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供暖條例
❶ 國家規定供暖溫度標準是多少
18℃±2℃。根據《新鄉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辦法》規定
第二十三條:用戶室內採暖溫度為18℃±2℃,不低於 16℃。供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居民熱用戶室內溫度檢測點,定期測查室內溫度。
第二十四條:供熱經營企業應建立、完善供熱搶修制度和事故處理應急預案。加強管理、規范服務,將規范服務的標准、內容、時間向社會公開,接受用戶監督。設置報修、投訴電話,及時處理用戶反映的問題。供熱主管部門應當對服務質量和供熱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因經營企業責任停止向用戶供熱,供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停止供熱的時間和當年標准,向用戶退還或減收相應的熱費。
(1)山西省供暖條例擴展閱讀:
國家規定供暖溫度標准為18℃±2℃的原因:
室內溫度過高時,會影響人的體溫調節功能,由於散熱不良而引起體溫升高、血管舒張、脈搏加快、心率加速。由於室內外溫差懸殊,人體難以適應,就容易患傷風感冒。
研究證明,冬季室內適宜溫度為17℃至22℃。如果室內溫度經常在22℃以上,人就會神疲力乏、頭昏腦脹。
「暖氣病」主要是指冬季供暖,因環境和人體乾燥缺水而引起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導致人們出現不同程度的內熱外寒症狀,並能進一步導致感冒發生。供暖期常出現的口乾、頭暈、嗓子疼、咳嗽、煩躁、皮膚發緊等都屬於「暖氣病」,希望廣大用戶能對其重視起來。
❷ 山西省城市供熱管理條例對高層樓梯間電梯井收費怎麼說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3
❸ 國家規定的供暖溫度是多少
16~24度。一般都是18度。
依據《室內空氣質量標准》,即GB/T18883-2002。規定冬季採暖標准為16~24℃,符合這個標準的室內溫度就是舒適的室內溫度。
《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規定,「冬季採暖室內熱環境卧室、起居室設計溫度取16~18℃」。國家制定的「2002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示範小區規劃設計導則」中的室內環境質量標准項,規定冬季採暖地區室內溫度為16~21℃。
(3)山西省供暖條例擴展閱讀:
當溫度低於12℃時,80%坐著的人感到冷,活動著的人有20%以上感到冷,衛生學將12℃作為建築熱環境的下限。一般情況下,最適合人體的環境溫度是18℃到22℃,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
室內最適合溫度應保持在室溫達18℃時,相對濕度應保持在30-40%,室溫達23℃時,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0-50%為最宜。家庭有寶寶的家庭,一般情況下,室內溫度以20℃左右為宜,濕度宜保持在50%~60%。可根據小兒怕冷、怕熱的特點適當調節。
因為綜合環境、建築、末端等各種因素,室溫超過18℃以後,每增加一度,能耗增加20%。
當供暖溫度超過22°C之後,室內空氣會異常乾燥,並由此影響人體自身的體溫調節功能,造成體溫上升,血管擴張,心率加快,內分泌紊亂等。同時溫度過高也會提高傢具、地板、石材等裝飾材料裡面有毒有害氣體的揮發排放。相比較溫度過低而言溫度過高對身體的危害更大。
❹ 關於供暖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冬季供暖室溫國家標准 6.2 采 暖 6.2.1 嚴寒地區和寒冷地區的高層、中高層和多層住宅,宜設集中採暖系統。採暖熱媒應採用熱水。 6.2.2 設置集中採暖系統的普通住宅的室內採暖計算溫度,不應低於表6.2.2的規定。 表6.2.2 室內採暖計算溫度 用 房 溫 度 (℃) 卧室、起居室(廳)和衛生間 18 廚 房 15 設採暖的樓梯間和走廊 14 註:有洗浴器並有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的衛生間,宜按25℃設計。 6.2.3 集中採暖系統的設計,宜能實施分室溫度調節,並宜為實施分戶熱量計量預留條件。散熱器的調節閥門,應確保頻繁調節的密封性能,並採用不易銹蝕的材質。 6.2.4 集中採暖系統中,用於總體調節和檢修的設施,不應設置於套內。 6.2.5 住宅的散熱器,應採用體型緊湊、便於清掃、使用壽命不低於鋼管的型式,其位置應確保室內溫度的均勻分布,並應與室內設施和傢具協調布置。 6.2.6 以煤、薪柴、燃油和燃氣等為燃料,設置分散式採暖的住宅應設煙囪;上下層或毗連房間合用一個煙囪時。必須採取防止串煙的措施。 國家標准《採暖通風及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50019-2003 ■官方解釋 16℃按國家標准確定 市政管委表示,不低於16℃的供暖服務標准,是按照上世紀80年代國家頒布的《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JBJ26-86) 和 《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確定的。 一般居住建築室內設計溫度 16℃-20℃ 卧室、起居室設計溫度 18±2℃ 廁所、門廳、走廊設計溫度 14℃-16℃ 起止日參考了氣象資料 按「室外日平均溫度小於等於5℃時開始採暖,室外日平均溫度大於5℃停止採暖」的規定,綜合本市20年的氣象統計資料,目前本市採暖系統設計規范確定的冬季採暖小時數為2972小時,約為123天(四個月),冬季採暖時間為當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為法定採暖日。
