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香港引渡條例

香港引渡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25 11:28:10

1. 加拿大暫停香港引渡是什麼意思

引渡條約(Extradition)是指國家根據條約或基於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
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 國家賦予特區政府獨立的立法權,所以香港在基本法的框架下跟其他國家簽署了引渡條約,把逃往國際社會的逃犯追逃回到香港進行司法審判。
國安法給西方強權國家好好上了一課, 讓想要干涉香港穩定、分裂中國的外國政客無機可乘。在這期間,可以看到港獨的團體頭目紛紛出逃香港, 跑到台灣、加拿大、英國、美國這些國家。 這些政客為了保護制衡我們中國發展的HJ棋子,害怕引渡條約會讓香港政府抓回這些叛國之徒回香港定罪,所以紛紛暫停香港引渡條約,政治意味深重。以為暫停引渡條魚可以給中國的外交政治施壓。所以在美國的號召之下, 這些美國盟友紛紛效仿美國暫停香港引渡條約。

2. 法國有引渡條約嗎

法蘭西24電視台3 道稱,法國當天正式宣布,將中止批准與香港間的引渡條約。法國成為繼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紐西蘭和德國之後,又一個跟風表態的西方國家。
法國外交部3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鑒於最近的事態發展,法國將不會繼續批准其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於2017年5月4日簽署的引渡協議。」
法國外交部聲明還妄議日前生效實施的香港國安法,聲稱其「直接影響到我們(法國)的公民和我們的企業。」
據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公告,香港特區此前已與法國簽訂了移交逃犯協定(引渡條約),但暫未生效。
此外,截至2020年4月22日,香港特區已與19個國家簽訂移交逃犯協定,且已生效。這些國家分別為:澳大利亞、加拿大、捷克、芬蘭、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愛爾蘭、韓國、馬來西亞、荷蘭、紐西蘭、菲律賓、葡萄牙、新加坡、南非、斯里蘭卡、英國、美國。
上月,加拿大(7月3日)、澳大利亞(7月9日)、英國(7月20日)、紐西蘭(7月28日)、德國(7月31日)宣布中止與香港間的引渡條約。
7月28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 會上宣布,近日,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以中國制定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為借口,單方面宣布暫停與香港特區簽訂的《移交逃犯協定》,此舉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為此中方決定香港特區暫停港加、港澳、港英《移交逃犯協定》,同時決定香港特區暫停港加、港澳、港英刑事司法互助協定。
針對德國中止與香港間引渡條約一事,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8月1日表示,德國政府為政治目的單方面暫停移交逃犯協定,屬於雙重標準的政治操作,同時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與國際關系基本准則。發言人說,德國政府甘心讓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更凸顯德國有機會成為部分在香港被通緝人士嘗試逃避法律責任的地方,德國要就此向法治與國際交代。
8月3日,汪文斌還宣布,紐西蘭以中國制定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為借口,單方面宣布暫停與香港特區簽訂的《移交逃犯協定》。新方有關做法將對港司法合作政治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嚴重損害了香港特區與之開展司法合作的基礎,偏離司法合作維護正義和法治的宗旨,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為此,中方決定香港特區暫停港新《移交逃犯協定》,同時決定,香港特區暫停港新《刑事司法互助協定》。

3. 犯罪嫌疑人是香港永久居民,在案發後被捕前逃回香港,他們會被移送內地受審判刑嗎

中國刑法是案發地管轄原則。逃到哪裡都會引渡回國審判。

香港是一個一國兩制下「特別行政區」,說白了就是政治體制上的特區,這和一般的經濟特區是絕緣不同的;除了軍事領域,香港在外交、經濟、商貿、文教衛生、跨境打擊犯罪等等諸多方面是由充足的獨立管轄權的,

香港可以單獨組團參加奧運、以地區的名義參加只有國家才能參加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等等,某種意義上說,香港就是沒有一個軍事能力的獨立國家,當然准確的說叫地區;故此大陸執法部門當然就不能去香港隨便抓人;

