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國務院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

國務院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07 08:04:48

㈠ 政府在無障礙環境建設中責任是什麼

法律分析:政府在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責任主要是:組織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時應當徵求殘疾人組織等社會組織的意見;對城鎮已建成的不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的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應當制定無障礙設施改造計劃並組織實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應當徵求殘疾人組織等社會組織的意見。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鄉規劃。第十一條對城鎮已建成的不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的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無障礙設施改造計劃並組織實施。無障礙設施改造由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負責。

㈡ 《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在推動共建共治共享方面作了哪些規定

條例堅持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共享的文明理念,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成員的良好氛圍;
明確無障礙環境建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市場、社會和個人共同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

㈢ 《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制定條例的背景和起草過程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特別是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成員平等享有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自主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民生舉措,也是踐行對國際社會的庄嚴承諾,確保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這件黨和國家的大事順利籌辦的重要基礎條件,是首都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2004年,本市頒布實施我國第一部無障礙建設領域的地方性法規——《北京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條例》,著眼於設施建設,推動本市無障礙設施的規劃建設水平,對於保障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無障礙建設正在從設施建設向環境建設轉變。
2012年,國務院公布實施《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在關注無障礙設施硬環境建設的同時,對於無障礙信息交流和社區服務等軟環境建設也作出了規定,這對地方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時,除殘疾人群體外,老年人及傷病患者、孕婦、兒童等其他社會成員對無障礙環境的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立法要面對形勢。
據市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4298590人,佔19.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2912060人,佔13.3%。
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7.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個百分點。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本市范圍內也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無障礙環境專項提升行動,取得了顯著效果,為推進和完善立法准備了條件。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台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規,對於回應民生關切,實現弱有所扶,總結固化實踐經驗,保障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順利籌備和舉辦,彰顯包容、開放、文明的城市形象,展現大國首都風采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3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決定同意立項。
5月,市政府常務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研究討論,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在立法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市殘聯組建立法工作組,廣泛聽取各方面立法意見。
5月、7月,市人大常委會進行了兩次審議,先後兩次書面徵求市人大常委會法治建設顧問意見,兩次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並赴基層立法聯系點開展實地調研。
在此基礎上,對條例進行了修改完善,條例於9月24日經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

㈣ 《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的適用范圍和原則

考慮到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僅僅要體現對殘疾人群體的特殊照顧,更應當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福利,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其受益群體的范圍應當具有普遍性和包容性。
條例將無障礙環境受益群體的范圍擴展為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成員,以便讓有需求的群體能夠更加廣泛、平等、自主、便利地參與社會生活,體現了「廣泛受益」的原則。
為了推進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再上新台階,走在全國前列,條例與《殘疾人權利公約》接軌,引進先進理念,將「通用設計、合理便利」也確定為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基本原則。

㈤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的文件全文

總則
第一條為了創造無障礙環境,保障殘疾人等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指為便於殘疾人等社會成員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關建築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獲得社區服務所進行的建設活動。
第三條無障礙環境建設應當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遵循實用、易行、廣泛受益的原則。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應當徵求殘疾人組織等社會組織的意見。
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鄉規劃。
第五條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准,並對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
第六條國家鼓勵、支持採用無障礙通用設計的技術和產品,推進殘疾人專用的無障礙技術和產品的開發、應用和推廣。
第七條國家倡導無障礙環境建設理念,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為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捐助和志願服務。
第八條對在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無障礙設施建設
第九條城鎮新建、改建、擴建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應當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准。
鄉、村莊的建設和發展,應當逐步達到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准。
第十條無障礙設施工程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投入使用。新建的無障礙設施應當與周邊的無障礙設施相銜接。
第十一條對城鎮已建成的不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的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無障礙設施改造計劃並組織實施。
無障礙設施改造由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負責。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優先推進下列機構、場所的無障礙設施改造:
(一)特殊教育、康復、社會福利等機構;
(二)國家機關的公共服務場所;
(三)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等單位的公共服務場所;
(四)交通運輸、金融、郵政、商業、旅遊等公共服務場所。
第十三條城市的主要道路、主要商業區和大型居住區的人行天橋和人行地下通道,應當按照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准配備無障礙設施,人行道交通信號設施應當逐步完善無障礙服務功能,適應殘疾人等社會成員通行的需要。
第十四條城市的大中型公共場所的公共停車場和大型居住區的停車場,應當按照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准設置並標明無障礙停車位。
無障礙停車位為肢體殘疾人駕駛或者乘坐的機動車專用。
第十五條民用航空器、客運列車、客運船舶、公共汽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等公共交通工具應當逐步達到無障礙設施的要求。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公共交通工具的無障礙技術標准並確定達標期限。
第十六條視力殘疾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無障礙服務。
第十七條無障礙設施的所有權人和管理人,應當對無障礙設施進行保護,有損毀或者故障及時進行維修,確保無障礙設施正常使用。 無障礙信息交流
第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無障礙信息交流建設納入信息化建設規劃,並採取措施推進信息交流無障礙建設。
第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發布重要政府信息和與殘疾人相關的信息,應當創造條件為殘疾人提供語音和文字提示等信息交流服務。
第二十條國家舉辦的升學考試、職業資格考試和任職考試,有視力殘疾人參加的,應當為視力殘疾人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者由工作人員予以協助。
第二十一條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電視台應當創造條件,在播出電視節目時配備字幕,每周播放至少一次配播手語的新聞節目。
公開出版發行的影視類錄像製品應當配備字幕。
第二十二條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開設視力殘疾人閱覽室,提供盲文讀物、有聲讀物,其他圖書館應當逐步開設視力殘疾人閱覽室。
第二十三條殘疾人組織的網站應當達到無障礙網站設計標准,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網站、政府公益活動網站,應當逐步達到無障礙網站設計標准。
第二十四條公共服務機構和公共場所應當創造條件為殘疾人提供語音和文字提示、手語、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務,並對工作人員進行無障礙服務技能培訓。
第二十五條舉辦聽力殘疾人集中參加的公共活動,舉辦單位應當提供字幕或者手語服務。
第二十六條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電信服務,應當創造條件為有需求的聽力、言語殘疾人提供文字信息服務,為有需求的視力殘疾人提供語音信息服務。
電信終端設備製造者應當提供能夠與無障礙信息交流服務相銜接的技術、產品。 無障礙社區服務
第二十七條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應當逐步完善無障礙服務功能,為殘疾人等社會成員參與社區生活提供便利。
第二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完善報警、醫療急救等緊急呼叫系統,方便殘疾人等社會成員報警、呼救。
第二十九條對需要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的貧困家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給予適當補助。
第三十條組織選舉的部門應當為殘疾人參加選舉提供便利,為視力殘疾人提供盲文選票。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城鎮新建、改建、擴建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不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處罰。
第三十二條肢體殘疾人駕駛或者乘坐的機動車以外的機動車佔用無障礙停車位,影響肢體殘疾人使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處罰。
第三十三條無障礙設施的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對無障礙設施未進行保護或者及時維修,導致無法正常使用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維修;造成使用人人身、財產損害的,無障礙設施的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四條無障礙環境建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附則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㈥ 國家對小區出入口無障礙道有政策要求嗎

