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國石油安全條例

中國石油安全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17 07:50:10

『壹』 如何理解中國石油安全問題

可從進口渠道多元化及戰略儲量的角度來理解,本國石油天然儲量的問題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來減少一定時間內石油短缺的問題,但是國家儲備是不能支持多長時間的,因此,在清潔能源大規模取代石油之前,確保能源通道的安全就是第一要務了。而當今世界安全問題依然嚴峻,大的護航艦隊及大規模陸上輸油管道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貳』 中石化安全生產十大禁令是什麼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安全生產十大禁令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十大禁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安全監督管理規定製定,禁令主要內容是:
1. 嚴禁在禁煙區域內吸煙、在崗飲酒,違者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
2. 嚴禁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違者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
3. 嚴禁水上作業不按規定穿戴救生衣,違者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
4. 嚴禁無操作證從事電氣、起重、電氣焊作業,違者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
5. 嚴禁工作中無證或酒後駕駛機動車,違者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
6. 嚴禁未經審批擅自決定鑽開高含硫化氫油氣層或進行試氣作業,違者對直接負責人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
7. 嚴禁違反操作規程進行用火、進入受限空間、臨時用電作業,違者給予行政處分並離崗培訓;造成後果的,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
8. 嚴禁負責放射源、火工器材、井控坐崗的監護人員擅離崗位,違者給予行政處分並離崗培訓;造成後果的,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
9. 嚴禁危險化學品裝卸人員擅離崗位,違者給予行政處分並離崗培訓;造成後果的,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
10. 嚴禁鑽井、測錄井、井下作業違反井控安全操作規程,違者給予行政處分並離崗培訓;造成後果的,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
員工違反上述禁令,造成嚴重後果的,對所在單位直接負責人、主要負責人給予警告直至撤職處分;對違章指揮、違規指使員工違反上述禁令的管理人員,給予行政警告直至撤職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開除並解除勞動合同。員工違反上述禁令或管理人員違章指揮、違規指使員工違反上述禁令,導致發生上報集團公司重大事故的,按照《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安全生產重大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規定(試行)》對企業有關領導予以責任追究。

『叄』 中國的石油安全戰略及對策

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石油工業既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和考驗。中國是一個能源消費大國,但同時也是一個能源生產大國,雖然近年來中國石油進口增長速度較快,但中國的石油進口僅佔世界貿易量的6%;中國現在天然氣進口還很少。目前中國一次性能源自給率仍然很高,達到了90%左右,國內石油仍有增產餘地,天然氣發展有很大潛力。
按照國家制定的能源發展戰略,中國解決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與能源需求之間的矛盾將主要立足於國內,實行「能源開發與節能並重,並以節約優先」的方針。目前,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很低,能源消費強度大大高於發達國家及世界平均水平,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刻不容緩。中國政府已決定將大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擴大天然氣的利用,運用節能的先進技術,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緩解能源供需之間的矛盾。
為了提高我國油氣安全穩定供應的保障程度,建立健全我國的石油安全體系勢在必行。政府的總體考慮是:在繼續保持國內石油產量穩定增長、天然氣快速發展的同時,大力開發利用海外油氣資源,建立經濟、穩定的油氣供應渠道和石油安全保障體系,滿足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在對策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1)堅持把節約放在首位,努力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我國石油安全的最大風險在於我們自己。目前,我國石油利用效率低,節約工作任重道遠。我國能源總的利用效率僅有32%,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0多個百分點。這種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資本積累帶動經濟增長和工業化的方式必須轉變。我們不能走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靠大量消耗廉價資源實現經濟發展的老路,否則不僅使包括石油在內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嚴峻,而且會引發包括環境惡化在內的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
中國政府把建設節約型社會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明確提出到2010年GDP單位能耗要在現有水平上降低20%的目標。石油是我國供需矛盾最突出的緊缺資源,必須在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把節約放在首位,採取綜合措施,努力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浪費,提高利用效率。國家將採取強制性措施,重點抓好高耗油行業節能降耗的工作。以交通運輸為例,2000年以來,我國汽車保有量以每年超過200萬輛的規模增加,平均增長速度達14.6%。到2005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3180萬輛(不含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149萬輛)。照此速度,到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一億輛。倘若如此,無論從石油供應、道路交通和環境保護看,都是難以承受的。
(2)加強國內勘探開發,發揮國內油氣資源的基礎性保障作用。
實現國內石油生產的長期穩定發展,是保障我國石油安全的基礎。一是要加大勘探投入,推動技術進步,加快資源向儲量的轉化,多找儲量,夯實發展的資源基礎;二是要加強油氣開發依靠技術進步提高採收率,把已發現儲量盡可能多地采出來。
我國東部主力油田總體已進入產量遞減階段,穩產難度加大,但開發上仍有潛力可挖。目前,全國油田的平均採收率並不高,只有26.9%,其中採收率最高的大慶油田為41.2%,進一步提高採收率仍有較大潛力。如果採收率能提高一個百分點,可采儲量就可增加2億噸以上。
政府和企業堅持「加快西部、深化東部、發展海域、探索新區」的方針,進一步加大勘探力度,努力增加新發現、新儲量,依靠技術創新,提高老油田開發水平,延緩產量遞減,確保2020年石油產量在2億噸以上。按照上中下游一體化的原則,做好資源勘探、市場規劃和管網系統建設,推動天然氣產業發展,確保2020年天然氣產量達到1200億立方米以上。
(3)積極開發利用海外資源,構建多元穩定的油氣供應體系。
利用海外油氣資源支撐本國經濟發展,是多數石油消費國的共同做法,也是保障我國油氣安全供應的必然選擇。利用海外油氣資源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發展國際石油貿易,這是解決我國石油需求缺口的主要途徑。通過加快建立多元穩定的國際石油貿易網路體系,努力實現油氣進口來源、品種、渠道、方式和通道的多元化。二是積極參與海外油氣勘探開發,努力提高獲取權益油的能力。我國石油公司走出去已有近15年的歷史,2005年我國石油企業通過合作、參股、並購和獨資等方式,在海外獲得的權益油達到5000多萬噸。我國石油公司在海外獲得權益油的能力越強,進口資源的保障程度就會越高。
(4)建立石油儲備和預警制度,構建應對石油風險的安全保障體系。
2003年,我國首次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制度,規劃了四個儲備基地,即浙江的鎮海和岱山、青島的黃島、大連的新港。一期建設計劃形成儲備相當於3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能力。其中浙江鎮海的石油儲備基地已基本建成,2006年年底即可投入使用。
根據國際經驗,統籌考慮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我國石油儲備能力建設,近期目標可按上年度60天凈進口量來考慮,即2500萬噸以上。從長遠看,2020年左右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60%時,應按90天凈進口量的規模來安排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同時,國家還要建立安全預警應對機制,以防範和應對突發事件造成石油供應急劇變化甚至中斷,提高我國石油安全的保障程度。
(5)積極發展替代能源,緩解石油供應壓力。
開發利用石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當今世界能源發展的大趨勢和熱點。面對我國日益嚴峻的石油供需形勢,要積極推進車用替代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車用替代燃料包括壓縮天然氣(CNG)、液化石油氣(LPG)、天然氣合成油(GTL)、煤基液化(CTL)、生物質燃料和氫燃料電池等。按現有技術的成熟情況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技術成熟,可以推廣應用的,如CNG、LPG和燃料乙醇等;第二類是技術較成熟,但成本高、推廣使用還存在一些問題的,如GTL和CTL等;第三類是在應用上存在較大問題,技術有待成熟的,如氫燃料電池等。
我國可再生能源資源比較豐富,預計可再生能源每年的可獲得量為73億噸標准煤。其中,可經濟開發的5萬千瓦以下的小水電資源總計1.25億千瓦,50%分布在西南地區。據保守估計,我國可開發利用的風能資源有幾億千瓦,地熱、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也都有相當大的潛力。應當採取多渠道和靈活方式鼓勵發展利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6)深化能源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
近幾年,我國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和政策法規建設已取得了明顯成效,對保持我國石油行業穩定發展和安全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需要理順能源管理體制,加強對煤、電、油氣的統一規劃和領導,並制訂相關產業政策,保證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應進一步完善能源產業政策,按照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進一步理順能源價格體系;加快石油立法,運用法律手段確保能源工業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體制改革、法制建設和機制完善等手段,培育成熟的節約型油氣生產與消費市場。
未來我國石油安全面臨的外部風險主要有資源供給、市場價格、運輸通道及地緣政治諸方面,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和應對。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與新型工業化道路,依靠科技進步,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國將奉行「互利合作、多元發展、協同保障」的新能源觀,進一步深化與世界石油工業界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維護世界能源供需的平衡與穩定,共同推進世界石油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全球經濟的繁榮。

