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供熱管理條例
① 黑龍江省供熱管理條例全文
這個條則共有六十三條,條則內容如下: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供用熱管理,保障安全穩定供熱,規范供熱採暖行為,改善民生,節約能源,維護熱用戶、供熱單位和熱源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城市規劃區及其他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區內從事供熱規劃、建設、經營、管理的單位、個人和熱用戶,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供熱(以下簡稱供熱),是指在城市規劃區及其他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區內由熱源產生的蒸汽、熱水通過管網為熱用戶提供生產和生活用熱的行為。
本條例所稱熱源單位,是指為供熱單位提供熱能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供熱單位,是指取得供熱許可證,利用熱源單位提供或者自行生產的熱能從事供熱經營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熱用戶(以下簡稱用戶),是指消費供熱單位熱能的單位和個人。
第四條 冬季採暖是本省城鎮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熱事業是直接關系公眾利益的基礎性公用事業。本條例所稱的熱是具有不可選擇性的公用服務性特殊商品。
供熱實行政府主導,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個人投資、參與經營。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發展熱電聯產和區域鍋爐等集中供熱方式,制定取消分散鍋爐供熱的計劃,並按照城市供熱專項規劃逐年提高集中供熱比例。
第五條 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省供熱管理工作,並組織實施本條例。
市(地,下同)、縣(市、區,下同)供熱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供熱管理工作。
省農墾總局、省森林工業總局負責墾區和重點國有林區的供熱管理工作,業務上接受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財政、價格監督、質量技術監督、電力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供熱管理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建築節能技術和設計規范,推廣科學先進、節能環保的供用熱方式和技術。加強對供熱事業的管理和監督,提高供熱科學管理水平,保證供熱質量。
第二章 供熱規劃與建設
第七條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供熱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編制供熱專項規劃。供熱專項規劃經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評審後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由市、縣供熱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編制供熱專項規劃應當遵循統籌安排、合理布局、遠近結合、分期實施的原則,重點發展集中供熱。
供熱專項規劃應當包括逐步取消分散鍋爐供熱的計劃和最終取消分散鍋爐供熱的年限。
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供熱專項規劃。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本條例第七條第一款規定辦理批准手續。
第九條 供熱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供熱專項規劃,統籌安排熱源建設和管網布局。
建設單位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應當向供熱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供熱主管部門根據供熱專項規劃確定供熱方案,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供熱方案進行建設。工程竣工後,應當組織供熱單位參加專項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熱源建設單位在項目列入年度建設投資計劃前,應當取得相應供熱主管部門核發的技術論證報告書。50萬平方米以上(含50萬平方米)熱源項目由省建設主管部門核發; 50萬平方米以下熱源項目由市、縣供熱主管部門核發。
市(地)供熱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區供熱主管部門受理用熱申請,確定供熱方案。
第十條 新建建築應當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對既有建築供熱系統,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建築節能改造時,同步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
供熱單位負責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的選型、購置和安裝,其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建設單位或者其他單位均不得自行采購、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建設主管部門對建設單位或者其他單位自行采購、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的,不得批准投入使用。
供熱計量裝置須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後方可安裝使用。供熱計量裝置在保修期內,由生產企業負責維修更換;保修期外,由供熱單位負責維修更換。
