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標實施條例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釋義
該題描述不清楚(未說明是公開招標還是邀請招標,還有是資格預審還是後專審)。甲錯屬毋庸置疑了。關於乙錯我的理解是:否決投標應當有評標委員會作出,關鍵在於不是必須被否決,而是應當被否決(有些地方法規要求國有資金投資項目資格審查需全體評標委員集體討論);評標委員會也許會考慮到該項目一個是屬於國有資金投資項目,一個是技術復雜只有少數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從而並未否決。我們從程序上考慮下,如果評委否決了該投標文件(資格預審的情況下),因不滿足3家則需要重新招標,然而重新招標通過資格審查的投標人還是不能滿足3家。
Ⅱ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三十二條第三款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三十二條,招標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
招標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以不合理條件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
(一)就同一招標項目向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提供有差別的項目信息;
(二)設定的資格、技術、商務條件與招標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或者與合同履行無關;
(三)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以特定行政區域或者特定行業的業績、獎項作為加分條件或者中標條件;
(四)對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採取不同的資格審查或者評標標准;
(五)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專利、商標、品牌、原產地或者供應商;
(六)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非法限定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的所有制形式或者組織形式;
(七)以其他不合理條件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
(2)招投標實施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是關於禁止排斥和限制投標人的規定。
允許潛在投標人公平地參與投標競爭,是招標制度發揮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前提和保障。受地方、部門利益影響,甚至招標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實踐中存在著以各種方式排斥、限制潛在投標人的現象;
阻礙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招投標大市場的形成。針對這一情況,本條對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的行為做了細化規定,為行政監督部門依法查處提供了明確的依據。
以其他不合理條件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實踐中可能出現的情形有:資格預審公告或者招標公告中獲取資格預審文件或者招標文件的要求不合理的;
以各種借口阻撓潛在投標人取得資格預審文件或者招標文件的;資格預審文件和招標文件的發售期限、投標截止時間和招標文件澄清或者修改的通知時間不符合規定的;要求投標人遞交超過規定比例的投標保證金等。
向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有差別地提供招標項目信息;設定的資格、技術、商務條件與招標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或者與合同履行無關;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以特定行政區域或者特定行業的業績、獎項作為評標加分條件或者中標條件;
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專利、商標、品牌、原產地或者供應商;對不同的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採取不同的資格審查或者評標標准。
Ⅲ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與招標投標法是什麼關系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與招標投標法沒有關系。
招標投標實施條例是國務院起草制定的,而招標投標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起草制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是為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經濟效益,保證項目質量制定的法律。
(3)招投標實施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1年11月30日國務院第183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分總則,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和中標,投訴與處理,法律責任,附則7章85條。
根據2017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76號《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2018年3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98號令《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根據2019年3月2日 《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而招標投標法,在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根據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決定》修正。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解讀
該《條例》分總則,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和中標,投訴與處理,法律責任,附則7章85條。內
第一容條 為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以下簡稱招標投標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招標投標法第三條所稱工程建設項目,是指工程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貨物、服務。
前款所稱工程,是指建設工程,包括建築物和構築物的新建、改建、擴建及其相關的裝修、拆除、修繕等;所稱與工程建設有關的貨物,是指構成工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且為實現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設備、材料等;所稱與工程建設有關的服務,是指為完成工程所需的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3號,2011年11月30日國務院第183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以上包含本身嗎
應該不含,如果含,一般應寫作100萬元及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五款
1、即使《條例》實施以前也不允許指定品牌,僅是允許引用說明。
根據《招標投內標法》規定:容「第二十條招標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標明特定的生產供應者以及含有傾向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的其他內容。」
根據《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辦法》規定:「招標文件中規定的各項技術規格均不得要求或標明某一特定的專利技術、商標、名稱、設計、原產地或供應者等,不得含有傾向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的其他內容。如果必須引用某一供應者的技術規格才能准確或清楚地說明擬招標貨物的技術規格時,則應當在參照後面加上「或相當於」的字樣。」
2、根據《條例》規定:「第三十二條招標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招標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以不合理條件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 ...(五)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專利、商標、品牌、原產地或者供應商... ...;」
我理解:如果「常用的甲控乙供指定品牌的做法」的結果,沒有「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者投標人」,那麼應該就沒有違反《條例》。
Ⅶ 《招標投標實施條例釋義》具體內容
《招標來投標實施條例釋義》
第五十自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評標委員會應當否決其投標:
(一)投標文件未經投標單位蓋章和單位負責人簽字;
(二)投標聯合體沒有提交共同投標協議;
(三)投標人不符合國家或者招標文件規定的資格條件;
(四)同一投標人提交兩個以上不同的投標文件或者投標報價,但招標文件要求提交備選投標的除外;
(五)投標報價低於成本或者高於招標文件設定的最高投標限價;
(六)投標文件沒有對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和條件作出響應;
(七)投標人有串通投標、弄虛作假、行賄等違法行為。
《招標投標實施條例釋義》具體內容地址:
http://wenku..com/view/bd67800b6c85ec3a87c2c558.html
Ⅷ 招投標法實施條例的起草原則有哪些
招投標法實施條例的起草原則有公開、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