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律和法規的相同點

法律和法規的相同點

發布時間: 2022-04-08 01:31:01

A. 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與不同

1.法律。這里的法律專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法律分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兩類。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帶有普遍性的社會關系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統稱,如刑法民法訴訟法以及有關國家機構的組織法等法律。非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種具體社會關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內容的規范性文件的統稱。其調整范圍較基本法律小,內容較具體,如商標法、文物保護法等。
2.行政法規。它是指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
3.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其法定的許可權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這里所指的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只在本轄區內有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條例是一種綜合性法規,內容比較廣泛。單行條例是有關某一方面事務的規范性文件。
4.規程,簡單說就是「規則+流程」。主要是指生產生活中的固定的操作原則和流程,所謂流程即為實現特定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前後相繼的行動組合,也即多個活動組成的工作程序。規則則是工作的要求、規定、標准和制度等。因此規程可以定義為:將工作程序貫穿一定的標准、要求和規定。
5,規范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准。它們可以由組織正式規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業組織為了做到別具特色,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影響組織的決策與行動。
綜上所訴,1.法律法規是中國法律的淵源,2.規范是一切具有組織、指導、約束的規定的總稱,包括法律、法規、規程

B.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是什麼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為其都是由社會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表現為二者之間的縱的聯系,所謂縱的聯系是指它們和其他社會現象間的共同關系,決定著它們的社會階級本質和服務的總方向是共同的,因而它們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必然是一致的。

道德與法律都受到一定階級的政治和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並為實現一定階級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服務。

(2)法律和法規的相同點擴展閱讀:

道德與法律的共同作用的好處:

在道德與法律的共同作用下,制約國人的言談舉止,規范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一些事情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又受人們的道德所約束。

道德與法律緊密聯系,作為同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道德和法律有著密切的聯系,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法律以道德為基礎,道德以法律為動力,共同發揮著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價值的功能。

我國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很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就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我們積極實施法律所倡導和鼓勵的行為,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道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

C. 法律和法規的區別

法律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法規包括國務院和省(市、區)級、較大的市的人大制定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不包括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政府規章
以上是說明法律和法規的區別,是從狹義角度區別的。如果從廣義上講,法規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國務院各部門及各級政府制定的規章。廣義的法律指中國法律的整體,即國家機關以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D. 憲法與法律的相同點主要表現在

憲法跟普通法律的相同點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1)憲法與法律具有共同的經濟基礎,主要取決於社會的物質文化形態。

(2)憲法與法律都是國家制定並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3)憲法和法律都以通過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來確認和保護社會秩序和法律秩序。

(4)憲法和法律一樣具有制裁性。

(4)法律和法規的相同點擴展閱讀:

憲法(constitution)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適用於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

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也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在本質上同普通法律一致。但因為它是根本法,又與普通法律有所不同,具有其特殊屬性,表現在下列4個方面。

E. 法律和法規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

法規是依據法律而制定。

區別

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一般用「法」稱謂。

法規,一般由國務院及其所屬政府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的市(省會、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是法律效力相對低於憲法和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一般用「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稱謂。

F. 憲法普通法律的相同點

憲法跟普通法律的相同點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1)憲法與法律具有共同的經濟基礎,主要取決於社會的物質文化形態。

(2)憲法與法律都是國家制定並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3)憲法和法律都以通過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來確認和保護社會秩序和法律秩序。

(4)憲法和法律一樣具有制裁性。

(6)法律和法規的相同點擴展閱讀:

憲法(constitution)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適用於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

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也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在本質上同普通法律一致。但因為它是根本法,又與普通法律有所不同,具有其特殊屬性,表現在下列4個方面。

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國家生活的基本原則有的國家因此就把憲法稱為根本法或基本法。憲法除規定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外,還規定國家政權機關組織和確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准則。

由於憲法所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則和制度,憲法就成為立法機關進行日常立法活動的法律基礎。因而憲法又被稱為「母法」、「最高法」,普通法律則被稱為「子法」。但是憲法也只能規定立法原則,而不能代替普通立法。

網路-憲法

G. 法律法規與規范標准有啥不同有啥共同點

這四個主要是制定機關、效力方面的區別。
法律是效力最高的,只能由人大或者人大常委會制定;法規分國務院制定的法規和地方法規,效力低一點;規章是由各部委及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效力最低。
法律: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法規: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2015《立法法》最新修訂),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規章: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標准: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註:標准宜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的共同效益為目的)
標准、規范、規程都是標準的一種表現形式,習慣上統稱為標准,只有針對具體對象才加以區別。
以上供參考。

