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廠里規章制度
⑴ 工廠的規章制度有哪些
工廠的規章制度有哪些?工廠的規章制度要根據工廠規模的大小,工廠的性質,設置不同的制度。大公司有很多的制度,小公司就簡單多了。給你一目錄:
⑵ 工廠規章制度
公司員工考勤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考勤管理,規范員工上下班時間,現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員工正常工作時間為每天上午8時至12時,下午2時至6時,每周6個工作日,根據員工工種和所擔負的任務,公司各部門視情安排、調整所屬員工輪休。
第三條 實行兩班工作制。早班自上午8時至下午5時;晚班自上午11時至晚上8時。
第四條 公司對員工的考勤,實行上、下班簽到制度。總經理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
第五條 朝霞營業廳,百靈營業廳,公司財務部,電腦、空調事業部所
屬員工,統一到總經理辦公室簽到。辦公室員工每天上、下班簽到四次。營業廳早班員工每天上、下班簽到兩次;晚班員工上午11點簽到一次,下班考勤由各營業廳負責人監督執行。
第六條 員工上、下班簽到,不許弄虛作假,找人代簽到或替其他人簽到,一經發現,扣發代簽人半天工資,當事人按曠工半天處理。
第七條 員工於上班時間後1~10分鍾內簽到出勤者,視為遲到;10分鍾後簽到出勤者視為曠工半天;當月累計遲到三次者,視為曠工一天。員工於下班時間前,非為公司業務之需要,擅自下班者,視為早退;員工早退或下班時間不簽到者,按曠工半天處理。曠工一天,扣發兩天工資;連續曠工三天以上,作自動離職處理。
第八條 公司所有人員必須先到公司簽到後,方可外出辦理各項業務。特殊情況需經總經辦批准,否則按遲到或曠工處理。
第九條 員工因公外出辦理業務,需提前向本部門負責人申明外出原因及返回時間,否則按外出辦私事處理。上班時間外出辦私事者,一經發現,即按曠工處理。
第十條 員工休假(輪休)應提前申請,填寫申請單。由部門主管批准,交總經辦備案,作為考勤依據,否則,以未簽到作曠工處理。
第十一條 公司提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本職工作,講究工作效率;確因公司需
要或任務緊迫,員工放棄休假,視為加班。加班應填寫《加班申請單》,由部門負責人簽字批准,送交考勤部門備案,作為考勤和計發工資的依據。加班薪酬的計發,參見《薪酬發放辦法》。
第十二條 員工在下列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出勤,以雙薪計發工資:
A、元旦(1月1日)一天
B、「五一」國際勞動節(5月1日、2日、3日)三天
C、國慶節(10月1日、2日、3日)三天
D、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天。
第十三條 員工因病或因事請假,須提前一天向部門主管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離崗休假;事假、病假期間不計發員工工資。
第十四條 總經理辦公室負責對公司各部門人員的出勤在位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或抽查。
第十五條 嘉祥、汶上三聯商場,嘉祥工業園,參照本規定製定相應的考勤管理和薪酬發放辦法。
第十六條 本規定自2005年8月1日起執行,由總經理辦公室負責解釋。
附:①員工加班申請單;
②員工輪休、請假申請單。
⑶ 工廠規章制度大全
給您提供一點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工廠規章制度
為搞好企業現代化管理,健全公司組織、樹立經管制度、提升企業文化,使員工盡快熟悉工作環境,能安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凡公司人員都應遵守本規章之各項規定,對表現優良者給予嘉獎,小功,大功獎勵,對違規亂紀者視情節給予警告,小過,大過,降職或記過開除處理.
1. 公司員工應忠於職守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服從各級主管的合理安排.
2. 總經理是公司最高負責人,總經理及其直屬部門主管有權安排和調配員工的工作崗位,員工必須無條件服從.
3. 公司員工應按時上下班,親自打卡,不得遲到早退或礦工.
4. 公司員工因事需請假時,應按規定辦理請假書面手續,允許後方可離開工作崗位.
5. 在工作場所或工作時間內吃零食,吸煙,亂丟垃圾,看小說、書報、談笑、打瞌睡者記警告(20元).
6. 未完成當天工作任務而拒絕加班或初次不服從主管合理指揮者記警告(10元).
7. 屢次遲到、早退,經多次教育未改正,嚴重者作開除之處理記小過處分(20元).
8. 在工作埸所喧嘩、吵鬧、勸阻而不聽者記小過(20元).
