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

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7 21:53:31

A. 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的第四章 燃氣服務

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在批準的供氣區域內向具備用氣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提供供氣服務,並與用戶依法簽訂供用氣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證安全穩定供氣。對供氣區域內符合用氣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供氣。
需要使用管道燃氣的用戶,可以要求當地管道燃氣經營企業供氣,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對具備供氣和用氣條件的用戶,應當自完成管道安裝並辦理開戶手續之日起三日內供氣。 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在供氣系統正常的情況下,應當連續向用戶供氣,不得中斷。因施工、檢修等原因停止供氣、降壓供氣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燃氣的,除緊急情況外,應當提前二十四小時通知用戶。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未事先通知用戶中斷供氣或者不按規定及時搶修,造成用戶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停業或者歇業的,應當向所在地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經批准後方可停業、歇業。管道燃氣經營企業經批准停業、歇業的,燃氣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採取措施,保障用戶正常用氣。 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定期對用戶的燃氣計量裝置、燃氣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燃氣器具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並負責對燃氣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的維護、維修和更新;燃氣分戶計量器具出口前的燃氣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的維護、維修和更新費用由企業承擔,出口後的費用由用戶承擔。
管道燃氣企業維護、維修及更新用戶共用的燃氣管道及其附屬設施時,物業服務企業和用戶應當予以配合。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每年至少為用戶免費提供一次入戶安全檢查,建立完整的檢查檔案。燃氣經營企業對用戶實施安全檢查前,應當事先書面告知用戶安全檢查的日期,並在約定的時間上門檢查。燃氣經營企業因用戶的原因不能按通知或者約定時間入戶安全檢查的,燃氣經營企業應當與用戶再次約定入戶檢查時間。
燃氣經營企業檢查人員上門檢查應當主動出示有關證件,用戶可以撥打燃氣經營企業的服務電話確認其身份。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用戶,對用戶不遵守安全用氣規定出現安全隱患的,應當提醒用戶整改,用戶應當及時進行整改;用戶不按規定落實整改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停止供氣,並在隱患消除後二十四小時內恢復供氣。
用戶應當對燃氣經營企業入戶檢查予以配合,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設置並向社會公布服務電話和搶險搶修電話,設專人每日二十四小時值班。
用戶發現燃氣器具存在問題或者出現漏氣等情況的,應當及時告知燃氣經營企業並可要求其入戶檢查維修。燃氣經營企業接到服務請求後,應當按照其承諾的時限或者與用戶約定的時間派人到現場服務;對燃氣泄漏的報修,應當先行告知用戶須採取的應急措施,並立即派人到現場搶修。 管道燃氣的用氣量,應當以燃氣計量裝置記錄為准。
用戶對燃氣計量裝置准確度有異議的,可以向供氣的管道燃氣經營企業申請測試,管道燃氣經營企業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三日內或者按照與用戶約定的時間,委託法定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復檢。
經復檢的燃氣計量裝置,誤差在法定范圍內的,測試費用由申請方支付;誤差超過法定范圍的,測試費用由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支付,並由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更換合格的燃氣計量裝置。
用戶對復檢的測試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投訴。
使用燃氣計量裝置超過法定誤差范圍的用戶,其在申請之日前兩個計費周期的燃氣費,按測試後准確的用氣量收取,燃氣經營企業多收取的費用應當及時返還。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按照政府核準的燃氣價格、燃氣計量裝置的記錄向燃氣用戶收取燃氣使用費,並與燃氣用戶約定支付期限。
用戶未按照約定期限支付燃氣費的,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可以書面催繳,管道燃氣用戶經催繳仍不支付燃氣使用費和違約金的,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可以中止供氣,但應當在中止供氣十五日前書面通知用戶,並報所在地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用戶繳清所欠燃氣費、違約金後,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恢復供氣。
用戶對中止供氣有異議的,可以向燃氣行政主管部門投訴,受理投訴的燃氣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用戶有權就燃氣經營的收費和服務等事項向燃氣經營企業查詢,燃氣經營企業應當自收到查詢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
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建立舉報和投訴制度,公開舉報和投訴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受理有關燃氣安全、供氣質量、收費價格、服務質量等的舉報和投訴。
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自接到投訴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處理、答復。

