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人口管理條例

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26 18:43:57

Ⅰ 上海新「人口管理規定」明起施行,具體有了哪些變化

有著“魔都”之稱的上海一直都是很多人嚮往的城市。

是覺得太過於繁瑣,還是覺得有效的提高了外來人口的統計信息呢?

不論我們覺得怎麼樣,現在上海已經開始實施了,所以去上海的朋友們一定要記得新規定的改變哦,切莫覺得麻煩而忘記了新規定哦。

Ⅱ 派出所重點人口管理有什麼規定

主要是《公安部重點人口管理規定》,具體內容請自己搜索。重點人口管理是公安機關依照有關規定對危害活動嫌疑的人員實施重點管理的一項由內部掌握的基礎工作。

重點人口管理是公安基礎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層公安機關的一項重要任務,它即是有效的控制手段,又是重要的預防措施,還是重要的信息來源,對維護社會治安有多方面的意義。對重點人口列管的范圍包括: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治安嫌疑人「兩勞」解教人員、監改人員、吸毒人員、參與動亂、暴亂、邪教等敵對嫌疑人和嚴重刑事犯罪嫌疑人列入重點人口進行管理。

治安耳目是我國基層公安機關建立的專門搜集並反映社會治安信息的秘密力量,建立和使用治安耳目,是我國治安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這種隱藏工作與各種公開管理相結合能有效控制社會面,有效打擊違法犯罪活動。

重點人口管理是公安機關依照有關規定對有危害活動嫌疑的人員實施重點管理的一項由內部掌握的基礎工作。根據《公安部重點人口管理規定》重點人口是指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治安嫌疑,由公安機關重點管理的人員。重點人口管理為公安機關內部掌握的基礎工作、嚴禁對外泄露。「重點人口」為公安機關內部用語、嚴禁對外使用。

公安局是公安機關的組織形式,是主管公安工作的政府下設職能部門,受所在地政府、上級公安廳雙重領導。



公安局承擔公安機關的工作職責:

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防範、打擊恐怖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管理交通、消防、危險物品;管理戶口、居民身份證、國籍、出入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場所和設施;管理集會、遊行和示威活動;監督管理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工作;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治安保衛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Ⅲ 全國流動人口管理新條例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1年4月26日下午就世界人口發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勢下我國人口工作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充分認識我國人口問題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不斷增強做好人口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其中提到了把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納入流入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之中,為人口流動遷移創造良好政策和制度環境。

流動人口可以分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是指來到該地區的非戶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離開該地區到其他地方居住的戶籍人口。流動人口根據流動性可以分為常住流動人口和短期流動人口,常住流動人口一般指在該地區居住較長的一段時間(如5年)。



(3)人口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人口管理

流動人口本身就是人力資源,其中的勞動力作為生產要素進入市場是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屬性所決定的。流動人口的湧入正是適應了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運作的需要。

但是,由於我國對流動人口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不科學,使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有序化的流動人口,可能成為妨礙市場經濟發展的無序的流動人口。

這種無序狀態的流入城市和發達地區,嚴重擾亂了城鄉社會治安秩序和居民的正常生活,阻礙了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速度,增加了社會治安管理的難度,成為社會治安的重要內容,這種無序地流動人口向社會治安管理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


Ⅳ <<戶口登記條例>>為當今戶政人口管理奠定了哪些基本規則

實事求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的實施日期為1958年01月09日,距今已經過了半個多世紀,既不修改且仍然有效,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戶籍制度的一貫性,已遠遠不能適用市場經濟下的人口流動和管理了。
在沒有修改或新制度出台前,各地的公安機關智者見智,仁者見仁,自成體系,使得戶籍管理相對混亂。
尤其是對戶口遷移、分戶、立戶等設置的條條框框太多,其中最為撓頭的是姓名變更,即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作了規定,但實施起來甚至比登天還難。
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並行,也使得戶口屬性及可享受的待遇因人而異。
總之一句話,戶籍改革勢在必行。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管理條例

中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
2001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三號公布,
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

第一章總 則

為了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推行計劃生育,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幸福、民族繁榮與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採取綜合措施,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三條
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應當與增加婦女受教育和就業機會、增進婦女健康、提高婦女地位相結合。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計劃生育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
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受法律保護。
第五條
國務院領導全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六條
國務院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和與計劃生育有關的人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和與計劃生育有關的人口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七條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及計劃生育協會等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公民應當協助人民政府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八條
國家對在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人口發展規劃的制定與實施

