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經營操作流程相關規章制度
『壹』 大米的生產流程
大米的生產流程:
一、原糧入庫
1、檢驗:稻穀進倉前,就應該對稻穀進行分品種,並在驗質單上註明品種、等級有及所需進入的倉號,對於同品種不同等級的稻穀,如果生產需要,也應該單獨進行存放,以便於以後的加工使用。
2、司磅:必須根據驗質員檢驗的結果進行稱重,並且嚴格按照不同的品種和等級填寫稻穀入庫單,入庫單的填寫必須工整規范,同時要註明各品種的倉號、等級以便於入庫保管員分品種,分等級存放。同時每天工作結束,必須整理當天的收購入庫單據,分品種、分等級的上報一份原糧入庫匯總單。
3、倉庫保管:對准備入庫的稻穀,在卸車的過程中,進行二次檢驗,對與入庫單上所列的品種、等級不相符的,要積極與驗質員聯系,並協商解決辦法。在稻穀入庫時,必須嚴格地按入庫單上所列的倉號、品種、等級進行分倉入庫,另外,根據生產需要,對於一倉多糧的情況,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確保稻穀在進倉時不發生混裝情況。最後,在入庫單上確認簽字,由售糧人帶回磅房除伙,計算凈重。同樣每天工作結束後,要整理稻穀入庫情況,一日一結,以便於日後對帳。
二、加工:
4、米廠一旦投入生產,就要消耗大量的稻穀,此時保管員就要根據加工的具體用浪要求,合理的安排稻穀的出倉。對於糧食直接進入卸糧坑的,卸糧坑作為一個單獨的倉庫計算。
5、在加工過程中要計算出米率等指標的。如果稻穀直接進入卸糧坑,並已加工完成的,這個很容易算;但是對於稻穀不是直接進入卸糧坑,而是由倉庫提供而又不能直接計算出稻穀數量的,應該等這一批稻穀加工完之後再進行計算。
6、成品及副產品:加工完工之後,成品及副產品應及時入成品庫。對於成品的入庫應嚴格把關,不同的品種單獨存放,同品種不同包裝的也應單獨存放。倉庫保管員做好產品的入庫登記,一日工作結束保管員及時填制產品及副產品入庫單,並上報。同時,保管員每周或每旬對庫存產品進行盤點,填制盤點表,統計人員根據保管員送來的盤點表對庫存實物進行盤點。
三、銷售
7、銷售人員應根據客戶的要,主動聯系財務人員,查看資金是否到帳以及是否進行鋪底銷售等情況,開具產品出庫單。對於在外跑銷售人員,出庫單可以由財務人員代開,但銷售人員必須告知財務人員客戶的需求。
8、保管員接到出庫通知單後,應按出庫單註明的客戶及所需的數量、規格、包裝等及時進行發貨,並在出庫單上簽字。一日工作結束,填制出庫單匯總表。同時,門衛值班人員也應該在產品出庫時,對出庫的數量進行查驗,並簽字放行。
『貳』 經營大米的營業執照寫什麼
先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上面有銷售食品,食用農產品這個經營范圍。然後後期營業執照出來後再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
根據《食品許可證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申請食品經營許可,應當向申請人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材料:(一)食品經營許可申請書;(二)營業執照或者其他主體資格證明文件復印件;(三)與食品經營相適應的主要設備設施布局、操作流程等文件;(四)食品安全自查、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記錄、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叄』 大米加工的主要流程
大米作為我國居民的主食之一,其加工方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發展。典型的碾米加工流程主要有清理、礱谷、谷糙分離、碾米、擦米等幾道工序。目前大米加工企業實際應用的碾米加工工藝流程如下:原糧→吸糧→稱重→風選→刮板輸送→入倉→電磁接料→輸送→初清→清雜→一次去石→除塵→磁選→脫殼→谷糙分離→二次去石→磁選→存糙箱→頭道碾米→二道碾米→白米分級→長度分級→白米去石→存米箱→拋光→風篩處理→色選→存料→稱重打包→入成品倉。為了進一步提高大米質量等級,通常還要根據具體情況,有選擇的設置拋光、分級和色選等精加工工序。
『肆』 求:大米生產線規章制度,和管理責任制度,員工的獎\懲制度~!