❺ 國家規定的供暖標準是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鎮供熱服務》中規定:
第五條第一項 供暖溫度專
在正常天氣條件下,屬且供熱系統正常運行時,供熱經營企業應確保用戶的卧室、起居室內的供熱溫度不低於18℃。
注1:正常天氣條件指各地建築物供暖系統設計時限定的室外日平均氣溫,具體依據GB50735-2012中附錄A「室外空氣計算溫度」的規定執行。室外日平均氣溫以專業氣象部門發布的數據為准。
注2:可自主設定、調節室內溫度的除外。
注3:已實行熱計量計費的熱用戶按已簽訂的供熱合同約定執行。
(5)山西省供暖條例擴展閱讀
禁止實施下列危害供熱安全的行為:
1、在規定的地下熱力管道安全間距范圍內修築建築物、構築物。
2、在規定的地下熱力管道安全間距范圍內堆放物品,或者進行挖掘、取土、鑽探、打樁、埋桿、栽植深根性植物和爆破作業。
3、向供熱管溝內排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堵塞物品及雨水、污水、工業廢液、垃圾。
4、擅自接入供熱管網。
5、擅自在室內採暖系統上安裝危害系統安全的設備。
❻ 國家規定山西省供暖費每平米應收多少錢
3.6元(使用面積),4.8元(建築面積),這是民用的暖氣費,商用的不詳
❼ 國家供暖溫度最新規定2021
2020年國家供暖溫度標准為18℃為基準,上下浮動2℃,也就是說在16℃和20℃之間都可以達到取暖標准。
【基礎分析】
2021年國家規定,供暖入戶進水的溫度是不超過60度。隨著氣溫的變化,進水的溫度也會有相應的調整,如果是外面的是溫度特別低的話,那麼它的供水溫度能達到50多度將近60度,如果是室外比較暖和的話,它的供水溫度一般最低能達到30多度,但是供水溫度不得低於30度。
【個人建議】
如果自己家裡的供暖溫度低於20攝氏度高於18℃,那麼按照一半的取暖費進行收取,如果溫度直接低於18度的,可以不用繳納取暖費用。各地區的供暖時間是不一樣的,一般的供暖地區的時間是4個月或者是4個半月,在東北地區可能會長達6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只要自己家裡的暖氣出現溫度過低的現象,都可以向當地的相關部門提出問題,尋求他們幫助解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鎮供熱服務》中規定: 第五條第一項 供暖溫度 在正常天氣條件下,且供熱系統正常運行時,供熱經營企業應確保用戶的卧室、起居室內的供熱溫度不低於18℃。
不同的地方收取不同的取暖費。但總的來說,採暖面積和採暖熱有兩種方式:按採暖面積收費;一般按房屋面積徵收採暖費。居住面積越大,收費就越高。各地均價不一,但各地會有相應的標准。採暖費按建築面積計算,即用戶採暖費=建築面積*單位面積。
小區溫度是不受人們控制的,這是天氣影響,夏天最熱的時候大約三十大幾度,近幾年,由於受極端天氣影響,有時還會有四十多度。
❽ 急需《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採暖居住建築部分)山西地區實施細則
《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已於2005年10月28日經第76次部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加強民用建築節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內熱環境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民用建築,是指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
本規定所稱民用建築節能,是指民用建築在規劃、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通過採用新型牆體材料,執行建築節能標准,加強建築物用能設備的運行管理,合理設計建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提高採暖、製冷、照明、通風、給排水和通道系統的運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建築物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築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動。
第三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民用建築節能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民用建築節能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節能規劃,制定國家建築節能專項規劃;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設區城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地節能規劃,制定本地建築節能專項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 編制城鄉規劃應當充分考慮能源、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節約,對城鎮布局、功能區設置、建築特徵,基礎設施配置的影響進行研究論證。