9. 拒絕聽從主管人員合理指揮監督者記大過,必須服從管理人員的工作安排,對於工作安排若有單方面不公正意識時,必須先服從後報備.
10. 擅自變更工作方法致使公司蒙受重大損失者記大過(50元).
11. 造遙生事,散播謠言,致使公司蒙受重大損失者記大過(50元).
12. 私自拆裝宿舍照明電線,插座、燈頭或使用電爐、電熱器致使發生危險者記大過(100元).
13. 初次帶人打卡或委託人代打卡者或偽造出勤記錄者記大過(50元).
14. 凡動手打人,出手幫凶,打架時造成對方身體傷害者,使用武力或攜帶凶器威逼恐嚇他人安全,實施暴力或重大侮辱之行為者給予罰款並送司法部門.
15. 盜竊同仁或公有財物價值在人民幣拾元以上者給予罰款並送司法部門.
16. 員工必須親自打卡,嚴禁代他人打卡(或由他人代打卡),違者一律記小過論處。
17. 有曠工人員: 曠工半天扣當天, 曠工一天扣三天, 如令廠方生產有所延誤造成損失嚴重者, 另加處罰, 以示警告.
18. 凡正式雇員辭職者,需提前三十天提出申請,經各級主管核實, 送交人事部簽署後方可生效, 離職時, 員工必須辦齊離職手續, 經部門主管簽核後, 工資結清離廠.
19.未經批准擅自離職,切連續曠工三日者,以自動離職論處,員工無條件放棄工資及任何費用,,放棄任何申訴權,如果給公司造成損失將追究法律責任.
20.通過多次培訓後不能勝任工作及工作表現不佳者被公司辭退,公司將提前通知本人辦理離廠手續,只發給被辭退人員在廠期間出勤工資.
21. 凡嚴重違反廠規廠紀而被公司開除者一律先記大過, 當天辦理離廠手續, 並結算工資, 不得停留在廠, 若有損壞物品或材料浪費需照價賠償.
22.我司的薪資制度為計時,請假事宜:所有請假人員必須填寫請假單,經組長,主管,經理批准後方可生效,事假視其它生產任務而定,病假須出示醫療證明;員工入廠試用期為一至三個月,最長不超過六個月。員工辦理離職申請,需要提前一個月向部門主管提出申請,經批准後到期結算工資,如有特殊情況需要急辭工者,須扣除半月工資.新進員工試用期為7天,如試用期員工不合格者,工廠給予辭退處理,工廠不給予任何其它賠償或補貼.
23.上下班時間: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30 加班:18:00
特殊情況需要離崗者,在組長處領取離崗證,到前台登記離崗.離崗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25.上班時間不得接聽,玩弄手機,不得聊天或隨意在車間走動等一切非工作事宜。
26.所有工人進出車間都必須穿著工衣,佩帶廠牌,進車間必須更換工作鞋。
27. 如果發現他人故意損壞公司設施罰款50元.
28. 不許將公司的用具物品帶回宿舍..
29,.以上所有條款公司具有最終解釋.
30.凡我公司員工必須無條件遵守以上各條款.
注:凡有特殊情況者必須經過有關部門領導批示.