『肆』 中石油安全管理制度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防止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切實保障員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安全與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等規章制度,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 企事業單位(含股份公司地區分公司,以下簡稱企業)應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和貫徹「誠信、創新、業績、和諧、安全」的核心經營理念,實施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健全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監督機制,採用先進適用安全技術、裝備,抓好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堅持安全生產檢查,保證安全生產投入,加大事故隱患整改和重大危險源監控力度,全面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第三條 企業應建立並推行健康安全環境(HSE)管理體系,在基層組織實施HSE作業指導書、作業計劃書、現場檢查表(即「兩書一表」),加強風險管理,有效減少和防止各類事故。

第四條 企業要加強基層安全建設,開展安全質量標准化活動,加強生產作業的過程管理,按照標准、規范組織生產,努力做到施工現場標准化、崗位操作標准化、基層管理標准化。

第五條 企業應切實保障員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各項權利。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同時應簽訂《員工安全生產合同》;為員工創造安全作業環境,提供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工具。員工應履行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各項義務,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遵守勞動紀律,落實崗位責任,執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第六條 本規定適用於集團公司各企事業單位。

第二章 組織與職責

第七條 企業行政正職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第八條 企業應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以下簡稱安委會),統一協調指導企業生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職業健康等各項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任主任委員,其他成員由相關人員組成。

第九條 安委會主要職責:
(一)審定本單位安全生產年度工作計劃,並督促落實;
(二)監督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督促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三)組織、協調安全生產大檢查,組織、協調調查處理安全事故;
(四)組織重大事故隱患評估,並督促立項整改;
(五)審查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
(六)審核實施HSE管理體系運行計劃和HSE管理方案;
(七)審定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單位和先進工作者,決定表彰事宜;
(八)討論決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及應採取的措施;

第十條 企業安委會辦公室設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處理日常工作。安委會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向安委會提出年度安全工作計劃建議;
(二)協調、督促相關部門的安全工作;
(三)組織實施安全生產綜合檢查工作;
(四)負責考核領導幹部定點聯系安全生產關鍵裝置和要害部位(單位)的工作情況;
(五)掌握安全生產動態,通報安全信息,遇重大問題,及時向安委會主任、副主任匯報;
(六)負責各類事故的報告以及員工傷亡、火災、交通事故報表的匯總上報;
(七)完成安委會交辦的其它任務。

第十一條 企業及其所屬二級生產經營單位應設置相對獨立的專門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滿足工作需要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科研設計、事業單位可根據實際設置專門安全管理機構或專職安全管理崗位。油氣生產、儲存、煉油化工、工程技術服務、建築施工等企業所屬三級重點生產經營單位和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其它生產經營單位要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基層隊(車間、站)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企業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配備比例不得低於從業人員總數的5‰,其中專業技術人員比例應達到80%以上。

第十二條 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保持相對穩定,不宜頻繁調動。其部門負責人因工作需要變動崗位,應先徵得上級安全部門同意。

第十三條 企業可依據有關規定,成立安全生產的培訓、咨詢、檢驗、評價機構,取得國家或有關部門資質認證或備案後,開展從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和設備、設施的檢驗,提供有關咨詢以及安全評價工作等。

第三章 安全生產責任制

第十四條 企業應制定各級領導幹部、管理人員、崗位員工和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應覆蓋本單位所有組織和人員,做到「一職一責,一崗一責」。

第十五條 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簡練、實用,符合崗位要求,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六條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級領導幹部、管理人員、崗位員工和部門必須認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職責。

第十七條 企業應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定期進行考核獎懲。實行各級領導、機關部門安全生產工作述職報告制度,將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情況列為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

第四章 安全監督

第十八條 企業及其所屬二級重點生產經營單位應設置安全總監、副總監。安全總監一般由同級副職兼任。安全副總監可以兼任安全部門負責人,按同級助理、副總師管理。

第十九條 企業按專業設置物探、鑽井、井下作業、海上作業、建築施工、煉化檢維修等安全監督站、所。安全監督站由專職安全監督和兼職安全監督組成。安全監督人員必須接受資格培訓,經考核合格,持集團公司頒發的證書從事安全監督工作。

第二十條 企業要加強對基層單位或建設(工程)項目的異體安全監督。在物探、鑽井、測井、試油、修井、建築施工、煉化檢維修以及其他重大危險的關鍵施工工程項目,作業者(或建設單位)或承包單位應派駐安全監督,負責施工作業現場的安全監督工作。重點建設工程項目,作業者(或建設單位)必須派駐專職安全監督。

第二十一條 企業要加強對各級安全總監、安全監督和安全監督站的管理,健全各項管理規定,完善監督責任體系。

第五章 安全技術

第二十二條 企業要重視安全科技工作,組織科技專題立項,加強安全技術研究與開發,提升安全技術水平。

第二十三條 企業要積極開展安全生產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快先進生產安全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步伐;要大力推廣和應用先進適用安全科技成果,積極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依據國家行業法規和標准,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及時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提高本質安全。

第二十四條 建設單位應嚴格執行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工程)的安全生產「三同時」管理要求,按規定進行安全預評價和安全驗收評價。

第二十五條 企業應按規定對在役生產裝置、重要和特種設備定期進行安全評價和評估,及時解決存在問題。要堅持設備監測和檢驗制度,定期維修保養,使之符合安全技術生產條件。