第六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建築節能發展狀況和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組織制定建築節能相關標准,建立和完善建築節能標准體系;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民用建築節能有關規定,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民用建築節能標準的地方標准或者實施細則。
第七條 鼓勵民用建築節能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推廣應用節能型的建築、結構、材料、用能設備和附屬設施及相應的施工工藝、應用技術和管理技術,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第八條 鼓勵發展下列建築節能技術和產品:
(一)新型節能牆體和屋面的保溫、隔熱技術與材料;
(二)節能門窗的保溫隔熱和密閉技術;
(三)集中供熱和熱、電、冷聯產聯供技術;
(四)供熱採暖系統溫度調控和分戶熱量計量技術與裝置;
(五)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及設備;
(六)建築照明節能技術與產品;
(七)空調製冷節能技術與產品;
(八)其他技術成熟、效果顯著的節能技術和節能管理技術。
鼓勵推廣應用和淘汰的建築節能部品及技術的目錄,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結合該目錄,制定適合本區域的鼓勵推廣應用和淘汰的建築節能部品及技術的目錄。
第九條 國家鼓勵多元化、多渠道投資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投資人可以按照協議分享節能改造的收益;鼓勵研究制定本地區既有建築節能改造資金籌措辦法和相關激勵政策。
第十條 建築工程施工過程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建築物的圍護結構(含牆體、屋面、門窗、玻璃幕牆等)、供熱採暖和製冷系統、照明和通風等電器設備是否符合節能要求的監督檢查。
第十一條 新建民用建築應當嚴格執行建築節能標准要求,民用建築工程擴建和改建時,應當對原建築進行節能改造。
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應當考慮建築物的壽命周期,對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投入收益比進行科學論證。節能改造要符合建築節能標准要求,確保結構安全,優化建築物使用功能。
寒冷地區和嚴寒地區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應當與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同步進行。
第十二條 採用集中採暖製冷方式的新建民用建築應當安設建築物室內溫度控制和用能計量設施,逐步實行基本冷熱價和計量冷熱價共同構成的兩部制用能價格制度。
第十三條 供熱單位、公共建築所有權人或者其委託的物業管理單位應當制定相應的節能建築運行管理制度,明確節能建築運行狀態各項性能指標、節能工作諸環節的崗位目標責任等事項。
第十四條 公共建築的所有權人或者委託的物業管理單位應當建立用能檔案,在供熱或者製冷間歇期委託相關檢測機構對用能設備和系統的性能進行綜合檢測評價,定期進行維護、維修、保養及更新置換,保證設備和系統的正常運行。
第十五條 供熱單位、房屋產權單位或者其委託的物業管理等有關單位,應當記錄並按有關規定上報能源消耗資料。
鼓勵新建民用建築和既有建築實施建築能效測評。
第十六條 從事建築節能及相關管理活動的單位,應當對其從業人員進行建築節能標准與技術等專業知識的培訓。
建築節能標准和節能技術應當作為注冊城市規劃師、注冊建築師、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建造師等繼續教育的必修內容。
第十七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建築節能政策要求和建築節能標准委託工程項目的設計。
建設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擅自修改經審查合格的節能設計文件,降低建築節能標准。
第十八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將所售商品住房的節能措施、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指標等基本信息在銷售現場顯著位置予以公示,並在《住宅使用說明書》中予以載明。
第十九條 設計單位應當依據建築節鼙曜嫉囊�蠼�猩杓疲�Vそㄖ�諛萇杓浦柿俊?br>
