,由省發展改革、財政和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省級儲備糧規模、品種結構及動用的意見,報省政府批准後實施。
省級儲備糧實行垂直管理體制,省級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由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管理,具體負責省級儲備糧的經營管理。確保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和儲存安全,發揮安全保障作用。
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對省級儲備糧的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實施監督檢查。各市 (州)、縣 (市、區)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省級儲備糧管理給予支持和協助。
企業代儲省級儲備糧資格認定按照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規定執行。財政補貼參照中央儲備糧補貼辦法執行。 在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價格基本穩定時,從事糧食收購、加工、銷售的經營者應當保持必要的糧食庫存量。
在糧食市場供過於求,價格下跌較多時,從事糧食收購、加工、銷售的經營者履行不低於最低庫存量的義務;在糧食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較多時,從事糧食收購、加工、銷售的經營者履行不高於最高庫存量的義務。
最低庫存量和最高庫存量的具體標准由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另行制定,報省政府批准後實施。
從事糧食收購、加工、銷售的經營者承擔的中央和地方儲備等政策性業務,不納入必要庫存和最低、最高庫存量標准核定的范圍。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的糧食應急預案。下級人民政府制定的糧食應急預案應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因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疫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引起糧食市場供求異常波動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啟動糧食應急預案。
糧食應急預案啟動後,所有糧食經營者應當承擔應急任務,服從調度,確保糧食應急預案的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結合實際,制定糧食市場體系建設規劃,加強糧食收購市場、糧食零售市場、糧食批發市場建設。
糧食批發市場建設應當符合糧食市場體系建設規劃。糧食批發市場以及兼營成品糧批發和零售的綜合性批發市場、城鄉集貿市場、大型超市的開辦者和經營者應當接受糧食、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農業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對發生糧食質量安全事故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政策性用糧、儲備糧的采購、銷售和輪換,原則上通過糧食批發市場公開進行,也可以通過國家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

㈢ 糧食局現在歸哪個部門了

糧食局是國務院的職能部門之一,是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管理的負責全國糧食流通宏觀調控具體業務、行業指導和中央儲備糧行政管理的行政機構。食局是行政機關,糧食局下屬的糧食行政執法隊是事業單位,下屬的糧食儲備管理中心也是事業單位,在糧食局既有公務員也有事業編制人員,縣級糧食局一般設有兩個事業單位,但是糧食局本身是行政機關,屬於發改委下屬的,不過在地方上不需要聽從地方發改局的指示。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
第十二條
糧食收購企業應當向收購地的縣級人民政府糧食和儲備行政管理部門定期報告糧食收購數量等有關情況。
跨省收購糧食,應當向收購地和糧食收購企業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糧食和儲備行政管理部門定期報告糧食收購數量等有關情況。

㈣ 杭州市上城區對糧食流通活動的監管

辦理流程

發現違法行為後,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部門職責分工,配合相關職能部門查處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66號)第六條第二款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產品質量監督、衛生、價格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與糧食流通有關的工作。第六條第三款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按照糧食省長負責制的要求,負責本地區糧食的總量平衡和地方儲備糧的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地區糧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業指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產品質量監督、衛生、價格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與糧食流通有關的工作。第三十六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糧食經營活動中的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以及糧食銷售活動中的囤積居奇、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擾亂市場秩序和違法違規交易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㈤ 轉圈糧違法嗎

轉圈糧違法,「轉圈糧」是目前糧食流通領域危害性比較大、手段比較隱蔽、表現形式比較復雜的一種違規行為。一般發生在各級儲備糧輪換和政策性糧食收購過程中。現在一般將「轉圈糧」定義為:企業在執行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和儲備糧輪換過程中,通過虛購虛銷、買陳抵新、未輪報輪等手段,採取庫存不動、賬面轉圈或庫存與賬面同時轉圈等方式獲取不當利益的違規行為。認定「轉圈糧」的標准主要有兩條,一是收購或輪換入庫糧食未落實「須是當年新收獲的糧食」要求,以陳糧冒充新糧;二是政策性糧食收儲庫點或儲備糧承儲企業故意通過陳糧入庫牟取了新陳差價,套取了收購或輪換費用。在政策性糧食收購方面,表現為就地低價收購企業自己庫存的以前年份的政策性糧食,轉充「新糧」入庫;或者直接從市場上購買陳糧充做「新糧」且明知購買的是陳糧;或者和不法經營者內外勾結,購買其它收儲庫點賣出的以前年份的政策性糧食,以陳充新、套取利益。在儲備糧輪換方面,表現為儲備糧承儲企業採取糧食實物不動、賬面輪換的虛假輪換;或者購買陳糧充當新糧輪入;或者未輪報輪;或者和不法經營者通過內外勾結,購買輪出的儲備糧轉賣給其他政策性糧食收儲企業,以陳充新、套取利益。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九十六條進行嚴厲處罰,將其列入黑名單,取消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資格。情節嚴重的,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責成有關部門和單位對違法違規企業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就地免職、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徹底杜絕違反國家糧食購銷政策的事件發生。