第二十六條 企業要鼓勵和引導員工積極參與安全技術革新,廣泛開展小改小革和提合理化建議活動。
第六章 安全教育培訓

第二十七條 企業應採取各種途徑,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技術素質,保證員工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技能和防範事故的能力。未經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合格的員工,不得上崗作業。

第二十八條 企業和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第二十九條 應堅持新入廠員工的「三級安全教育」和轉崗工人的二、三級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檔案,做到「一人一卡」。「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於40學時。

第三十條 要加強對臨時僱用人員的安全培訓、考核工作,以及外來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並記錄備案。

第三十一條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證後方可上崗作業,並按規定進行復審。

第三十二條 企業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使用新設備前,要組織對相關人員進行專門的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後方可使用和操作。

第三十三條 企業要加強安全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和防範事故的能力。

第七章 安全檢查

第三十四條 企業應制定安全檢查制度,堅持日常檢查和定期組織安全檢查。企業每年至少進行兩次綜合安全檢查,企業所屬二級單位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綜合安全檢查,基層隊(車間、站)要落實崗檢、巡檢、交接班檢查。
建立HSE管理體系的單位,可將安全檢查納入管理體系審核。

第三十五條 企業應根據季節變化、節假日生產特點,以及特殊作業要求,組織開展專項安全檢查或專業安全檢查。

第三十六條 企業應建立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聯系點制度,定期對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部位(單位)安全生產聯系點進行安全檢查和指導。

第三十七條 企業應完善安全檢查手段,依據標准、規范及安全檢查表進行檢查。檢查人員應將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做出書面記錄,並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檢查人員應將檢查情況記錄在案,並向上級報告。整改情況應有回執記錄。

第三十八條 企業應制定違章處罰辦法,加大對違章檢查、監督和處罰力度。對檢查中發現的「三違」行為(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應當場予以糾正或要求限期改正,對嚴重違章行為要從嚴懲處,絕不姑息。

第三十九條 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責令排除,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在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將作業人員從危險區域內撤出,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後,經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對檢查中發現一時不能立即排除的事故隱患,應當制定防範和監控措施,在評估的基礎上,按管理許可權制定計劃,投入整改經費,並按期完成整改。

第四十條 要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檢查,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檔案和動態監測數據台帳,配備必要的監測、檢測儀器和設備,對重大危險源定期檢測、評估和監控,確保重大危險源處於受控狀態。

第四十一條 企業對當地政府和上級單位安全監督檢查人員依照法律和相關規定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應予以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第八章 安全投入

第四十二條 企業要保證用於安全生產方面的資金投入。在編制年度預算時,要優先保證安全費用,按規定和實際需要列支事故隱患治理和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經費。
(一)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事故隱患治理計劃由安全管理部門組織編制,需投資安排的項目由規劃計劃部門按規定納入投資計劃;
(二)企業計劃、財務部門應將安全技術措施經費和事故隱患治理計劃納入企業預算,落實資金投入;
(三)安全技術措施和事故隱患治理計劃由企業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審查和匯總,由企業有關部門負責編入投資計劃之中或單獨編制計劃下達;需要報請上一級審定的,經上級審定後下達,安全部門檢查、督促實施;
(四)安全技術措施和事故隱患治理計劃實行項目管理,對已經完成的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隱患治理項目,由規劃計劃和安全管理部門組織相關部門進行竣工驗收。

第四十三條 安全技術措施計劃項目的主要范圍包括:
(一)安全技術:各種機器設備的防護、保險、信號、報警裝置;安全起動和緊急停車設施;生產區域內危險場所的指示及警告標志;採用新技術、推廣新工藝、新成果;有毒有害作業點的檢測、檢查儀器;以及對繁重費力或人工操作有危險的作業所採取的輔助機械化措施等;
(二)職業健康:生產廠房的通風換氣和採光照明裝置;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粉塵或煙霧等生產過程的機械化、密閉化或空氣凈化設施;生產場所為防止輻射熱危害的隔熱防暑設施;為減輕或消除工作中的雜訊、震動及輻射等的防護設施;工作廠房或輔助房屋內應增設或改善的防寒取暖設施等;
(三)輔助房屋及設施:女工較集中車間的女工衛生室,車間或工作場所的休息室、用膳室、更衣室及其相應的設施;
(四)宣傳教育:包括安全技術、勞動保護的研究與實驗工作及其所需的工作儀器;為企業員工建立的「安全教育室」;購置或編印安全技術、勞動保護管理所使用的輔助器材、書籍、刊物、畫片、規章制度宣傳材料、幻燈片、電影拷貝、錄像帶等。

第九章 消防安全管理

第四十四條 企業應加強企業內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將消防安全工作納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整體部署,落實各級組織防火安全責任制。

第四十五條 企業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加強消防宣傳教育,組織開展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第四十六條 企業應按規定配置消防裝備和設施,加強管理,定期進行檢查、檢驗,確保消防裝備和設施完善、可靠。

第四十七條 企業應加強對具有火災、爆炸危險場所的安全管理,嚴格執行工業動火票(或作業許可)制度,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和監督檢查,落實現場監護,確保工業動火施工安全。

第四十八條 企業應加強公眾聚集場所的安全管理與防火檢查,制定公共安全應急預案,嚴格監護措施,防止群體傷亡事故發生。

第四十九條 按照《消防法》規定建立專職消防隊伍,實施專業化管理,配置所需要的滅火裝備和人員。基層單位要建立義務消防隊伍,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做到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使用防護器具和會自救互救。

第十章 交通安全管理

第五十條 企業應加強企業內部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將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納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整體部署。

第五十一條 企業應加強對駕駛人的管理,實行內部「准駕證」制度,強化駕駛人行車安全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駕駛人員安全意識。

第五十二條 企業要加強對車輛的維護保養,保持車況良好。強化客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特種車輛、分散車輛、租賃車輛的管理與控制,採取有效措施,減少交通事故。

第五十三條 企業應加強內部交通安全檢查,落實節假日 「三交一封」制度(交車輛鑰匙、交行車證、交准駕證,定點封存車輛)。

第五十四條 企業應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教育全體員工提高交通安全意識,遵守交通安全法規,保證交通安全。

第十一章 職業健康和勞動防護

第五十五條 企業應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健康和勞動防護法規政策,建立完善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員工健康監護檔案,做好職業健康監護工作。

第五十六條 企業應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和特種作業的人員,按規定的檢查項目和周期,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及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人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病症的人員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第五十七條 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監測和評價,達不到國家衛生標準的應採取措施進行治理,不斷改善工作條件,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產生。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開工前應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竣工驗收前應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評價。

第五十八條 開展施工作業健康管理,進行健康風險識別及評價。改善施工作業中醫療健康保障條件,嚴格飲食、飲用水、環境衛生管理,做好傳染病、地方病等疾病預防。

第五十九條 對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應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規章制度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在職業病危害工作場所,設置警示標牌、操作規程及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第六十條 對於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運輸和儲存,必須配置防護設備和報警裝置,從事放射的工作人員要佩戴個人劑量計,加強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

