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條例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於2010年8月19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0年第3號發布,根據2013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3年第11號《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的決定》修正。該《辦法》分總則、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及額度、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證書、法律責任、附則5章20條,自2010年10月1日起實施。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內航行的1200總噸以下載運散裝持久性油類物質的船舶,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制度自本辦法生效1年後實行。
拓展資料:
1、(2010年8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0年第3號發布,根據2013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3年第11號《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的決定》修正)
2、我國船舶溢油污染事故頻發,給沿海漁業、養殖業以及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危害。通過建立船舶油污保險制度,藉助保險公司的經濟實力,一旦發生油污事故,可以保障船舶污染損失得到賠償限額范圍內的賠償;也可以解決應急情況下清污啟動資金的問題,在被污染的環境進一步惡化之前,得到及時、有效的清理和修復。
3、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還涉及保險機構,《防污條例》第五十三條第三款規定:「承擔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的商業性保險機構和互助性保險機構,由國家海事管理機構徵求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意見後確定並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第九條和第十條對如保險機構的確認條件予以了細化規定。由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不僅適用船舶,也適用相關的保險機構等。
② 幫忙翻譯 明天中午前送分
The mud loses the ship and returns loses working instruction Procere for pumping Mud to Boat and Returning Mud from Boat 1 goal to protect the marine environment, guaranteed that the wharf safe loading and unloading mud, formulates this stipulation especially. 2 applicable scope is suitable in the base mud factory has the personnel. after 3 specific request 3.1 receives the customer entrusts, the security coordinator first to the marine board submit job applies, after obtaining the marine board examination and the authorization, only then to carry on the work. 3.2 on-ty personnel organization coordinated work. The checkup loses or returns loses the material name, quantity, the storage pot number. 3.3 strengthens the safe antifouling ecation, must study the harbor superintendent related antifouling rule earnestly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to the concrete operations personnel, places the first antifouling work. the 3.4 on-ty personnel relate the work ships to assign the berth to anchor. The wharf arranges against overflows leaks the commodity. before 3.5 loses the ship work, must blow passes the wharf apron pipeline, confirmed after unmistakable, takes over control again to the ship on, simultaneously to connects the pipeline to carry on the suppression experiment, after qualified, opens the Chu hoisting bucket the material valve, after leaving on the material pipeline's valve, starts the cutting pump to carry on loses the ship work. Returns when loses the work, with the ship coordination connects the good pipeline, opens the Chu hoisting bucket's feeding valve, after feeding on pipeline's valve. The notice ship air feed carries on the cleaning to the pipeline to cause it to open access, after not having divulging, carries on returns loses the work. the 3.6 ships and the dock work personnel must have the intens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before losing the mud, to complete the security check, inspects the pipeline and the valve earnestly, removes any overflows leaks the hidden danger. in the 3.7 work process, arranges the specialist to be on ty on the ship, momentarily maintains th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depot ship and the wharf dispatcher, prompt opening or closes the valve. in the 3.8 work process momentarily inspected the pump and the pipeline, the work finishes receives the good pipeline and is clean the scene cleaning up. 3.9 arranges on-ty manager in the work process to be responsible to supervise the wharf and the pot area safe operation and the antifouling measure specially carries out the situation. 3.10 after each time is losing the mud finished with the compressed air the wharf pipeline carries on sweeps the line. And completes the service to confirm Shan Bingjing the ship signature approval. 3.11 like has the wharf pipeline jamming, must apply to the harbor authorities Department concerned, after to obtaining gets angry the permit, with the gas welding the pipeline heats up, confirmed in after the pipeline dredges completely, only then work. 3.12 is the stop accident occurs, in the winter wharf apron pipeline with the hose connection, after losing the mud, blows with the warm air passes, guarantees the next time work the security. the 3.13 operating personnel must dress the labor protection thing.
③ 水源污染應該怎麼辦,具體措施
工業用水經處理後再排放、生活用水經處理後再排放、合理使用農葯和化肥.