立制人 批准人 日期XXXX年1月1號 XXXX公司行政部
⑷ 塑料廠規章制度
詳細目錄:
第一篇 工廠內部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章 人力資源規劃
第二章 人員評估制度
第三章 人員培訓和開發體制
第四章 人才招聘與甄選制度
第五章 激勵制度實施
第六章 考核管理制度
第七章 企業人力資源國際化管理
第二篇 工廠內部生產管理與拴制制度
第一章 製造企業生產管理概論
第二章 製造業生產准備管理制度
第三章 製造業生產技術准備
第四章 生產計劃的實施與控制制度
第五章 製造業勞動管理制度
第六章 生產管理創新制度
第三篇 工廠內部經營管理制度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經營計劃
第三章 經營管理決策
第四章 經營戰略
第五章 市場營銷管理制度
第六章 新產品開發程序
第七章 現代經營管理模式
第八章 製造業企業資產重組管理
第九章 跨國經營
第十章 製造業管理體制與管理制度
第四篇 工廠內部質量規范管理制度
第一章 製造業質量管理綜述
第二章 質量管理基礎工作
第三章 質量控制制度
第四章 製造過程質量管理規程
第五章 輔助生產質量管理規程
第六章 工序質量控制規范
第七章 質量管理組織細則
第八章 質量認證制度
第九章 質量檢驗制度
第十章 質量管理制度範本
第十一章 質量管理行為規范
第十二章 質量管理其它相關制度
第五篇 工廠內都財務管理與控制制度
第一章 財務管理制度基礎
第二章 財務控制制度
第三章 生產效益和成本控制制度
第四章 采購與銷售業務核算制度
第五章 產品加工製造核算制度
第六章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
第七章 財務決策與風險控制制度
第六篇 工廠內部管理文案與管理表格
第一章 企業經營計劃方案
第二章 製造業市場調查文案
第三章 企業生產部規范管理表格
第四章 企業財務會計常用表格
第五章 總務部規范管理表格
第七篇 工廠內部辦公管理制度
第一章 企業辦公綜合管理制度
第二章 企業財產管理制度
第三章 企業出差管理制度
第四章 企業涉外事務管理制度
第五章 企業車輛管理制度
第六章 企業後勤管理制度
第七章 企業安全保衛管理制度
第八篇 工廠內部管理體系制度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製造業企業的質量效益
第三章 管理職責
第四章 製造業企業的質量經濟控制
第五章 產品實現與支持
第六章 製造業質量應用示範
第七章 製造業實施IS0 9000認證的制度
第八章 製造業全面質量管理
第九章 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制度
第十章 製造業企業產品質量管理法規
第九篇 製造業發展與管理專家文獻
⑸ 鑄造廠管理規章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1.為保證公司財產和員工的人身安全,特製定本制度。
2.各單位主管在員工進廠前一定要強調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3.未經允許嚴禁員工操作自己不熟悉或不屬自己工作范圍的機器設備。
4.嚴禁亂動電閘電線,工作時出現故障必須請電工修理,不得私自拆、卸、修理。
5.工作時,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6.不準穿拖鞋、裙子上班。
7.機器設備使用人員要注意設備的運行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停機匯報有關領導或通知維修部門進行維修。
8.機電設備部門要經常到車間巡視,發現設備運轉異常或漏電、漏水、漏氣現象要及時進行維修、上報。
9.因違章操作造成的人身傷害,其醫療費用由本人承擔,公司不予報銷。
10.車床工、鑽床工不準戴線手套、披長發工作。
11.機電維修人員在維修機械設備和電力設施時需切斷電源,並在電源開關處懸掛「禁止合閘」「禁止開車」等警示標志。
12. 每周由管理部、設備部不定時的抽查1-2次各車間的職工勞動防護用品的配戴、違章操作、用電、消防設備安全等生產問題;每周日公司固定的組織所有管理人員對全公司進行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
12.1檢查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根據情況每項罰款5-20元,由管理部、設備部在一個工作日內進行匯總下發到相關部門,由部門在一個工作日落實到責任人上報管理部或設備部,由管理部張貼通告並上報財務。
12.2安全隱患需要限期整改的由管理部或設備部同時下發限期整改通知單到相關部門限期整改,期限一到由職責部門進行復查,整改不合格或未整改的加倍罰款。
12.3根據存在的問題管理人員需負連帶責任的,每項罰款5-10元。
13.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⑹ 求一般的塑料廠規章制度
塑料廠規章制度
安全生產制度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政策、法令、規章制度以及上級對本企業的指示、決定。
2.確保建立、實施和保持有效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3.制定和保持企業安全生產方針和安全生產目標。
4.確保安全生產的必要資源。
5.建立安全生產各級責任制、建立和實施安全生產獎懲制度。
6.督促檢查安全生產,及時消除安全生產隱患。
7.確保及時如實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安全事故。
8.向董事會報告企業安全生產情況,聽取職工對安全生產的意見。
二、安全生產檢查整改制度
1.企業定期組織安全生產檢查。每月組織一次專業安全生產檢查、要害崗位檢查;各車間(分廠)每周組織組織一次安全檢查,班組每天進行一次安全檢查。檢查要有記錄。