第六十一條 工作場所和員工宿舍應設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達到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通暢的安全通道;生產、經營、儲存及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倉庫不得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建築物內,並保持安全距離;在有較大危險的生產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第六十二條 工作場所和員工宿舍應保持清潔衛生,並有防潮、防寒、防熱輻射和消毒等設施。其道路、採光照明、飲用水和排污道均應符合國家規定,並根據需求設置衛生輔助設施。

第六十三條 按照國家及上級有關規定,為上崗員工提供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勞動防護服裝應符合集團公司「四統一」要求(統一性能、款式、顏色、標識)。

第六十四條 企業必須做好女工特殊勞動保護工作。

第六十五條 企業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金。

第十二章 承包、租賃經營安全管理

第六十六條 企業應加強承包、租賃經營的安全管理。在發包和簽訂的各種承包(含承包任務書)或租賃合同中,必須明確相關方的安全生產管理責任。不得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相應資質的單位或個人,也不得租賃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場所和設備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第六十七條 作業者(或建設單位)與承包單位,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應在簽訂工程技術服務經濟合同的同時,簽訂《工程技術服務安全生產合同》,依法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採取的安全措施,並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和協調。
施工單位應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服從建設單位安全監督管理。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負責安全監督管理。分包單位向總承包單位負責,服從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督管理。

第六十八條 生產經營項目、場所有多個承包、承租單位的,作業者(或建設單位)應當與各承包單位、承租單位分別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協議,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作業者(或建設單位)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

第六十九條 發包方或出租方必須為承包方或租賃方提供出租場所和設備的相關資料,承包方或租賃方必須在滿足發包方或出租方安全生產要求的條件下,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第十三章 應急管理

第七十條 企業要制定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制度,應急管理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第七十一條 企業應健全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組織,建立專業化應急救援隊伍,提高救援裝備水平,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儲備物資。加強與當地政府、周邊相關方的溝通,建立起預警、接警、救援和恢復的聯動機制,增強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的應急搶險救援能力。

第七十二條 企業應分類、分級編制事故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的重點是針對井噴失控、危險化學品、煉化裝置、油氣儲存庫(站)、長輸管道、海上作業,以及民爆器材、放射源、特種設備、公眾聚集場所等各類重大突發險情。應急預案內容應詳細、齊全,要充分考慮對周邊地區相關方造成的危害,與當地政府、周邊相關方建立預警救援機制,並按規定搞好應急預案培訓和演練。

第七十三條 各單位制訂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上報給搶險救援的相關部門及其他相關方,並報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備案,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要立即按程序啟動應急預案。

第七十四條 應對重大突發事件要堅持「企業負責、區域聯動、屬地管理、分級落實」的原則,自覺接受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和檢查。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要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並按規定立即報告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和有關主管部門。處置突發事件要做到「反應迅捷、職責明確、指揮統一、救人優先」,把事故造成的危害減小到最低限度。

第十四章 事故管理

第七十五條 企業應加強事故管理工作。對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均應報告,並按照規定統計。

第七十六條 發生事故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態擴大,減少人員傷亡。

第七十七條 各類事故都必須及時逐級上報。發生重、特大事故,企業必須立即按照管理許可權,上報集團公司或股份公司,並按照規定報當地政府安全生產主管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銷毀有關證據。
企業應建立事故舉報制度,公開舉報電話、信箱或電子郵件地址,並及時受理和按規定處理。

第七十八條 發生事故後,應按照分管許可權成立事故調查組,及時認真的調查事故。事故調查處理應當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准確查清事故原因,重點查找設施設備、工藝技術、規章制度缺陷、安全管理漏洞等方面的原因,明確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意見和防範措施,並依據有關規定,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根據事故分類和分級,由企業及有關部門、人員向上一級單位或主管部門匯報事故情況,並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匯報。

第七十九條 按規定時間做好事故的結案工作,並建立健全事故管理檔案。

第十五章 考核與獎懲

第八十條 集團公司對企業實施安全生產目標管理,按年度下達安全生產考核指標。

第八十一條 集團公司對企業實施安全生產年度考核評比。對安全生產考核指標達到要求,且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經考核合格,獲安全生產達標企業稱號,發給證書;對安全生產考核指標達到先進要求,且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經考核優秀,經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審定,授予安全生產先進企業稱號,發給獎牌、證書和獎金。
安全生產考核管理辦法和獎勵標准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先進企業考核評比辦法》執行。

第八十二條 企業應制定所屬單位的安全生產年度考核指標,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單位、個人的評比標准和獎懲辦法。

第八十三條 員工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由企事業單位給予獎勵。獎勵建議由安全部門提出,經企事業單位領導批准執行。
(一)模範遵守安全生產法令、遵章守紀,認真貫徹執行本規定,在安全、文明生產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
(二)發現事故預兆,及時採取措施和向上級報告或阻止違章指揮行為,避免重大事故和重大經濟損失的;
(三)積極組織事故搶險,對減少人員傷亡有突出貢獻的;
(四)在安全科學技術、安全管理及學術研究,標准、規定的制定和修訂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或效果顯著的;
(五)提出合理化建議,進行安全技術革新,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

第八十四條 企業應制定違章處罰規定,對查出的違章行為進行處理。

第八十五條 安全生產獎勵的來源及使用
(一)企業對安全生產先進的獎勵,由企業在獎勵基金,或應付工資年度工資總額,或安保基金中支付;
(二)企業對所屬單位安全生產違章和事故處理等項扣款,可用於安全生產獎勵。對單位的扣款應從該單位的應付工資中列支。

第十六章 附 則
第八十六條 企業應根據本規定製定實施細則。

第八十七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執行。原《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規定》(中油質字[1999]194號)同時廢止。

第八十八條 本規定由集團公司質量安全環保部負責解釋。

『伍』 中國石油安全管理應急管理標准化及注意事項

石油安全管理應急管理是需要標准化的。
除此以外,日常中應當加強檢查。

『陸』 中石油的十五項制度是什麼,分別是哪些

中國石油十五項制度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HSE培訓管理規范》 、《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規范》、《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規范》、《工作循環分析管理規范》《啟動前安全檢查管理規范》《工藝和設備變更管理規范》
《作業許可管理規范》
《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范》
《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范》
《管線打開安全管理規范》
《腳手架作業安全管理規范》
《進入受限空間安全管理規范》
《臨時用電安全管理規范》
《挖掘作業安全管理規范》
《移動式起重機吊裝作業安全管理規范》

『柒』 維護中國石油安全的措施是什麼

加強兩國友好合作。 合理利用開採石油。採取管道運輸方式。

『捌』 我國石油安全戰略的主要內容

一、實施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貫徹「開發與節約並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把堅持以人為本與尊重自然規律相結合,努力為人類的長期生存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國對資源的使用情況不盡如人意,與能源燃燒相關的空氣污染使中國40%的國土受到酸雨的威脅,100多個城市雨水的PH值都非常低.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2020年中國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將分別超過4000萬噸和3500萬噸。因此,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力弱、能源利用率低的國家來說,大力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控制石油消費量增加的主要手段就是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單位GDP的石油消耗減少。要走資源節約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把節約用油作為國家石油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立節約型的石油消費模式。為此,必須積極加快技術進步,節油降耗;改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壓縮高耗油產業,淘汰高耗能設備,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加快制定優惠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和消費者使用其他清潔能源。