加強水源保護區的生態建設,防治環境污染(主要是工業污染和農業污染,因為附近如果不合理施肥打農葯,這些也會隨雨水進入水源的),監督舉報污染水源的活動。
飲用水地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下列活動:
(一)破壞水源涵養林、護岸林以及與水源保護相關的植被;
(二)向水域傾倒工業廢渣、垃圾、糞便及其他廢棄物;
(三)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
(四)使用炸葯、毒葯捕殺魚類和其他生物;
(五)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防污條件的運載工具,運載油類、糞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過水源保護區。
禁止運輸危險
化學
品的車輛通過飲用水地表水水源保護區;確需通過的,應當依照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飲用水地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還禁止下列活動:
(一)建設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
(二)向水體排放污染物;
(三)勘探、開采礦產資源;
(四)從事養殖業和種植農作物;
(五)旅遊和旅遊開發活動;
(六)堆放工業固體廢棄物、垃圾、糞便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七)建立墓地和掩埋動物屍體;
(八)其他污染水源的活動。
在飲用水地表水水源準保護區內,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實行污染物排放濃度和總量控制。
飲用水地下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下列活動:
(一)利用滲坑、滲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二)利用儲水層孔隙、裂隙、溶洞和廢棄礦坑儲存油類、放射性物質、有毒有害化學物品;
(三)設置垃圾、糞便和易溶、有害廢棄物的集中堆放場、轉運站;
(四)使用不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的污水灌溉農田。
地質鑽探過程中,必須採取防護措施,分層止水、封隔,防止污染地下水水源。
飲用水地下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還禁止下列活動:
(一)新建化工、電鍍、製革、冶煉、印染、煉油、制漿造紙項目,以及含放射性的和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建設項目;
(二)堆放化工原料、礦物油類及有毒有害物品;
(三)擅自鑿井取水;
(四)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
飲用水地下水水源準保護區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葯、化肥;
(二)人工回灌補給地下水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④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的解讀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黃何副局長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 制定《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1. 加強海洋環境保護的必要之舉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航運業的快速發展,海上污染危害性貨物運輸量持續增長,船舶裝卸、過駁、油料供受等有關作業活動日益頻繁,船舶及有關作業活動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污染風險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船舶溢油事故對自然環境、水產養殖和旅遊資源等造成的損害更是難以彌補。據統計,1973年至2009年,我國沿海共發生船舶溢油事故2821起,平均每4到5天發生一起,近幾年我國船舶溢油事故進入高發期,給海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同時,我國也尚未針對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制定一部系統的規章。因此,為規范船舶及有關作業活動的污染防治管理,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推進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有必要制定相關規章。2.貫徹實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的必要舉措《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以下簡稱《防污條例》)已於2010年3月1日生效。《防污條例》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別對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一般規定、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和接收、船舶有關作業活動的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確規定,這些規定為制定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提供了立法依據。《防污條例》的規定較為原則,設定了防治船舶污染的相關制度,但是沒有明確在制度執行過程中所必需的操作性規定,因此需要在上位法原則性規定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配套規章對其予以細化和明確。3.