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工傷保險條例
① 揚州市工傷保險條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三十三條、三十七條、六十二條、六十四條和《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江蘇省揚州市工傷職工鑒定為七級傷殘的,除工傷醫療和停工留薪期工資福利待遇之外,享有以下待遇:
1、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13個月本人工資;
2、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時,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12萬元,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就業補助金4.5萬元。
所在單位沒有參保的,均由所在單位支付。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② 揚州市2019年新工傷保險條例
揚州市工傷保險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應當按照《條例》規定參加統籌地區的工傷保險。
本市行政區域內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按照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人事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關於貫徹實施〈關於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的意見》(蘇勞社醫[2006]9號)的規定參加統籌地區的工傷保險。
有僱工(以下稱「職工」)的個體工商戶參加工傷保險,僱主除依法與僱工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外,還應向勞動保障部門提供僱工的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和工作內容等書面材料。
第三條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市本級的工傷保險工作。各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地區內的工傷保險工作。
市和各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衛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公安、工會、人事、民政、財政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做好工傷保險工作。
第四條工傷保險費的征繳按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江蘇省社會保險費征繳條例》的規定執行。
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申報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五條本市將逐步建立工傷醫療康復和工傷康復制度。
第六條工傷保險經辦經費和工傷認定所必需的業務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部門預算。
財政、審計部門依法對工傷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第二章工傷保險基金
第七條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應根據國家規定和本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使用、工傷發生率和職業病危害程度等情況,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
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需要調整時,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衛生和安全生產監督等部門提出具體標准,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條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衛生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部門,根據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和職業病危害程度等情況,制定統籌地區費率浮動辦法。經辦機構按照費率浮動辦法,確定參保單位費率浮動檔次。
第九條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等情況,分別確定各用人單位的行業風險類別。
第十條下列項目由工傷保險基金列支:
(一)工傷保險待遇、工傷預防和康復費用;
(二)勞動能力鑒定及相關醫療檢查等費用;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其他費用。
第十一條工傷保險基金不支付工傷職工在國外或者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地區治療的費用。
第三章工傷認定
第十二條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按照《條例》、《實施辦法》規定提交相關材料,具體為: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勞動關系證明;
(三)職工《居民身份證》復印件;
(四)醫療機構出具的職工受傷害時初診診斷證明和相關醫療救治原始材料,患職業病的應當提交有效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五)事故情況說明及相關證人證言;
(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需提供上下班作息時間表、用人單位至居住地正常路線圖,社區證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事故責任認定書和機動車駕駛證、行駛證等資料;
(七)「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需提供由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出具的因工出差、派工證明和人民法院宣告失蹤的裁決;
(八)因其它原因引起的工傷,需提供事故現場勘查材料和相關部門出具的事故處理證明;
(九)從事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受到傷害的,需提供單位或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公安機關等出具的相關證明;
(十)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需提供《革命傷殘軍人證》、舊傷復發後醫院的診斷證明和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
(十一)借用人員需提供雙方用人單位協議書、實際用人單位事故調查材料、勞動關系所在單位勞動合同文本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揚州市十級工傷保險賠償金額是多少
職工構成工傷十級傷殘賠償:醫療費用:根據醫療機構的發票確定。停工留薪期工資:期間按原工資福利支付,原工資指的是受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住院期間護理費和伙食補助費:前提:住院;根據當地標准確定。勞動能力鑒定費用:根據鑒定發票確定。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前提: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揚州市(江蘇省)標准分別為3萬元和1.5萬元。
若用人單位有繳納工傷保險的,其中符合標準的醫療費用、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勞動能力鑒定費用、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資、住院期間護理費、不符合標準的醫療費用、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若用人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的,則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六十二條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參加,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
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並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後,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
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
第二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至十級傷殘,按照《條例》規定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基準標准為:五級20萬元,六級16萬元,七級12萬元,八級8萬元,九級5萬元,十級3萬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基準標准為:五級9.5萬元,六級8.5萬元,七級4.5萬元,八級3.5萬元,九級2.5萬元,十級1.5萬元。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情況,在基準標准基礎上上下浮動不超過20%確定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標准,並報省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備案。
患職業病的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發40%。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基準標準的調整,由省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省財政部門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確定。
《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