要高度重視完善石油安全管理體系。面對石油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有必要建立一個協調能源政策、主管能源的機構,也迫切需要出台一些協調一致的針對能源安全的法律法規,鼓勵節油,抑制無效、低效的石油消費。西方國家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日本制定了《關於促進石油替代能源開發和利用法》,嚴格限制高耗油項目,鼓勵採取節能措施,取得較好效果。中國應該學習和研究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力爭早日推出一部完善的、縝密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石油法》,以克服石油工業監管中存在的各種弊端,實現依法監管石油工業。

二、努力使用多種能源,有效開發替代能源

石油安全戰略不是孤立的,而是國家整體能源戰略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要從整個能源戰略的角度出發,統籌兼顧石油與其他能源的比例關系,優化能源結構,降低能源結構中的石油比例,大力發展天然氣和其他替代能源(如核能、風能、水能等),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逐步減少國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緩解石油供應緊張的局面。開發替代能源,不僅可以增強中國能源系統的抗風險能力,而且可以保證在未來的國際能源產業競爭中佔得一席之地。新的替代能源還可以滿足廣大農村地區人口的能源需求,減少森林過度開采和植被破壞。

目前,我國替代能源的開發發展還是薄弱環節。中國雖是水力資源大國,但目前的開發率僅為15%,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後於印度、巴西、越南等發展中國家,開發潛力巨大。核能是發達國家重要的替代能源,目前僅佔中國能源結構的1.2%,而日本、法國都超過了30%。因此,我國應積極發展核電能源,力爭到2020年使核電裝機達到4000萬千瓦,佔全部發電量的比例提高到4%。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等)資源基礎雄厚,但因成本高、規模小、缺乏激勵政策而發展滯後。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遠期可以替代石化燃料,近期還可以解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邊遠和農村地區的用能問題。未來20年,中國應使可再生能源初步形成規模,並為今後更大規模地替代石化燃料奠定基礎。中國還應大力推動海洋能、氫能、燃料電池、生物液體燃料等替代能源的開發。

三、盡快建立石油安全儲備戰略體系,增加安全系數

為減少石油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影響,增強抵抗可能出現的石油危機的應對能力,建立石油戰略儲備體系將是保障中國石油市場供應和穩定價格的一個重要手段。這已為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實踐所證實。

目前,世界上石油戰略儲備的方式有三種,即國家儲備、機構儲備和企業儲備。國家儲備就是由國家支付儲備預算,並對儲備油實行絕對控制;機構儲備是指儲備義務由公有或私有的某一機構或組織承擔,經營者向這一機構繳納一定比例的特殊權使用費,供其承擔儲備費用;企業儲備是指石油經營者負責履行儲備義務,或者經營者自己進行儲備,或者通過書面保證的形式委託給另一經營者進行使用權儲備。美國建立石油戰略儲備的資金在開始階段全部由國家財政承擔,自1995年起開始商業化運作,儲備設施向國內企業出租,同時也在國外尋求石油儲備合作。法國一半以上的石油儲備由「法國石油戰略儲備行業委員會」(CPSSP)通過特許經營承擔,其餘的儲備為石油經營者進行的所有權儲備或使用權儲備。韓國則採用與採油國共同儲備的制度,同時協議出租儲油設備,這種做法不僅使韓國國內的儲油設備盡可能得到利用,獲得租金,較好地解決儲備資金不足的問題,而且還使韓國政府在沒有任何財政負擔的情況下優先獲得石油供應。日本的石油戰略儲備分為政府的戰略儲備和民間的商業儲備。目前日本正在尋求靈活的儲油方式,即首先欲將建在沖繩的儲油基地供給願意合作的中國或東盟國家,隨後在經東盟同意的基礎上,選擇菲律賓的斯比克灣和泰國的某一合適地點,由日本提供技術和資金,合作新建儲備基地。

中國建立石油戰略儲備體系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在起步階段宜採用國家戰略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相結合的方式,發揮國家、相關部門和企業三方面作用,實施以國家為主、企業共同參與,以國內石油儲備為主、以國外石油儲備為輔的石油儲備戰略。國家石油戰略儲備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在戰爭、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發生時國家石油的不間斷供給,同時也能起到部分平抑國內油價異常波動的功能。而企業商業儲備則不僅可以保證國家石油儲備的平均庫存,還能在關鍵時刻起到穩定市場供應,穩定人心、緩和國內油價異常波動的作用,況且,企業商業儲備是在自籌資金的前提下進行的,因而能減輕國家在建立石油戰略儲備方面的巨額財政負擔。

基於對中國石油安全問題的關注和認識,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油」)已著手進行企業儲備的嘗試,利用天時、地利,大膽提出「黃金通道」和「金三角」的石油發展戰略。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中國航油瞄準阿聯酋國家石油公司,與其建立了戰略聯盟。2004年3月23日,中國航油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家石油公司(ENOC)及其子公司在新加坡簽署兩項《合作諒解備忘錄》。根據備忘錄,中國航油將收購ENOC的全資子公司——地平線儲油有限公司位於中東迪拜的儲油罐區20%的股權。同時,中國航油將與地平線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於2006年1月1日前在新加坡建成第一期50萬立方米的儲油罐區和兩個配套的深水碼頭。中國航油與ENOC合作,並與地平線公司聯合在新加坡投資建立超大型油庫區,將使公司涉足石油倉儲業務,逐步利用世界石油資源,協助穩定國內進口油源,而且在國外建立儲油設施還可以分散儲存風險、減少國家投資負擔。這是中資企業積極走出國門,掌握更多海外石油資源,建立企業儲備的一種新嘗試。

中國的石油安全儲備總量,須依據中國的實際國情和經濟承受能力,並借鑒各國成功經驗,以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方式來確定。資料顯示,美國實際儲備原油的能力已達7.5億桶,可滿足158天的消費。日本的石油儲備相當於160天的進口量。歐盟國家則建立了相當於90天進口量的石油戰略儲備。據此並根據我國的情況,中國至少需要建立60天石油消費量的石油戰略儲備體系。對此目標,可由小到大、分階段逐步實現。

石油儲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涉及面廣,投資巨大。根據測算,如按照一年2億噸的加工量計算,15天的起步儲備至少需要800萬噸的量,即使按每桶35美元到岸價格計算,也將耗費約230多億元人民幣,加上配套系統工程100億元人民幣,總共至少需要330多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因此,應以政府撥款為主,政府和民間多種渠道籌集,可借鑒日本、德國等國的方式,通過發行長期國債、財政撥款、建立儲備金和設計新稅種等方法加以解決。

四、充分利用國際石油市場,建立多元化海外石油供應體系

中國原油進口大部分來自中東和非洲。預計未來幾年從中東及非洲地區進口石油的比例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然而,中東和非洲地區正是目前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動盪的主要地區,武裝沖突連綿不斷,恐怖事件頻繁發生,如此等等,不能不對石油市場產生嚴重影響。目前,中國進口的原油大部分是通過海上運輸的,海運量占進口量的98%左右。我國必須尋找和形成多元的石油供應市場,把從周邊產油國進口能源提到一個更加重要的地位。美國蘭德公司在題為《中國尋求能源安全》的研究報告中的一個基本結論是:中國不能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目前應限制在1/3的范圍之內,同時要努力尋求從周邊國家進口石油。