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的選用、安裝、使用和維護的具體辦法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② 黑龍江省城市供熱規定不低於18度包含18度嗎
不低於18度包抄含18度。
跟《黑龍江省襲城市供熱條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
在供熱期內,供熱單位應當保證居民卧室、起居室(廳)溫度全天不低於18℃,其他部位應當符合設計規范標准要求。各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高於18℃的溫度標准。
居民用戶室內溫度低於本條例規定最低溫度或者合同約定溫度的,用戶可以告知供熱單位。供熱單位自被告知之時起10小時內進行現場測溫。雙方對未達標溫度沒有異議的,對測溫時間和結果應當共同簽字確認,供熱單位應當在24小時內採取改進措施。
自告知時起48小時仍未達到溫度標準的,供熱單位應當自收到告知之日起折算日標准熱費退還用戶。
(2)黑龍江供熱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供熱單位因為溫度不達標且不予理賠的,可以採取抵扣保證金的方式。
因供熱單位責任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由供熱主管部門在供熱質量保證金中抵扣,直接向用戶支付:
(一)停熱超過48小時,對用戶不予退賠的;
(二)溫度不達標,對用戶不予退賠的;
(三)棄燒、棄管的;
(四)擅自轉讓、出租供熱經營項目的;
(五)擅自對供熱區域推遲供熱、提前停熱、中途停熱的;
(六)擅自移交、接管供熱設施、供熱區域的。
③ 黑龍江省供熱管理條例對曾加供熱面積是如何處罰得
處罰如下: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改正、補救措施;逾期未改正、內補救的,拆除違容法建築物、構築物,對個人處以2百元以上1千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害的,承擔賠償責任。
④ 為什麼不發表黑龍江省供熱管理條例全文
新《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
2011年8月12日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供用熱管理,保障安全穩定供熱,規范供熱採暖行為,改善民生,節約能源,維護熱用戶、供熱單位和熱源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城市規劃區及其他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區內從事供熱規劃、建設、經營、管理的單位、個人和熱用戶,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供熱(以下簡稱供熱),是指在城市規劃區及其他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區內由熱源產生的蒸汽、熱水通過管網為熱用戶提供生產和生活用熱的行為。
本條例所稱熱源單位,是指為供熱單位提供熱能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供熱單位,是指取得供熱許可證,利用熱源單位提供或者自行生產的熱能從事供熱經營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熱用戶(以下簡稱用戶),是指消費供熱單位熱能的單位和個人。
第四條 冬季採暖是本省城鎮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熱事業是直接關系公眾利益的基礎性公用事業。本條例所稱的熱是具有不可選擇性的公用服務性特殊商品。
供熱實行政府主導,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個人投資、參與經營。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發展熱電聯產和區域鍋爐等集中供熱方式,制定取消分散鍋爐供熱的計劃,並按照城市供熱專項規劃逐年提高集中供熱比例。
第五條 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省供熱管理工作,並組織實施本條例。
市(地,下同)、縣(市、區,下同)供熱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供熱管理工作。
省農墾總局、省森林工業總局負責墾區和重點國有林區的供熱管理工作,業務上接受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財政、價格監督、質量技術監督、電力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供熱管理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建築節能技術和設計規范,推廣科學先進、節能環保的供用熱方式和技術。加強對供熱事業的管理和監督,提高供熱科學管理水平,保證供熱質量。
第二章 供熱規劃與建設
第七條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供熱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編制供熱專項規劃。供熱專項規劃經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評審後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由市、縣供熱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編制供熱專項規劃應當遵循統籌安排、合理布局、遠近結合、分期實施的原則,重點發展集中供熱。
供熱專項規劃應當包括逐步取消分散鍋爐供熱的計劃和最終取消分散鍋爐供熱的年限。
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供熱專項規劃。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本條例第七條第一款規定辦理批准手續。
第九條 供熱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供熱專項規劃,統籌安排熱源建設和管網布局。