履行相關國際公約的必要措施國際海事組織(IMO)先後通過了《73/78防污公約》及其六個附則,對船舶油類、有毒液體物質、包裝有害物質、生活污水、船舶垃圾與大氣污染的預控做出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包括船舶防污證書文書的配備、防污染結構、防污染設備配備、污染物排放控制等各方面要求。該公約對加強海洋環境保護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已成為加入國家最多、實施最為廣泛的公約之一,我國也已加入《73/78防污公約》及其全部六個附則。作為《73/78防污公約》締約國,我國必須全面履行公約及其附則各項要求,包括制定相應的國內法規,確保公約各項要求得以嚴格執行。因此,建立專門的規章,使現行規定與公約最新要求相一致,做好與《73/78防污公約》公約全面接軌,對提高我國的履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的頒布實施的重要意義 《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頒布實施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建立了完善的船舶污染預防制度體系,不僅從制度建設上滿足了依法行政的要求,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時也將進一步引導和規范主管機關和行政相對人的行為,使船舶及相關作業的行為更為有序,更為規范,使主管機關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責更加明確。二是樹立了環保與安全並重、責任共擔的理念,對提高個人、企業與政府的海洋環境保護責任意識具有積極的意義。三是有助於提高船舶和有關作業活動的安全與污染防治水平,從保護海洋環境、發展海洋經濟、實現海運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引導海運業的良性發展,促進海運業結構的調整,為我國從航運大國邁向航運強國提供製度性保障。 《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如何對船舶有關作業實施管理 《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建立了完善的船舶有關作業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體系,形成了對船舶有關作業污染預防的閉環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實施作業單位備案管理,包括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每月應將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處理情況報海事管理機構備案;從事污染危害性貨物裝卸作業的碼頭、裝卸站應具有相應安全裝卸和污染物處理能力並經海事管理機構公布;從事船舶油料供受作業的單位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備案;船舶修造、水上拆解作業地點應經海事管理機構確定並公布等。通過對作業單位實施備案管理,可以掌握作業單位的作業安全與污染防治能力和作業情況,有效實現對船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防治的源頭管理。二是實施作業申報審批管理,第九條規定船舶從事相關作業活動應取得海事管理機構的許可;第十五條規定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進行船舶垃圾、殘油、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質污水接收作業,應經海事管理機構批准;第二十五條明確了污染危害性貨物適運申報和船舶適載申報制度;第三十六條明確了散裝液體污染危害性貨物過駁作業申報審批要求。通過實施作業申報審批管理,提高了船舶有關作業活動的准入門檻,明確了作業安全與污染防治要求,使船舶有關作業更為規范有序。三是實施作業現場監督檢查,第三十三條規定了污染危害性貨物集裝箱開箱查驗制度;第三十九條確立了供受油作業監督檢查制度;第四十九條規定了海事管理機構可以採取的行政強制措施。通過對船舶有關作業實施現場監督檢查,有助於督促船舶和作業單位落實作業安全與污染防治要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保障船舶有關作業安全與海洋清潔。 《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主要的規定要求 《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共分七章,六十二條,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一是明確了海事機構管理職能和船舶有關作業活動范圍。國家海事管理機構負責監督管理全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防治工作,各級海事管理機構根據職責許可權,具體負責監督管理本轄區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防治工作。船舶有關作業活動,是指船舶污染物接收、裝卸、過駁、清艙、洗艙、油料供受、修造、打撈、拆解、污染危害性貨物裝箱、充罐、污染清除以及其他水上水下船舶施工作業等活動。二是明確了船舶污染防治管理的一般要求,包括船舶應當持有規定的證書和文書,船員和從事有關作業活動的人員應當具有相應的安全和防治污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港口、碼頭和裝卸站及從事有關作業活動的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污染防治能力,船舶從事相關活動應當取得海事管理機構批准,並確立了高污染風險作業活動的可行性研究制度。三是建立了完善的船舶污染物接收作業管理制度。船舶經營人應當在污染物接收作業前明確指定所委託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進行污染物接收作業應當經海事管理機構批准,作業中應遵守有關標准和規程,採取有效的防污染措施,作業完畢後應向船舶出具污染物接收單證,並將接收的污染物交由具有國家規定資質的污染物處理單位進行處理,避免船舶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從而實現對船舶污染物接收作業的閉環管理。四是明確了船舶載運污染危害性貨物管理要求。