如果自己編企業規章制度的話,的確很費勁,畢竟這是個需要起碼7年一線實戰經驗積累和專業知識有效結合才能出的成果。不過你在網上查下「298勞動合同書與配套文件」,你就能獲得專家為你做的管理文件成品吧,效率很高的,你拿來就能用,用了就讓你直接贏在勞資關系運行的起跑線上。
『伍』 販賣大米需要辦理那些營業許可的手續
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具體流程如下:
1、凡是辦理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必須先攜帶好經營場所的證明來工商所進行字型大小名稱預先核准。
由申請人簽署的《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申請書》一份。
2、申請人身份證明
城鎮待業青年和其他無業人員,應持有勞動部門核發的待業證明;退、離休人員應持退、離休證,提前退休憑單位退休證明;辭退職(包括留職停薪)人員,應持有原單位批準的證明;下崗職工,應持有勞動部門的下崗證;農村村民,應持有當地鄉(村)證明。
上述人員登記時須持身份證,外地人員還須持有本市公安部門出具的暫住證,證生部門出具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證明(18周歲以上,50周 歲以下)。
3、申請人職業狀況證明
城鎮、街道勞動就業中心出具的待業證明;原單位出具的下崗證明;辭退職、停薪留職人員證明;《農村富餘勞動力求職登記卡》或村民委員會證明的原件一份。《勞動手冊》或離退休證明復印件一份(核對原件)。
4、經營場所證明
利用自有私房(非住宅)應遞交房產產權證明,產權人把此房作為經營用房的證明;利用自用公房應遞交房管部門的住改非證明;經營場地租用的,應遞交房屋租憑協議和房屋產權證明;
經營場地在路邊弄口,應遞交交通、市容或城建部門的佔用道路許可證或批准件;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報經審判項目的,提交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或證書。
6、申請人委託代理的,應提交《個體工商戶申請登記委託書》一份(領取)及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復印件一份(核對原件)
7、申請人一寸照片三張。
8、申請人應當使用鋼筆、毛筆或簽字筆工整地填寫表格或簽字。
註:文件、證件應當使用A4紙。
(5)大米經營操作流程相關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收費標准
1、登記費收費標准。個體工商戶開業登記費為每戶二十元;發放營業執照,不另收費。
2、營業執照副本收費標准。個體工商戶自願領取營業執照副本的,每個收取成本費三元。
登記申請
1、個人經營的,以經營者本人為申請人;家庭經營的,以家庭成員中主持經營者為申請人。
委託代理人申請注冊、變更、注銷登記的,應當提交申請人的委託書和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或者資格證明。
2、申請個體工商戶登記,申請人或者其委託的代理人可以直接到經營場所所在地登記機關登記;登記機關委託其下屬工商所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的,到經營場所所在地工商所登記。
申請人或者其委託的代理人可以通過郵寄、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向經營場所所在地登記機關提交申請。通過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提交申請的,應當提供申請人或者其代理人的聯絡方式及通訊地址。
對登記機關予以受理的申請,申請人應當自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5日內,提交與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內容一致的申請材料原件。
『陸』 大米生產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制度的內容
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制度
一、制定本單位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和崗位衛生責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單位食品經營場所衛生設施改善的規劃。
三、按有關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辦理領取或換發食品流通許可證,無食品流通許可證不得從事食品經營。做到亮證、亮照經營。
四、組織本單位食品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有關法規和知識的培訓,培訓合格者才允許從事食品流通經營。
五、建立並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六、對本單位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總結、推廣經驗,批評和獎勵,制止違法行為。
七、執行食品安全標准。
八、協助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實施食品安全監督、監測。
『柒』 糧食購銷規章制度
這是一個範本.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總結
