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氣站安全操作規章
A. 氮氣的危害
氮氣對人體的危害
氮氣侵入人體的途徑為吸入。空氣中氮氣含量過高,使吸入氧氣分壓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氣濃度不太高時,患者最初感胸悶、氣短、疲軟無力;繼而有煩躁不安、極度興奮、亂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態不穩,稱之為氮酩酊,可進入昏睡或昏迷狀態。吸入高濃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潛水員深潛時,可發生氮的麻醉作用;若從高壓環境下過快轉入常壓環境,體內會形成氮氣氣泡,壓迫神經、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發生減壓病。
氮氣吸入本品後,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
氮氣是惰性氣體,一般來說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的,但是大量的氮氣的話可能會降低氧氣含量,反而會導致局部的缺氧,所以這個大包應該關系不大的,估計還是其他原因導致的,如果有其他不舒服的話建議到醫院就診。
吸了氮氣的危害是,可以喝水的,可以喝溫水,這個沒有影響的。月經期間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注意腹部的保暖,尤其是肚臍的部位。
氮氣的危害是液氮容易導致凍傷。如果能吸氧的話,盡量吸氧。不能吸氧的話,減少活動。休息一段時間一般都緩解。
氮氣的化學式為N2,為無色無味氣體。氮氣化學性質很不活潑,在高溫高壓壓及催化劑條件下才能和氫氣反應生成氨氣;在放電的情況下才能和氧氣化合生成一氧化氮;即使Ca、Mg、Sr和Ba等活潑金屬也只有在加熱的情形下才能與其反應。
B. 敘述氮封系統,氮氣系統使用及注意事項
摘要 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不燃燒的儲存於氣瓶中的高壓氣體。當其含量增加導致氧氣含量低於19.5%時有可能引起窒息。需配備自吸式呼吸面具。瓶裝氮氣產品為高壓充裝氣體,使用時應經減壓降壓後方可使用。包裝的氣瓶上均有使用的年限,凡到期的氣瓶必須送往有部門進行安全檢驗,方能繼續使用。每瓶氮氣在使用到尾氣時,應保留瓶內余壓在0.5MPa,最小不得低於0.25MPa余壓,應將瓶閥關閉,以保證氣體質量和使用安全。瓶裝氮氣在運輸儲存、使用時都應分類堆放,嚴禁可燃氣體與助燃氣體堆放在一起,不準靠近明火和熱源,應做到勿近火、勿沾油臘、勿爆曬、勿重拋、勿撞擊,嚴禁在氣瓶身上進行引弧或電弧,嚴禁野蠻裝卸。
C. 使用氮氣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需配備自吸式呼吸面具。瓶裝氮氣產品為高壓充裝氣體,使用時應經減壓降壓後方可使用。包裝的氣瓶上均有使用的年限,凡到期的氣瓶必須送往有部門進行安全檢驗,方能繼續使用。每瓶氮氣在使用到尾氣時,應保留瓶內余壓在0.5MPa,最小不得低於0.25MPa余壓,應將瓶閥關閉,以保證氣體質量和使用安全。瓶裝氮氣在運輸儲存、使用時都應分類堆放,嚴禁可燃氣體與助燃氣體堆放在一起,不準靠近明火和熱源,應做到勿近火、勿沾油臘、勿爆曬、勿重拋、勿撞擊,嚴禁在氣瓶身上進行引弧或電弧,嚴禁野蠻裝卸。
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D. 手提式液氮罐安全操作規程
液氮安全使用操作規程
1. 充液、運輸由供氣商負責。
2. 液氮罐與汽化器連接好後,依次開啟出液閥和汽化閥,調節汽化
器出口端的減壓器,使輸出氮氣的壓力保持在0.5MPa左右。
3. 通過控制汽化閥門的大小來控制液氮罐內的氣體壓力,使其保持
在1.0MPa左右,從而確保輸出氮氣壓力保持穩定。如果罐內的氣壓過高,會觸發罐上的泄氣閥,造成氣體的浪費,情況嚴重時在密閉的空間內會使人缺氧窒息。因此,如果罐內的氣壓超過1.5MPa時應將汽化閥門關小或者暫時關閉。
4. 每天上班時觀察罐上的電子液位計,如果輸出氣壓達不到0.5MPa
時,應停止使用,更換滿罐後再繼續使用。
5. 下班時關閉出液閥和汽化閥。
安全警示:
1. 液氮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皮膚接觸會造成凍傷,因此開啟和
關閉閥門時必須戴防護手套。
2. 氮氣不具有可燃性,但大量吸入會造成缺氧窒息。
3. 嚴禁敲擊罐體。在操作任何閥門時,操作人員應位於其側面。
4. 放置液氮罐的房間應保持通風良好,上班時將窗戶開啟。
5. 液氮罐不要放置在有強烈陽光照射的地方。
E. 氮氣 安全操作規程
不燃性壓縮氣體.儲存於陰涼\通風倉間內.倉溫不宜超過30度.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驗收時要注意品名,注意驗瓶日期,先進倉的先發用.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存.