第九條
國務院編制人口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全國人口發展規劃以及上一級人民政府人口發展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編制本行政區域的人口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十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根據人口發展規劃,制定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辦事處負責本管轄區域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貫徹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
第十一條
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應當規定控制人口數量,加強母嬰保健,提高人口素質的措施。
第十二條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做好計劃生育工作。
機關、部隊、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應當做好本單位的計劃生育工作。
第十三條
計劃生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民政、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
大眾傳媒負有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社會公益性宣傳的義務。
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第十四條
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由其戶籍所在地和現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負責管理,以現居住地為主。
第十五條
國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逐步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投入的總體水平。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必要的經費。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給予重點扶持。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個人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剋扣、挪用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費用。
第十六條
國家鼓勵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三章生育調節

第十七條
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第十八條
國家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九條
實行計劃生育,以避孕為主。
國家創造條件,保障公民知情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實施避孕節育手術,應當保證受術者的安全。
第二十條
育齡夫妻應當自覺落實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接受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指導。
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
第二十一條
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免費享受國家規定的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前款規定所需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列入財政預算或者由社會保險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條
禁止歧視、虐待生育女嬰的婦女和不育的婦女。禁止歧視、虐待、遺棄女嬰。
第四章獎勵與社會保障

第二十三條
國家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按照規定給予獎勵。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制度,促進計劃生育。
國家鼓勵保險公司舉辦有利於計劃生育的保險項目。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根據政府引導、農民自願的原則,在農村實行多種形式的養老保障辦法。
第二十五條
公民晚婚晚育,可以獲得延長婚假、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第二十六條
婦女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特殊勞動保護並可以獲得幫助和補償。
公民實行計劃生育手術,享受國家規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給予獎勵。
第二十七條
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
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
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
第二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發展經濟,給予資金、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支持、優惠;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貧困家庭,在扶貧貸款、以工代賑、扶貧項目和社會救濟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
第二十九條
本章規定的獎勵措施,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或者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五章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第三十條
國家建立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嬰兒健康水平。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三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綜合利用衛生資源,建立、健全由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組成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路,改善技術服務設施和條件,提高技術服務水平。
第三十三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針對育齡人群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基礎知識宣傳教育,對已婚育齡婦女開展孕情檢查、隨訪服務工作,承擔計劃生育、生殖保健的咨詢、指導和技術服務。
第三十四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應當指導實行計劃生育的公民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措施。
對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選擇長效避孕措施。
國家鼓勵計劃生育新技術、新葯具的研究、應用和推廣。
第三十五條
嚴禁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嚴禁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非法為他人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
(二)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
(三)實施假節育手術、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
第三十七條
偽造、變造、買賣計劃生育證明,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計劃生育證明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取消其計劃生育證明;出具證明的單位有過錯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八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違章操作或者延誤搶救、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計劃生育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侵犯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的;
(二)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三)索取、收受賄賂的;
(四)截留、剋扣、挪用、貪污計劃生育經費或者社會撫養費的;
(五)虛報、瞞報、偽造、篡改或者拒報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數據的。
第四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不履行協助計劃生育管理義務的,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並給予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一條
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未在規定的期限內足額繳納應當繳納的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收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徵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四十二條
按照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其他人員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組織給予紀律處分。
第四十三條
拒絕、阻礙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並予以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實施計劃生育管理過程中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七章附 則

第四十五條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具體管理辦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具體管理辦法和社會撫養費的徵收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四十六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執行本法的具體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依據本法制定。
第四十七條
本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Ⅵ 上海新「人口管理規定」4月1日起施行,具體會如何實施

上海這次新推出的人口管理規定主要是針對人口信息採集這方面,在原先的本地人口以及外省暫留人口的基礎上,將對暫時來上海旅遊或者是停留一段時間的人也納入了管理條例,這樣就可以有效的豐富人口信息採集方式了。同時針對酒店賓館和旅館等住宿單位明確規定了,他們一定要嚴格的登記旅客的信息方便進行管理,如果有違反將會加大處罰力度。所以上海市新推出了一網通辦理的快捷方式,可以有效合理的進行人口登記和信息採集。

我們應該積極的響應國家的政策,主動的進行信息採集和登記,這樣就可以為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Ⅶ 重點人口管理的人口管理:

