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污染防治條例
Ⅰ 我國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急求!!!
1、《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條規定:國家對重點水污染物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制度。
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意見後,會同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部門報國務院批准並下達實施。
2、《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國家建立水環境質量監測和水污染物排放監測制度。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水環境監測規范,統一發布國家水環境狀況信息,會同國務院水行政等部門組織監測網路,統一規劃國家水環境質量監測站(點)的設置,建立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加強對水環境監測的管理。
3、《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國家對嚴重污染水環境的落後工藝和設備實行淘汰制度。
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限期禁止採用的嚴重污染水環境的工藝名錄和限期禁止生產、銷售、進口、使用的嚴重污染水環境的設備名錄。
(1)湖北水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城鎮和廣大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具有水質成分復雜、差異性和波動性較大等特點,尤其在農村地區,節假日水質水量出現不可控因素,傳統的單一式的收水模式無法保證進水水質水量的穩定,也難以實現對排水進行有效監控。因此,需要採取必要的分類、分質收集方式,以保障污水處理廠的穩定運行。
此外,對於企業排放的污水,目前污水處理廠建設並沒有從技術角度對工業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的可行性進行論證,也沒有從工業污水的特徵污染物入手提出污染控制思路,而是主要照搬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思路,在建設過程中缺少預處理及廢水水質調控手段兩個重要環節。
給污水處理的整體達標排放造成了很大困難以及安全隱患,甚至導致有的污水處理廠自從建成後就一直無法達標排放。目前大多環保工程項目重工程設施建設,嚴重缺乏後期設施系統運行、管理和維護的資金基礎。
Ⅱ 湖北省禁止在漢江流域禁止建設的項目有哪些類型
《湖北省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
第二十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行政區域水環境功能區劃和水污染防治計劃,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推行清潔生產,合理地布局工業和規劃城鄉建設。
漢江流域不得建設國家和省明令禁止建設的污染項目。已經建設的,應當限期轉產或依法取締。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關於污水排放的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關於污水排放的規定具體如下:
1、第二十一條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許可證應當明確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禁止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前款規定的廢水、污水。
2、第三十三條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鹼液或者劇毒廢液。
禁止在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
3、第三十四條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放射性固體廢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質的廢水。
向水體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質的廢水,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規定和標准。
4、第三十五條向水體排放含熱廢水,應當採取措施,保證水體的水溫符合水環境質量標准。
5、第三十六條含病原體的污水應當經過消毒處理;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後,方可排放。
6、第三十七條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城鎮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禁止將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的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劇毒廢渣的場所,應當採取防水、防滲漏、防流失的措施。
(3)湖北水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第六章明確規定,排水戶未取得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補辦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可以處5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提出了5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具體如下:
1、違反本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不依法作出行政許可或者辦理批准文件的,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不予查處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條例履行職責的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違反本條例規定,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排污許可證後不實施監督檢查的,對核發許可證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3、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排水戶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或者對符合法定條件的排水戶不予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違反本條例規定,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將雨水管網、污水管網相互混接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5、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覆蓋范圍內的排水單位和個人,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污水排入城鎮排水設施,或者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將污水排入雨水管網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人民網—《國務院:無許可證向城鎮排放污水者處50萬以下罰款》
Ⅳ 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
「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近幾年學界重點關注的課題之一。在水污染日益加劇的現況下,建立和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縱觀我國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立法和實施現況,借鑒美國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設計,本文對我國現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進行了系統分析,並在此基礎上評述了其存在的不足。本文旨在立足國情,探索適合我國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解決水污染帶來的相關環境問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7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水污染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於2008年2月28日修訂通過,修訂後的《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接近三年,我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當前的水污染程度日益嚴重,治理難度較之以前也更加復雜。水質的惡化直接影響飲用水的安全、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影響漁業生產、制約工業的發展並加速生態環境的惡化,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按照繼續完善我國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思路,本文從以下三個部分進行闡釋。第一部分對我國現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兩個環節:第一環節分析了我國現行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第二環節指出了我國現行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一些不足。我國現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包括單位水污染防治責任制,「三同時」制度,排污申報登記制度,排污費制度,排污權交易制度和突發性水污染事故強制應急措施制度,分析這些制度在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在分析這些制度的主要內容和這些制度在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所起的作用的同時,本文也深入剖析了這些制度的不足之處,如:部門規章之間、地方立法之間相互沖突;農村的水污染問題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過分強調企業責任,忽視政府責任;在水污染糾紛解決上,對法律手段應用不足或有誤;排污費制度存在的問題;流域治理存在的問題;環境公益訴訟在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水資源收費制度存在的不足。我們需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並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第二部分採用了「比較研究的方法」,比較美國和中國在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上的區別,發現一些有助於完善我國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方法,深化改革並在新時期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實現經濟、環境協調持續發展。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其水污染治理歷經數十年發展,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管理體系,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從其水污染治理成功的經驗來看,盡管兩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在目標、手段、措施等各方面存在一些差異,但美國的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對於兩國在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上的區別,本部分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比較:立法目的和政策目標,管理體制,調控機制,防治戰略,監管措施和手段,實施與保障機制。在比較中分析出我國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不足,為我國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鑒。第三部分主要是完善我國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思考。筆者認為,完善我國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需要進行科學論證並保障公眾參與;完善水污染事故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建立和健全排污權交易制度,積極開拓排污權交易市場;建立水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建立水污染稅制度。通過這一系列建議,希望能對我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所裨益,並拋磚引玉,引起更多的思考。
Ⅳ 水污染防治應當堅持___、___、___的原則,優先保護___,嚴格控制各種污染物進入河流湖泊.
