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條例修
❶ 安徽禁毒條例規定吸毒者三年內不得申領駕照是怎麼回事
新華社合肥5月28日電(記者劉美子)吸毒者在三年內不得申領駕駛證,酒吧、KTV等娛樂場所為吸毒者提供便利,將會被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還將被處以最高2萬元的罰款。27日,安徽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安徽省禁毒條例》,新條例將於8月1日起施行。
❷ 禁毒法規定應國家採取的禁毒形式是
主要的戒毒形式有哪些?戒毒政策多知道
作者:武漢華佑戒毒醫院
摘要:吸毒不僅會危害個人的健康,而且,嚴重情況下,毒品泛濫,還會危害國家的發展。因此,我國對於戒毒工作是非常重視的,生活中可以多了解一些戒毒政策,尤其是戒毒者,多去了解我國主要的戒毒形式。
自古自今,毒品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旦一個國家毒品泛濫,可以是國家的情勢陷入危險,因此,我國對於吸毒者,是要求進行戒毒的。對於戒毒工作和禁毒工作,很多國家都是高度重視的,目前,我國也出台了一些相關的戒毒政策,而生活中很多人都想不怎麼了解戒毒政策的知識,其實,在我國的戒毒政策中,規定了一些主要的戒毒形式,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戒毒政策的相關知識吧。
一、戒毒政策
根據我國禁毒法規定,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對吸毒成癮人員應當進行戒毒治療。目前我國有四種戒毒方式,包括強制戒毒、自願戒毒、社區戒毒以及社區康復。
二、我國主要的戒毒形式
1、強制戒毒
強制戒毒所是參吸毒者實施強制戒毒的場所。強制戒毒工作由公安機關主管。其工作的方式是:對吸毒成癮人員在一定時期內通過行政措施強制進行葯物治療、心理治療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並通過適度的勞動,幫助他們戒除毒癮。
對不宜收入強制戒毒所的,通常是由公安機關向本人和其家屬發出戒毒通知書,並在其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監督、管理下,限期在強制戒毒所外戒毒。
2、自願戒毒
為鼓勵吸毒人員與毒品決裂,我國建立了自願戒毒模式,即在衛生醫療部門內開設戒毒醫療機構,吸毒人員可以自願在戒毒醫療機構接受為期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葯物治療與康復。
自願戒毒所作為專業戒毒醫療機構,大部分以醫院化的規范醫療為主,有較強的醫療和科研力量,有良好的醫療設備條件。
3、社區戒毒
一般來說,公安機關對於初次查獲的吸毒人員一般進行治安拘留或罰款,第二次查獲並認定吸毒成癮的,公安機關將責令吸毒人員接受為期3年的社區戒毒。
4、社區康復
社區康復也稱為"基層康復",一般是以農村鄉鎮或城市街道為基地,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任務是依靠本身的人力資源,建設一個有社區領導、社區團體、衛生人員、志願人員、殘疾人及其家屬參加的基層康復系統。
在我國,對於戒毒工作是高度重視的,也頒布了相關的戒毒政策,以上就是關於戒毒政策的相關知識介紹。在我國,主要的戒毒形式主要包括強制戒毒、自願戒毒、社區戒毒、以及社區康復這四種,根據不同的吸毒程度,吸毒者可通過不同的戒毒形式進行戒毒
❸ 禁毒法規定的禁毒工作機制是什麼
禁毒法規定的禁毒工作機制:禁毒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條:禁毒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方針。禁毒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第五條規定:國務院設立國家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國的禁毒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設立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禁毒工作。
(3)戒毒條例修擴展閱讀
完善禁毒工作機制
1、強化禁毒工作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實現禁毒工作實體化
2、緝毒執法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實現禁毒嚴打實效化
3、管控吸毒人員,強化人文關懷,實現禁吸戒毒工作科學化
4、從源頭落實管控措施,實現綜合治理規范化
5、創新毒品預防教育舉措,實現禁毒宣傳教育品牌化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規定,禁毒是誰的責任。
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禁毒法》第三條 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版。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權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履行禁毒職責或者義務。
第四條 禁毒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方針。禁毒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4)戒毒條例修擴展閱讀
舉報人獎勵: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第六條舉報毒品違法犯罪線索,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經查證屬實的,對舉報人予以獎勵:
(一)舉報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毒品違法犯罪案件或者舉報涉及我國的涉外毒品違法犯罪線索;
(二)有明確具體的舉報對象、違法犯罪活動時間、地點、人員、物品等基本舉報事實;
(三)舉報時提供的信息尚未被公安機關掌握,或雖被公安機關掌握,但舉報人舉報的內容更為具體詳實且在案件偵破過程中發揮重要或者關鍵作用;
(四)符合舉報獎勵的其他必要條件。
❺ 貴州禁毒條例正式實施的時間
《貴州省禁來毒條例》2011年源5月1日起正式施行,《貴州省禁毒條例》已於3月30日經貴州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並將於5月1日起正式施行。
重新修訂的《禁毒條例》對禁毒宣傳教育、戒毒措施、毒品管制、法律責任等都作出了規范,在禁毒工作管理體制、禁毒工作方針、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等方面都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5)戒毒條例修擴展閱讀
自2003年1月1日頒布實施《禁毒條例》以來,對預防和打擊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社會進步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近年來我省的禁毒形勢依然嚴峻。
截至2010年底,全國累計有貴州籍吸毒人員10萬餘人,處於全國毒情比較嚴重的省份。國際販毒集團把我省作為毒品過境的主要通道,制販毒犯罪活動仍屢禁不止,吸食新型毒品人數不斷增多,猶以青少年為主。