《規定》細化了污染危害性貨物適運申報、船舶適載申報和散裝液體污染危害性貨物過駁作業申報要求,明確了貨物污染危害性質評估單位的認定標准,確立了散裝有毒液體物質裝卸、過駁作業的布設圍油欄要求,規定了船舶載運污染危害性貨物進出港口和特定區域應採取的安全和防治污染保障措施。五是明確了船舶油料供受作業的管理要求。《規定》細化了從事船舶油料供受作業單位的備案要求,對作業雙方應當採取的安全和防治污染措施、燃油質量控制、燃料供受單證和燃油樣品的提供與保存都作了詳細的規定。六是明確了船舶拆解、打撈、修造等水上水下施工作業的污染防治管理要求。本《規定》對船舶修造和水上拆解作業的地點、作業前的污染物處置和油艙測爆工作、船舶油艙存油的過駁作業、船塢內船舶修造作業前的污染防治措施、作業結束後污染物的清除處理都提出了詳細要求。七是明確了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規定》第六章明確了海事管理機構對不違反本《規定》行為的船舶和有關作業單位可以採取責令改正、責令停止作業、強制卸載等強制措施,細化和充實了《防污條例》對船舶和有關作業單位的處罰條款。
⑤ 如何保護水源
飲用水地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下列活動:
(一)破壞水源涵養林、護岸林以及與水源保護相關的植被;
(二)向水域傾倒工業廢渣、垃圾、糞便及其他廢棄物;
(三)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
(四)使用炸葯、毒葯捕殺魚類和其他生物;
(五)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防污條件的運載工具,運載油類、糞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過水源保護區。
禁止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車輛通過飲用水地表水水源保護區;確需通過的,應當依照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飲用水地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還禁止下列活動:
(一)建設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
(二)向水體排放污染物;
(三)勘探、開采礦產資源;
(四)從事養殖業和種植農作物;
(五)旅遊和旅遊開發活動;
(六)堆放工業固體廢棄物、垃圾、糞便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七)建立墓地和掩埋動物屍體;
(八)其他污染水源的活動。
在飲用水地表水水源準保護區內,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實行污染物排放濃度和總量控制。
飲用水地下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下列活動:
(一)利用滲坑、滲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二)利用儲水層孔隙、裂隙、溶洞和廢棄礦坑儲存油類、放射性物質、有毒有害化學物品;
(三)設置垃圾、糞便和易溶、有害廢棄物的集中堆放場、轉運站;
(四)使用不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的污水灌溉農田。
地質鑽探過程中,必須採取防護措施,分層止水、封隔,防止污染地下水水源。
飲用水地下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還禁止下列活動:
(一)新建化工、電鍍、製革、冶煉、印染、煉油、制漿造紙項目,以及含放射性的和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建設項目;
(二)堆放化工原料、礦物油類及有毒有害物品;
(三)擅自鑿井取水;
(四)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
飲用水地下水水源準保護區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葯、化肥;
(二)人工回灌補給地下水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⑥ 深圳市水務局的代管單位
(一)市防汛防旱防風指揮部辦公室(市三防辦)
職能:1、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污條例》以及有關城市防洪的法規、政策,並負責擬定該市三防工作的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2、負責檢查落實三防責任制,掌握三防工作有關信息和災情,提出搶險方案,為指揮決策當好參謀。3、按照部門責任制,協調市在指揮部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落實工作任務,並經指揮部授權發布三防搶險指令和重要信息。4、按照分級管理責任制,負責審批市管水利工程的防洪調度方案並監督執行。5、負責督促檢查水毀工程修復、河道清障計劃的執行和三防搶險預案的實施。6、根據三防總體規劃,負責編報三防經費和物資計劃,並對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市治理深圳河辦公室(市治河辦)
職能:1、負責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聯合治理深圳河及防治污染的談判、交涉和協調等事宜的具體組織聯絡工作;2、負責深圳河治理工程建設及防治污染的組織實施工作;3、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深圳河防洪及水環境的評估、監測和保護工作;4、負責深圳河治理竣工工程的維護和管理工作;5、負責蓮塘河治理工程實施前後的管理工作;6、承辦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工程小組和市水務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⑦ 運輸海洋污染物應注意什麼事項
問題要回答很麻煩,這個標題能出一本書。該類問題比較專業,提問者還要多明確一些條件。
1、運輸的方式