國家對小區出入口無障礙道有政策要求。
國家規定城鎮新建、改建、擴建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應當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准。鄉、村莊的建設和發展,應當逐步達到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准。無障礙設施工程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投入使用。新建的無障礙設施應當與周邊的無障礙設施相銜接。
對城鎮已建成的不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的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無障礙設施改造計劃並組織實施。無障礙設施改造由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負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第一條 為了創造無障礙環境,保障殘疾人等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指為便於殘疾人等社會成員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關建築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獲得社區服務所進行的建設活動。第三條 無障礙環境建設應當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遵循實用、易行、廣泛受益的原則。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應當徵求殘疾人組織等社會組織的意見。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鄉規劃。第五條 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准,並對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

㈦ 政府在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責任是什麼

政府在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責任主要是:組織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時應當徵求殘疾人組織等社會組織的意見;對城鎮已建成的不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的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應當制定無障礙設施改造計劃並組織實施。
【法律依據】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應當徵求殘疾人組織等社會組織的意見。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鄉規劃。
第十一條
對城鎮已建成的不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的道路、公共建築、公共交通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無障礙設施改造計劃並組織實施。
無障礙設施改造由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負責。

㈧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自哪一年實施

從2012年開始中國就開始實施無障礙建設,並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為了讓殘疾人員可以與正常人享受平等的社會生活而創建了無障礙環境,無障礙環境俯指的是當殘疾人員可以安全自由的出入和通行於各個場所,為殘疾人員提供了安全而舒適的環境生活。
1、2012年8月中國全面開展實施無障礙環境的建設。
2、各個社區公共設施必須逐漸的開展無障礙服務功能,為殘疾人員參與社區活動時提供便利。
3、無障礙設施是一種人道主義的表現,利用現代建設與環境進行改造,為殘疾人員提供安全、方便的行動空間。
4、我國無障礙設施是在1985年的殘疾人與社會環境當中的會議論所提出來的,於1989年全面實施無障礙設施。
5、在經過十多年的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由無障礙設施到現在的無障礙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真正讓殘疾人的生活和出行得到了非常好的改善。
無障礙環境為廣大殘疾人員創造一個平等、安全、自由、參與的環境,美國是第一個制定無障礙標準的國家,從此之後幾十個國家都相續制定了無障礙標準的有關法規。而我國是1989年開始建設無障礙設施的國家,直到2012年全面開展無障礙環境,讓殘障人士可以感受到來自社會和關心。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已經2012年6月13日國務院第208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為了創造無障礙環境,保障殘疾人等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指為便於殘疾人等社會成員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關建築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獲得社區服務所進行的建設活動。
第三條無障礙環境建設應當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遵循實用、易行、廣泛受益的原則。

㈨ 國家法規對居民樓無障礙通道的規定

有國家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及《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各地應該還有各自的《條例》、《規范》、《辦法》等。

熱點內容
從無賴原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07 14:38:46 瀏覽:275
法律碩士專業實踐記錄 發布:2025-05-07 14:38:38 瀏覽:999
被告人懟法官 發布:2025-05-07 14:38:37 瀏覽:763
法律服務所章程模板 發布:2025-05-07 14:30:03 瀏覽:404
依法治國公共法律服務資料庫 發布:2025-05-07 14:23:47 瀏覽:942
非法學簡歷 發布:2025-05-07 14:17:50 瀏覽:750
簡述審計失敗與審計法律責任的關系 發布:2025-05-07 14:08:22 瀏覽:689
禁毒法學習心得 發布:2025-05-07 13:55:36 瀏覽:258
裝修公司沒有資質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7 13:43:26 瀏覽:752
紀律處分條例原則 發布:2025-05-07 13:22:12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