H. 法律和道德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關系:1 道德是法律的理論基礎。道德理論、理念,觀點等是法律理論、理念等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沒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發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廈的堅實基礎。2 道德是法律的價值基礎,是判斷、評價法律的價值尺度。3 道德是法律運用的社會基礎。法治的形成和實現都離不開道德信念的支持,人們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越高,選擇法律所認可的合法行為的程度也越高。
4 道德是法律的補充。5 法律是道德的承載者,弘揚和發展一定社會道德。6 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風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強大力量。作用: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促進。1 道德是法律制定的價值指導。法的創制一般以道德為指導,比如道德的正義、合理等會體現在法律中。2 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促進作用。良好的道德狀況有助於法的有效實現。3 道德可以彌補法律在調整社會關系方面的不足。法律不調整的社會關系可以由道德加以調整。4 過法律教育和實施活動,可以促進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 區別:1 產生方式不同。道德根據 人的自然生活而逐漸產生。法律則由國家機構制定。2 表現方式不同。道德表現為人們的意識、信念和心理通過人們的言論、行為、內心信念、風俗習慣等形式表現出來。法律一般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范性文件。3 實現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社會評價的力量,依靠人們內心信念,內在修養、傳統等來維持,通過人們內在的自覺進行,是一種內在強制力。法律具有國家強制約束力。4 調整范圍不完全相同。道德調整范圍廣泛,幾乎涉及一切領域。法律主要調整人的行為。5 評價尺度不同。道德評價主要是一定社會的價值觀念體系,如公正觀、是非觀、榮辱觀等。法律則是看合不合法,有效與無效。6 權利義務的特點不同。兩者都是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者通過權利義務的配置實現社會調控。但道德主要以義務為主體,法律主要以權利為本位。

I. 法律規范和法律條文有什麼異同

區別如下:

1、表述的具體程度不同

從規范的內容和文字的表述來看,法律規范是明確具體的,並且有著較為嚴格的內部邏輯結構。而法律條文往往比較抽象,不具備法律規范的邏輯結構,它不預先設定具體的假定條件,更沒有設定明確的法律後果,只對人的行為設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標准。

2、適用的范圍和模式不同

法律規范的適用范圍較為狹窄;而法律條文的適用范圍則相對要廣泛得多。在具體的法律適用中,法律規范的適用表現為「非此即彼」或「全有或全無」的模式。

3、穩定程度不同

從法律內容的性質和穩定性方面來看,法律規范主要是規范性的,是針對具體的事項提出具體要求,是特定時期立法者調整社會關系的意圖的體現,較容易為立法者設計或改變。而法律條文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權威性。

(9)法律和法規的相同點擴展閱讀:

法律規范的時間效力,是指法律規范在什麼叫開始生效、在什麼時間終止生效以及對其生效前的行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

一、法律規范的生效時間

法律規范的生效時間通常有三種:從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法律本身規定了生效的具體時間;法律本身規定了其生效時間取決於其它法律的生效施行。

二、法律規范的溯及力

法律規范的溯及力,是指法律規范對其生效前發生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在一般情況下,法律不溯及既往,但也有一些例外。在刑法的適用上現代各國通常採取「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參考資料:網路-法律規范

參考資料:網路-法律條文

J. 政策體制與法律法規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麻煩懂的人告訴一下,謝啦

第一級(最高級):憲法

第二級:法律

第三級:行政法規

第四級:省`內自治區`直轄市容地方性法規

第五級: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

從上可以看出,法律法規效力等級一般是根據制定該法律法規的機關的等級地位來確定的,法律法規的制定機關的地位等級越高該法律法規的效力等級一般也就越高,法律法規的制定機關的地位等級越低該法律法規的效力等級一般也就越低,另外,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法規,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同時適用新的規定,一般規定與特別規定不同時適用特別規定。

熱點內容
公司運營中涉及的法律問題 發布:2025-05-03 15:06:19 瀏覽:237
法治對疫情的好處 發布:2025-05-03 15:05:41 瀏覽:88
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3 15:03:19 瀏覽:768
婚姻法領假結婚證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03 14:43:42 瀏覽:271
務工合同法代表人指的是 發布:2025-05-03 14:20:31 瀏覽:635
下列不屬於行政法內涵 發布:2025-05-03 14:15:23 瀏覽:539
成都物業管理條例全文 發布:2025-05-03 14:10:08 瀏覽:992
法院賣編制 發布:2025-05-03 13:59:08 瀏覽:923
道德經第四十章的論文 發布:2025-05-03 13:41:30 瀏覽:351
俠客風雲傳道德悟性 發布:2025-05-03 13:32:34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