建設單位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應當向供熱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供熱主管部門根據供熱專項規劃確定供熱方案,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供熱方案進行建設。工程竣工後,應當組織供熱單位參加專項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熱源建設單位在項目列入年度建設投資計劃前,應當取得相應供熱主管部門核發的技術論證報告書。50萬平方米以上(含50萬平方米)熱源項目由省建設主管部門核發; 50萬平方米以下熱源項目由市、縣供熱主管部門核發。
市(地)供熱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區供熱主管部門受理用熱申請,確定供熱方案。
第十條 新建建築應當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對既有建築供熱系統,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建築節能改造時,同步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
供熱單位負責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的選型、購置和安裝,其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建設單位或者其他單位均不得自行采購、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建設主管部門對建設單位或者其他單位自行采購、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的,不得批准投入使用。
供熱計量裝置須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後方可安裝使用。供熱計量裝置在保修期內,由生產企業負責維修更換;保修期外,由供熱單位負責維修更換。
供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的選用、安裝、使用和維護的具體辦法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一條 新建、擴建、改建供熱工程,應當符合供熱專項規劃,並經當地供熱主管部門同意。
供熱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單位承擔,並執行國家和省有關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
第十二條 在已建成和規劃建設的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管網的范圍內,不得批准新建、擴建自備熱電廠和永久性鍋爐。
熱電聯產供熱范圍以外的新建房屋和舊城改造,應當實行區域鍋爐供熱;在區域鍋爐供熱管網敷設范圍內,供熱單位有能力提供熱源的,不得批准新建分散鍋爐供熱工程。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對本條第一款和第二款規定范圍內已有的分散鍋爐,制定計劃拆除或者改造後並入集中供熱管網。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遷移、改建、變賣熱源設施。確需拆除、遷移、改建、變賣熱源設施的,應當提前向當地供熱主管部門報告,並提供替代熱源設施,保障用戶的用熱權益。
第十三條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增加對城市老舊供熱管網改造的資金投入,並使城市老舊供熱管網改造與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管網規劃建設相協調。具體投入標准與方式由當地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四條 新建、擴建、改建建築新增供熱面積的,建設單位應當交納供熱基礎設施配套費。
第十五條 原有分散鍋爐改造後並入集中供熱管網的,不得向居民用戶收取供熱基礎設施配套費;部隊、學校、大型企業廠區等採用區域鍋爐供熱的單位申請並入集中供熱管網的,供熱基礎設施配套費可以適當減免。具體辦法由市、縣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六條 供熱基礎設施配套費的標准,由市、縣價格監督部門、財政部門會同供熱主管部門提出,報省價格監督部門、省財政部門批准。
供熱基礎設施配套費屬於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專項組成部分,應當由當地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並專項用於供熱工程建設。
第三章 供熱市場准入與退出
第十七條 供熱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供熱單位未取得供熱主管部門核發的《供熱許可證》,不得經營供熱。
《供熱許可證》有效期為三年。
第十八條 《供熱許可證》實行分級審查、分級發放。供熱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或者50萬平方米以上的,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查和發放;供熱面積不足50萬平方米的,由市、縣供熱主管部門負責審查和發放。
《供熱許可證》分級審查和發放的具體辦法,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取得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放的《供熱許可證》的供熱單位,應當到市、縣供熱主管部門登記。市、縣供熱主管部門應當將本地供熱單位的相關信息定期報送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供熱許可證》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制。
第十九條 申請《供熱許可證》的基本條件:
(一)具備法人資格;
(二)具備建設單位或者產權單位提供的熱源及供熱設施、設備的建設審批手續和委託管理手續;
(三)具有相應從業資格的供熱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
(四)具有與其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資金;
(五)沒有擅自停熱或者棄管記錄;
