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小作坊條例
Ⅰ 江蘇徐州釀酒小作坊無證怎麼處罰。
無證生產,是違法行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第122條:
第一百二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
明知從事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仍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其他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Ⅱ 小作坊食品生產許可證怎麼辦理
法律分析:首先要取得營業執照,有健全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產品符合有關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以及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生產人員也要辦理健康證,攜帶相關材料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登記。
法律依據:
一、《工業產品生產許可條例》第九條,企業取得生產許可證,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營業執照;
(二)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生產條件和檢驗檢疫手段;
(四)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
(五)有健全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
(六)產品符合有關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以及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規定,不存在國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資建設的落後工藝、高耗能、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情況。
法律、行政法規有其他規定的,還應當符合其規定。
Ⅲ 小作坊可生產食品范圍是否是按小作坊食品生產加工許可證下面的食品類別規定的。
是這樣的,但應該這么說:小作坊主根據自己的生產加工項目申請相應食品類別的許可或登記。
比如,你要做粉條,應申請澱粉製品,具體品種為粉條。
食品安全法把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立法交給了省、直轄市這一級,目前,全國各地多數省份出台了本省的食品加工作坊監管條例,制定了食品加工作坊加工規范和標准、設定門檻准入條件,極大提高食品加工作坊的加工條件和食品質量。但各地允許生產加工的品種和范圍略有不同。比如山東省禁止加工酒類食品,而江蘇省未禁止。
對老百姓來說,法無明文皆可為,只要知道所在地的禁止項目即可有選擇的生產相應食品,避免法律風險。
Ⅳ 關於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辦法的具體內容在什麼文件里有
每個省市的監管辦法規定都不盡相同,例如: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在《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里有明確規定:
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告知性備案制度。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從事食品生產加工活動,應先到工商管理部門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再到食葯監管部門進行告知,按流程獲得《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告知性備案證明》,而後進行生產加工。
二、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向生產場所所在地的基層食品葯品監管所告知,需提交的材料:
1.告知申請書(一式二份,一份為食品葯品監管所,一份轉街道、鄉鎮食安辦),內容包括擬加工經營食品類別、食品原料來源、產品參照執行的食品安全標准、產品配方和工藝流程等;
2.業主或負責人的身份證明復印件,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應當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蓋章的授權委託書和被委託人身份證復印件;
3.生產場所合法使用的有關證明(房產證或租賃合同)復印件(A4紙);
4.生產場所及其周圍環境平面圖(示意圖),各功能區間設備布局圖(A4紙);
5.從業人員有效健康證明;
6.保證食品安全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和承諾書。
三、告知性備案流程。基層食品葯品監管所受理後,應及時通報給街道、鄉鎮食安辦,上報各區、市食品葯品監管局。街道辦和鄉鎮政府與所在區(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據基本條件和生產要求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場所進行現場核查,現場核查人員不得少於2名。
根據征詢意見和核查結果,自受理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材料的核查。
核查通過後,街道辦、鄉鎮政府與食品葯品監管部門隨機抽取並封存小作坊試加工、製作的食品樣品,送交具有法定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後發給《食品生產監管小作坊告知性備案證明》。檢驗費由各區、市抽檢經費中列支。
未通過審查或產品檢驗不合格的小作坊,整改、復檢合格後,可重新進行告知性備案申請。復檢費用由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業主支付。
四、《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告知性備案證明》編號。證明編號採用ZF加13位數字編碼,如ZF3702020401×××,ZF代表小作坊,370202為青島市市南區行政區劃代碼,0401為食品生產許可熟肉製品的代碼,×××為各區市的流水號。
行政區劃代碼:市南370202、市北370203、黃島370211、嶗山370212、李滄370213、城陽370214、膠州370281、即墨370282、平度370283、萊西370285、高新370215(暫定)。
食品品種代碼:熟肉製品0401、小麥粉0101、植物油0201、炒貨1801、糕點2401、豆製品2501、水產加工品2201等。
