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條例推動
1. 如何推動《准則》和《條例》落地
在「十二五」即將收官、「十三五」大幕將啟的重要節點上,《准則》和《條例》的修訂頒布又一次吹響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號角,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准則》和《條例》的修訂頒布確立了立德立規並重推進的反腐倡廉建設新格局,標志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從「以法律為底線」回歸到「以紀律為尺子」,為贏得反腐敗斗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提供了制度保障,特別是將黨的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以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要求轉化、上升為紀律規范,體現了「破」和「立」的辯證統一,落實了抓「常」和抓「長」的要求,勢必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
修訂後的《條例》讓監督執紀問責有了新的靶心,也明確了紀委監督執紀問責的要點、標准、尺度、力度。新《條例》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這就豐富並重構了黨的紀律體系,編織起一張嚴密的「紀律網」。同時,避免了以往執紀量紀依據過於零散碎片化,使執紀方式更加規范,處分體系更加完善。《條例》的修訂,讓紀律處分回歸「紀律」和「紀律檢查」工作的本源。原來的《條例》最大問題是紀法不分,其中近一半內容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重復,實際上難以用到,也浪費了行政成本,甚至在極個別情況下還會出現以紀代法、越俎代庖的情況。有了新《條例》的遵循,紀檢監察機關就要強化違紀查處,真正做到把紀律挺在前面;就要從小錯抓起,把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落到實處;就會實現紀嚴於法、紀在法前、法紀分開的工作要求,不讓黨紀嚴於國法成為一句空話。《條例》的修訂,為紀檢監察機關查處新的不正之風和違紀行為提供了執紀量紀的尺子。全面從嚴治黨,越往後執紀越嚴。修訂後的《條例》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以問題為導向,特別是針對現實中的不正之風和違紀問題,用制度措施加以解決。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們查處了不少黨員幹部大吃大喝、違規配備購買使用公務用車、濫發津貼、補貼、獎金等行為,而查處諸如此類的問題,在以前的《條例》中找不到對應的條款,所以一律引用原《條例》關於違反財經紀律和違反廉潔自律規定的兜底條款。修訂後的《條例》將一些原則規定上升到了紀律層面,明確了相關情形,提出了清晰的處罰依據,使紀檢監察機關執紀量紀的尺度更加精準了。
打鐵還需自身硬。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幹部作為黨的紀律的執行者、捍衛者和監督者,必須自覺做踐行《准則》、執行《條例》的表率,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監督責任。要把學習貫徹兩項法規作為本溪市紀檢監察機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紀檢監察幹部要帶頭學習,先學一步,學深學透,准確把握兩項法規的基本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自覺用兩項法規的要求約束自己的言行,當嚴以用權、廉潔從政的表率。要將現階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工作實際與「兩項法規」進行「對表」。把工作和職責擺進去,依據「兩項法規」進一步梳理監督執紀問責的思路方法;將「四種形態」、「六大紀律」等理論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去,堅決把黨的紀律和各項黨內法規執行到位。要以學習貫徹兩項法規為契機,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要把落實好兩項法規貫穿於監督執紀問責的全過程,教育黨員幹部堅持理想信念宗旨高標准,堅守紀律規矩的底線,把黨紀黨規刻印在心上,增強守紀律、講規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2. 中國共產黨兩准則四條例
兩准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
四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
(2)以條例推動擴展閱讀
《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是為了更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經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由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制定的一部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准則。2016年10月27日,《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由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自2016年11月2日全文發布實行。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在2015年10月由中共中央印發。由黨中央根據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在2010年《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基礎上修訂而成。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黨內法規。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形勢發展,該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為此,黨中央決定予以修訂,並於2015年10月正式印發。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為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解決沒有人負責的問題而制定的面向各級黨組織和各級領導幹部,追責對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力、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害、「四風」和腐敗問題多發頻發、選人用人失察、任用幹部連續出現問題、巡視整改不落實等問題的條例,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黨內法規,它的頒布實施,對於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起到了重要作用。2016年10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是為了規范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強化黨內監督而制定的法規,2015年8月3日《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由中央紀委會同中央組織部發布,自2015年8月3日起實施。2017年7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修改《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自2017年7月10日起施行
3. 如何抓好兩《准則》和三《條例》貫徹執行
一是要廣泛深入學習宣傳,明確方向。
與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採取黨委中心組學習、舉辦專題研討班、黨校培訓、理論大講堂等多種形式,逐字逐條學新《准則》《條例》原文。全體黨員幹部要把黨規黨紀的具體要求記在腦里、印在心上,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牢固黨章意識、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和組織意識,明確哪些事能做該做,哪些事堅決不能做,時時刻刻堅持高標准,嚴守法紀紅線。