2007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對禁毒宣傳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等工作做了進一步規范。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適應禁毒工作的發展要求,需要重新制定我省的禁毒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貴州省禁毒條例》5月1日起正式施行
❻ 我國有關禁毒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我國有關禁毒主要有以下幾個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至第三百五十七條是關於禁毒的條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 第七十四條是關於吸毒販毒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戒毒條例》
《戒毒葯品管理辦法》;
《強制戒毒辦法》;
《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
(6)戒毒條例修擴展閱讀
1、吸毒行為會被強制戒毒,根據《治安處罰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持有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脅迫、欺騙醫務人員開具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
2、一般的吸毒者,根據《禁毒法》的精神,其法律地位既是違法者,也是被救助者,對於吸毒人員,應該給與更多的挽救和幫助。
如果吸毒人員主動接受戒毒治療,將不予處罰。對吸毒成癮人員要進行戒毒治療。
《禁毒法》第三十八條吸毒成癮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
(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
(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
參考總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參考總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參考總資料來源:網路-戒毒條例
❼ 我國現行禁毒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是:
《禁毒法》《戒毒條例》《強制戒毒辦法》《戒毒葯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麻黃素管理辦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公約的決定》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是為了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通過,於2008年6月1日頒布施行。共計七章七十一條。
2、戒毒條例
《戒毒條例》已經2011年6月22日國務院第16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7號 《戒毒條例》已經2011年6月22日國務院第16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是為了規范戒毒工作。
3、強制戒毒辦法
強制戒毒辦法,1995年1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法規。 根據《戒毒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1995年1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強制戒毒辦法》自2011年6月26日起廢止。
4、戒毒葯品管理辦法
《戒毒葯品管理辦法》於1995年6月18日由衛生部發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的有關規定,制定該辦法。
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
為了嚴懲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和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等犯罪活動,嚴禁吸食、注射毒品,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特作規定。
❽ 誰知道哪裡有《禁毒法(草案)》全文
日益嚴峻的毒品違法犯罪形勢,使制定一部專門的禁毒法律成為我國最高立法機關的一項迫切任務。8月22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開始首次審議禁毒法草案,這標志著禁毒法正式進入立法程序。受國務院委託,公安部副部長張新楓對禁毒法草案作了說明。
確定「四禁」並舉、預防為本、綜合治理禁毒工作方針
禁毒法草案明確:國家對毒品實行禁吸、禁販、禁種、禁制並舉,預防為本,綜合治理的禁毒工作方針。
在「禁吸」方面,草案要求加強禁毒宣傳教育,防範吸毒行為,重點規定禁止非法持有毒品或者向他人介紹、提供毒品,禁止容留、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對吸食、注射毒品成癮者,除依照法律規定處罰、沒收吸食或注射的毒品和器具外,予以隔離戒毒,隔離戒毒後又復吸的,可以送強制矯治場所強制矯治。
在「禁販」方面,草案重點規定禁止非法運輸、攜帶、郵寄毒品和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境和非法交易,公安機關應當在邊境、(行政區域)邊界和人員復雜場所進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學品檢查,娛樂場所建立巡查、舉報制度。
在「禁種」方面,草案明確規定基層政府、村民委員會等有關組織和人員負有禁種責任。
在「禁制」方面,草案重點規定禁止製造或者非法傳授毒品和易制毒化學品配方以及製造方法,及時處理公民關於非法制毒活動的舉報,對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加強監督,實行行政許可和定期查驗制度,發生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流入非法渠道情況時,立即採取必要控制措施。
擬建禁毒工作新聞發布制度定期通報毒情
禁毒法草案規定,國家建立禁毒工作新聞發布制度,定期向社會通報毒情和禁毒工作情況。
對於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或者地方禁毒委員會,禁毒法草案也提出要求:「應當定期、不定期地組織開展毒品預防和禁毒宣傳教育活動,並根據實際需要設立禁毒宣傳教育基地,免費向社會開放。」
草案規定:飛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碼頭、口岸以及旅店、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負責本場所的禁毒宣傳教育,落實禁毒防範措施,預防毒品違法犯罪行為在本場所內發生。城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也被要求「應當協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機關等部門,加強禁毒宣傳教育,落實禁毒防範和幫教措施,建設無毒社區、無毒鄉村和無毒家庭」。