五、承諾公示制度。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應承擔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在領取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告知性備案證明前,應簽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安全承諾書》。
並要求小作坊業主將《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安全承諾書》和《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告知性備案證明》置於生產加工場所顯著位置,接受社會監督。
六、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產品不進入商場、超市和餐飲服務單位銷售。
(4)江蘇小作坊條例擴展閱讀:
小作坊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一)食品原料質量無法保證。食品小作坊普遍沒有相對固定的購進渠道,基本上是即需即買、低價優先,未能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制度,存在購進記錄缺失、索證索票不全的情況,甚至有些小作坊經營者貪圖便宜,直接從沒有經營資質的熟人處進貨。
一旦出了問題,食品原料的來源無法追溯。部分食品小作坊還未能設立專門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儲存間,食品及食品原料擺放未做到離地隔牆。
(二)加工生產過程難以管控。
食品小作坊加工場地多設在農村自用房內,存在場地小、無專用的產品和原料貯存場所以及「三防」設施缺失等特點。此外由於電氣化半自動化生產設備未在小作坊中得到普遍應用,部分小作坊的生產工藝仍停留在原始的使用柴火進行蒸煎炒煮上。
上述操作導致在食品小作坊的實際加工生產過程中無可避免地出現加工場所內粉塵、飛蟲較多,加工操作流程混亂,私人物品、食品原料和成品混放等問題。還存在有小作坊主為提高產品的賣相或者延長產品保質期,胡亂添加各種防腐劑、著色劑的情況。
2019年分局共對轄區小作坊生產的27批次食品進行抽樣監督檢查,其中4批次不合格,均系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抽檢合格率為85%。
(三)食品銷售過程存在隱患。食品小作坊大多採用簡易包裝,常常存在未在外包裝上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重要產品信息的情形,消費者在購買後,存在因食品變質導致食物中毒的風險。
食品小作坊加工生產的大多為傳統且極具地方特色的食品,基本以本地銷售為主,故大多未進行銷售登記,無銷售記錄可查。
以六橫為例,10家生產糧食製品小作坊中,2家以生產白面饅頭為主的小作坊基本以供應流動攤販為主,7家以生產米饅頭、松糕餅為主的小作坊,以在市場設攤進行零售為主。
(四)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
在食品小作坊內從事食品生產加工存在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收入較低等特點,基本沒有文化素質較高的青年人願意從事這項工作,故轄區食品小作坊從業人員大多為外來務工人員,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較低。
雖有部分從事特定食品生產加工者已有數十年,但是對食品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不甚了解,對技術規范行業標准更是知之甚少。
他們受「傳統思想」束縛,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對產品質量把控不嚴,存在不習慣穿戴工作衣帽,不按規定取得有效健康證,使用非食品級容器存放、加工食品原料,甚至帶病上崗等問題,嚴重缺乏對食品安全的預判能力和防範意識。
(五)實際監管過程存在困難。
食品小作坊進行生產加工所需的條件較為簡易,導致轄區內小作坊流動性較大,地址變更和從業人員變動相對頻繁,出現無證作坊的幾率也隨之增大。
且由於農村地區人際關系較熟,執法人員在進行無證小作坊排查和日常監管過程中,周邊群眾多會為小作坊「打掩護」,給經營者通風報信,讓經營者有充足的准備時間應付檢查或直接關門停業,導致監管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參考資料來源:和訊網-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的幾點思考
參考資料來源:嶗山政務網《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的指導意
Ⅳ 有關部門對無證食品小作坊處罰新條例是怎樣罰
無證小作坊銷售額3萬元,如何處罰
Ⅵ 請問一般工商查處無證小作坊是怎麼處罰的
罰款並且查封處置。
根據我國《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規定
第五條經營者未依法取得許可從事經營活動的,由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的部門予以查處;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予以查處。
第六條經營者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由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責的部門(以下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查處。
第七條經營者未依法取得許可且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依照本辦法第五條的規定予以查處。
第八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及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以下統稱查處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密切協同配合,利用信息網路平台加強信息共享;發現不屬於本部門查處職責的無證無照經營,應當及時通報有關部門。
第九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查處部門舉報無證無照經營。
查處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受理舉報的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並安排人員受理舉報,依法予以處理。對實名舉報的,查處部門應當告知處理結果,並為舉報人保密。
第十條查處部門依法查處無證無照經營,應當堅持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具備辦理證照的法定條件、經營者有繼續經營意願的,應當督促、引導其依法辦理相應證照。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無照經營進行查處,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責令停止相關經營活動;