標准做法是,當地公安機關或其它執法部門,可以通過類似國際刑警組織、或是依據雙邊簽署的引渡條例、在犯罪嫌疑人也是內地居民的情況下要求香港警方將犯罪嫌疑人予以遣返,而如果該犯罪嫌疑人是香港或是其他地區的居民,則沒有基本可能會遣返。

(3)香港引渡條例擴展閱讀:

引渡條約是國家間引渡罪犯的依據。因為國際法上沒有賦予國家以引渡的義務,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是否將罪犯引渡回申請國完全是被申請國的選擇。對於賴昌星案件,如果中國和加拿大之間沒有引渡條約,是否將賴昌星引渡到中國就是加拿大的自由,中國無權要求加拿大進行引渡,但如果有引渡條約就不一樣了。

引渡條約一般會約定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關於互相引渡罪犯的相關條件和其他事項。如果在條約中承諾對某個國家的罪犯進行引渡,那麼引渡就將成為國際義務,必須履行,無正當理由不可隨意拒絕引渡。

4. 網上通緝逃去香港就安全了嗎

網上通緝逃犯逃去香港也不能保證安全。

網上通緝,又名網上追逃、虛擬通緝,是指公安機關各部門、各警種在日常公安業務工作中,發揮各自的職責優勢,發現可疑人員時,及時與公安網「全國在逃人員信息系統」或「全國在逃人員信息光碟」進行快速查詢、比對、抓獲在逃犯罪嫌疑人員的偵查機制。

網上追逃不同於通緝。在刑事訴訟法中,通緝是一種執行逮捕的特殊形式,它的使用對象是應當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而網上追逃的對象不僅包括辦理了逮捕法律手續的在逃犯罪嫌疑人,而且大量的對象是刑事拘留在逃犯罪嫌疑人;

通緝令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刊、計算機網路等公開媒體對外發布,為廣大公眾所知曉,而網上追逃逃犯信息只能在公安網上發布,僅供公安機關查詢比對,它對外保密,其 公安人員正在進行網上通緝受眾面僅限於公安機關人民警察;

按照公安部公刑(2000)99號「關於辦理《公安部通緝令》有關事項的通知」精神,被通緝人員信息必須先上公安網,錄入「公安部在逃人員信息資料庫」,網上追逃已吸收了通緝的部分職能。也就是對未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的特徵照片上傳到公安部網站,供大家識別和提供消息進行抓捕。

所謂「網上通緝」只是指公安部門內部網路共享全國范圍內的通緝犯資料,這樣當嫌疑人在其他地方出現時可以馬上進行資料對比,提高了抓捕犯人的效率。

(4)香港引渡條例擴展閱讀:

關於全球逃犯跨境逃犯緝拿:

1、從與我國簽署條約的國家引渡:

截至2013年5月,我國已與西班牙、義大利、泰國、俄羅斯、韓國、伊朗等36個國家簽訂了引渡條約,並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等含有具體引渡條款的多邊公約。此外,還與阿根廷、波黑等49國簽訂了民商事或刑事司法協助條約,這些使從國外引渡、遣返外逃經濟犯罪人具有法律基礎。

如中國銀行南海支行丹灶辦事處原信貸員謝炳峰、原儲蓄員麥容輝共同貪污公款5250多萬元,事發後潛逃泰國,兩年後的2011年被我國警方引渡回國。

但同時,由於與美國、加拿大尚未簽署引渡條約,使得美加成為很多外逃經濟犯的避風港。商務部在2004年時對外逃經濟犯群體進行過分析,數據顯示,外逃群體在不斷擴大,他們的逃亡准備,更加隱蔽精準,逃亡路線向美國、加拿大等與中國沒有簽訂引渡條約的發達國家集中。

2、與海外機構駐外使館合作稽查:

公安部在22日的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要充分發揮我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廣泛建立執法安全合作機制的優勢,深化國際警務合作,對外逃嫌疑人較多的國家和地區,適時組織集中緝捕。而多個成功境外追逃犯罪嫌疑人的案例表明,國內警方要想成功緝捕嫌疑人,與藏匿國警方、國際刑警組織和我駐外使館的合作密不可分。

余國蓉潛伏14年被抓就是四方合作的最好案例。首先,公安部通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通報,去年5月,發現余國蓉藏匿在泰國的線索後,公安部立即派出精幹力量,在我駐泰國使館警務聯絡官的協助下,會同泰國執法部門開展查緝工作,成功將余國蓉抓獲。

3、剝奪經濟犯居留權使其被遣返:

目前,我國與發達國家締結的雙邊引渡條約還為數不多,與美國、加拿大以及大部分歐盟成員國尚未建立正常的引渡合作關系。對於外逃至這些國家的犯罪嫌疑人,我國一般採取遣返非法移民的方式來達到境外追逃目的。

如可以通過吊銷有關人員的合法旅行證件、證明有關人員犯有嚴重罪行等手段,設法使其不能在躲藏地國家獲得合法的居留地位或者剝奪已獲得的居留地位,從而達到將其遣返回國的目的。如在在美國逃亡兩年的余振東就是因非法入境、非法移民及洗錢三項罪名失去了在美國居留的權力,最終被遣返回國。

4、利用感情攻勢規勸其回國自首:

公安部在22日的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要會同檢察院、法院發布通告,敦促外逃嫌疑人投案自首,動員其親屬規勸回國。採用各種方式和途徑對外逃人員開展攻心戰,說服他們自願回國投案,這是警方屢試不爽的招數。在緝捕俞優靜的過程中,中國警方正是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成功將俞優靜帶回國內。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關於網上通緝的介紹及條例

人民網-關於公安局全球逃犯跨境緝拿的報道

5. 不和我們簽引渡條約就不辦簽證

申請簽證一般需提交:

(一)自遞交之日起有效期不少於6個月、有空白簽證頁的護照;

(二)如實、完整、清楚填寫,並由申請人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證申請表》1張;

(三)近期、正面、免冠護照照片1張(不接受生活照、照片復印件或普通紙張列印的數碼照片);

(四)根據前來中國的事由的不同,還需提供其他相關的申請材料;

(五)簽證官員要求的與簽證申請有關的其他證明材料;

(六)領取簽證時,申請人須繳納簽證費和特急或加急服務費(如選擇)。

簽證可由申請人本人親自遞交,也可根據自願,委託他人代為辦理,但有規定必須本人親自到場,或簽證官員要求本人面談者除外。申請人有義務回答簽證官員有關詢問。
除有明確規定免簽者外,外國公民來華原則上應事先向中國駐外使領館、辦事處、駐香港、澳門特派員公署或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構申辦簽證。

中國駐外使、領館均有領區劃分,申請人原則上應向居住地所屬大使館或領事館申請簽證。除個別國家公民須向中國駐該國使領館申請外,申請人一般亦可向就近的中國使領館申請簽證。

外國人持普通簽證入境後,如需申請延長或變更簽證,應向公安部授權的縣級以上地方公安機關申請。

6. 英國和中國有引渡條約嗎

法律分析: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沒有引渡條約。至於中國香港,英國已暫停與香港間的引渡條約。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周一在對下議院的一份聲明中稱,英方採取了「必要和適當」的行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第七條 外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的引渡請求必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才能准予引渡:(一)引渡請求所指的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請求國法律均構成犯罪;(二)為了提起刑事訴訟而請求引渡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請求國法律,對於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均可判處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其他更重的刑罰;為了執行刑罰而請求引渡的,在提出引渡請求時,被請求引渡人尚未服完的刑期至少為六個月。對於引渡請求中符合前款第一項規定的多種犯罪,只要其中有一種犯罪符合前款第二項的規定,就可以對上述各種犯罪准予引渡。