應積極實行「走出去」戰略,利用我們的技術、資金到非洲、南美等國家去開發石油,賺取外匯,然後拿這些外匯去購買運輸風險比較小的產地的石油。目前,中國對海外石油資源的利用,除由政府指定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現貨及期貨交易外,也應在勘探、開采等領域與外方加強合作。

我國要加強對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的觀察和預見,廣泛收集信息,進行周密分析,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總體看,世界在一定時期內並不缺油,問題的關鍵在於供需平衡關系的確定。當前中國在國際石油定價方面幾乎沒有發言權,因而石油供應的不安全系數居高不下。為此,應適時建立自己的石油期貨市場,努力謀求國際油價的定價權,從目前的防禦型體系向主動出擊型體系轉變。一個價格不斷波動的國際石油市場不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我國應承擔起一個經濟大國對國際經濟的穩定發展所應肩負的責任

『玖』 求助液化石油氣的安全使用管理規定

【時效性】有效
【頒布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
【頒布日期】950118
【實施日期】950701
【失效日期】
【內容分類】綜合
【名稱】液化石油氣安全管理規定
【標准號】SY5985-94
【章名】全文

液化石油氣安全管理規定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液化石油氣貯灌廠(站)建設,液化石油氣汽車槽車、鋼瓶的灌裝、運輸、貯
存、使用及定期檢驗的基本安全管理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所有石油企(事)業單位及用戶。

2 引用標准
GBJ 16-87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 11174-89 液化石油氣
GB 8334-87 液化石油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
GB 50183-93 原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J 140-90 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SY 5984-94 油(氣)田容器、管道和裝卸設施接地裝置安全檢查規定
SY 5858-93 石油企業工業動火安全規程

3 貯灌廠(站)的建設及使用
3.1新建、改建、擴建液化石油氣貯灌廠(站)前,應辦理建站申請,申請資料包括:
a.建站設計規劃報告;
b.建站地址平面圖;
c.液化石油氣來源。
以上資料備齊經石油企業局級主管部門審查後,報當地城建、勞動、公安部門審批。
3.2貯灌廠(站)的設計應由省、部級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專業設計單位承擔,並嚴格按
GBJ 16和GB 50183進行設計。
3.3液化石油氣貯灌廠(站)工程竣工後,施工單位必須交付完整的竣工和設備資料,由局級建
設部門組織設計、安全、公安、消防、環保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運
行。
3.4液化石油氣貯灌廠(站)投產前應建立的各項管理制度:
a.設備的操作規程;
b.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c.交接班制;
d.安全防火制;
e.巡迴檢查制;
f.設備運行記錄;
g.設備的技術檢驗和維修制度;
h.安全管理制度。
3.5液化石油氣貯灌廠(站)應配齊熟悉液化石油氣灌裝技術的管理人員和經過專業培訓的操作
人員,做到持證上崗,並保持相對穩定。
3.6貯罐區、灌裝間應按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頒發的《油氣田生產設施選用與安裝可燃氣體報
警器暫行規定》安裝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
3.7貯罐廠(站)壓力容器投用前必須辦理壓力容器注冊登記手續。
3.8貯灌上的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等安全附件應符合國家勞動部以勞鍋字[1990]8號文發布的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要求。
3.9加強對各類閥門的日常檢查和維修工作,保證閥門嚴密。
3.10殘液必須密閉回收,嚴禁任意排放,罐區排水口處應設置水封井。
3.11液化石油氣貯罐應按設計要求設置噴淋降溫或其他降溫隔熱設施,並加強定期檢查和維修
,隨時保持完好的工作狀態。
3.12液化石油氣貯灌廠(站)的事故緊急放空管線直接與火炬相連通,火炬應設置可靠的點火
設施。
3.13除液化石油氣汽車槽車(以下簡稱槽車)和專用運瓶車外,其他機動車輛一律不準進入貯
存灌裝區。進入貯存灌裝區的機動車,排氣管出口必須裝有消火裝置,車速不得超過5km/h。
3.14設在地面上的貯罐、設備和管道應按SY 5984的規定,採取可靠的防雷、防靜電接地措施,
其防雷接地電阻不大於10歐。防感應雷接地電阻不大於30歐,防靜電接地電阻小於100歐。
3.15操作和維修應採用防爆工具,動火作業按SY 5858規定。
3.16貯灌廠(站)內消防水源應可靠,能確保事故狀態斷電時具有一定壓力的消防水量的充分
供應,消防系統應能隨時投入正常使用,消防通道暢通無阻,總控制水閥應設置在罐區以外的
安全地區。
3.17貯灌廠(站)及瓶庫消防器材配置應符合GBJ 140規定,各種消防用品和器材專人負責,每
季檢查一次。
3.18貯灌廠(站)內人員,應懂得液化石油氣的特性和消防知識,熟練掌握消防器材的特性和
緊急事故狀態的處置方法。
3.19貯灌廠(站)應設專職門衛,設立醒目的「嚴禁煙火」警示標志,站內工作人員應穿防靜
電工作服,嚴禁攜帶火種和穿釘子鞋出入貯灌廠(站)。