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F. 氮氣需要如何管理應注意的事項
1.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崗位操作技能培訓,避免因誤操作導致設備損壞和管道閥門泄漏而引發事故。
2.對崗位工人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使其了解、掌握氮氣的理化性質、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
3.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制定窒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演練以提高崗位工人事故應急救援能力和救援水平,並根據工藝變化和人員變動適時進行修訂,使預案具有可操作性。
4.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懸掛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該區域。
5.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加設強制通風裝置,以減少氮氣聚集。
6.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中作業前,先制定完善的作業方案,並報備安全科室審核通過後再作業。
7.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中作業前,必須將待檢修設備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經強制置換並分析合格(氧含量>18%),落實好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作業。在不可能置換完全的情況下,作業人員必須使用正壓式氧氣呼吸器,正確攜帶CO、O2檢測儀,並設專人監護;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中,嚴禁佩戴過濾式呼吸器作業。
8.氮氣的生產、使用現場和操作室等要保持通風換氣良好,並定期分析周圍空氣的含氧量,保證其濃度不低於18%。
9.要加強對壓力、流量等參數的監控,以便及時發現氮氣泄漏情況並及時得到有效控制。
G. 使用氮氣有哪些注意事項
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不燃燒的儲存於氣瓶中的高壓氣體。當其含量增加導致氧氣含量低於19.5%時有可能引起窒息。需配備自吸式呼吸面具。瓶裝氮氣產品為高壓充裝氣體,使用時應經減壓降壓後方可使用。包裝的氣瓶上均有使用的年限,凡到期的氣瓶必須送往有部門進行安全檢驗,方能繼續使用。每瓶氮氣在使用到尾氣時,應保留瓶內余壓在0.5MPa,最小不得低於0.25MPa余壓,應將瓶閥關閉,以保證氣體質量和使用安全。瓶裝氮氣在運輸儲存、使用時都應分類堆放,嚴禁可燃氣體與助燃氣體堆放在一起,不準靠近明火和熱源,應做到勿近火、勿沾油臘、勿爆曬、勿重拋、勿撞擊,嚴禁在氣瓶身上進行引弧或電弧,嚴禁野蠻裝卸。
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消防應急措施與防護: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氣體在低凹處積聚,遇點火源著火爆炸。用排風機將漏出氣送至空曠處。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H. 天然氣安全操作規程
[一]天然氣配氣操作
1.操作人員必須熟悉,了解天然氣的特性及其操作要求,並經操作訓練與考試合格,不準獨立進行操作。
2.非操作人員未經許可,不準進入配氣站。外單位人員未經有關部門批准,禁止進入配氣站。值班人員應隨時提高警惕,嚴防破壞,發現問題應立即採取措施並向領導報告。
3.非值班人員不得任意動用設備、儀表。
4.嚴格遵守防火制度,站內嚴禁煙火,嚴禁堆放易燃物。在站內進行動火工程,必須有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並經有關部門和領導批准方可施工。