2.各單位除堅持定期的安全生產檢查外,還要根據工作需要進行不定期的安全生產檢查。包括專業檢查、防洪、防汛等季節性安全檢查以及重大節假日、重大活動期間的安全檢查。
3.加強對安全生產檢查工作的領導,在安全檢查中,各級主要負責人要親自組織、全程參加,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4.安全生產檢查組應出各級主要負責人、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等組成,按檢查項目認真進行檢查。
5.安全生產檢查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5.1查思想:主要檢查各級領導和職工是否真正樹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
5.2查安全管理:主要檢查各級領導及職能人員是否分線負責安全管理,真正落實了「五同時」;
5.3查規章制度:主要檢查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並認真貫徹執行;
5.4查事故隱患:主要檢查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
6.安全生產檢查要堅持邊檢查邊整改,對查出的隱患要由檢查負責人簽發隱患整改通知單。事故隱患所屬單位要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則認真進行整改,一時不能解決的事故隱患,要採取可靠的預防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和重大隱患,必須立即停止作業。
7.檢查部門按限期對整改項目驗收,隱患整改不力,或無故拖延整改時間的責任單位,企業按責任大小予以處罰。
8.生產班組應做好班前、班後和節假日前後的安全檢查,發現問題要立即解決或及時上報,解決後方可開始作業。要害崗位要定人、定職責每天檢查,檢查結果要有記錄。下班後要對作業現場進行清理,不得留有事故隱患。
9.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檢查過程中,有權對違章人員進行制止、糾正和處罰,根據隱患情況採取責令立即整改直至停工等應急措施,對不服從管理的人員、部門或單位,給予必要的行政處罰。
三、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
1.工傷保險
企業按國家規定為所有從業人員參加
以上事故率控制指標為0。
2.事故報告
2.1發生事故後,負傷者、職業中毒受害者本人或事故現場員工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領導和企業安全環保部,必要時應按企業《事故應急救援處理預案》和本單位應急預案進行事故現場撲救和搶救人員,把事故規模、事故損失、人員傷亡程度降到最低程度。同時應保護事故現場並及時對受傷人員進行救護或送醫院處置。
2.2企業安全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視事故情況會同企業安全環保部報告上級主管及當地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公安、工會組織等。
3.事故分類及調查、分析
3.1事故按嚴重程度通常分為:(1)輕傷事故;(2)重傷事故;(3)死亡事故;(4)重大傷亡事故;(5)特大傷亡事故;(6)特別重大傷亡事故。
3.2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公正、公開和「四不放過」的原則。
3.3重傷事故由公司主要領導組織技術、生產、安全、工會等有關部門成立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分析,並寫出事故調查報告書。
3.4死亡事故由企業、企業主管部門會同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工會等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3.5重大傷亡及其以上事故企業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及有關部門等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4.事故處理
4.1事故主要責任者和有關責任單位、責任人的行政或經濟處罰按企業規定執行。
4.2重、特大傷亡事故的責任處罰,按國家或地方有關法律法規處罰。
4.3對事故調查組提出的防範措施,企業主管領導組織審核後,由事故單位負責全面落實,預防同類事故的發生。
5.事故傷亡人員處理
5.1由人力資源部會同工會對死亡人員按國家工傷保險標准賠償並做好善後工作。
5.2受傷人員由醫院出具診斷證明,到安全部門開具工傷休假證明和工傷治療證明,受傷人員需人員陪護時,由事故發生單位安排。
5.3公出外地發生工傷事故人員的差族費、補助費由財務部按文件規定執行。
5.4工傷人員的傷殘評定,由本人提出申請,人力資源部按國家規定報請傷殘鑒定。
6.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記錄、分析記錄、現場圖、報告書、處理決定、防範措施和落實情況等內容資料,安全環保部應進行歸檔妥善保存。
四、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制度
1.新職工進廠「三級安全教育」
1.1凡新入廠的職工,都必須經過企業、車間(分廠)、班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作業,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作業。
1.2一級(企業)安全教育應包括:
(1)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