B. 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的第六章 安全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燃氣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燃氣事故應急預案,明確應急機構的組成、職責、應急行動方案等內容,並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制定本單位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報所在地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安全責任制,健全燃氣安全保障體系。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對本單位的燃氣設施定期進行安全評估,發現燃氣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消除隱患。安全評估報告應當報所在地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告知用戶安全用氣規則,指導燃氣用戶安全使用燃氣,向用戶發放安全用氣手冊,檢查用戶燃氣使用場所的安全條件。用戶用氣不得危害供氣、用氣安全和擾亂供氣、用氣秩序。對危害供氣用氣安全和擾亂供氣、用氣秩序的,供氣企業有權制止。 第四十一條 燃氣用戶應當遵守下列安全用氣管理規定:
(一)使用合格的燃氣器具和氣瓶;
(二)按照國家有關標准和安全用氣規則使用燃氣,並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正確使用燃氣器具;
(三)配合燃氣經營企業進行安全檢查、維修或者抄表;
(四)發現戶內燃氣設施安全隱患的,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單位用戶應當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燃氣器具操作維護人員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管道燃氣用戶需要安裝、改裝、遷移、拆除戶內燃氣設施的,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負責實施。 燃氣用戶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拆卸、安裝、改裝燃氣計量裝置;
(二)將燃氣管道作為負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線;
(三)加熱、摔、砸氣瓶,使用燃氣時倒卧氣瓶;
(四)使用超期限未檢驗、檢驗不合格、無技術檔案或者報廢的氣瓶;
(五)存在安全隱患不按規定落實整改;
(六)改變燃氣用途或者轉供燃氣;
(七)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用明火試驗是否漏氣;
(二)自行清除氣瓶內的殘液;
(三)氣瓶與氣瓶互相過氣;
(四)在不具備安全使用條件的場所儲存燃氣;
(五)除事故應急救援等緊急情況外,擅自開啟、關閉燃氣管道上的公共閥門;
(六)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燃氣事故或者事故隱患時,應當立即告知負責供氣的燃氣經營企業並向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等部門報告。
燃氣經營企業或者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處理。 發生燃氣安全事故後,燃氣經營企業應當立即啟動本單位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搶險、搶修並立即向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燃氣經營企業進行燃氣設施搶修時,可以採取緊急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撓或者干擾搶修。
發生燃氣安全事故後,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等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立即採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根據有關情況啟動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依照國家、省有關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的法律、法規進行報告和調查處理。

C. 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的第七章 法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未按照規劃配套建設燃氣設施、未預留燃氣設施配套建設用地或者未經法定程序批准改變建設用地用途的,由規劃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四款規定,在管道燃氣已覆蓋的區域內新建小區氣化站、瓶組站的,由燃氣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對建設單位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已建成的,責令停止使用。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由燃氣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經營活動,沒收違法所得,並可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已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但不再具備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條件仍繼續經營的,由燃氣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銷燃氣經營許可證。
燃氣經營企業超越行政許可范圍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由燃氣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燃氣經營許可證。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個體工商戶未加入已取得許可的燃氣經營企業而繼續經營瓶裝燃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燃氣器具安裝維修企業未取得資質從事經營活動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燃氣器具安裝維修企業安裝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與當地氣源不適配的燃氣器具,維修達到報廢年限的燃氣器具的,由燃氣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燃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本條例規定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的;
(二)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後不及時查處的;
(三)不按規定的條件、程序和期限實施行政許可的;
(四)不按規定及時調查處理燃氣安全事故的;
(五)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行為。

D. 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的第五章 設施保護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燃氣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城鄉規劃等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標准和規定劃定燃氣設施保護范圍,並依法向社會公布。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標准和規范,在燃氣設施所在地、地下燃氣管道上方和重要燃氣設施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毀損、覆蓋、塗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動燃氣設施安全警示標志。 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禁止從事下列危及燃氣設施安全的活動:
(一)建設占壓地下燃氣管線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
(二)進行爆破、鑽探、取土等作業以及使用明火;
(三)傾倒、排放腐蝕性物質;
(四)堆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以及種植深根植物;
(五)其他危及燃氣設施安全的行為。 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從事下列活動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與燃氣經營企業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並採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一)鋪設管道;
(二)進行打樁、頂進、挖掘等作業;
(三)其他可能影響燃氣設施安全的活動。
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在建設工程開工前,應當查詢施工地段的燃氣設施竣工圖,查清地下燃氣設施鋪設情況,必要時可以進行現場探測或者開挖。進行現場探測或者開挖的,應當採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燃氣經營企業應當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因建設工程施工對燃氣經營企業造成損失的,由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毀損、擅自拆除或者移動燃氣設施。
燃氣經營企業改動燃氣接收站、儲存站、儲配站、充裝站、燃氣汽車加氣站、燃氣管道等設施的,應當取得燃氣設施改動許可。取得燃氣設施改動許可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改動的燃氣設施符合燃氣專項規劃等相關規定;
(二)有安全施工的組織、設計和實施方案;
(三)有安全防護及不影響用戶安全正常用氣的措施;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申請燃氣設施改動許可應當持下列資料向所在地縣級以上燃氣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一)書面申請;
(二)相關燃氣設施建設工程的竣工驗收證書;
(三)設施改動的設計文件和安全施工方案;
(四)設施改動的現場平面位置圖;
(五)經規劃部門批准同意改動的文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燃氣行政主管部門在受理申請後,應當將有關申請事項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於七日。燃氣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決定,不準予改動的應當說明理由。

E. 《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 》是屬於法律還是法規

屬於法規。法律是全國人大指定的

F. 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中的燃氣計量裝置的誤差法定范圍是多少

燃氣計量裝置指的是什麼?普通的家用燃氣表一般是2%的誤差。

熱點內容
經濟法有限合夥企業案例 發布:2025-05-02 23:21:18 瀏覽:438
投資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2 23:20:30 瀏覽:878
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規則 發布:2025-05-02 23:18:55 瀏覽:559
武漢租房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2 23:13:43 瀏覽:87
公司規章制度樣本 發布:2025-05-02 23:11:21 瀏覽:68
通過司法考試的英文 發布:2025-05-02 22:58:55 瀏覽:94
鏡子社會與法第三集 發布:2025-05-02 22:58:46 瀏覽:156
華東師范大學法律碩士在哪個校區 發布:2025-05-02 22:56:04 瀏覽:225
司法考試2014考試時間 發布:2025-05-02 22:56:02 瀏覽:916
總法律顧問制度央企 發布:2025-05-02 22:45:14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