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法規
㈠ 求有關台灣檔案法規的論文(全文)
台灣檔案法規綜述 張長海 台灣目前還沒有正式成立「國家檔案局」,僅設立 了「國家檔案局」籌備處,隸屬於「行政院」。台灣檔案 法規定,「國家檔案局」必須在《台灣檔案法》頒布後兩 年內成立。 台灣「國家檔案局」籌備處於2000年3月成立,自 成立以來,「研擬」了很多部法規,如作為台灣檔案法規 母法的《台灣檔案法》以及《檔案保存技術規范草案總 說明》、《檔案保存價值鑒定作業規范草案》、《檔案編目 規則草案》、《檔案電子儲存管理實施辦法草案》、《檔案 法實施細則草案》、《檔案分類編案規則草案》、《檔案庫 房設施標准草案》、《檔案縮微儲存管理實施辦法草 案》、《檔案微縮等方法儲存紀錄及其復製品確認作業 准則草案總說明》、《檔案館工作規范草案總說明》、《檔 案開放應用辦法草案》、《檔案分類編案規則草案總說 明》、《檔案移轉辦法草案》、《機關檔案保存年限及銷毀 辦法草案》、《機關檔案保管工作準則》、《機關檔案點收 作業准則》、《機關檔案管理單位及人員配置標准草 案》、《機關檔案檢調作業准則草案總說明》、《機密檔案 管理辦法草案總說明》、《私人或團體所有珍貴文書捐 贈獎勵託管收購辦法草案總說明》、《「國家檔案局」組 織條例草案總說明》等等20餘部法規,這些法規有的 雖然屬於草案,但有具體的措施,已初步成熟。法規之 間互相作用,也形成了一個體系。 這些檔案法規涉及了檔案法規術語、檔案政策、檔 案技術標准,檔案管理的各個環節。台灣把一些技術 標准法規化,這一點是應該值得肯定的。目前,我國檔 案信息化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檔案工作的相對不規范 化,將技術標准規范化、法制化,有利於提升技術標准 的權威地位,從而有利於其普及。 台灣檔案法規的制定參考了美國、澳大利亞、英 國、紐西蘭、中國大陸等國家的檔案法規與技術標准, 深受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如《檔案電子儲存管理 實施辦法草案》的制定就參考了《美國聯邦規則法典》 及英國公共文書局(PRO)的相關管理文件。 與大陸不同,台灣把檔案工作分為點收、立案、編 目、保管、檢調、清理、安全維護以及其他工作,大體也 相當於大陸的檔案工作八環節。 台灣檔案工作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制度,在《台灣檔 案法》中,第六條明確規定:「檔案管理以統一規劃、集 中管理為原則」。台灣在「中央」設立「國家檔案局」,負 責全台灣的檔案事務管理。下設檔案業務管理機構, 負責管理全台灣的永久檔案。 台灣十分注意把好「點收」的入口關,對於不合格 的案卷要求送交機關重整。對於應歸檔而未歸檔的檔 案,檔案局應當督促該單位負責人催促有關責任人。 《檔案分類編案規則草案總說明》規定:檔案分類 採用來源原則、原始順序原則、全宗原則,並且規定: 「檔案分類標記,應力求簡單明了、書寫方便及容易增 減;其編訂應具邏輯性及伸縮性,並能反映類目間之相 互關系及層級」。檔案編目與大陸及世界其他國家有 很大相似之處。 台灣很重視檔案保護技術規范的立法,因為以前 沒有相關的技術規范,造成了大量檔案原件損毀。《檔 案保存技術規范草案》對紙質類檔案、攝影類檔案、錄 音帶、錄像帶、電子檔案的溫濕度環境、卷盒質地、拿取 方式、殺蟲方法等等作了詳細規定,如第十一條規定: 「檔案管理人員拿取攝影類檔案時應配戴棉質或尼龍 手套,接觸時以邊緣部分為限,避免於膠片上留下指印 或刮傷。」 為推動電子檔案館建設,台灣專門制定了《檔案電 子儲存管理實施辦法草案》,對電子檔案辦理的注意事 項、電子檔案目錄格式、電子檔案保護的環境要求、電 子檔案轉置要件作了具體規定。 台灣檔案法規把檔案價值鑒定作為「檔案管理之 樞紐」,「影響檔案典藏品質甚」,《檔案保存價值鑒定作 業規范草案》對檔案鑒定的時間、檔案鑒定小組的組 建、檔案鑒定原則與標准、檔案鑒定的步驟、檔案鑒定 報告作了具體規定,該法還規定對於應銷毀的檔案,應 當列一目錄,刊登在「政府公報或新聞紙」,並報送「國 家檔案局」,並且還應對之進行縮微存儲。檔案價值鑒 定堅持需求、彈性、客觀、完整、不受媒體拘泥、去蕪存 菁、參考案例原則。 《檔案開放辦法草案》規定,檔案必須在少於30年 之內開放,檔案開放採取以下方式:開展檔案利用服 務、檔案咨詢服務、檔案公布,公布載體包括刊載於政 府機關公報、新聞紙或其他出版品,信息網路,其他足 以使公眾得知之方式,檔案利用一般用復製件。 台灣對於檔案利用收取相當昂貴的費用,以補充 檔案管理經費,專門制定了《檔案復制收費標准表》、 《檔案閱覽抄錄復制收費標准草案總說明》。
㈡ 台灣地區屬於違法犯罪的法律法規條款有哪些
並非差不多,而是差別很大。比如英國、美國等國家是英美法系,而德國、日本內等國家是大陸法系。中國容尚沒有一個明確的法系(台灣屬於大陸法系)。再比如,美國法律是不成文法,而是判例法,也就是說美國的法律不是寫成一條一條書面的法律法規,法官判決案件的依據是之前的判例,而非現成的法律法規。而中國就是典型的成文法國家,法律都是書面寫好的條條款款,法官以此現成的法律法規為判決依據,判例不作為依據。
㈢ 台灣法律中「組織法」和「組織條例」有何區別
台灣的中央法規標准法第二條:「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內可見法律可包容含法、律、條例、通則四種。關於彼此分類大致標准如下:
一、法:凡法律所應規定的事項,屬於全國性、一般性或長期性事項,均得定名為法。例如:「土地法」、「專利法」、「行政院組織法」。
二、律:凡是含有正刑定罪的內容,且屬於軍事嚴峻罪刑者,其法律定名為律。例如:「戰時軍律」(唯一的律,已於2002年12月25日廢除)。
三、條例:凡就法律已規定的事項,屬於地區性、專門性、特殊性或臨時性事項,得定名為條例。例如:「海關緝私條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四、通則:凡法律所規定的事項,僅為原則性或共同性者,得定名為通則。例如:「行政執行處組織通則」。