(2)企業概況、生產特點及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
(3)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基本知識。
1.3二級(車間、分廠)安全教育由車間、分廠負責人組織實施。教育應包括:
(1)本單位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主要設備概況及其特點,危險區域,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2)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結合本單位特點進行防火、防爆、防毒、防觸電、防機具傷害等安全防護、應急搶救知識的教育。
1.4三級(班組)安全教育由班組長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標准化作業程序;
(2)本崗位工作特點、設備性能和安全注意事項;
(3)設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防護用品的合理使用。
1.5新職工「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填寫「三級安全教育」卡片,報安全環保部存檔。
2.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教育
2.1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上級有關安全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後,方可上崗操作。無證上崗者按嚴重違章處理。
2.2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執行企業《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
3.中層管理者、專(兼)職安全員培訓教育
3.1企業每年對中層管理者、安全員進行一次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教育、培訓。
3.2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安全技術知識等。
4.班組長培訓教育
4.1企業每年組織一次班組長安全培訓教育。
4.2教育內容: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班組安全管理知識等。
5.全員教育
車間(分廠)每月對職工進行不少於一次的全員安全教育,並做好記錄,班組堅持每周一次全員安全教育。
6.變換工種及復工安全教育
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在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班組、崗位安全教育。
7.「四新教育」
7.1「四新」教育是指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前,必須進行的安全教育。
7.2「四新」安全教育由主管單位和技術部門負責進行。
7.3「四新」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有:
(1)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安全防護裝置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3)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和要求;
(4)「四新」投產、使用後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因素及其防護方法。
7.4涉及「四新」人員安全教育後,要進行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並報安全環保部備案。
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及責任追究制度
1.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
2.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發生生產事故,依據《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及本辦法規定,追究生產安全事故責任人員的行政及法律責任。
3.安全生產按月考核
4、發生一至二人死亡或重任三人以上的事故,解聘事故責任單位領導的職務;按事故責任單位的在籍人數人均罰款30元到100元;對事故責任單位的領導罰款當年總收入的10%到40%及風險抵押金;對造成事故的直接責任給予開除用或者開除;對其他負有一定責任的有關人員,視責任大小給予500—4000元罰款,降級或者解聘。
5、發生責任事故,解聘事故責任單位領導的職務,按事故責任單位有籍人數人均罰款20到50元;對事故責任單位的領導罰款當年總收入的20%及風險抵押金;對造成事故的直接責任者給予500—4000元罰款或降級;對期貨負有一定責任的有關人員,視責任大小給予警告或300—500元罰款。
6、發生輕傷事故,對事故責任單位罰款500元,對責任單位領導罰款200元;對動力、機修、電氣、運輸公司等非生產單位領導罰款200元;凡發生二次以上輕傷事故和隱瞞事故不報的加倍罰款。