㈥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的糧食的概念是指

法律分析:糧食,是指小麥、稻穀、玉米、雜糧及其成品糧。國家鼓勵多種所有制市場主體從事糧食經營活動,促進公平競爭。依法從事的糧食經營活動受國家法律保護。嚴禁以非法手段阻礙糧食自由流通。國有糧食企業應當轉變經營機制,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在糧食流通中發揮主渠道作用,帶頭執行國家糧食政策。糧食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形成。國家加強糧食流通管理,增強對糧食市場的調控能力。糧食經營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誠信的原則,不得損害糧食生產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減少糧食損失浪費。

法律依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糧食的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活動(以下統稱糧食經營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前款所稱糧食,是指小麥、稻穀、玉米、雜糧及其成品糧。

㈦ 你對李克強總理關於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有什麼看法

㈧ 哪些糧食品種收購需要辦糧食收購許可證

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未經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許可或者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擅自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非法收購的糧食;情節嚴重的,並處非法收購糧食價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收購許可證就是證明取得糧食收購的資格

㈨ 個人囤糧多少不違法

沒有規定具體數量,只要不出售,理論上存多少都不違法。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二款:從事糧食收購、加工、銷售的經營者的糧食庫存超出規定的最高庫存量的,由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處超出部分糧食價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並可以取消糧食收購資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㈩ 國家規定糧食運輸損耗是多少求解

國家規定糧食運輸損耗每次最高不超過萬分之五。
收交損耗依糧食收交之次數而定,每次之損耗率,最高不超過萬分之五,但倉儲在一月以上,或經過運輸已報有倉儲或運輸損耗者,不得另行列報收交損耗。糧食運輸損耗定額的計算公式為運輸損耗定額=發運數量x運輸損耗率定額。
糧食運輸的定額損耗,即合理損耗,是指糧食從銷售方的最後發糧點到采購方的最初收試點之間運輸過程中,由於零星拋撒、扦樣消耗、灰塵等細小雜質的消失等因素,產生的必然減量。
目前我國糧食流通尚停留在低水平發展階段,流通效率低、成本高、損耗大。究其原因,主要在於運糧方式落後,散裝、散運、散儲、散卸的「四散化」程度較低;完整的糧食物流體系尚未形成;糧食出入庫計量、檢驗環節產生損耗等。對於糧食運輸的損耗亟待解決。如今從地頭到倉庫,農戶基本都是用麻袋、編織袋裝運糧食,進倉庫需要拆包散儲,轉運時又要重新包裝,「一拆一包」的過程自然加大了糧食損耗。公開數據顯示,袋裝公路運輸或火車袋裝運輸糧食的損耗一般在3‰,而公路散裝運輸糧食的損耗大約在1.5‰。目前在我國糧食運輸運作較好的東北地區,散糧運輸比例僅為30%左右,其他地區散糧運輸比例更低,大約在10%左右。
拓展資料:
1、使用運用專業運輸工具。推廣散糧汽車、內河船舶等新型專用運輸工具和散糧成品糧集裝箱、麵粉散運專用車等集裝運輸裝備及配套裝卸設施,努力減少運輸裝卸中的灑漏、受潮、霉變和污染等損耗。
2、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公路、鐵路和水運等相關部門應化繁為簡,統一標准,為糧食運輸開通「綠色通道」,建立產銷地區間運輸通道,減少不必要的重復裝卸搬運,完善全國性和區域性糧食物流系統規劃。
3、利用期貨完善出入庫管理。期貨交割庫在糧源出入庫及糧源品質上具有嚴格的要求,期貨交易所對交割庫有專門的管理條例,並有專人負責監督管理,利用期貨完善出入庫管理,有利於統一糧食的質量標准,同時減少相應的糧食損耗。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