5.站內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並應有事故排風裝置,每班檢查完好。每月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對查出的隱患和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處理。
6.當天然氣的壓力過高或不穩定時,應設置調壓裝置,下面以TZY—自動式調節器為例,說明調節操作。
(1)調節器的啟動:
1)調節器上的針形閥應開啟在全開狀態;
2)打開旁路調節,在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先緩緩開啟下游截斷閥門,同時調節止回閥手輪,使調節彈簧與閥後壓力基本平衡;
3)緩緩開啟上游截斷閥門,同肘緩慢關閉旁道截斷閥門,隨即關小止回閥後的針形閥,直至浮動閥開始啟動;
4)調節止回閥手輪及小針形閥,使其達到所要求的給定壓力,直到調節器穩定工作;
5)針形閥操作原則,是當調節止回閥手輪,閥後壓力遲鈍不靈時,可關小針形閥;
6)調節器啟動時,應細心操作,均勻緩慢,不可匆忙。
(2)調節器停止工作:
緩慢關閉上游截斷閥門,同時緩慢開啟旁通閥門,使旁路投入生產,然後緩慢關閉下游截斷閥門。
7.CW一430型雙波紋管差壓計的操作要求
開表前控制閥兩手軲處於停表狀態(反時針擰緊手輪),孔板引壓管上高低閥及儀表底部三個放空閥應全部關閉。
(1)開表:
1)打開平衡閥;
2)打開儀表底部的三個放空閥,檢查時針上條,上好墨水卡片,對准時間弧線,校正零位,關閉儀表底部的三個放空閥;
3)打開引壓管上高、低壓閥,關閉平衡閥(順時針方向擰動控制閥兩手輪,直至頂緊為止);
4)檢查引壓管及所有閥門是否有滲漏(如有滲漏應進行處理,以免影響計量)。
(2)停表:
1)打開平衡閥(反時針擰松控制閥兩手輪);
2)關閉孔板上引壓管的高低壓閥;
3)打開儀表底部三個放空閥,檢查靜差壓指針是否回到零位,並酌情調整,關閉儀表底部的三個放空閥;
4)關閉平衡閥(反時針擰制閥兩手輪,直至擰緊為止,使表處於停表狀態)。
8.送氣、停氣
(1)送氣:
1)按崗位分工與上級配氣站和使用單位(用戶)聯系,校對儀表,做好各項准備工作,檢查流程上全部閥門(上游閥、下游閥、旁道閥、放空閥、孔板上高、低閥,必須全部關閉);
2)按使用單位(用戶)所需用壓力,啟動TZY—自動式凋節器,然後開CW—430型儀表,進行記錄運轉。
(2)關氣:
關氣時記錄下聯系人姓名、關氣時間,關閉上、下游截斷閥門,按儀表操作規程停表。
(3)轉旁通:
1)按儀表操作規程停表;
2)緩慢開旁通閥門,同時緩慢關上游閥及下游閥,使旁路投入正常運行。
9.巡迴檢查內容:
(1)值班人員每半小時觀察一次氣量和壓力變化及高、低警報器,調壓系統的安全閥。當氣流量、壓力發生較大變化或有其它異常現象出現時,要仔細觀察,找出原因,進行處理,重大問題要及時向車間和設備動力部門匯報;
(2)值班人員每隔2小時按站內工藝流程,巡迴線路檢查一次。
[二]天然氣使用安全規程
1.凡需使用天然氣的單位或個人,必須對天然氣的特性有所了解。
2.凡需使用天然氣的單位,必須事先向設備動力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同意後方准使用。
3.嚴禁在天然氣配氣站內或使用天然氣的場所堆放易燃物品或吸煙。不準在天然氣窯爐內休息或涼衣物。
4.嚴禁利用天然氣管道作電焊接地線。嚴禁用鐵器敲擊管道與閥體,以免引起火花。
5.使用天然氣的場所應備有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
6.天然氣配氣站值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交接班制度,認真作好值班記錄,工作期間不得擅離職守。
7.天然氣加熱爐、退火爐、鍋爐等必須特別注意下列要求:
(1)引入使用點的天然氣母管上的總頭閉閥應裝設在安全和便於操作的地點,且應無泄漏,經常保持完好,有油水分離器或排水管時,應每班進行排污;
(2)點火前應先檢查各種閘(閥)門,管道等是否有漏氣、漏風等現象,鼓氣設備等是否運轉正常,煙道抽力是否符合開爐標准,操作區內是否有明火等;
(3)打開室內門窗及窯門,再開通風機對窯爐進行吹除,5~10分鍾,待余氣排除干凈後,方准點火;
(4)在燃燒過程中經常觀察爐內燃燒情況及天然氣壓力變化。隨時注意調整空氣與天然氣的比例,以保證燃燒正常。
8.點火時必須嚴格遵守「先點火,後開氣,再調壓」的操作順序,嚴禁違章操作:
(1)點火用天然氣干管應預先檢驗兩個關閉閥是否靈敏、可靠;
(2)點火操作順序:
1)微微開啟空氣閥;
2)用點火棒靠近氣源出口;