㈣ 問下:大陸人如果到了台灣,需要遵從台灣的法律嗎
主要是遵守當地公共管理的法律法規,比如交通法律法規等,這些法律法規的內共同點是針對所有在台容灣屬地的、具有相應的責任能力的「人」,如果只針對台灣公民,那沒有約束到你,自然不用遵守,例如服兵役、與大陸的關系等等,你想遵守人家還不讓呢,呵呵。
總之,老實做人,別太張揚,保持一顆愛國的紅心就成了。
㈤ 台灣地區關於網路游戲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法條
台灣目前沒有針對網路游戲所訂定一套或一部完整的法,因為本身民法回、刑法答、消費者保護法就有涵蓋到這部分,至於適用哪條,就得視個案而定。這部分通常是玩家和其他人(非游戲公司)之間的糾紛,比方說虛擬寶物遭竊之類的。
二、契約
過去契約(注冊時的那一長串文字)隨游戲公司訂定,消費者若不同意就無法完成注冊也就不能玩游戲。2010年12月1日之後,「線上游戲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生效,某種程度讓游戲公司不再那麼強勢,消費者也稍微有些保障。
若要研究,應該是從契約這部分下手,因為你和游戲公司之間的有契約存在,雙方按契約行事。若要走法律途徑,往往也是契約優先。所以建議先把定型化契約看懂,應記載(游戲公司沒記載就是違法),和不得記載(游戲公司寫在契約上就是違法),然後再實際去看你和游戲公司之間的契約。
㈥ 中國台灣最高刑期法律法規多少年
中華民國刑法第 33 條第 3 款
主刑之種類如下:
三、有期徒刑:二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遇有內加減時,得減至容二月未滿,或加至二十年。
中華民國刑法第 51 條第 5 款
數罪並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
五、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並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三十年。
一個是有期徒刑(第33條第3款)的上限,
一個是有期徒刑合並執行(第51條第5款)的上限。
順便說一下假釋
中華民國刑法第77條 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無期徒刑逾二十五年,有期徒刑逾二分之一、累犯逾三分之二,由監獄報請法務部,得許假釋出獄。
㈦ 台灣現行立法與大陸相關法律法規發生沖突 遊客的利益如何保障
可以回大陸與組團社交涉,依法維權
㈧ 台灣省個人所得稅得有關法律法規是什麼與我國的個人所得有什麼區別和相同點
台灣有單身和夫妻之分,中國都算個人
並台灣起征點比較高
所乘的稅率也不一樣
這是台灣的
單身者之標准扣除額為44000元,夫妻合並申報者之標准扣除額為88000元,
再按照下列的等級繳稅:
級別1:0~370,000×6%-累進差額0
級別2:370,000~990,000×13%-累進差額25,900
級別3:990,000~1,980,000×21%-累進差額105,100
級別4:1,980,000~3,720,000×30%-累進差額283,300
級別5:3,720,000以上×40%-累進差額655,300
中國的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500元 不超過475元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過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過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過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 000元至40 000元的部分 超過16 375元至31 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 000元至60 000元的部分 超過31 375元至45 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 000元至80 000元的部分 超過45 375元至58 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 000元至100 000元的部分 超過58 375元至70 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 000元的部分 超過70 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㈨ 美國與台灣簽訂的法規有哪些
台美斷交,不能簽任何法規的。
至於《台灣關系法》,那是美國的國內法。
㈩ 哪個資料庫可以查找台灣地區法律相關材料
總體介紹
台灣地區現行法律制度直接承襲了國民黨在大陸時期的「六法內」體系,
即以「憲
法」、容「民法典」、「刑法典」、「行政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刑事訴
訟法典」等六大法典構成其基本框架。「六法」 體系包括以下幾個層級:①基
本法典,即六大法典;② 相關法規,即圍繞基本法典制定的低位階法規,如法、
條例、細則、辦法等;③ 判例和解釋令,即「最高法院」所作的判例和大法官
會議所作的解釋例和決議。
[1]
台灣地區「中央法規標准法」對法規的各種形式
均作了詳細規定。[2] 「立法院」是台灣地區的立法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