首先分清內貿還是外貿,在看看是內河運輸還是海運,如是是內貿內河運輸,新《危化條例》12月1日才生效,現在是不能在內河進行運輸的,12月1日後部分貨物才能運輸。如果是內貿海運,先看下船舶是否具備裝運該類海洋污染物的證書,適裝的貨物的包裝是否合格。如果是外貿海運,就比較多,一是船舶適裝,二是貨物適運,三是裝貨碼頭具有從事該類貨物作業的資質,四是申報人員要經過專業機構和主管部門認可的培訓,五是要按要求進行申報、和審批,六是船上的積載和隔離要報主管機關批准。作業期間還有相應的要求,等等。
二、貨物的種類
海洋污染物這個詞是2010年3月1日生效的《防污條例》提出來的,這個詞對應的是危險貨物,危險貨物的分類按我們國家加入的國際組織「聯和國危防分委會」橙皮書的標准分為了九大類,十六小類,每一種貨物的運輸都不一樣,每一種貨物都是海洋污染物,所以你現在明白我一開始說的一本書是什麼概念了。如果你知道自己要運的是什麼貨物回去查查IMDG(這套書三本A4的紙700多頁)在按照上面的要求的包裝類、危險性、特殊規定、限量和免除及包裝和罐櫃導則等要求進行運輸。基本上是沒啥問題的。
三、人員的要求
按國家相關規定,從事水路危險化學品運輸的人員必須經過主管部門的培訓,初次培訓不能少於72學時,還是36學時,的記不住了,取得相應的證書後才能進行危險貨物申報和作業,如果從事集裝箱運輸還要經過裝箱員的培訓。因為是特種培訓,所以是每年一次,因此你現在要是想運該類貨物的話還是找一家有上述資質的單位進行合作,像外運、外代及你所在地的從事海上運輸類的代理都能做。
四、運輸過程的要求
這個比較多,根據種類查查相關資料,如果是像液化、油類之類還要經過專業培訓。
五、應急防護的要求。
根據貨物各類參照IMDG執行
總之樓主的問題比較大,沒有針對性,全面回答比較有難度,如能進一步明確將會針對性的專業的解讀。
⑧ 寨子開發溶洞水源飲水起草方案
工業用水經處理後再排放、生活用水經處理後再排放、合理使用農葯和化肥.
加強水源保護區的生態建設,防治環境污染(主要是工業污染和農業污染,因為附近如果不合理施肥打農葯,這些也會隨雨水進入水源的),監督舉報污染水源的活動。
飲用水地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下列活動:
(一)破壞水源涵養林、護岸林以及與水源保護相關的植被;
(二)向水域傾倒工業廢渣、垃圾、糞便及其他廢棄物;
(三)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
(四)使用炸葯、毒葯捕殺魚類和其他生物;
(五)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防污條件的運載工具,運載油類、糞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過水源保護區。
禁止運輸危險
化學
品的車輛通過飲用水地表水水源保護區;確需通過的,應當依照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飲用水地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還禁止下列活動:
(一)建設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
(二)向水體排放污染物;
(三)勘探、開采礦產資源;
(四)從事養殖業和種植農作物;
(五)旅遊和旅遊開發活動;
(六)堆放工業固體廢棄物、垃圾、糞便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七)建立墓地和掩埋動物屍體;
(八)其他污染水源的活動。
在飲用水地表水水源準保護區內,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實行污染物排放濃度和總量控制。
飲用水地下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下列活動:
(一)利用滲坑、滲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二)利用儲水層孔隙、裂隙、溶洞和廢棄礦坑儲存油類、放射性物質、有毒有害化學物品;
(三)設置垃圾、糞便和易溶、有害廢棄物的集中堆放場、轉運站;
(四)使用不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的污水灌溉農田。
地質鑽探過程中,必須採取防護措施,分層止水、封隔,防止污染地下水水源。
飲用水地下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還禁止下列活動:
(一)新建化工、電鍍、製革、冶煉、印染、煉油、制漿造紙項目,以及含放射性的和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建設項目;
(二)堆放化工原料、礦物油類及有毒有害物品;
(三)擅自鑿井取水;
(四)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
飲用水地下水水源準保護區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葯、化肥;
(二)人工回灌補給地下水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⑨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的權威解讀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曹德勝副局長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
2010年8月19日 ,交通運輸部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實施辦法》(交通運輸部令2010年第3號,以下簡稱《辦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辦法》出台的背景
1999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海環法》)是我國建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機制的法律基礎。該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國家完善並實施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賠償責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責任由船東和貨主共同承擔風險的原則,建立船舶油污保險、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實施船舶油污保險、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2009年9月2日,國務院第7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以下簡稱《防污條例》),並已於2010年3月1日起施行。《防污條例》按照《海環法》的相關規定,參照相關國際條約,進一步明確了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制度(以下簡稱「油污保險制度」),用以保障船舶在發生油污事故後,能夠具備與其賠償責任限額相匹配的賠付能力。由於《防污條例》對油污保險制度的規定相對比較原則,需要通過制定相應的配套規章,在上位法原則性規定的基礎上對其予以細化和明確。為此,交通運輸部將制定出台本《辦法》列入了2010年的一類立法項目。