水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先、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各種污染物進入河流湖泊.
故答案為:預防為先、防治結合、綜合治理;飲用水水源
Ⅵ 湖北省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值是多少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控制氯化物對府河水質的污染,加強對湖北省府河流域污染源的治理,實現府河水質環境保護目標,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平街,結合地方技術經濟條件和環境特點制訂本標准。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湖北省府河流域所有企事業單位不同水期向府河排放氯化物的最高排放濃度限值和最大允許排水量,並規定了不同時段,不同水期各河段氯化物的最高允許排放總量。
本標准適用於湖北省所有向府河排放氯化物的企事業單位的排放管理.也適用於府河流域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設計、竣工驗收及其建成後的排放管理。
2 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
在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838—88 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
GB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GB11896—89 水質氯化物的測定硝酸銀滴定法
3 定義
氯化物:是指NaCI、KCI、MgCl2、CaC2等一些溶解度大的氯的化合物,其陰離子在水中以氯離子形式存在。
水期:豐水期限定在6、7、8、9四個月.其餘月份為平、枯水期。
4 技術內容
4.1標准分級
本排放標准按地面水環境應符合GB3838要求,將廢水排放分為一、二、三級標准。
4.2標准分類
本標准按企業性質分為兩類。
4.3標准值
4.3.1府河流域含氯廢水最高允許排水定額及氯化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見表1。
4.4 其他規定
4.4.1 排人城鎮下水道的廢水必須根據下水道出口處受納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別執行一、二、三級標准。
4.4.2 府河水系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劃定的保護區中禁止新建氯化物排污口,改、擴建項目不得增加氯化物的排污量。
4.4.3 同一排放口排放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別的污水,且每種污水的氯化物排放標准不同時,其混合污水的氯化物排放標准按附錄A(標準的附錄)計算。
5 監測
5.1 采樣點
采樣點應設在企業的廢水總排放口。排放口應設置永久標志和廢水水量計量裝置。
5.2 采樣頻率
按GB8978要求采樣頻率按生產周期確定,生產周期在8h以內的,每2h採集一次;生產周期大於8h的,每4h採集一次。其他污水采樣,24h不少於2次。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按日均值計算。
5.3 排水量
噸產品最高允許排水量或最低允許水重復利用率按月均值計算,排水量只計生產排水,不包括同接冷卻水、廠區鍋爐、電站排水。
5.4 統計
企業產品產量的統計以法定月報表或年報表為准。
5.5 測定
氯化物的測定按GB11896執行。
6 標准實施
本標准由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實施。
附錄A (標準的附錄)
A 混合廢水氯化物允許排放濃度計算
關於排放單位在同一個排污口排放兩種或兩種以上工業廢水.且每種工業廢水的氯化物排放標准又不同時,可採用下列式(1)計算混合排放時氯化物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C(混合)
式中:C(混合)——混合廢水氯化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L;
Ci——不同工業廢水氯化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L;
Qi——不同工業的最高允許排水量,m3/t(產品);
Yi—分別為某種工業產品產量(t/d,以月平均計)。
Ⅶ 《水污染防治法》規定的防止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水污染防治法》規定的防止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1)設立水體保護區;
(2)規定水污染物排放的禁止性規范;
(3)規定水污染物排放的限排措施;
(4)規定防止農葯和化肥污染的措施;
(5)規定防止船舶污染的措施。
Ⅷ 中國在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農田灌溉水質標准》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
《污水排入城市水道水質標准》
Ⅸ 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在水污染防治中所起的作用是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0-12-28
Ⅹ 水污染法律
主打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具有輔助性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共有八章103條,其中第四章分為五節。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的標准和規劃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第四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工業水污染防治
第三節 城鎮水污染防治
第四節 農業和農村水污染防治
第五節 船舶水污染防治
第五章 飲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體保護
第六章 水污染事故處置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