4 液化石油氣的灌裝
4.1貯罐
貯罐在首次投入使用前,要求罐內含氧量小於3%。首次灌裝液化石油氣時,應先開啟氣相閥
門待兩罐壓力平衡後,緩慢進行灌裝。
4.2鋼瓶
4.2.1灌裝前的檢查
液化石油氣鋼瓶(以下簡稱鋼瓶),灌裝單位在灌裝前必須設專人對鋼瓶逐只進行檢查,並
填好檢查記錄,當發現下列情況之一時,不得進行灌裝:
a.首次灌裝的鋼瓶,事先未經抽真空的;
b.未經省級勞動部門批準的生產廠家生產的鋼瓶;
c.鋼印標記、顏色標記不符合規定及無法判定瓶內氣體的;
d.附件不全、損壞或不符合規定的;
e.鋼瓶內無剩餘壓力的;
f.超過檢驗期限的;
g.外觀檢查中發現有明顯損傷或有懷疑而需進一步進行檢查的;
h.沒有帶橡膠圈的;
I.發現有火燒痕跡的。
4.2.2 灌裝
4.2.2.1 YSP-10型和YSP-15型鋼瓶灌裝誤差為0~ 0.5kg;YSP型鋼瓶灌裝誤差為0~1.0kg。應實
行嚴格的鋼瓶復檢制度,嚴禁過量灌裝。
4.2.2.2稱重衡器應保持准確,稱重衡器的最大稱量值,應為常用稱量的1.5~3.0倍,稱重衡器的
校驗期限不得超過三個月,每天灌裝前要對稱重衡器進行一次校準,稱得衡器宜設有超裝警報
和自動切斷氣源裝置。
4.2.2.3嚴禁用槽車直接向鋼瓶灌裝。
4.2.2.4對灌裝後的鋼瓶應逐只檢查,發現有泄漏或其他異常現象應妥善處理。
4.2.2.5灌裝接頭應保證可靠的嚴密性。
4.3槽車
4.3.1灌裝檢查
槽車的灌裝單位必須有專人在灌裝前對槽車進行檢查,並做好檢查記錄,屬下列情況之一的
,嚴禁灌裝:
a.槽車超過有效檢驗期的;
b.槽車的漆色、銘牌和標志不符合規定,或與所裝介質不符,或脫落不易識別的;
c.滅火裝置及安全附件不全、損壞、失靈或不符合規定的;
d.未判明裝過何種介質或罐內沒有餘壓的;
e.罐體外觀檢查有缺陷,不能保證安全使用或附件有泄漏的;
f.槽車無使用證,駕駛員或押運員無有效證件的;
g.槽車罐體號碼與車輛號碼不符的;
h.罐體與車輛之間的固定裝置不牢靠或已損壞的。
4.3.2裝卸作業
4.3.2.1槽車應停靠在指定位置,手閘制動,並熄滅發動機。
4.3.2.2作業現場嚴禁煙火,且不得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4.3.2.3作業前應接好接地線,管道和管接頭連接必須牢靠。
4.3.2.4裝卸作業時,操作人員和槽車押運員均不得離開現場,不得隨意起動車輛。
4.3.2.5新槽車或檢修後首次灌裝的槽車,灌裝前應做抽真空或進行氮氣置換處理,嚴禁直接灌
裝。處理後罐內真空度應不小於0.0866MPa,或氣體含氧量不大於3%。
4.3.2.6槽車的灌裝量不應超過設計所允許的最大灌裝量,嚴禁超裝。灌裝完畢,應復檢重量或
液位,如有超裝,應立即處理。
4.3.2.7槽車灌裝應認真填寫灌裝記錄,其內容包括:槽車使用單位、車型、車號、灌裝日期、
實際灌裝量及灌裝者、復檢者和押運員的簽名等。
4.3.2.8槽車到廠(站)後,應及時往貯罐卸液,固定式槽車不得兼作貯罐用。
4.3.2.9禁止採用蒸氣直接注入槽車罐體升壓,或直接加熱槽車罐體卸液。
4.3.2.10槽車卸液後,罐內應留有0.05 MPa以上的剩餘壓力。
4.3.2.11凡有以下情況之一時,槽車應立即停止裝卸作業,並作妥善處理:
a.雷擊天氣;
b.附近發生火災;
c.檢測出液化氣體泄漏;
d.液壓異常;
e.其他不安全因素。

5 液化石油氣貯罐、槽車和鋼瓶的定期檢驗
5.1貯罐的定期檢驗
液化石油氣貯罐的定期檢驗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國家勞動部以勞鍋字[1990]3
號文發布的《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的要求執行。
5.2槽車的定期檢驗
5.2.1槽車的定期檢驗分為年度檢驗和全面檢驗兩種,年度檢驗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檢驗每5年進
行一次,但新槽車在投入使用後的第二年必須進行首次全面檢驗;年度檢驗時如發現嚴重缺陷
,應提前進行全面檢驗。
5.2.2槽車的年度檢驗由企業檢驗所進行,槽車的全面檢驗由具有相應資格的檢驗單位承擔。
5.3鋼瓶的定期檢驗
5.3.1承擔鋼瓶定期檢驗的單位,應取得檢驗資格證書。從事鋼瓶檢驗工作的人員,應取得氣瓶
檢驗員資格證書。
5.3.2鋼瓶使用未超過20年,每5年檢驗一次;超過20年的,每2年檢驗一次。
5.3.3新購鋼瓶應進行抽檢,經編號、建卡後方准投入使用。
5.3.4鋼瓶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有嚴重腐蝕、損傷或對其安全可靠性有懷疑時,應及時進行檢驗。
5.3.5庫存和停用時間超過一個檢驗周期的鋼瓶,啟用前應進行檢驗。
5.3.6鋼瓶定期檢驗,應符合GB 8334的要求,經檢驗合格的鋼瓶,檢驗單位應出具《鋼瓶檢驗
合格證》。
5.3.7經檢驗報廢的鋼瓶,檢驗單位要及時進行破壞性處理,並填寫《鋼瓶判廢通知書》,通知
鋼瓶使用單位,同時上報局級安全部門。

6 鋼瓶的貯存與管理
6.1鋼瓶庫建築應符合GBJ 16和GB 50183的規定。
6.2空瓶與實瓶應分開放置,並有明顯標志,庫內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6.3液化石油氣鋼瓶庫總貯量不宜超過10m3。
6.4鋼瓶庫內地面應為不發生火花的地面,且能導除靜電。
6.5鋼瓶庫必須裝設可燃氣體濃度泄漏報警器,所有電氣設備一律採用防爆型,電器開關的熔斷
器應裝在室外。
6.6鋼瓶擺放時,實瓶單層,空瓶不得超過兩層,實瓶擺放不宜超過6排,並留有不小於800mm
的通道。
6.7局廠兩級安全部門要加強對鋼瓶的運輸、貯存和使用的安全管理,明確專人負責鋼瓶的安全
監督檢查和有關人員培訓工作。
6.8所購鋼瓶應是國家定點廠產品,購新鋼瓶時應徵得局級安全部門同意。使用單位應建立健全
鋼瓶的各項資料台帳,並負責安排定期檢驗。
6.9鋼瓶貯存站和用戶應遵守下列規定:
a.不得用火源試漏,如發現漏氣,應及時通知供氣單位(或直接送到供氣單位)檢查處理;
b. 嚴禁私自修理角閥和調壓閥;
c.嚴禁私自倒出瓶內液化石油氣和處理殘液;
d.鋼瓶應放在陰涼處,夏季防止爆曬;
e.嚴禁敲擊、碰撞及在地面上拖拉;
f.嚴禁用火、蒸汽、熱水和其他熱源對鋼瓶加熱;
g.鋼瓶與灶具、燃氣取暖爐等用氣設備的距離不小於1m;
h.禁止將鋼瓶倒置使用,嚴禁鋼瓶互相導氣;
I.鋼瓶應保持清潔完好,所有附件保持完整。
6.10運輸鋼瓶的車輛應固定,駕駛員和押運員應保持相對穩定。安全部門對司機和押運員要定
期進行安全教育。
6.11運輸車輛應有明顯的「危險品」標志。
6.12車裝YSP型和YSP型鋼瓶應正置豎放,且不應超過兩層,層間應有非金屬隔板。YSP型鋼瓶
只准單層碼放,鋼瓶露出車箱高度部分不應大於瓶高的1/3。
6.13運輸鋼瓶車輛嚴禁與其他物品混裝,車內嚴禁吸煙。
6.14鋼瓶要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
6.15所有客運車輛,一律不準捎帶鋼瓶。