根據省局**局長和市局**局長的講話精神已經省局《關於強化「十條措施」提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及市局七項制度的要求,規范食品經營者的經營行為,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自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我們所共查處食品類案件17件,其中共查處食品無照經營戶15戶,查處劣質奶粉案件2件,銷售冒牌酒2件,罰沒款2.2萬元,案值1.2萬元。 一、統一思想,明確責任。
我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周金伙局長關於「十條措施」和市局七項制度的要求,充分認識食品安全是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安全利益和社會安定的大事,在中秋、國慶期間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落實,結合省局的「十個提升」要求,強化對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督促、檢查和知道,確保市場監管重心下移,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納入片區管理,加強日常巡查和監管,按照屬地管轄原則和「五定」方案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崗位,做到任務到片區,責任到監管員。
二、加強重點,抓好落實。
我們根據轄區實際,確定監管重點區域、重點市場、重點商品,按照「六查六看六打擊」及「五個一律」、「五個一批」的要求,積極開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在其他專項整治取得較好的效果的基礎上,對糧食、肉類、水產類、蔬菜、水果、豆製品、奶製品、調味品等八大類日用消費品進行集中整治,加強對城鄉結合部、邊遠山村和農村市場等薄弱環節進行監管,防止制假窩點,以次充好、假冒猥劣商品下鄉轉移,確保入市上櫃食品的質量。
三、加強監管,抓好專項整治行動。
(一)開展中秋、國慶期間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我們緊密結合2004年紅盾行動要求,切實加強中秋國慶期間節日市場的巡查監管工作。按照省局要求把食品安全和商標廣告作為監管執法的重點,而重中之重是要突出抓好食品安全的監管,不折不扣地落實周金伙局長在省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十條措施」。同時組織力量落實市工商局《中秋國慶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同意行動方案》中各個階段的工作,打出聲威、打出形象、打出實效。在節前我們組織檢查,共出動21人次,5車次,檢查相關經營戶34戶,查獲三無月餅76塊,過期調味品21瓶。
我們認真做好節日期間值班、政務請示、報告工作。我所節日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認真受理消費者投訴。對值班人員嚴格要求,在崗在位、切實負責,確保通訊暢通。從9月27日至10月7日堅持每日報送制度,確保節日市場消費安全。
(二)貫徹省局關於「責令停業整頓」行政處罰措施加大對銷售不合格食品違法行為的監管力度專項整治。
根據省局《關於適用「責令停業整頓」行政處罰措施加大對銷售不合格食品違法經營行為的監管力度的通知》要求,為一發懲處食品違法經營行為,嚴格規范食品經營者的行為,加強流通領域食品質量監督管理,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城關工商所現就適用「責令停業整頓」行政處罰措施,加大對銷售不合格食品違法行為監管力度。
1、認真做好宣傳工作,採取宣傳欄、黑板報、宣傳單等形式深入廣泛宣傳,利用文明學校與個私協會召開經營者會議,印發了2000多份宣傳材料進行宣傳。通過宣傳,讓廣大群眾參與到查處無照經營的活動中,形成對無照經營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2、我們成立了無照經營專項整治領導小組,以片區為單位,分片分組對片區的經營者進行開展治理整頓工作。首先積極發動建立群眾線索,舉報、反映無照經營的違法行為。其次分區域、有重點有計劃地加大巡查力度。實行預警查處機制,發現無照經營的的先發催辦通知書,超過期限未辦理營業執照的,再由辦案組立案查處。對已立案查處的無照經營戶進行回訪,督促其盡快辦理營業執照。
3、在清理整頓無照經營活動中,按照市局「五個一律」、「五個一批」的要求嚴格執法,對無照經營食品類的經營者堅決取締。城關所共出動254人次,檢查415戶,共查獲無照經營戶17戶,依法立案查處17起,罰款金額2.2萬元,發出178份催辦通知書,補辦執照率達100%。
(三)治理「餐桌污染」實行商品質量快速檢測工作專項整治
我們立足城關地區作為永春縣的經濟文化中心,共開展了5次有關的檢查行動,出動36人次,檢查有關個體經營戶、企業70戶。對市、縣局部署的需重點檢查的商品進行嚴格監控,在城關農貿市場建立商品購銷帳,實行信譽卡制度,同時進行檢查,嚴厲查處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企業名稱的行為,仿冒偽造產地等質量標志的行為,嚴厲查處利用新產品上市節日促銷,巨獎銷售,營銷策劃等對商品進行虛假宣傳的誤導行為,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欺行霸市,擾亂和破壞糧油市場秩序的行為。如今年1月份,我局對城東街陳某的批發店例行檢查的時候,在其倉庫發現當事人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五糧液」酒40瓶,我們根據《產品質量法》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四)糧食市場、陳化糧監管工作
