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農村房屋翻建法規

農村房屋翻建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4-11 11:46:43

⑴ 農村房屋翻建要經過什麼部門審批

法律分析:土地管理部門。村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改建房屋,首先必須具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證》。如果該宅基地屬於城鎮規劃范圍內,則需要規劃部門出具改建房屋選址意見和《規劃許可證》;如果屬於城鎮規劃范圍之外,則需要經過土地管理部門對改建房屋的面積變動進行審批,然後方可改建。批准後再到規劃部門辦理建築許可證,等房屋建成完工了,再帶著這些手續去當地房管所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就可以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條 農村村民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⑵ 農村蓋房問題國家有什麼規定嗎

現在國家對農村越來越嚴了,這是目前7個規定
1.不許隨意修建高層樓房
在很多農村地區,大家都可以發現,兩層三層的房子佔比最多。為什麼很多農村房子都是兩層三層?如果我想蓋五層六層呢?是不是都能隨意蓋?
根據住建部印發的文件《農村住房建設技術政策(試行)》,農村住房建設要堅持「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可採用兩種布局方式:一種是垂直分戶(2-3層),適用於從事農業生產或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另一種是水平分戶(4-5層),適用於部分脫離農業生產的農戶。住房層高以2.6米到3米之間為宜,最高不能超過3.3米。由上可知, 如果按垂直分戶,那修建2-3層的房子是國家鼓勵的。
另外,根據《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建造工程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上或者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建築工程,需要專業的施工團隊來建造。但目前在農村專業的施工團隊還是較少的,如果隨意修建高層樓房,那就會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
而且,現在很多地區已實行了統一規劃建房,對房屋層數、設計等是有統一要求的,所以是絕不允許隨意修建高層樓房的。
2.不許超面積標准建造房屋
農村宅基地實行的是「一戶一宅」制度,各地農房宅基地佔地面積也是有嚴格的標准限制的,超過地方規定的面積標准,那是不允許的。這里需特別提醒的是,由於歷史原因,很多農戶家的老宅是超過現在地方規定的面積標準的,在重建房屋時,超出的面積是不能佔用的。
3.不許隨意翻建農村房屋
經過多年的發展,很多村莊的規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能以前的規劃為宅基地,但多年後已規劃為其它用途了。因此,很多地區出台了文件,文件規定房屋翻建要重新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如果誰家老宅基地的規劃用途變了,那肯定不能翻建房屋了。當然,只要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如果不讓在老宅基地建房了,那農戶有權申請一塊新宅基地建房。
4.不許在規劃區域外建房
《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5.不許非法轉讓宅基地使用權
宅基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只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享有使用權,所以不能隨便轉讓給非集體成員,非集體成員無權在當地建房的。
6.不許擅自改變宅基地用途
我國土地實行嚴格的用途管制制度,不能隨便改變土地用途。宅基地就是用於蓋房子的,不允許「掛羊頭賣狗肉」,比如在宅基地上建設規模化的工廠,是會受到嚴厲處罰的。
7.不許長期閑置宅基地
現在農村空閑的宅基地和房子很多,有些廢棄多年,這非常地浪費資源。所以,我國政策規定,凡是空閑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宅基地應當由集體收回。

⑶ 農村建房相關法律規定

《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中規定,農村村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建住宅,應當先向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提出建房申請,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後,按照下列審批程序辦理:
1、需要使用耕地,經過鄉級人民政府審核、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出具選址意見書後,可以依照《土地管理法》向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以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劃撥土地;
2、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其他土地,由鄉級人民政府根據村莊、集鎮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批准。
《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第十九條
興建鄉(鎮)村企業,必須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選址定點,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出具選址意見書後,建設單位方可依法向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土地管理部門劃撥土地。

⑷ 農村建房政策2021的新規定

請到當地街道咨詢,每個地方政策不一樣。

⑸ 2022年農村建房新政策

農村建房新政策如下:農民在建房完工之後需要向當地的政府申請驗收,待驗收合格之後參與房地一體確權登記,然後領取不動產權證書。
以下八種情況下宅基地自建房申請不予批准:
1、不符合一戶一宅原則的;
2、農戶申請異地新建住宅,但卻不願意將原宅基地退還給集體的;
3、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4、原宅基地已經贈予他人或改作其他生產經營用途的;
5、不符合國土空間總規劃及鄉鎮總體規劃的;
6、年齡未滿18周歲的;
7、宅基地面積超出當地宅基地限定標準的;
8、分戶之前人均住宅面積已經超出當地所規定相應標準的。
宅基地是農村村民用於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的集體建設用地,包括住房、附屬用房和庭院等用地,在地類管理上屬於(集體)建設用地。
宅基地使用權具有以下特性:
1、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具有特定性,原則上限於農村居民。法律將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界定為「宅基地使用權人」。在現行規則之下,宅基地使用權人是符合申請宅基地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從宅基地所承載的社會保障功能以及宅基地初始取得的無償性的角度來看,這一規定是妥適的;
2、宅基地使用權的客體具有特定性,限於集體所有土地法律將宅基地使用權的客體界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排除了在國有土地上設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可能性;
3、宅基地使用權的內容具有特定性,僅限於依法建造並保有個人住宅及其附屬設施。法律將宅基地使用權的內容界定為「佔有和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包括農村村民所建住房以及與居住生活有關的其他建築物和設施,如住房、車庫、廁所、沼氣池、牛棚、豬圈等;
4、宅基地使用權的初始取得具有無償性。宅基地使用權是一種帶有社會福利性質的權利,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償取得、無償使用;
5、宅基地使用權沒有期限限制。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第三百六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⑹ 農村建房規定