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在進行審查時,應當審查節能設計的內容,在審查報告中單列節能審查章節;不符合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結論應當定為不合格。
第二十條 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審查合格的設計文件和建築節能施工標準的要求進行施工,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第二十一條 監理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以及建築節能標准、節能設計文件、建設工程承包合同及監理合同對節能工程建設實施監理。
第二十二條 對超過能源消耗指標的供熱單位、公共建築的所有權人或者其委託的物業管理單位,責令限期達標。
第二十三條 對擅自改變建築圍護結構節能措施,並影響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責令責任人及時予以修復,並承擔相應的費用。
第二十四條 建設單位在竣工驗收過程中,有違反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行為的,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重新組織竣工驗收。
第二十五條 建設單位未按照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委託設計,擅自修改節能設計文件,明示或暗示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違反建築節能設計強制性標准,降低工程建設質量的,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 設計單位未按照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進行設計的,應當修改設計。未進行修改的,給予警告,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兩年內,累計三項工程未按照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設計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
第二十七條 對未按照節能設計進行施工的施工單位,責令改正;整改所發生的工程費用,由施工單位負責;可以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兩年內,累計三項工程未按照符合節能標准要求的設計進行施工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
第二十八條 本規定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和吊銷資質證書的行政處罰,由頒發資質證書的機關決定;其他行政處罰,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法定職權決定。
第二十九條 農民自建低層住宅不適用本規定。
第三十條 本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原《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76號)同時廢止。
❾ 北方冬季供暖的國家標准
北方冬季供暖的國家標準是集中式採暖居室中央1.5米處氣溫的適宜范圍為16~20℃,分散式採暖居室中央1.5米處氣溫的適宜范圍為13~17℃,任何地區的冬季室內溫度均不得低於13℃。
根據相關規定,在正常天氣條件下,且供熱系統正常運行時,供熱經營企業應確保用戶的卧室、起居室內的供熱溫度不低於18℃。
我國冬季室內衛生對溫度要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室內溫度,集中式採暖居室中央1.5米處氣溫的適宜范圍為16~20℃,分散式採暖居室中央1.5米處氣溫的適宜范圍為13~17℃,任何地區的冬季室內溫度均不得低於13℃;
2、垂直溫差,指居室中央地面以上0.1米處的氣溫與距地面以上1.5米處的氣溫之差。垂直溫差過大,會使足部溫度下降,體溫調節緊張,不利於健康,一般垂直溫差應小於3℃;
3、水平溫差,指居室內1.5米處各點的氣溫之差。一般在門口、窗口、走廊等處氣溫偏低、房間內的水平溫差過大容易使人受涼,水平溫差以不超過2~3℃為宜。
供暖的方式如下:
1、集中供暖,熱力集團把市政熱力通過管線輸送到用戶家中;
2、地板輻射供暖,由分戶式燃氣採暖爐、市政熱力管網、小區鍋爐房等各種不同方式提供熱源;
3、燃氣供暖,以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煤氣、電為能源,可自行設定供暖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鎮供熱服務》第五條 在正常天氣條件下,且供熱系統正常運行時,供熱經營企業應確保用戶的卧室、起居室內的供熱溫度不低於18℃。
注1:正常天氣條件指各地建築物供暖系統設計時限定的室外日平均氣溫,具體依據GB50735-2012中附錄A「室外空氣計算溫度」的規定執行。室外日平均氣溫以專業氣象部門發布的數據為准。
注2:可自主設定、調節室內溫度的除外。
注3:已實行熱計量計費的熱用戶按已簽訂的供熱合同約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