我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機制的現狀
我國是航運大國,也是石油進口大國。最近十年以來,海上石油運輸量逐漸增加。根據國家能源局的報告,中國2010年石油凈進口量預計將達到2.1億噸。大部分進口石油通過海上船舶承運,石油運量的增加和油輪尺度的增大,使船舶發生溢油污染事故風險不斷增加,污染處置能力和損害賠償能力與石油運輸量增長不相適應。《海環法》和《防污條例》的頒布實施,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的船舶污染事故損害賠償機制制度框架和原則要求,採用船舶所有人投保船舶油污損害保險和石油貨主攤款設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的方式,解決船舶油污引起的環境污染及損害賠償問題,推動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機制建立進入實質性階段。
國際上,國際海事組織制定了《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和《國際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等國際公約。這些規定了適用船舶應投保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我國是上述公約的締約國,相關船舶已經按照國際公約的要求,投保油污險。
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制度的意義和作用
我國船舶溢油污染事故頻發,給沿海漁業、養殖業以及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危害。通過建立船舶油污保險制度,藉助保險公司的經濟實力,一旦發生油污事故,可以保障船舶污染損失得到賠償限額范圍內的賠償;也可以解決應急情況下清污啟動資金的問題,在被污染的環境進一步惡化之前,得到及時、有效的清理和修復。
《辦法》的主要規定和要求
一、關於適用范圍。本《辦法》是《海環法》、《防污條例》的配套法規規章之一。《防污條例》中明確了投保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的船舶的適用范圍,即除1000總噸以下載運非油類物質的船舶無需投保外,航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的其他船舶均必須投保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險,具體說就是包括所有載運持久性油類或非持久性油類物質的船舶,以及1000總噸以上載運非油類物質的船舶,不論其是國際航行船舶還是國內航行船舶。因此,《辦法》的適用范圍就明確在我國管轄海域內航行的以下三類船舶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參加強制保險:一是1000總噸以上載運非油類物質的船舶;二是所有載運非持久性油類物質的船舶;三是所有載運散裝持久性油類物質的船舶。需要說明的是,《防污條例》對載運散裝持久性油類物質船舶的要求比相關國際公約更為嚴格,由國際公約要求的「載運2000噸以上作為貨物的散裝持久性油類的船舶」擴大到了所有載運散裝持久性油類的船舶。這雖然可能對我國從事沿海運輸的小型油船產生一定的影響,一部份船舶狀況差、管理水平低、事故風險高的小型油船可能因為難以承受較高的保險費用而被迫退出沿海油運市場;但也正符合淘汰落後、凈化沿海油運市場,促使油輪公司向高標准、規范化的發展方向,也符合我國加入《1992年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以下簡稱CLC92公約)的履約承諾。
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還涉及保險機構,《防污條例》第五十三條第三款規定:「承擔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的商業性保險機構和互助性保險機構,由國家海事管理機構徵求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意見後確定並公布。」《辦法》第九條和第十條對如保險機構的確認條件予以了細化規定。由此,《辦法》不僅適用船舶,也適用相關的保險機構等。
二、關於主管機關。《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國際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等公約是國際海事組織為加強船舶防污染監督管理而建立的,我國是上述公約的締約國,海事管理機構則作為我國船舶防污染的主管機構,代表著我國政府履行公約的權利和義務,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制度是船舶防污染管理中一項內容。因此,《辦法》中規定了國家海事管理機構是實施本辦法的主管機關,沿海各級海事管理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具體實施本辦法。
