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報關法規

報關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9 13:34:53

Ⅰ 海關報關員的法規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海 關 總 署 令
第 18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員資格考試及資格證書管理辦法》已於2010年2月23日經海關總署署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2005年11月30日海關總署令第135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報關員資格考試及資格證書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署長盛光祖
二○一○年三月一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員資格考試及資格證書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報關員資格考試、報關員資格申請及管理等事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報關員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
考試合格者可以向海關申請取得報關員資格。
第三條報關員資格考試應當遵循公平、公開、公正、誠信的原則。
參加報關員資格考試的考生應當遵守考試應試規則。
第四條海關總署組織報關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以下簡稱考試),制定考試大綱、應試規則,統一命題;指導、監督各地海關具體實施考試,處理考試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組織閱卷,公布考試成績;管理各海關審核報關員資格申請、頒發報關員資格證書事宜。
第五條直屬海關在海關總署指導下具體實施考試;認定、處理考試違規行為;受理、審查報關員資格申請,頒發報關員資格證書。
直屬海關可以委託隸屬海關受理、審核報關員資格申請,及辦理頒發證書等事宜。直屬海關應當將受委託的隸屬海關和委託的內容予以公告。 第六條考試每年舉行一次,海關總署在考試3個月前對外公告考試事宜。特殊情況下,經海關總署決定,可以進行調整。
第七條考試主要測試考生從事報關業務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考試內容包括報關專業知識、報關專業技能、報關相關知識和與報關業務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及海關規章,具體范圍按照海關總署當年制定並公布的《報關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確定。
第八條考試採取全國統一報名、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評分標准、統一閱卷核分的方式進行。
第九條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考試: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三)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報名參加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一)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以及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
(二)在報關活動中發生走私或者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被海關依法取消報關從業資格的;
(三)在考試中發生作弊行為,被海關取消考試成績,或者有其他違規行為,被海關以作弊論處,不滿3年的。
第十一條考試實行網上報名與現場確認相結合。
考生本人應當在網上預報名後,自行列印准考證主證,並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到報名海關進行現場確認。
第十二條考生進行現場確認時,應當向海關提交下列材料,並交驗原件:
(一)准考證主證;
(二)學歷證書復印件;
(三)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可以憑有效香港、澳門身份證件報名參加考試。
台灣居民報名參加考試的,比照前款規定辦理。
考生應當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負責。
第十三條對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海關應當在現場確認時對准考證主證予以簽注。
第十四條通過現場確認的考生,應當於考試前1個月內自行從網上列印准考證副證。
考生憑身份證件和准考證主證、副證參加考試。
第十五條考試成績由海關總署公布。
考生對本人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對本人試卷卷面各大題已得分數的計算、合計、登錄是否有誤進行核查。核查結果通知本人後,不進行再次核查。 第十六條考生違反考試應試規則,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考試違紀:
(一)攜帶禁止帶入考場的物品進入考場的;
(二)在考試開始信號發出前開始答題,或者考試結束信號發出後繼續答題的;
(三)考試開始30分鍾後仍然未按照規定填寫、填塗試卷、答題卡姓名和准考證號的;
(四)考試期間旁窺、交頭接耳、互打暗號或者手勢的;
(五)在考場內吸煙、喧嘩或者有其他影響考試秩序行為的;
(六)未在規定座位上答題的;
(七)用規定以外的筆答題的;
(八)抄寫試題或者本人答案的;
(九)其他違反考場規則但尚未構成作弊的行為。
第十七條考生違反考試應試規則,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考試作弊:
(一)由他人冒名頂替參加考試的;
(二)通過考場內外串通獲取或者試圖獲取試題答案的;
(三)使用電信工具或者具有無線信號接收功能的其他裝置,以及具有信息存儲、讀取功能的電子產品的;
(四)夾帶、查看與考試有關資料(准許帶入考場的考試工具書除外),或者在考試工具書中書寫文字的;
(五)交換試卷、答題卡的;
(六)抄襲他人答案或者同意、默許、幫助他人抄襲的;
(七)故意損毀試卷、答題卡或者將試卷、答題卡帶出考場的;
(八)在答題卡上填寫、填塗與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和准考證號,或者做特殊標記的;
(九)在規定的不得離開考場的時限內,未經允許離開考場的;
(十)有其他作弊行為的。
第十八條考生違反考試應試規則,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作弊論處:
(一)以偽造證件、證明及其他相關材料獲得考試資格和考試成績的;
(二)威脅、侮辱、毆打考試工作人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妨礙考試工作人員履行職責,嚴重擾亂考場秩序的;
(三)考生答案雷同的。
本條第(三)項規定情形由評卷專家組確定。
第十九條處理考生違規行為,應當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程序合法。
第二十條考生有本辦法第十六條所列違紀行為的,監考人員應當對其提出口頭警告並責令改正;經警告仍不改正的,海關督考人員應當宣布取消其本次考試資格,責令離開考場。
考生有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一)項行為的,監考人員應當責令考生將有關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
第二十一條考生有本辦法第十七條所列作弊行為的,海關督考人員應當宣布取消其本次考試資格,責令離開考場,並由直屬海關作出3年內不得報名參加考試的決定。不得報名的期限,自海關作出決定之日起算。
第二十二條考生有本辦法第十八條所列按作弊論處的行為的,比照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處理。
考生有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二)項所列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第二十三條考生有下列行為之一,導致機讀答題卡數據與考生實際個人信息或者答題情況不符的,不予調整:
(一)未在規定考場內或者座位上答題的;
(二)填寫、填塗答題卡個人信息有誤或者格式不規范的;
(三)填塗答題卡試題答案格式不規范的;
(四)使用讀卡器無法識別的筆填塗答題卡的。
第二十四條考生對違規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直屬海關申請復核。
第二十五條考試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其參與考試工作,並視情節輕重給予或者建議其所在單位給予相應的處分,直至開除或者解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照報名條件對考生進行審核,或者以不正當手段協助他人取得考試資格的;
(二)擅自改變考試開始時間或者結束時間的;
(三)擅自交換所負責考場或者擅自為考生調換考場、座位的;
(四)提示或者暗示考生答卷、指使或者縱容他人作弊、參與考場內外串通作弊的;
(五)擅自將試卷、答題卡、草稿紙等帶出考場或者傳給他人的;
(六)未認真履行職責,所負責考場秩序混亂或者出現大面積集體作弊的;
(七)截留、竊取、遺失考試試卷,泄露考題、答案及其他考務工作秘密的;
(八)篡改考生答題卡信息點、評分標准、機讀數據或者考生成績的;
(九)利用考試工作之便索賄、受賄或者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十)有其他違反考試工作紀律的行為的。 第二十六條海關總署核定並公布考試合格分數線。
第二十七條考試合格的考生,應當自公布考試合格分數線之日起6個月內向原報名海關申請報關員資格。
第二十八條向海關申請報關員資格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並交驗原件:
(一)報關員資格申請表(格式見附件1);
(二)學歷證書復印件;
(三)身份證件復印件。
申請人委託代理人代為提出報關員資格申請的,代理人應當向海關出具被委託人的身份證件復印件、授權委託書(格式見附件2),其中被委託人的身份證件復印件應當由本人加以簽注。
考生應當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負責。
第二十九條海關對申請人授予報關員資格的申請進行受理、審查、作出決定,以及對報關員資格予以撤銷、注銷等活動,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海關規章規定的程序進行。
第三十條除當場作出決定的外,海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授予報關員資格的決定。
決定不授予報關員資格的,應當向申請人制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不予授予報關員資格決定書》(格式見附件3)。
第三十一條海關授予報關員資格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頒發報關員資格證書。
頒發報關員資格證書的,可以不再制發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
第三十二條報關員資格證書由海關總署統一印製。
取得報關員資格證書者可以按照規定向海關申請報關員注冊。
第三十三條報關員資格證書損毀、遺失或者個人信息發生變更的,可以向原發證海關申請補發或者換發。
第三十四條在報名、考試等過程中有作弊行為,並取得報關員資格的,海關應當宣布其考試成績無效,並撤銷其報關員資格。 第三十五條海關總署在組織考試過程中,可以依據國家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對特定地區採取適當的優惠措施,具體辦法由海關總署另行制定並公布。
第三十六條考生申請分數核查和補發、換發報關員資格證書,以及海關處理考生違規行為的具體程序,由海關總署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條本辦法由海關總署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本辦法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2005年11月30日海關總署令第135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報關員資格考試及資格證書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Ⅱ 報關員為什麼要學習報關法律法規

