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法規規定

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法規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4-08 03:45:18

㈠ 強制法規定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設定,但以前有的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強制執行權利是否有效

1、行政強制執行的權力由國家法律設定。
2、行政強制執行措回施由有行政處罰權的答行政機關作出。
從法律角度淶水無效,因為行政法規在位階上低於法律,所以以法律規定為標准。當然當行政法規的某些強制執行與法律上的規定一致時,可以繼續執行。

㈡ 最新的強制執行法律條款

討厭網上怎麼講到2012年事上呀。我問的現在最新2020年怎樣強制執行新老賴政策

㈢ 行政強制執行是否由法律法規設定

根據《行政強製法》第13條第1款規定: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設定。因此,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才能設定行政強制執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都無權設定行政強制執行。

(一)行政強制執行的概念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義務,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依法採取強制措施,迫使其履行義務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特徵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相對方不履行行政法上的義務為前提。只有行政相對方負有法定義務又拒不履行,行政機關為了保證行政管理活動正常進行,才能採取一定的強制手段強迫相對方履行義務。行政法上的義務既有法律、法規、規章中規定的義務,也有行政機關所作出的行政決定中所規定的義務,還有人民法院的行政判決、裁定中確定的由行政相對方履行的義務。

2.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規定的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實施。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有兩類:一類是由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的授權對行政相對方直接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另一類是由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申請,由人民法院執行。

3.行政強制執行的對象范圍廣泛。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為,還可以是人。

4.實施行政強制執行,行政機關可以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協議。

(三)行政強制執行的性質

1.行政性。行政強制執行是行政機關為實現行政權力而依法定職權實施的單方的具體行政行為,具有明顯的行政性。

2.強制性。這是行政強制執行的根本特徵。正是這種措施所具有的強制性使其區別於行政機關實施的不需要藉助於強制即能實現的其他行政措施。

3.執行性。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於促使行政相對方履行義務,保障行政處理決定的實際、有效執行。

行政強制執行的行政性、強制性、執行性是相互聯系的,缺一不可。

來源法律咨詢:網頁鏈接

從上文的內容我們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關於行政強制執行只能由法律設定嗎的內容,很明顯,行政強制執行只能是由法律規定,其他的部門規章制度或者法規是沒有許可權設置這個內容的,我們在熟悉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清楚。

㈣ 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機關應該怎麼做

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十三條 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設定。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五條 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強制進行評價,並對不適當的行政強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行政強制的實施機關可以對已設定的行政強制的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必要性適時進行評價,並將意見報告該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和實施機關就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機關應當認真研究論證,並以適當方式予以反饋。

(4)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法規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十六條 行政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行政強制措施。

違法行為情節顯著輕微或者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的,可以不採取行政強制措施。

第十七條 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使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可以實施法律、法規規定的與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強制措施應當由行政機關具備資格的行政執法人員實施,其他人員不得實施。

㈤ 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法規設定。這句話怎麼錯了

是的,必須由法律規定,對於個人來講 法無禁止即自由,但是對於機關來說 任何事情都必須有法可依,否則即為違法,行政強制執行屬於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所以必須由法律規定!

㈥ 行政強制執行法律有哪些相關規定

您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三十四條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後,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具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本章規定強制執行。
第三十五條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履行義務的期限;
(二)履行義務的方式;
(三)涉及金錢給付的,應當有明確的金額和給付方式;
(四)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申辯權。
第三十六條當事人收到催告書後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記錄、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採納。
第三十七條經催告,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
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強制執行的理由和依據;
(三)強制執行的方式和時間;
(四)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五)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
在催告期間,對有證據證明有轉移或者隱匿財物跡象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立即強制執行決定。
第三十八條催告書、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拒絕接收或者無法直接送達當事人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送達。
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一)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三)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後,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結執行:
(一)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受人的;
(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無財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受人的;
(三)執行標的滅失的;
(四)據以執行的行政決定被撤銷的;
(五)行政機關認為需要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條在執行中或者執行完畢後,據以執行的行政決定被撤銷、變更,或者執行錯誤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退還財物;不能恢復原狀或者退還財物的,依法給予賠償。
第四十二條實施行政強制執行,行政機關可以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協議。執行協議可以約定分階段履行;當事人採取補救措施的,可以減免加處的罰款或者滯納金。
執行協議應當履行。當事人不履行執行協議的,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強制執行。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㈦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強制執行標准

行政法規是不可以設定行政強制執行的。行政強制執行是由法律設定的。行政強制執行包括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劃撥存款、匯款;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財物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九條
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第十二條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
(二)劃撥存款、匯款;
(三)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四)排除妨礙、恢復原狀;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強制執行方式。
第十三條
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設定。
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㈧ 哪些行政機關具有法律法規授權行政強制執行權

所有符合《行政強製法》規定條件的行政機關,均可以成為行政強制執行權利的主體

㈨ 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該怎麼辦

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十三條 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設定。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五條 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強制進行評價,並對不適當的行政強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行政強制的實施機關可以對已設定的行政強制的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必要性適時進行評價,並將意見報告該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和實施機關就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機關應當認真研究論證,並以適當方式予以反饋。

(9)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法規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五十三條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四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後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對象是不動產的,向不動產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㈩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執行是不能被行政法規設定的。根據《行政強製法》的相關規定,行政強制執行只能由法律設定。行政機關沒有強制執行權力的,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十三條
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設定。
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四條
起草法律草案、法規草案,擬設定行政強制的,起草單位應當採取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說明設定該行政強制的必要性、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聽取和採納意見的情況。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欄目劇尋親 發布:2025-05-03 15:12:12 瀏覽:699
公司運營中涉及的法律問題 發布:2025-05-03 15:06:19 瀏覽:237
法治對疫情的好處 發布:2025-05-03 15:05:41 瀏覽:88
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3 15:03:19 瀏覽:768
婚姻法領假結婚證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03 14:43:42 瀏覽:271
務工合同法代表人指的是 發布:2025-05-03 14:20:31 瀏覽:635
下列不屬於行政法內涵 發布:2025-05-03 14:15:23 瀏覽:539
成都物業管理條例全文 發布:2025-05-03 14:10:08 瀏覽:992
法院賣編制 發布:2025-05-03 13:59:08 瀏覽:923
道德經第四十章的論文 發布:2025-05-03 13:41:30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