第一條 為預防、發現、打擊違法犯罪括動,教育、管理、挽救有違法犯罪行為的人員,維護社會治安,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 重點人口是指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治安嫌疑,由公安機關重點管理的人員。
重點人口管理為公安機關內部掌握的基礎工作,嚴禁對外泄露。重點人口為公安機關內部用語,嚴禁對外使用。
第三條 有下列行為嫌疑的人員應當列為重點人口:
(一)有危害國家安全活動嫌疑的:
1、有從事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投敵叛變、叛逃等活動嫌疑的;
2、有參與動亂、騷亂、暴亂或者其他破 壞活動,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嫌疑的;
3、有組織、參加敵對組織嫌疑,或者有 組織、參加其他危害國家安全和穩定的組織活動嫌疑,或者與這些組織有聯系嫌疑的;
4、有參加邪教、會道門活動或者利用宗教進行非法活動嫌疑的;
5、有故意破壞民族團結,抗拒國家法律 實施等宣傳煽動活動嫌疑的;
6、有從事間諜或者竊取、刺探、收買、 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嫌疑的;
7、有其他危害國家安全活動嫌疑的。
(二)有嚴重刑事犯罪活動嫌疑的:
1、有殺人、強奸、傷害、拐賣婦女兒童 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嫌疑的;
2、有搶劫、盜竊、詐騙等侵犯公私財物 嫌疑的;
3、有放火、爆炸、投毒,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或盜竊、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品等危害公共安全活動嫌疑的;
4、有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嫌疑的;
認有參與境外黑社會組織的滲透活動或者參加境內黑社會性旗的組織及犯罪團伙嫌疑的;
6、有偽造、變造貨幣、國庫券及有價證券或者出售、購買、偽造、變造的貨幣等破壞金融管理秩序活動嫌疑的;
7、有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貸款或者進行金融票據、信用證、搐用卡、保險詐騙等金融詐騙活動嫌疑的;
8、有經常聚眾賭博或者聚賭抽頭嫌疑的;
9、有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活動嫌疑的;
10、有其他嚴重刑事犯罪活動嫌疑的。
第四條 下列人員應當列入重點人口管理:
(一)因矛盾糾紛激化,有鬧事行凶報復苗頭、可能鋌而走險的。
(二)因故意違法犯罪被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不滿五年的。
第五條 重點人口的列管與撤管,由公安派出所責任區民警逐人整理列管(撤管)材料;填寫《列管(撤管)重點人口呈報表》或者《派出所工作對象信息登記表》,經公安派出所領導集體審核後報縣 (市)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審批。
對有危害國家安全活動嫌疑的重點人口的列管與撤管,經公安派出所領導集體審核後,由縣 (市)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核報地市公安處、局審批。
第六條 公安派出所負責重點人口日常管理工作,戶政 (治安)部門負責業務指導工作,有關業務部門應當協助做好重點人口管理工作。
第七條 重點人口管理以現住地公安派出所管理為主。企業事業單位內部重點人口由現住地公安派出所管理。
第八條 公安派出所責任區民芒應當通過人口調查、特種行業和公共復雜場所治安管理、案件查處、群眾舉報、檔案材料清理、情況信息通報、治安耳目提供等工作及時發現和列管重點人口。
第九條 重點人口管理實行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方針。要緊密依靠群眾,嚴格掌握政策,深入調查研究,根據不同對象,採取相應的工作方法。
(一)讕查了解。公安派出所責任區民警應當深入轄區開展調查,澄清重點人口底數,熟悉每個重點人口的身份情況、別名、綽號和體貌特徵以及主要問題、經濟狀況、交往人員、活動場所等基本情況,掌握重點人口的現實表現,及時發現新的列管對象。
(二)查證核實。對有現行違法犯罪活動嫌疑和轉遞的各種信息材料,應當調查核實。對需要偵查的重要線索應當按有關規定及時通報偵查部門;對不夠打擊處理的應當做好材料積累工作;經查證核實嫌疑被排除的,所列人員情況發生變化或者經考察確已悔改的,應當撤管。
(三)重點控制。對有重大現實危害的嫌疑人員,公安派出所責任區民警應當採取公開和秘密相結合的方法,落實管控措施,及時掌握動態,嚴密控制。
(四)積極疏導。對因矛盾糾紛激化可能鍵而走險的,公安派出所應當依靠基層治保、調解組織協同其親屬共同進行教育疏導,及時緩解矛盾,
(五)幫助教育。對25歲以下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青少年和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不滿五年的人員,要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依靠社會各方面力量,建立幫教工作小組「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法制教育,促使他們向好的方面轉化,減少重新違法犯罪。