農村建房政策原則上是只能利用舊址舊村,不得隨意佔用耕地,且每戶只能有一塊宅基地,不得超過三分土地,現有宅基地多於三分,不能再申請新的宅基地。有條件的地方,要實行集中修建住宅,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
法律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了農村建房問題的基本原則: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第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請宅基地:
(1)因國家或集體建設、移民、災毀等需要遷建、重建的;
(2)實施城市、村莊和集鎮規劃或舊村改造,需要調整拆遷的;
(3)現有宅基地面積尚未達到本辦法規定限額標准需重建、擴建的;
(4)已具備分戶條件且原有宅基地面積尚未達到本辦法規定限額標准需重建、擴建的;
(5)經縣人民政府批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引進或招聘的專業技術人員,確需在農村安家落戶的;
(6)離休、退休、退職的職工,復員軍人和華僑、僑眷、港澳台同胞持合法證明回原籍定居的;
(7)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之後的建房申請流程,與在原宅基地上建房的流程基本一樣,但是在鄉鎮政府初審通過後,還要報縣(市、區)住房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審查,審核成功後才會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根據新《土地管理法》中的第六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一戶一宅),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⑺ 農村宅基地翻建政策

法律分析:宅基地老房是可以翻建的,但是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翻建新房需要經過當地審批

隨著相關宅基地規定的出台,農村不管是新建還是翻建新房都必須要經過當地有關部門的審批,也就是鎮上,審批經過之後,才能在自己家裡的宅基地建設房屋。

2.所建設的房屋不得超過規定標准

根據相關規定,翻建房屋不得超過規定的三層以上,並且總高度不能超過13.2米,這主要是考慮到農村建設高層建築很多建築隊沒有資質,建設的樓房不標准,存在安全隱患,村裡自然也不會同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三百六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三百六十四條 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三百六十五條 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⑻ 農村宅基地老房子翻建規定具體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農村房屋進行翻蓋不能違反以下規定。第一,翻蓋之後的宅基面積不能超過規定的這幾面積。每個地區有著自己的宅基地面積標准,若是所在地居民超過了相關規定的標准面積,將會面臨罰款等處罰。第二,翻蓋後的房屋不能超過規定的房屋高度。其中包括垂直用戶以及水平用戶,都要遵守相關規定。第三,不能夠出現一戶多宅的情況。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一戶人家只能擁有一塊宅基地建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⑼ 農村翻建房屋相關規定

農村房屋進行翻蓋的相關規定如下:
1、翻蓋之後的宅基面積不能超過規定的這幾面積。每個地區有著自己的宅基地面積標准,若是所在地居民超過了相關規定的標准面積,將會面臨罰款等處罰;
2、翻蓋後的房屋不能超過規定的房屋高度。其中包括垂直用戶以及水平用戶,都要遵守相關規定;
3、不能夠出現一戶多宅的情況。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一戶人家只能擁有一塊宅基地建房。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並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⑽ 農村建房政策法規2020

2020年農村建房要嚴格落實農村一戶一宅的原則,對於農村的農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並且對於宅基地的面積也有一定要求,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當地規定的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一戶一宅),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熱點內容
國際法對我國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1 12:18:01 瀏覽:746
騰躍律師 發布:2025-05-01 12:08:52 瀏覽:980
特徵污染因子法規 發布:2025-05-01 12:08:51 瀏覽:805
依法治國的實現途徑 發布:2025-05-01 11:45:06 瀏覽:881
聾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01 11:31:58 瀏覽:435
裘中連司法 發布:2025-05-01 11:30:20 瀏覽:517
司法考試目的 發布:2025-05-01 11:15:35 瀏覽:589
全面依法治國的內涵和具體措施 發布:2025-05-01 11:15:34 瀏覽:628
補充的連帶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5-01 11:01:22 瀏覽:946
完善司法機制 發布:2025-05-01 10:55:25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