(六)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條 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供熱單位,應當以自有規模條件獨立申請《供熱許可證》。
新成立或者變更法定代表人的供熱單位申領《供熱許可證》,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股東不得為已記入棄管記錄的供熱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股東。
⑤ 黑龍江省供熱管理條例關於停熱怎麼收取費用
第三十五條 實行分戶供熱的用戶申請停止供熱的,應當在本供熱期開始30日前向供熱單位內提出申請,供熱容單位應於接到申請後10日內形成書面答復意見。對不同意停止供熱的,應當說明理由。
停止用熱的用戶,應當向供熱單位交納供熱設施運行基礎費。供熱設施運行基礎費的收取標准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申請停止用熱:
(一)非分戶供熱用戶;
(二)新建建築在供熱設施保修期內;
(三)其他可能危害相鄰用戶用熱安全和室內公共設施安全運行的。
停熱補貼費有參照以往按全額熱費20%收取的,也有按30%、40%收取的。
⑥ 黑龍江的供熱是怎樣規定的
省財政廳關於進一步明確「黑龍江省包燒費結算票據」適用范圍的通知
黑財費[2007]3號
各行署、市、縣財政局,省直各單位:
「黑龍江省包燒費結算票據」自2000年啟用以來,較好地解決了原來包燒費收取時使用票據混亂、界定不清的問題。但隨著近年來全省大部分市縣自供熱單位熱力渠道並入集中供熱,由熱力、供暖公司提供供暖服務,供熱的商品屬性越來越明顯。目前,全省各市縣供暖單位分為經營性供熱單位和非經營性供熱單位兩種,使用的票據為稅務發票和「黑龍江省包燒費結算票據」。為進一步規范「黑龍江省包燒費結算票據」的使用和管理,區分供熱單位性質,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財政部門印製的「黑龍江省包燒費結算票據」適用於供熱行為屬非經營性質的供熱部門和單位使用,專門用於供熱部門和單位與用熱用戶之間的包燒費結算業務。
二、供熱行為屬經營性的供熱部門和單位,應按照國家或省稅務部門的有關規定,使用稅務發票,不再使用「黑龍江省包燒費結算票據」。
三、各級財政部門接到本通知後,要立即清理並重新確定使用「黑龍江省包燒費結算票據」的部門和單位,調整「黑龍江省包燒費結算票據」領購計劃。
四、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對「黑龍江省包燒費結算票據」的管理,搞好與稅務部門的工作銜接,提高服務意識,確保供熱單位使用票據需要。
二○○七年八月十日
⑦ 黑龍江省供熱管理條例
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
(2011年8月12日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6次會議通過;根據2015年4月17日黑龍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關於廢止和修改<黑龍江省文化市場管理條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供用熱管理,保障安全穩定供熱,規范供熱採暖行為,改善民生,節約能源,維護熱用戶、供熱單位和熱源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城市規劃區及其他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區內從事供熱規劃、建設、經營、管理的單位、個人和熱用戶,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供熱(以下簡稱供熱),是指在城市規劃區及其他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區內由熱源產生的蒸汽、熱水通過管網為熱用戶提供生產和生活用熱的行為。
本條例所稱熱源單位,是指為供熱單位提供熱能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供熱單位,是指取得供熱許可證,利用熱源單位提供或者自行生產的熱能從事供熱經營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熱用戶(以下簡稱用戶),是指消費供熱單位熱能的單位和個人。
第四條 冬季採暖是本省城鎮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熱事業是直接關系公眾利益的基礎性公用事業。本條例所稱的熱是具有不可選擇性的公用服務性特殊商品。
供熱實行政府主導,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個人投資、參與經營。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發展熱電聯產和區域鍋爐等集中供熱方式,制定取消分散鍋爐供熱的計劃,並按照城市供熱專項規劃逐年提高集中供熱比例。
第五條 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省供熱管理工作,並組織實施本條例。
市(地,下同)、縣(市、區,下同)供熱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供熱管理工作。
省農墾總局、省森林工業總局負責墾區和重點國有林區的供熱管理工作,業務上接受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財政、價格監督、質量技術監督、電力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供熱管理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建築節能技術和設計規范,推廣科學先進、節能環保的供用熱方式和技術。加強對供熱事業的管理和監督,提高供熱科學管理水平,保證供熱質量。
⑧ 求最新的,正在執行的[黑龍江省供熱(供暖)管理條例]
你好,
這里有一個,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僅供參考。
⑨ 黑龍江省供熱管理條例關於入戶溫度的規定
每天鍋爐供熱運行時間不得少於16小時,可以根據氣象情況要求供熱單位提前內供熱容或者延長供熱時間,並給予供熱單位適當補償,在供熱期內,供熱單位應當保證居民卧室、起居室(廳)溫度全天不低於18℃,其他部位應當符合設計規范標准要求。各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高於18℃的溫度標准。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