(二)向與涉嫌無照經營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調查了解有關情況;
(三)進入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查閱、復制與涉嫌無照經營有關的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對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可以予以查封;對涉嫌用於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物品,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對涉嫌無證經營進行查處,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採取措施。
第十二條從事無證經營的,由查處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三條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無照經營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四條明知屬於無照經營而為經營者提供經營場所,或者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五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從事無證無照經營的,由查處部門記入信用記錄,並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公示。
(6)江蘇小作坊條例擴展閱讀:
成都市郫都區2017年整治無證無照經營小作坊(企業)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4月6日上午,由郫都區市場和質量監管局牽頭,聯合團結鎮、安靖鎮鎮政府,區公安局、區環保局、區國土局、區規建等10多家相關職能部門,開展了近年來最大力度、最大規模的無證無照企業集中拆除行動。
拆除連片無證無照經營小作坊(企業)共60餘家,佔地面積達357畝。按照整治行動計劃,在本月底前,全區所有2300餘戶無證無照經營小作坊(企業)都將被拆除完畢。
隨著挖掘機的「轟隆」作業,一棟棟加工廠房應聲倒下,今日一早,在團結鎮長河村、石橋村,郫都區集中拆除無證無照小作坊(企業)行動在這里展開,執法人員出動十餘台大型工程挖掘機,逐一將廠房拆除。
「實在是太好了,就像是拔掉了我們心裡的一根刺一樣痛快。」拆除現場,當地群眾無不拍手稱快,石橋村居民陳先明大爺說,以前這些企業不僅噪音大、粉塵重,排出來的氣味也十分刺鼻,住在附近的居民真是苦不堪言,早就盼著政府把這些無證無照的企業趕緊拆掉,這下終於還大家一個清爽干凈的環境了。
記者了解到,此前,在長河村、石橋村一帶,相連成片的無證無照的小作坊(企業)達到60多家,多為廢舊木材加工、石材加工、塑料製品類的生產企業,其生產產生的粉塵、異味、垃圾等對環境污染很大,周圍群眾也反映強烈,多次向鎮政府、區政府投訴舉報。
近幾年來,區政府、鎮政府也不斷開展整治行動,但由於這些無證無證小作坊(企業)隱蔽性強、流動性大,容易「死灰復燃」,整治效果不佳。
2018年初,郫都區啟動整治無證無照經營小作坊(企業)專項行動,也打響了2017年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確定把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環境等切身利益,以及影響區域經濟健康運行重大問題的無證無照生產經營活動作為重點整治對象,堅決查處取締。
同時實施分類治理,特別對安靖鎮、團結鎮、犀浦鎮片區環境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無證無照小作坊(企業)進行強力整治規范,該拆除的一律拆除,該整改的都要整改規范。
「這次我區開展的整治無證無照經營小作坊(企業)專項行動,是近年來決心最大、力度最大、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對這些環境污染嚴重的無證無照企業通過集中拆除,可以杜絕『死灰復燃』。」郫都區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李洪成介紹說。
集中拆除行動重點在區內的團結鎮、安靖鎮、犀浦鎮、紅光鎮等區域展開,行動中,對摸底發現的無證無照小作坊、企業發放了通告,在4月前勸其自行關閉、搬離。
到目前,多數分散的無證無照小作坊(企業)已經進行了關閉。4月底之前,這樣的集中拆除行動每周都會進行,將對全區范圍的2300餘家對環境有污染的無證無照小作坊(企業)全部拆除完畢。
Ⅶ 2018國家對白酒小作坊許可證有什麼新政策嗎
參考《黃山市禁止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2018版)》政策解讀有:
編制目的:我國食品品種和種類繁多,其中一些食品類別和食品品種生產工藝要求較高,食品安全風險較大,但我市食品小作坊量多面廣,大多數生產條件簡單,質量控制能力較弱,違法成本相對較低,有必要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程度、本地產業現狀、監管工作需要等,對小作坊生產加工這些高風險食品作出限制,從而有效降低我市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風險,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編制過程:《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發布後,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法律法規要求和小作坊食品生產現狀,充分考慮了依法行政要求和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實際,充分考慮了食品安全要求和傳承地方特色食品的關系,制定了《黃山市禁止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第一批)(徵求意見稿)》並在市政府網站和市局網站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經反復研究會商,形成該《目錄》。
編制依據:《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第五十條規定,設區的市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制定禁止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和禁止食品攤販經營的食品目錄,向社會公布,並根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和食品安全狀況等進行調整。禁止生產加工和經營的食品目錄應當向省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編制原則:
食品安全與方便群眾兼顧。堅持科學研判食品安全風險,在風險相對可控的情況下,盡可能不禁止,盡量不擴大禁止品種,從而保障食品供給和促進社會就業,方便群眾生活需求,實現安全與便民共贏
《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已明確禁止的全部列入。未列入《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禁止目錄的品種,但我市小作坊有生產的,根據風險評估情況確定是否禁止;如我市目前無此類食品小作坊,暫時一律不列入《目錄》,以後修訂時根據需要經評估後決定是否列入。
除考慮食品加工工藝要求、消費人群等風險因素外,鑒於食品小作坊摻雜使假違法成本相對較低,對於易出現使用劣質原料、摻雜使假的品種也應重點防控。
為避免歧義,食品品種類別、明細統一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公布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的公告》(2016年第23號)執行。
拓展資料:
生產許可證的申請流程:
申請:企業辦理生產許可證必須填寫統一格式的《生產許可證申請表》一式四份,報質量技術監督局業務科。企業應同時提供如下資料: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例行(型式)檢驗報告;環保、衛生證明等。
業務科將所有資料初審合格後,將申請資料報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科,由市局統一安排初審和檢查。
市局初審通過後將申請材料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受理: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受理企業的申請材料後,應在7個工作日內對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發放《生產許可證受理通知書》。
現場審查:
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規定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組織企業生產條件審查和封樣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應在受理申請後2個月內組織對生產條件進行審查並現場抽封樣品。省許可證辦公室自受理企業申請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材料匯總,並將合格企業名單和相關材料報審查部。審查部自收到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報送材料之日起45日內完成企業生產條件抽查和材料匯總,並將合格企業名單和相關材料報送全國許可證辦公室;
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規定由審查部組織企業生產條件審查和封樣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應在受理企業申請後15日內將相關材料轉交審查部。審查部自接到省許可證辦公室報送的材料之日起2個月內組織對申請取證企業的生產條件進行審查,並現場抽封樣品。
審查部自收到省許可證辦公室報送的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將合格企業名單和相關材料報送全國生產許可證辦公室;申請取證企業的生產條件審查工作由審查組承擔,審查組實行組長責任制,審查組對審查報告負責。
樣品檢驗:申請取證企業應當在封樣15日內將樣品送達指定的檢驗機構。檢驗機構受到樣品後,應當按照實施細則規定的標准和要求進行檢驗,並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檢驗工作。標准中對產品檢驗有特殊要求的,按標准規定進行。產品檢驗周期超過第十四條規定的材料報送時限時,材料報送時間以檢驗完成時間為准。
程序:全國許可證辦公室自接到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查部匯總的符合發證條件的企業名單和有關材料之日起1個月內完成審定。經審定,符合發證條件的,由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生產許可證,不符合發證條件的,將上報材料退回有關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或者審查部並告知企業。
後處理: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應當對不符合發證條件的企業發出《生產許可證審查不合格通知書》,同時收回《生產許可證受理通知書》。企業自接到《生產許可證審查不合格通知書》之日起,應當進行認真整改,2個月後方可再次提出取證申請。
生產許可證 網路
Ⅷ 小作坊食品生產許可證怎麼辦理,都需要什麼手續
小作坊食品加工許可證必須符合《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的規定方可辦理。
以甘肅為例:
《甘肅省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小攤點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規定開辦食品小作坊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有獨立的生產加工場所,場所面積與生產加工能力相適應,布局符合工藝流程要求;
2、生產場所應當清潔衛生;
3、具備與生產加工食品品種相適應的設施設備,上、下水通暢,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採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和洗滌以及必要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設施。
(8)江蘇小作坊條例擴展閱讀:
《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
(2015年8月31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6號公布 根據2017年11月7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活動,加強食品生產監督管理,保障食品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食品生產活動,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
食品生產許可的申請、受理、審查、決定及其監督檢查,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食品生產許可應當遵循依法、公開、公平、公正、便民、高效的原則。
第四條 食品生產許可實行一企一證原則,即同一個食品生產者從事食品生產活動,應當取得一個食品生產許可證。