7、違章指揮每人次罰款100—500元;違章操作每人次罰款50—100元;嚴重違章罰款100—500元;一般違章罰款10—50元;上崗未統一著裝每人次扣款10—20元;並對單位領導給予相應處罰。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造成嚴重後果的,除加重經濟處罰並給予有關責任人員行政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8、對不執行安全指令,不按期完成事故隱患整改的單位罰款100—300元,並追究單位領導的責任;發生重大未遂事故,按發生重大事故程序報告、調查、分析、處理,按單位在籍人數人均罰款25元,給予單位領導500—1000元罰款;對其他負有一定責任的有關人員視責任大小給予300—500元罰款。
9、對安全工作有以下一步成績之一者,給予表彰和獎勵:
(1)發現違章指揮、違章操作能及時制止;對發現事故徵兆,能立即採取措施或及時上報,因面避免了事故或減輕事故危害程度者;
(2)對故意隱瞞事故不報進行舉報者;
(3)搶救事故有功者;
(4)對提出有價值的安全技術方案、發明、創造或有重大改革並有成效者。
10、對重視安全生產、落實隱患整改、無違章、無事故的單位,由安全環保部提出,報主管副總經理批准,給予加獎。
11、對安全生產全生產全年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經評比,由安全環保部提出獎勵方案,報公司總經理批准,給予獎勵。
易燃易爆場所管理制度
1、易燃易爆場所是指在生產、貯存、使用過程中存在火災、爆炸的危險因素,易造成人身傷害和物質損失的場所。
2、易燃易爆場所必須設置明顯的防火、防爆警示標志。責任單位要進行定期和經常性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3、易燃易爆場所要明確崗位責任人,消防設施、器材必須經常保持完備良好狀態,做到班有班人管,人有會使用。
4、存在爆炸危險的場所,電機、照明應採用防爆型,要避免因接觸不良、超負荷或過熱而產生火花或著火,正確設置避雷裝置,檢修照明採用安全燈具,避免機械性撞擊。
5、易燃易爆場所要嚴格遵守防火防爆制度,嚴禁在爆炸危險區吸煙,嚴禁明火取暖和焚燒可燃物,嚴禁在防爆區內裝設電熱設備。
6、易燃易爆場所應設置完善的安全裝置,如安裝報警器、在壓力容器上安裝安全閥等,安全裝置要按規定維護校對,保持處於良好狀態。
7、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地和儲存點、要嚴禁煙火,嚴格消除可能發生火災的一切隱患。
8、易燃易爆物品的運輸、儲存、使用、廢品處理等,必須設有防火、防爆設施,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定員定量定品種的安全規定。
9、加強可燃物質的管理,對大宗可燃物質必須按品種堆放;對酒精、酒類、油漆、甲醇等易燃物質要妥善保存,不得靠近火源。
10.易燃易爆場所10米范圍內嚴禁煙火,嚴禁私拉臨時線,確需拉設臨時線要嚴格執行公司《電氣臨時線審批制度》。
11.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焊補、切割前要進行徹底清洗、置換,並經檢測,可燃液體、氣體含量應低於其爆炸下限2倍;進入容器、管道內進行焊補、切割,容器、管道內含氧量應大於19%,容器、管道外應設專人監護。
12.易燃易爆場所確需動火作業時,要嚴格執行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危險性作業審批與監護》制度。
⑺ 廠區規章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廠區安全治理,規范廠區參觀工作,結合公司實際,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治理辦法適用於上級領導視察參觀、集團公司內部單位人員參觀、本企業以外人員考察參觀、學生實習參觀。[找文章到☆文秘114cnwmz.com(blank"href= http://www.cnwmz.com> http://www.cnwmz.com)一站在手,寫作無憂!]第三條凡欲入廠區參觀者,由承辦部門事先和xx公司辦公室取得聯系,並填寫《xx公司廠區參觀申請表》。第四條由xx公司辦公室或承辦部門安排專人負責參觀接待工作,並聯系用車及講解等事宜。第五條入廠參觀者必須按照既定時間、路線,不得隨意在廠區逗留,不得單獨離隊參觀。第六條接待人員應提醒參觀人員注重人身安全,到生產車間參觀必須帶安全帽。第七條參觀者應妥善保管好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進入電解、動力車間前應將手錶、信用卡等易受磁場影響的物品交專人保管。第八條進入生產車間參觀時,可由指定的講解人員(或由生產部、技術中心安排專人)講解生產工藝。在參觀過程中應遵守車間的規章制度。第九條生產車間應在不宜參觀區域懸掛「謝絕參觀」標示牌。第十條接待人員應提醒參觀者注重保持環境衛生,將隨身攜帶的飲料瓶、食品袋、紙屑等物品丟棄在指定位置。第十一條參觀者在廠區內進行采訪、拍攝等活動時,xx公司辦公室應及時請示公司領導批准,並安排專人協助完成采訪、拍攝等工作。
附件:廠區參觀申請表
《廠區參觀治理制度》來源於文秘站,歡迎閱讀廠區參觀治理制度。
⑻ 工廠員工規章制度
廠規廠紀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增強公司員工主人翁責任感,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維護公司和員工的利益,避免發生事故,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特製訂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作為公司基本准則,全體員工必須嚴格遵守。
第三條 本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章 紀 律
第四條 全體員工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公物,團結協作,完成各項任務。
