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管理條例口號
㈠ 根據地圖管理條例出版地圖的有什麼送審
根據《地圖管理條例》,出版地圖的,由出版單位送審。
地圖工作應當遵循維護國家主權、保障地理信息安全、方便群眾生活的原則;地圖的編制、審核、出版和互聯網地圖服務應當遵守有關保密法律、法規的規定;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地圖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地圖工作。
(1)地圖管理條例口號擴展閱讀:
國家鼓勵編制和出版符合標准和規定的各類地圖產品,支持地理信息科學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加快地理信息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促進地理信息深層次應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部門間地理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及時獲取、處理、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通過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向社會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實現地理信息數據開放共享。
㈡ 《地圖管理條例》開始施行的時間是
《地圖管理條例》是2015年11月11日國務院第111次常務會議通過,2015年11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64號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地圖管理條例》第一條為了加強地圖管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健康發展,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向社會公開的地圖的編制、審核、出版和互聯網地圖服務以及監督檢查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地圖工作應當遵循維護國家主權、保障地理信息安全、方便群眾生活的原則。
地圖的編制、審核、出版和互聯網地圖服務應當遵守有關保密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四條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地圖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地圖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行政部門(以下稱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地圖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地圖工作。
(2)地圖管理條例口號擴展閱讀:
根據《地圖管理條例》第八條編制地圖,應當執行國家有關地圖編制標准,遵守國家有關地圖內容表示的規定。
地圖上不得表示下列內容:
(一)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三)屬於國家秘密的;
(四)影響民族團結、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不得表示的其他內容。
第九條編制地圖,應當選用最新的地圖資料並及時補充或者更新,正確反映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形態、名稱及相互關系,且內容符合地圖使用目的。
編制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界的世界地圖、全國地圖,應當完整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
第十條在地圖上繪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界、中國歷史疆界、世界各國間邊界、世界各國間歷史疆界,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界,按照中國國界線畫法標准樣圖繪制;
(二)中國歷史疆界,依據有關歷史資料,按照實際歷史疆界繪制;
(三)世界各國間邊界,按照世界各國國界線畫法參考樣圖繪制;
(四)世界各國間歷史疆界,依據有關歷史資料,按照實際歷史疆界繪制。
中國國界線畫法標准樣圖、世界各國國界線畫法參考樣圖,由外交部和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
㈢ 根據地圖管理條例規定展示或者登載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的由什麼送審
展示者或者登載者。
出版地圖的,由出版單位送審;展示或者登載不屬於出版物的專地圖的,由屬展示者或者登載者送審;進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進口者送審。
進口屬於出版物的地圖,依照《出版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出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出口者送審;生產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生產者送審。
(3)地圖管理條例口號擴展閱讀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核主要表現地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地圖。其中,主要表現地在設區的市行政區域范圍內不涉及國界線的地圖,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核。
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地圖審核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核決定。時事宣傳地圖、時效性要求較高的圖書和報刊等插附地圖的,應當自受理地圖審核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核決定。應急保障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地圖的,應當即送即審。
㈣ 地圖管理條例出版地圖的由誰審查
展示者或者登載者。
出版地圖的,由出版單位送審;展示或者登載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的,由展示者或者登載者送審;進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進口者送審。
進口屬於出版物的地圖,依照《出版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出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出口者送審;生產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生產者送審。《地圖管理條例》為了加強地圖管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健康發展,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制定。
2015年11月11日國務院第111次常務會議通過,2015年11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64號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核主要表現地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地圖。其中,主要表現地在設區的市行政區域范圍內不涉及國界線的地圖,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核。
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地圖審核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核決定。時事宣傳地圖、時效性要求較高的圖書和報刊等插附地圖的,應當自受理地圖審核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核決定。應急保障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地圖的,應當即送即審。
法律依據:《地圖管理條例》十五條
國家實行地圖審核制度。向社會公開的地圖,應當報送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但是,景區圖、街區圖、地鐵線路圖等內容簡單的地圖除外。地圖審核不得收取費用。
第十六條
出版地圖的,由出版單位送審;展示或者登載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的,由展示者或者登載者送審;進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進口者送審;進口屬於出版物的地圖,依照《出版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出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出口者送審;生產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生產者送審。送審應當提交以下材料:(一)地圖審核申請表;(二)需要審核的地圖樣圖或者樣品;(三)地圖編制單位的測繪資質證書。進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和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僅需提交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材料。利用涉及國家秘密的測繪成果編制地圖的,還應當提交保密技術處理證明。
第十七條
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下列地圖的審核:(一)全國地圖以及主要表現地為兩個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的地圖;(二)香港特別行政區地圖、澳門特別行政區地圖以及台灣地區地圖;(三)世界地圖以及主要表現地為國外的地圖;(四)歷史地圖。
第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核主要表現地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地圖。其中,主要表現地在設區的市行政區域范圍內不涉及國界線的地圖,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核。
㈤ 《地圖管理條例》什麼圖不用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景區圖、街區圖、地鐵線路圖等內容簡單的地圖
《地圖管理條例》專
第十五條國家實行地圖審核屬制度。
向社會公開的地圖,應當報送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但是,景區圖、街區圖、地鐵線路圖等內容簡單的地圖除外。
地圖審核不得收取費用。
㈥ 地圖管理條例口號
地圖管理條例專屬
http://www.sbsm.gov.cn/article/zcfg/flfg/201512/20151200037129.shtml
㈦ 地圖管理條例規定地圖上不得表示的內容有哪些
編制地圖,應當執行國家有關地圖編制標准,遵守國家有關地圖內容表示的規定。地圖上不得表示下列內容:(一)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二)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三)屬於國家秘密的;(四)影響民族團結、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五)法律、法規規定不得表示的其他內容。
㈧ 根據地圖管理條例出版地圖的由什麼部門送審
法律分析:根據地圖管理條例的規定,出版地圖的,應當由出版單位負責送審。
法律依據:《地圖管理條例》第十六條出版地圖的,由出版單位送審;展示或者登載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的,由展示者或者登載者送審;進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進口者送審;進口屬於出版物的地圖,依照《出版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出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出口者送審;生產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生產者送審。
送審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地圖審核申請表;
(二)需要審核的地圖樣圖或者樣品;
(三)地圖編制單位的測繪資質證書。
進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和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僅需提交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材料。利用涉及國家秘密的測繪成果編制地圖的,還應當提交保密技術處理證明。
㈨ 地圖管理條例由誰送審
《地圖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出版地圖的,由出版單位送審;展示或者登載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的,由展示者或者登裁者送審,進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 圖圖形的產品的,由進口者送。
出口不屬於出版物的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出口者送審,生產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由生產者送審。送審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地圖審核申請表。
2、需要審核的地圖樣圖或者樣品。
3、地圖編制單位的測繪資質證書。
(9)地圖管理條例口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地圖的編制和經營呈現多樣化、市場化,不再區分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原來各部門所屬、主要從事專題地圖編制工作的測繪隊伍已與部門脫鉤,變為市場主體,出版社也轉企改制,只要具有相應業務范圍,都可以出版地圖,現行條例的管理體制亟須調整。
地理信息產業迅速發展,地圖的表現形式、傳播方式迅速網路化,地圖要素內容和功能應用也發生很大變化,手機地圖、三維地圖、街景地圖等層出不窮,廣泛承載和使用天文地理、政經文化、衣食住行等多種信息,與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及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現行條例需要擴大調整范圍,推進公共服務,促進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