對於未成年人群體,草案特別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對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進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發生吸食、注射毒品的吸毒行為或者參與其他毒品違法犯罪活動。
對於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未依法規定開展禁毒宣傳教育、落實禁毒防範措施,不履行禁毒宣傳教育職責的,草案明確了相關罰責:「由公安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屬於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碼頭、飛機場、口岸以及旅店等公共場所的,由公安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強制戒毒嚴禁體罰或者侮辱戒毒人員
禁毒法草案在加大對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懲治力度的同時,突出強調要依法維護戒毒人員的合法權益。
草案規定:「隔離戒毒場所管理人員不得體罰或者侮辱戒毒人員。隔離戒毒場所管理人員對可能發生自傷、自殘等情形的戒毒人員,可以採取相應的保護性約束措施。」
此外還有:「戒毒人員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視。有關部門、負責社會幫教的組織和社會幫教人員應當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對戒毒人員給予必要的指導。」
根據草案,戒毒康復場所組織戒毒人員參加生產勞動的,應當支付勞動報酬。
根據草案,「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性別、年齡、患病等情況,對戒毒人員實行分別管理。對吸食鴉片類和非鴉片類毒品的戒毒人員,應當有針對性地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對有嚴重殘疾或者疾病的戒毒人員,應當給予必要的看護和治療;對患有法定傳染病的戒毒人員,應當依法採取必要的隔離、治療措施」。
草案明確,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歧視戒毒人員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責令改正;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機構違規向吸毒人員提供麻醉葯品最高可罰10萬元
禁毒法草案對醫療機構進行戒毒脫癮治療予以嚴格規定。
根據草案,有急劇戒斷症狀的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脫癮治療。設置戒毒脫癮醫療機構或者醫療機構進行戒毒脫癮治療的,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部門規定的條件,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部門批准,並報同級人民政府禁毒委員會備案。戒毒脫癮治療應當遵守國務院衛生部門制定的戒毒脫癮治療規范,接受衛生部門的監督檢查。
草案設置了一系列禁止性規定:戒毒脫癮治療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戒毒脫癮治療的葯品、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不得做廣告等。收費標准也被嚴格限制為「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衛生部門制定的收費標准執行」。草案規定,醫療機構根據戒毒脫癮治療的需要,可以對接受戒毒脫癮治療的人員進行身體和所攜帶物品的檢查,並實行必要的保護性約束措施。戒毒脫癮治療時間不得少於一個月。
草案規定,醫療機構違反國家規定向吸毒人員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由衛生部門責令停業整頓,處兩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
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責令具結悔過,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處2000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如果醫療機構再次發生上述規定的違法行為,將由衛生部門吊銷其戒毒脫癮治療業務許可證。
吸毒人員拒絕社會幫教戒毒的將被隔離戒毒
草案規定,吸毒人員如果有以下四種情形之一的,將被送入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多次注射吸毒的;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不具備社會幫教戒毒條件的;拒絕社會幫教戒毒的;在社會幫教戒毒期間再次吸毒的吸毒人員。吸毒人員有急劇戒斷症狀、本人願意接受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隔離戒毒場所隔離戒毒。隔離戒毒的期限被明確為「3個月至6個月」。草案規定,根據戒毒的需要,經隔離戒毒場所商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同意,隔離戒毒的期限可以延長至12個月。
草案規定,對被解除隔離戒毒後又重新吸毒的,以及在隔離戒毒期間脫逃的吸毒人員,可以實施強制性教育矯治戒毒。但草案同時規定:「強制性教育矯治戒毒的審批許可權、審批程序、期限以及強制性教育矯治場所的管理,依照有關強制性教育矯治的法律規定執行。」
另外,草案規定,依法被解除隔離戒毒和強制性教育矯治戒毒的人員,三年內不得脫離社會幫教,並應當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定期接受人體生物樣本檢測。
娛樂場所需掛禁毒警示標志並建立巡查制度
禁毒法草案規定,娛樂場所應當在營業場所的顯著位置懸掛含有禁毒內容的警示標志,並建立巡查制度。
草案作出了一系列禁止性規定:「國家禁止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禁止非法持有毒品;禁止傳授毒品或者易制毒化學品犯罪方法;禁止吸食、注射毒品;禁止容留、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禁止向他人提供毒品。」
從國家層面上,禁毒法草案規定了國家對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實行管制,對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和使用實行行政許可和定期查驗制度。
對於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實施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或者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提供條件的,草案明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文化部門依法給予處罰。根據草案,娛樂場所經營管理人員對場所內發生的聚眾吸毒、販毒活動不及時制止也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也將依照上面提到的規定處罰。