第十條 重點人口管理工作要健全工作制度,實行規范化管理。
(一)通報協查制度。現住地公安派出所在暫住人口管理中發現和列管的重點人口,應當向其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通報、了解掌握重點人口的基本情況;對人戶分離或者暫住的重點人口,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應當了解掌握其去向,及時將列管依據等主要情況書面通報給現住地公安派出所。
(二)材料轉遞制度。政保、經保、治安、刑偵、邊防、出入境管理、文保等業務部門以及公安派出所在查處各類案件時,應當將可能涉及重點人口的信息材料及時轉遞到涉案人員的現住地或者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三)清理考察制度。對重點人口情況應當定期進行清理檢查,准確掌握動態變化情況;對需要變更類別、撤管的人員,應當及時辦理審批手續。
(四)檔案管理制度。對列管的重點人口應當逐人建立檔案,列管依據、審批材料、考察材料以及照片、指紋、筆跡等材料應當齊全。戶口遷移的,應當將檔案轉遞到遷入地公安機關管理;撤銷管理和已經死亡的重點人口的檔案,應當長期保管。
重點人口檔案只供公安機關內部參考便用,不得對外提供。
第十一條 對重點人口管理工作要進行考核評比,並作為考核公安派出所及責任區民警工作的重點指標之一。派出所的考核由縣 (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進行,責任區民警的考核由派出所進行。
考核的主要內容是重點人口管理工作在發現、預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中發揮的作用和效果,對涉案成員案前管控情況進行檢查,看是否漏管失控;對發生刑事案件後能否主動提供案件線索進行檢查,看發現、打擊犯罪的作用;對重點人口中的幫教對象轉變情況進行檢查,看幫教工作的效果。
第十二條 對在重點人口管理工作中主動、及時提供案件線索的公安派出所及貢任區民警,應當給予表彰獎勵,成績特別突出的,應當給予嘉獎記功。對因疏於管理而不能提供線索的,應當給予通報批評;對屬於工作失職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給予行政紀律處分。
第十三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可以根據本規定,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實施辦法。
第十四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過去涉及重點人口管理工作的文件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以本規定為准;一九八五年公安部印發的《重點人口管理工作規定》同時廢止。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制度,是中國實施的以戶為單位的人口管理政策,戶籍表明了自然人在本地生活的合法性。中國的人口管理長時間以來基於此制度。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戶籍制度根據地域和家庭成員關系來劃分人口,把戶口劃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以控制人口遷移,這一點引起廣泛爭議與指責。戶籍制度是具有所謂"中國特色"的一項制度。根據鄧聿文的考察,目前全世界僅僅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和貝南三個國家實行嚴格的戶籍制度。
而據了解,即使朝鮮的戶籍制度,也沒有在農民和工人之間劃出差異性鴻溝。也有人將中國大陸的戶籍制度比作印度歧視性的職業種姓制度。
中國在其歷史上採用了很多種方式來管理人口,基本的管理方式則大致相同,都是由官員負責維護人口的檔案,以作決策參考。從周朝時期以來的大部分時間,統治階級都採用了不同的形式的戶籍制度。
根據<文獻通考·卷十·戶口考一>,周宣王時就有官吏負責「少多、死生、出入、往來者」。周禮中則記載內史、司會、冢宰都存有戶籍副本。根據到國都距離的不同,周朝將領土劃分為鄉、遂和都鄙,用來執行不同的稅收、徵兵和土地劃分制度[1]。但是類似現代的限制人口遷移和戶籍注冊制度則首見於保甲制度。
管仲提出「禁遷徙、止流民、圉分異」的政策,限制人口的流動,以及自行分家。而商鞅的《商君書·墾令》中則提出「使民無得擅徙」。蕭何的《九章律》中包含了「戶律」,將戶籍制度用法律規范下來。
中國共產黨建國以來,中國的戶籍管理制度的變化大致可劃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1958年以前,屬自由遷徙期;第二階段,1958年-1978年,為嚴格控制期;第三階段,1978年以後,半開放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1958年1月9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頒布了第一部戶籍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確立了一套嚴格的戶口管理制度,它包括常住、暫住、出生、死亡、遷出、遷入、變更等7項人口登記制度。當時社會資源供給不足,頒布這個條例有利於穩定整個社會。中國按照戶口身份來執行科教、衛生、醫療、就業等一系列政策。
農業戶口一般為住在農村,並從事農業勞動的戶口。非農業戶口則是指住在城鎮,並從事第二和第三產業的戶口。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