第五條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食品的風險程度對食品生產實施分類許可。
Ⅸ 新食品安全法對違法行為的處罰適不適用與小作坊小攤販
食品安全法不適用小作坊小攤販,《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食品小作坊攤販管理由地方人大立法解決。如下:
北京:北京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北京市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監督管理指導意見》的通知
天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天津市人民政府2013年度立法計劃的通知(津政辦發〔2013〕35 號)【2013年已列入天津市政府立法計劃】
上海: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食品葯品監管局制訂的《上海市食品攤販經營管理辦法》的通知(滬府辦〔2015〕4號)
關於公布《上海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品種目錄(2015版)》的通告(2016年第1號)
DB31/ 2019-2013 食品安全地方標准 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衛生規范(2014-1-1實施)
重慶:重慶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2017-05-01實施】
重慶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重慶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流通攤販餐飲服務攤販及家庭集體宴席服務者備案管理辦法的通知(渝食葯監法[2015]21號)
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渝質監發〔2011〕125號)(2013年修正本)
河南: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關於印發《河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備案辦法(試行)》的通知(豫質監字〔2012〕89號)
河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六十二號)
吉林:吉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吉林省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吉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吉林省人大常委公告第66號)
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關於印發《吉林省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及《吉林省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許可審查通則(試行)》的通知(吉質監食[2012]144號)
內蒙古:關於徵求《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審查登記及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通知
內蒙古自治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十號)【2015-10-01實施】
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加工小作坊審查登記及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內蒙古自治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送審稿)
山西:山西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監督管理辦法
福建: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福建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督管理辦法〉的決定(省政府令第124號)
福建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關於印發《福建省食品攤販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閩食安委〔2012〕2號)
山東:山東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山東省規范旅遊景區及周邊餐飲店食品店食品攤販經營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魯食葯監餐飲〔2015〕84號)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魯政辦發〔2011〕13號)
湖南: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2017-01-01實施】
寧夏: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
廣東:關於印發《廣東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管理辦法》的通知(粵食葯監局食產〔2016〕29號)【2016-04-01實施】
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送審稿)
浙江: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店小食雜店和食品攤販管理規定(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3號)【2017-05-01實施】
甘肅:甘肅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徵求《甘肅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管理條例(草案)》(第一稿)意見建議的通知
甘肅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甘肅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甘食安辦發〔2015〕27號)【2015-10-01實施】
江蘇:江蘇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2016-07-01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