3)緩慢打開天然氣閥,待燒嘴點燃後移去火源;
4)調整天然氣與空氣的比例,待燃燒正常(視燒嘴燃燒不見火苗為原則),然後關閉爐門,並打開爐門冷卻水閥。
(3)停火操作順序:
1)關閉窯爐上天然氣總閥及分閥;
2)停止鼓風機運轉;
3)打開天然氣放散閥1~2分鍾;
4)關閉煙道門。
I. 氮氣的注意事項
危險性類別:第2.2類 惰性氣體
侵入途徑:吸入
健康危害:空氣中氮氣含量過高,使吸入氣氧分壓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氣濃度不太高時,患者最初感胸悶、氣短、疲軟無力;繼而有煩躁不安、極度興奮、亂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態不穩,稱之為「氮酩酊」,可進入昏睡或昏迷狀態。吸入高濃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潛水員深潛時,可發生氮的麻醉作用;若從高壓環境下過快轉入常壓環境,體內會形成氮氣氣泡,壓迫神經、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發生「減壓病」。
環境危害:無
燃爆危險:本品不燃。 皮膚接觸:沒事(因空氣中就含有約78%的氮)
眼睛接觸:沒事(理由同上)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就醫。
食入:沒事 危險特性: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有害燃燒產物:氮氣。
滅火方法:本品不燃。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用霧狀水保持火場中容器冷卻。可用霧狀水噴淋加速液氮蒸發,但不可使用水槍射至液氮。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准 前蘇聯MAC(mg/m3):未制定標准 TLVTN:ACGIH 窒息性氣體 TLVWN:未制定標准 監測方法:
工程式控制制: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當作業場所空氣中氧氣濃度低於18%時,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長管面具。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身體防護:穿一般作業工作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它防護: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J. 氮氣注塑要注意什麼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是自往復式螺桿注塑機問世以來,注射成型技術最重要的發展之一。它通過高壓氣體在注塑製件內部產生中空截面,利用氣體積壓,減少製品殘余內應力,消除製品表面縮痕,減少用料,顯示傳統注射成型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氣體輔助注射的工藝過程主要包括三個階段: 起始階段為熔體注射。該階段把塑料熔體注人型腔,與傳統注射成型相同,但是熔體只充滿型腔的60%-95%,具體的注射量隨產品而異。 第二階段為氣體注人。該階段把高壓惰性氣體注人熔體芯部,熔體前沿在氣體壓力的驅動下繼續向前流動,直至充滿整個型腔。氣輔注塑時熔體流動距離明顯縮短,熔體注塑壓力可以大為降低。氣體可通過注氣元件從主流道或直接由型腔進人製件。因氣體具有始終選擇阻力最小(高溫、低粘)的方向穿透的特性,所以需要在模具內專門設計氣體的通道。 第三階段為氣體保壓。該階段使製件在保持氣體壓力的情況下冷卻.進一步利用氣體各向同性的傳壓特性在製件內部均勻地向外施壓,並通過氣體膨脹補充因熔體冷卻凝固所帶來的體積收縮(二次穿透),保證製品外表面緊貼模壁。
氣輔技術為許多原來無法用傳統工藝注射成型的製件採用注塑提供了可能,在汽車、家電、傢具、電子器件、日常用品、辦公自動化設備、建築材料等幾乎所有塑料製件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且作為一項帶有挑戰性的新工藝為塑料成型開辟了全新的應用領域。氣輔技術特別適用於製作以下幾方面的注塑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