警方可對涉嫌吸毒人員強制進行人體生物樣本檢測
「公安機關可以對涉嫌吸毒的人員進行必要的人體生物樣本檢測,被檢測的人員應當予以配合。對拒絕接受檢測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其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強制檢測。」禁毒法草案規定。
公安機關在進行強制檢測的同時「應當對經檢測確認的吸毒人員進行登記,並責令其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辦事處」。
草案規定,經過公安機關確認後,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應當將吸毒人員列為社會幫教對象,責令其與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或者就讀學校及其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或者城市居民委員會共同簽訂社會幫教協議,落實有針對性的社會幫教戒毒措施。草案明確,社會幫教戒毒期限根據社會幫教對象吸毒的具體情況確定,最短期限不得少於一年。草案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戒毒工作需要開辦戒毒康復場所,為戒毒康復人員創造遠離毒品的環境,戒毒人員可以自願到戒毒康復場所生活、勞動,接受社會幫教。
根據草案,吸食、注射毒品的,將被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而吸毒人員主動到公安機關登記的,則可以免予處罰。
我國立法加強監測可疑毒品犯罪資金
禁毒法草案強調:「中國人民銀行應當依法加強對可疑毒品犯罪資金的監測,指導、部署金融機構禁毒反洗錢工作。」
草案同時要求:各類金融機構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通報可疑毒品犯罪資金的流動情況,並配合公安機關做好偵查、調查工作。
不久前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六)也把毒品犯罪作為洗錢罪的上游犯罪之一,加重了處罰規定。刑法修正案(六)將刑法第191條第一款修改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沒收實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洗錢數額5%以上20%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洗錢數額5%以上20%以下罰金。
中國支持有關國家實施禁毒替代種植
禁毒法草案明確,中國可以通過對外援助等渠道,支持有關國家實施禁毒替代種植、發展替代產業,減少和消除非法的罌粟種植。
2005年,中國曾為緬甸北部地區培訓農業及醫護人員135人,幫助罌粟種植區新增糧食作物5000餘畝,積極推動援助緬甸500萬元人民幣的替代發展項目的實施。在中國以及國際社會的幫助下,寮國罌粟替代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並向國際社會宣布全面實現罌粟禁種。
根據多年禁毒國際合作的實踐,禁毒法草案在禁毒國際合作的原則、內容和機制等方面都規定了具體措施。草案強調,開展禁毒國際合作,應當維護中國的根本利益,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履行中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和協議規定的義務。草案賦予國家禁毒委員會「組織、協調、指導國務院有關部門開展禁毒國際合作,履行國際禁毒公約義務」的職責。
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家安全部門則被要求「按照各自職責加強與有關國家或者地區執法機關以及國際組織的禁毒情報信息交流,依法開展聯合偵查、控制下交付、引渡與遣返,以及其他形式的執法合作,防範和打擊跨國毒品和易制毒化學品犯罪活動」。
草案明確,中國公安機關與有關國家或者地區執法機關開展禁毒執法合作,破獲毒品犯罪案件的,中國政府有權分享在境外查獲的毒品犯罪的非法所得、由非法所得獲得的收益以及供毒品犯罪使用的財物或者財物變賣後的款項。
根據草案,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的職責,對進口、出口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依法實行許可證管理,對易制毒化學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國際核查。
❾ 預防毒品專輯,教育大綱規定小學五至六年級毒品預防專題教育課時標准為什麼
教育大綱規定小學五至六年級毒品預防專題教育課時標准2個課時。從小學五年級至高中二年級普遍開設毒品預防教育課程的要求,確保每學年安排2課時,課時從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或班會、班團隊會中進行安排。
要開展「滲透式」教育,在語文、思想政治、生理衛生、生物、歷史、化學等相關課程中進行禁毒滲透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毒品預防宣傳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使廣大中小學生從小樹立「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的意識,努力實現「學生不吸毒、校園無毒品」的目標。
(9)戒毒條例修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十三條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禁毒知識納入教育、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禁毒宣傳教育。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協助。
第十四條 新聞、出版、文化、廣播、電影、電視等有關單位,應當有針對性地面向社會進行禁毒宣傳教育。
第十五條飛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碼頭以及旅店、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負責本場所的禁毒宣傳教育,落實禁毒防範措施,預防毒品違法犯罪行為在本場所內發生。
❿ 貴州省禁毒條例的介紹
《貴州省禁毒條例》經2011年3月30日貴州省十一屆人大常委員第21次會議通過,根據2013年7月26日貴州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3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禁毒條例修正案》修正。該《條例》共43條,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2002年9月29日貴州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禁毒條例》予以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