第五條 凡各單位(職能部門、分公司)制訂的各項規章制度,經分管副總簽字後到企管處審核、備案,報經有關領導批准下發。
第六條 勞動紀律
(一) 全體員工須嚴格遵守班前班後點名的考勤制度。
(二) 上下班須按時點名,不得早退、遲到。
第七條 請假制度
(一) 員工有事須向有關領導請假。
(二) 請假須寫請假條,禁止以其它方式請假。重病、意外事故等,須持相關證明事後補假。
(三) 員工本人結婚或直系親屬(指有直接血統關系或婚姻關系的父母、夫妻、子女)喪事,准假三天,工資予以編制。
(四) 凡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育齡婦女,休產假期為十八個月,任何人不得私自縮短產假假期或以其它理由、形式請長假休產假。
1、 休產假時,須持有效診斷證明,到工會領取《產假申請表》,經所在單位、人力資源處簽章後,交工會備案。
2、 凡已參加養老保險的休假人員,須及時按月度交納個人應交保險費,以連續計算保險交費年限。
3、 休產假超過規定期限的人員,須提出書面申請(產假期限最長不超過二年,即續假最長時間為半年),經工會研究決定後方可續假,否則按自動離職處理。
4、 復工時,須到工會領取《產假復工申請表》,經工會簽章後,交人力資源處待工。
5、 人力資源處組織已被接收的復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復工人員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五) 請病假三天以上者須持醫生證明,請病假三個月以上者,復工須持醫生健康證明。
(六) 批假許可權(停工許可權同請假,請假簽字須逐級批准)
1、 員工請假三天(含三天)以下者,由各部門主管(車間主任)簽字批准;
2、 員工請假三天以上七天(含七天)以內者,部門經理(分公司經理)簽字批准;
3、 員工請假七天至三個月(含三個月)者,由分管副總簽字批准;
4、 員工請假三個月以上者,由總經理簽字批准。
(七) 凡請假時間較長,所得工資不足以扣除個人應交養老保險費者,須到人力資源處辦理保險費預交或補交手續,以連續計算保險交費年限。
第八條 工作紀律
(一) 上班時間,無部門負責人(車間主任、副處長級或以上人員)簽字批準的出門證不得出廠。
(二) 因事晚來,須提前將車間主任、副處長級或以上人員簽字批準的證明交門衛。
(三) 車間主任、副處長級及以上人員出入廠區,須由本人到門崗簽字。
(四) 工作時間須做到「五不準」。
1、不準睡崗、脫崗、串崗; 2、不準吃零食; 3、不準打鬧、閑聊;4、不準干私活; 5、不準自行組織文體活動。
第九條 組織紀律
(一) 全體員工須無條件服從組織分配,上級對下級負責,下級對上級負責。
(二) 員工享有「六項權利」:
1、 有了解所從事工作中潛在的危險和可能造成事故的權利;
2、 有對危害生命安全的行為批評、檢舉、控告的權利;
3、 有獲得保障自身健康、良好的勞動條件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用具的權利;
4、 有遇到生命安全侵害時緊急避險的權利;
5、 有對班前不講安全拒絕上崗的權利;
6、 有違章指揮拒絕作業的權利。
第十條 生產紀律
(一) 須認真保質保量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
(二) 須認真如實填寫原始記錄,不準弄虛作假、隨意塗改。
(三) 須嚴格執行工藝標准和安全操作規程。
第三章 安全、消防、保衛
第十一條 安全、消防、保衛工作遵照每年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章 質量
第十二條 產品質量標准及檢驗等遵照質量體系運行的有關文件執行。
第五章 來客管理
第十三條 對來公司聯系業務(工作)者,門衛首先與其業務部門電話聯系,經同意後填寫《來客登記》,並辦理貴賓證後方可進入辦公區。
第十四條 外來人員進入一般生產區,須經副總同意由相關人員陪同;外來人員進入特殊生產區,須經授權副總同意由相關人員陪同。
第十五條 員工上班時間不準會客,確有特殊情況者,經部門負責人同意後,方可會客。
第六章 標志牌管理
第十六條 員工標志牌由企管處統一管理,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私自製造、更改。
第十七條 如標志牌丟失補辦,須交費10元。
第十八條 全體員工出入廠區須佩戴標志牌。
第十九條 不準借(借給)他人標志牌。
第七章 獎 勵
第二十條 防止和排除事故有功或在搶險、防盜等方面,不顧個人安危,使公司利益免受損失者。
第二十一條 努力鑽研業務技術,在工作中有發明革新或提出合理化建議,被採納且獲得較好效果者。
第二十二條 愛護公共財產,堵塞漏洞,節約資金等方面有顯著貢獻者。
第二十三條 通過各種形式勇於同違反本制度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大膽揭發壞人壞事者。
第八章 處 罰
第二十四條 「違紀」分為輕微違紀、一般違紀、嚴重違紀三種。
第二十五條 「違紀」處理方式分別為:口頭警告、書面警告、單位處分、公司處分四種。
(一) 口頭警告:視情況給予口頭警告,違紀者如能認清錯誤,當場改正,不再進行任何書面處分。
(二) 書面警告:查獲的輕微違紀者,如認錯態度不好,又不能誠心改正錯誤則以書面形式下到所屬單位,由單位負責人進行教育,不做任何罰款處理,單位須將處理意見返回相關單位備案。
(三) 單位處分:一般違紀,相關單位查獲後,全權由違紀者所屬單位自行處理,視情況教育、罰款,並將處理意見返回相關單位備案。
(四) 公司處分:嚴重違紀,公司須罰款處理。
(五) 凡一個月內第二次違紀者,給予該違紀雙倍罰款。
第九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制度由公司總經辦負責修改並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制度有公司總經理簽名蓋章後生效。
第二十八條 本制度自 年 月 日開始施行。以前公司公布的制度與本制度相抵觸的,以本制度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