二是要准確把握精神實質,落實責任。
新《准則》《條例》體現了紀律和規矩的剛性約束,體現了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主要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松、失之於軟的問題。「一把手」要以身作則,在思想認識上要深度把握,在責任擔上要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在方法措施上要精謀細劃。層層示範帶動、逐級傳導壓力,推動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聯動合力,深入推進《准則》和《條例》的貫徹落實。
三是要堅定自覺遵守執行,抓早抓小。
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要時刻綳緊紀律和規矩這根弦,從現在做起,自覺遵照執行《准則》和《條例》的具體要求。抓好日常監督檢查,從小處著眼,促進黨員幹部養成良好修養和習慣,以強有力的監督傳導壓力、推動落實,真正把紀律立起來、緊起來、嚴起來。同時積極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保證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長效性和常態化,切實推動全面從嚴管黨治黨要求落到實處。
4. 條例規定要突出什麼和政治訓練
照亮了黨員教育管理之路,有利於我們全黨推動全面從嚴抓好抓實黨員教育管理工作。
絕不含糊、理直氣壯,《條例》突出鮮明的政治性。黨和國家的事業必須要旗幟鮮明、絕不含糊、理直氣壯地講政治,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也一樣。《條例》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遵循原則中明確指出「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意味著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要突出政治原則、政治要求,要牢牢抓住政治建設這個重點、這個關鍵,這跟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的「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是高度一致的。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建設、從嚴治黨的重中之重,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內生動力。黨員教育管理必須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旗幟鮮明地講政治,著力持續增強黨員黨性和政治修養,在黨性教育、政治理論教育上不斷下苦功夫,突出政治教育和政治訓練,強化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加強黨的宗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旗幟鮮明地講政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統一全黨意志、凝聚全黨力量為實現黨的綱領和目標而共同奮斗。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從嚴從實教育管理黨員,著力激發黨組織的生機活力。我們在工作上要嚴格要求自己,嚴明紀律,以黨章為根本遵循,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要深入學習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增強政治自覺、理論自信,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增強過硬本領,做好本職工作,自覺做新時代中國特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5.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修訂以什麼為根本遵循
修訂後的准則以黨章為根本遵循。
無產階級政黨的黨章是以馬克思主義黨的回學說為答指導,結合黨的建設的實踐而制定的黨的生活准則和行為規范,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強有力的武器。中國共產黨的黨章反映黨的學說發展狀況,反映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發展的進程,反映黨的建設成熟的程度。研究黨章的產生和發展,可以深入地了解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發展,更好地總結黨的建設的經驗教訓,加強黨的建設,推動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6. 准則和條例對於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有什麼重大意義
1、《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頒發重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廉內潔自律准則》貫容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緊扣廉潔自律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重在立德,是黨執政以來第一部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的規范全黨廉潔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礎性法規,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化,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成果,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准,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追求,對於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加強黨內監督,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頒發重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化,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對於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切實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嚴肅性,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7. 出台條例與推動試點有何內在聯系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以來,深化「三轉」、聚焦主責主業,推行「派駐全覆蓋」,實施黨風廉政建設「一案雙查」……這些新舉措大都遵循了先試點,再總結經驗,最後推廣的模式。如2014年前兩輪巡視對6家單位實施專項巡視後,第三輪巡視方全部推開。推進查辦案件體制機制改革,亦先選擇了廣東、商務部等五地三單位做試點。此次在三省市試點監察體制改革,旨在建立覆蓋面更廣、監督力度更強的「反腐天網」,任務更加艱巨。
與此同時,紀檢監察制度建設也在不斷完善。修訂《巡視條例》,提升巡視發現問題的能力;修訂《廉政自律准則》、《黨紀處分條例》,樹高線、劃底線;制定《問責條例》,激發各級黨組織、黨員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此次六中全會通過的兩部黨規,則更加聚焦「關鍵少數」的監管,觸及更深層次問題。
紀檢監察改革試點與制度建設,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了工作開展。一方面,通過大膽的改革試點,積累了更多、更鮮活的經驗,為制度建設探路;另一方面,制度建設將改革試點創造的經驗固化下來,成為指導工作的遵循。如本次頒布的《黨內監督條例》,便正式寫入了「兩個責任」、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等十八大後耳熟能詳的新詞。而作為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三地試點監察體制改革更是「在制度建設上先行先試,為在全國推開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