7 槽車運輸
7.1槽車運輸應有明顯的「危險品」標志,按指定路線行駛。運輸途中,不準其他人員搭乘,不
准隨車拖運其他貨物。
7.2槽車停放應有專用車庫,駕駛員不得以任何借口駕駛槽車辦其他事情。
7.3槽車及運瓶車的每側至少應有一隻5kg以上的乾粉滅火器或4kg以上的1211滅火器。
7.4槽車駕駛員和押運員應固定,並熟悉本規定和下述安全技術知識:
a.液化石油氣體的物理、化學特性;
b.城市和公路運輸安全知識;
c.槽車的技術性能、裝卸作業安全操作規程、防火滅火知識、發生事故的處理辦法,能熟練
使用車上的滅火器材和緊急切斷裝置。
7.5槽車應按規定的位置單獨停放,充液的槽車不得進入車庫。
7.6槽車途中停放時,駕駛員和押運員不得同時遠離車輛,不得停靠在機關、學校、廠礦、橋梁
、倉庫及人員稠密的地方,停車位置應通風良好,10m以內不應有建築物,途中停車檢修時,
要使用防爆工具,嚴禁明火作業。
7.7槽車不得攜帶其他易燃、易爆危險物品,車上嚴禁吸煙。行駛途中應注意觀察貯罐的壓力和
溫度,當液溫達到40度時,應採取遮陽降溫措施,夏季白天氣溫較高時,可改在夜間運輸。
7.8槽車在惡劣路面上行駛時,應減速前進,減輕震動和沖擊,槽車運輸途中,如發現各種異常
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妥善處理。

『拾』 中國政府應該採取哪些力所能及的措施,保證自身的石油安全

1石油安全概念的基本內涵
由於各國情況不同,石油安全概念的內涵不完全相同。對石油進口國來說,指的是能夠長期穩定地以合適的價格取得石油供應,從數量和價格上滿足本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需要。
1)石油資源的安全狀況。一個國家有無油氣資源分布及其蘊藏量的多寡,對其石油安全程度具有重大影響。目前,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80%以上分布在中東和美洲。

2)石油供應的安全狀況。油氣生產供應能力、供應數量及其滿足國內需求的程度,是衡量石油安全程度的一條重要指標。從生產方面看,涉及到國內油氣的生產能力、實際產量和機動生產能力,石油進口的接轉能力,煉油加工能力和油品供銷能力,在石油供應中斷或嚴重短缺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能力等。從消費方面看,涉及到石油消費規模及其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石油利用效率的標准或規范、石油替代產品的開發生產,節約使用油氣的政策法規,節約型社會的建設等。
3)石油市場的安全狀況。涉及到政府對石油行業的監管機制,石油的資源政策與開發政策,石油市場的基本結構與競爭格局,石油市場對世界石油供需變化的應對能力等。
4)石油儲運的安全狀況。石油和天然氣是易燃易爆物質,石油運輸通道以及石油儲存設施的安全程度,將直接關系石油供應的安全。對進口石油而言,還和進口資源的來源地和運輸通道的安全情況有關。
5)石油價格的安全狀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石油及石油產品的價格是否在國家經濟和社會可承受的范圍之內,不會危及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二是石油價格的形成上,中國作為石油消費大國應有相應的影響力,以維護國家的利益。由於國內已實行原油定價與國際接軌等改革,國際石油價格的大幅波動及其石油價格形成過程也成為關系石油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
2影響中國石油安全的國內環境
影響我國石油安全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1)隨著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已經從資本約束轉變為資源約束。而相比於我國13億人口,石油資源相對不足,對石油的長期穩定和安全供應構成威脅。
2)以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為標志,加之城市化率不斷提高,我國石油消費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加上我國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使國家和社會對石油風險的承受力相對降低。創造相等的GDP,美國消耗的能源約為日本的2倍,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約為日本的8—18倍。
3)我國石油利用效率較低、浪費嚴重,而目前節約用油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之成品油價格倒掛,客觀上加重了石油供應的負擔。
4)同世界其他石油消費國相比,我國降低石油消費、提高石油安全性的保障體系還不健全,相應法律法規還不完善。
3影響中國石油安全的國際因素
中國利用國際油氣資源也面臨一些重大挑戰,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際石油地緣政治格局發生了較大變化,我國石油安全的國際環境更加錯綜復雜。我國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內的進口石油主要來自中東和非洲,而這兩個地區也正是地緣政治較量激烈區域,使石油進口的安全風險增大。
2)礦產資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導致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對石油資源的控製程度越來越高。經過上世紀90年代以後的結構調整和國際性重組,美歐形成了「三超」(埃克森美孚、BP、殼牌)和「三強」(雪佛龍、道達爾、康菲)等6大跨國石油公司,它們的規模和影響不斷擴大,對資源、技術、市場和資金投向的控制能力進一步增強,使國際石油資源的壟斷競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目前實力差距較大的情況下,中國的石油企業在海外尋找油氣資源將面臨相當大的風險。
3)我國進口原油來源地過分集中於中東、運輸通道過分依賴馬六甲海峽,對石油供應安全不利。中國從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其海路運輸必須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從非洲進口的石油其運輸也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也就是說,馬六甲海峽是我國近80%進口原油的必經之地。諸如中東及周邊的政治軍事沖突、世界恐怖主義的猖獗、呈上升趨勢的海盜騷擾事件,以及某超級大國對這一海峽的軍事控制等等,都對我國進口原油的海上運輸安全構成風險。在採取各種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維護海上通道安全的同時,開辟新的運輸通道,應是防止發生進口石油海上運輸中斷的又一應急措施。

4關於石油價格的安全問題
石油是否安全主要體現在供應數量和供應價格兩個方面。在當前世界石油基本態勢是供需大致平衡的情況下,價格風險可能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更大一些。近年來,國際油價持續攀升,屢創新高,已引起全球性的通脹壓力。
我國原油價格在幾年前就已經與國際石油市場接軌,基本是隨著國際油價的漲落而調整,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波動對國內經濟的影響隨著我國石油消費量和原油進口量的增加而擴大。
5 由一些新聞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對進口石油依存度達60%的情況下,中國政府致力於通過多種方法,確保石油安全。
在具體運作上 ,發展國內石油生產 ,分散進口渠道 ,進口與「走出去」並舉 ,通過運輸多樣化及石油管網構架 ,降低原油進口來源過於單一的風險。同時根據中國的國情 ,分時機、分階段地進行適量儲備 ,建立國家石油儲備體系 ,以穩定供求關系 ,平抑油價 ,應對突發事件 ,保障國民經濟的安全運行。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 發布:2024-05-03 21:08:14 瀏覽:170
借條找人家代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05-03 19:39:46 瀏覽:547
法律援助咨詢中心慈溪 發布:2024-05-03 18:14:56 瀏覽:610
厚大黃韋博行政法講義 發布:2024-05-03 17:24:45 瀏覽:832
作文道德與義務 發布:2024-05-03 16:16:03 瀏覽:946
訴訟法各大學排名 發布:2024-05-03 15:24:27 瀏覽:985
公司經理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3 15:03:24 瀏覽:507
道德經推導 發布:2024-05-03 14:05:12 瀏覽:677
道德層面 發布:2024-05-03 13:49:19 瀏覽:226
對於中標通知書的法律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4-05-03 11:49:42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