三、關於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的額度。目前,適用於我國的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限額的有關的公約、法律法規主要有:《1992年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2001年國際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以下簡稱《海商法》)和《關於不滿300總噸船舶及沿海運輸、沿海作業船舶海事賠償限額的決定》(1993年11月7日國務院批准1993年11月15日交通部令第1號)等,分別規定了各自的適用船舶及其責任限額。其中,《2001年國際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未直接規定船舶的責任限制,只是允許船舶根據適用的國內法或國際限制體系規定的責任限額。《海商法》中也沒有單獨的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限額,而只規定了人身傷亡和非人身傷亡的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其中船舶油污染損害適用於非人身傷亡請求的賠償限額。
基於此,《辦法》中分別依據現有的不同管理規定對於不同的船舶及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額度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即:(1)載運持久性油類物質的船舶,其額度應滿足《1992年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2)除(1)外的載運油類物質的船舶和1000總噸以上載運非油類物質的船舶,300總噸以上的,其額度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關於非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的規定;不滿300總噸的和從事我國港口之間貨物運輸或者沿海作業的船舶,按照《海商法》授權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限額,其額度應滿足1993年交通部令第一號令的規定,即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關於非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的規定限額的50%計算。
四、關於保險機構。船舶參加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必然涉及保險機構,保險機構是有效實施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制度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有效實施,維護國家利益和各方的權益,進一步規范船舶防污染管理,應將保險機構納入管理范疇,《辦法》根據條例的規定細化了由海事管理機構對從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險的保險機構實施確認公布的制度。
目前從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險的保險機構,主要分為兩類,即商業性保險機構和互助性保險機構。為保證船舶油污民事責任制度的有效實施,又保護中國船東的利益,避免對現有油污險業務市場秩序產生不必要的影響,《辦法》規定從事中國籍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險保險機構,無論是商業性保險機構還是互助性保險機構,無論是境外的還是境內的,均應滿足相關登記注冊、人員、財務狀況、賠付能力、服務信譽等要求,並向國家海事管理機構提交相關材料,經國家海事管理機構核實確認後向社會公布。需要說明的是,對於互助性保險機構,《辦法》第九條明確了「上一年度凈基金超過1億美元或每噸凈基金超過3美元」的確認標准。這樣規定主要是考慮這樣幾個因素:一是投保油污險的市場需求量與保險機構總承保能力的匹配;二是互助性保險機構本身的承保與賠付能力要能夠保障投保人及時得到賠付;三是總結了近幾年對保險機構進行備案確認的實際工作經驗。
五、關於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證書或單證。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證書或單證是船舶防污染證書、文書中的一種,也是船舶投保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的憑證。《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中規定了船舶應持有《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而《國際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規定了船舶應持有《燃油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因此,《辦法》規定中國籍船舶投保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取得其他財務保證之後,應向船籍港所在地的直屬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辦理相應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證書,其中載運散裝持久性油類物質的船舶應辦理《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1000總噸以上載運非持久性油類物質的船舶應同時辦理《非持久性油類污染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和《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其他船舶應辦理《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而在我國管轄海域內航行的外國籍船舶,適用《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的,應持有締約國主管機關或其授權機構簽發的《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適用《國際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的,應持有締約國主管機關或其授權機構簽發的《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其他船舶應持有有效的保險單證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