7. 紐西蘭暫停與港引渡什麼意思

紐西蘭暫停與港引渡指紐西蘭關閉海岸線,就是封鎖國門,不讓進出,控制疫情。2020年7月28日,紐西蘭外交部長溫斯頓彼得斯宣布,紐西蘭已終止與香港的引渡條約。據報道,紐西蘭是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這三個「五眼聯盟」國家採取類似措施後採取這一行動的。

彼得斯說,紐西蘭還做出了另外兩項改變:第一,紐西蘭正在改變向香港出口敏感商品的方式;其次,紐西蘭更新了旅遊建議。

引渡條約是指一國根據條約或其他原因,應另一國的請求,將在其境內被另一國指控或定罪的人移交該國審判或懲罰的行為,這是國家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

引渡條約是國與國之間引渡罪犯的基礎,由於國際法沒有賦予國家引渡的義務,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是否將罪犯引渡回申請國完全是被申請國的選擇。

8. 新加坡和中國有沒有引渡條約

據我所知沒有和中國大陸有引渡條約,但和香港確實是有引渡條約。

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個叫「龍牙門」的地方尋找大象,這或許指的是吉寶海港。1330年前後,一名叫汪大淵的中國人到來,稱這個居留地為「龍頭」,並說已經有中國人在此居住。最早把新加坡叫做淡馬錫(或海城)的稱謂出現於1365年的《爪哇史頌》。

早期文明: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

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比淡馬錫(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早一千多年。8世紀屬室利佛逝。

三佛齊的一位王子聖多羅伏多摩(桑尼拉烏他瑪)在其岳母廖內群島女王的資助下,1299年來到新加坡島建立僧伽補羅國( 又譯新加坡拉),梵文意為「獅子城堡」。

9. 法國宣布暫停香港引渡條約,圖什麼

“鑒於最近的事態發展,法國將不會繼續批准其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於2017年5月4日簽署的引渡協議。”

這是法國在西方多個國家宣布暫停香港引渡條約之後,所發布的一條聲明。

法國急於表明立場,其實也是對於西方國家的跟風,也是在制衡中國這件事上,與西方國家保持一致。說通俗一點就是,在制衡中國這件事上,西方國家紛紛表態,自然也不能落下法國這一家。這也是美國在對中國施壓之下,西方國家選邊站的一個表現。

無論如何,我們國家維護香港地區繁榮和穩定的決心是不變的,我們也不會因為任何國家對我們橫加干涉,就會作出任何妥協。

10. 加拿大暫停對香港的引渡條約是什麼意思

加拿大暫停向香港移交判定犯罪的人到我國進行審判。

1、引渡條約(Extradition)是指國家根據條約或基於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

2、引渡條約是國家間引渡罪犯的依據。因為國際法上沒有賦予國家以引渡的義務,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是否將罪犯引渡回申請國完全是被申請國的選擇。

3、引渡條約一般會約定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關於互相引渡罪犯的相關條件和其他事項。如果在條約中承諾對某個國家的罪犯進行引渡,那麼引渡就將成為國際義務,必須履行,無正當理由不可隨意拒絕引渡。

(10)香港引渡條例擴展閱讀

日前,加拿大外長商鵬飛發表聲明,宣布加方禁止向香港出口敏感軍事物品,並且暫停同香港引渡條約,同時還更新了加公民赴港旅行提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稱,加方正在考慮移民等其他措施。

7月6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表示,加方有關涉港錯誤言論以及所宣布的舉措,罔顧香港國安法有助於「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基本事實,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中方對此表示強烈譴責,並保留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將完全由加方承擔。趙立堅強調,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外國無權橫加干涉。

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任何對華施壓的圖謀都絕不會得逞。中方敦促加方立即糾正錯誤,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以免對中加關系造成進一步損害。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