我們按照「屬地管轄」原則,按片區責任對轄區內的糧食經營者,糧食倉儲進行檢查。我們成立了糧食市場監管領導小組,會同糧食、質監、衛生、教委、建委等有關部門加強對糧食購銷企業、個體加工作坊購進的糧食進行清查,發現涉嫌劣質大米立即就地封存,及時送相關機構檢測。
我們按照「屬地管轄」原則,按片區責任對轄區內的糧食經營者,糧食倉儲進行檢查。我們成立了糧食市場監管領導小組,會同糧食、質監、衛生、教委、建委等有關部門加強對糧食購銷企業、個體加工作坊購進的糧食進行清查,發現涉嫌劣質大米立即就地封存,及時送相關機構檢測。
(五)開展劣質大米、水果市場的專項整治
我們充分發揮工商聯絡員在監管網路的作用,密切關注消費者對大米、水果等質量的投訴情況,一旦發現線索立即跟蹤核查,依法處理。檢查嚴厲打擊打蠟上色或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加工以次充好的劣質水果。堅決查處違法使用冒牌水果標貼的行為,加強對水果批發市場的追蹤,深挖造假加工窩點。檢查水果經營主體資格,堅決取締無照經營行為。
四、強化服務意識,推行長效監管,確保執法服務雙到位。
圍繞服務當地經濟發展這一大局,立足我所職能,結合轄區實際,積極探討、制定各種長效監管措施,通過市場監管和行政指導相結合,促進了地方經濟健康規范發展。
1、推行企業工商聯絡員制度,加強與企業的聯絡溝通。通過分行業、有計劃地開展企業工商聯絡員的培訓工作,擴大培訓面,提高培訓層次,力爭今年在60%以上的企業建立工商聯絡員。並以企業工商聯絡員為載體,把行政指導具體內容和措施貫穿到日常監管執法和服務中,推行各種工商專業指導。
2、建立了紅盾維權網路,增強監管新力量,延伸監管服務觸角。以轄區內已設立的洋上村紅盾維權站、工業園區紅盾維權站和新發超市、國泰商場、遠大電器紅盾維權站為基礎,進一步完善維權站規范的日常監管制度和工作機制,拓展工作范圍和職責,充分發揮其在服務企業、消費者、市場監督等方面的作用。同時加強對聯絡員的法律法規知識、工商業務知識及有關商品質量知識培訓,積極培育「紅盾維權站聯絡員」,拓展工商行政管理職能,擴大監管面和服務面。
3、積極開拓思路,探索服務企業新途徑。以依託開發區建設管委會設立的縣「探花山-榜德」開發區紅盾維權站為陣地對企業的工商注冊登記,商標使用注冊、廣告行為等進行指導,向企業提供各種注冊、變更登記及年檢表格。同時,探索由開發區建設管委會對新開業及變更、年檢的企業進行地址勘察:工業園區企業在開業、變更登記及年檢時,先由工業園區管委會指定二個以上的維權站成員進行現場地址勘察,勘察結果加蓋工業園區管委會公章後,作為企業經營地址情況的有效證明文件,進一步方便園區內企業。
4、開展共建規范市場活動。進一步完善共建規范市場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市場開辦者、經營者、監管者等各自的職責和關系。指導、督促市場開辦者履行商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職責,進一步完善商品質量管理制度和監控流程。並以點及面,引導經營者文明經商、誠信經營。
『捌』 大米的生產流程
http://www.patent-cn.com/A01G/CN1489893.shtml
網址
申請專利號 CN02145903.7
專利申請日 2002.10.17
名稱 生產生態大米的水稻的種植方法
公開(公告)號 CN1489893
公開(公告)日 2004.04.21
類別 人類生活必需(農、輕、醫)
頒證日
優先權
申請(專利權) 肖免;楊東明;李世臣
地址 154002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黑龍江省水稻研究所
發明(設計)人 肖免;楊東明;李世臣
國際申請
國際公布
進入國家日期
專利代理機構 北京雙收專利事務所
代理人 陳永慶
摘要
本發明涉及生產生態大米的水稻種植方法,其步驟是在50-53℃的水溫下浸泡10分鍾消毒後在常溫下浸種5-7天;育苗基質採用稻殼和/或粉碎稻殼進行生物發酵,發酵後與營養土和營養液混合;使用生物壯秧劑進行水稻秧田調酸與消毒;插秧至抽穗期間,採用保水灌溉方式,抽穗之後採用間歇灌溉方式;肥料採用有機肥、生物肥、礦物肥與少量化肥復混;在水整地7-10天、插秧後2-3天,放入魚苗以防除雜草與蟲害。該方法具有機食品與綠色食品的優點,擯棄兩者的不足,既可保持水稻的高產性又能保持稻米的品質,並優化環境。採用魚苗替代化學除草劑與殺蟲劑,徹底消除農葯對江河湖澤等水環境的污染和在食品中殘留,對環境保護,具有重大作用與意義。
主權項
1.生產生態大米的水稻的種植方法,其步驟是: (1)種子處理採用溫湯法消毒,在50-53℃的水溫下浸泡10分鍾消毒,消毒後在常溫下浸種5-7天; (2)育苗 育苗基質採用稻殼和/或粉碎稻殼進行生物發酵,發酵後與營養土和營養液混合,或者採用農家肥、泥炭或草炭; (3)秧田調酸與消毒 使用生物壯秧劑進行水稻秧田調酸與消毒; (4)水層管理 插秧至抽穗期間,採用保水灌溉方式,抽穗之後採用間歇灌溉方式; (5)施肥 肥料採用有機肥、生物肥、礦物肥與化肥復混,在測土基礎上,按需配肥,達到平衡施肥,施肥時間是在稻田旱旋耕或水旋耕前施入,全年用肥量一次施入,施肥深度 2厘米-12厘米; (6)雜草與蟲害防除 在水整地7-10天、插秧後2-3天,放入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