因為報關員涉及進出口稅收,如果不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極有可能會觸犯法律,從而會收到制裁。

Ⅲ 按照法律規定,下列不列入報關范圍的是 A.進出境運輸工具 B.進出境貨物 C.進出境物品 D.進出境旅客

選D按照法律來規定,所有進出境運輸工自具、貨物、物品都需要辦理報關手續。報關的具體范圍如下:
(一)進出境運輸工具
進出境運輸工具是指用以載用人員、貨物、物品進出境,並在國際間運營的各種境內或境外船舶、車輛、航空器和馱畜等。
(二)進出境貨物
進出境貨物是指一般進出口貨物,保稅貨物,暫准進出境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過境、轉運和通用及其他進出境貨物。
(三)進出境物品
進出境物品是指進出境的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以進出境人員攜帶、托運等方式進出境的物品為行李物品;以郵遞方式進出境的物品為郵遞物品;其他物品主要包括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外國機構或者人員的公務用品和自用物品等。

Ⅳ 企業管理類別的法規規定

第六條AA類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已適用A類管理1年以上;
(二)上一年度進出口總值3000萬美元(中西部1000萬美元)以上;
(三)經海關驗證稽查,符合海關管理、企業經營管理和貿易安全的要求;
(四)每年報送《經營管理狀況報告》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每半年報送《進出口業務情況表》。
第七條A類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已適用B類管理1年以上;
(二)連續1年無走私罪、走私行為、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
(三)連續1年未因進出口侵犯知識產權貨物而被海關行政處罰;
(四)連續1年無拖欠應納稅款、應繳罰沒款項情事;
(五)上一年度進出口總值50萬美元以上;
(六)上一年度進出口報關差錯率3%以下;
(七)會計制度完善,業務記錄真實、完整;
(八)主動配合海關管理,及時辦理各項海關手續,向海關提供的單據、證件真實、齊全、有效;
(九)每年報送《經營管理狀況報告》;
(十)按照規定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的換證手續和相關變更手續;
(十一)在商務、人民銀行、工商、稅務、質檢、外匯、監察等行政管理部門和機構無不良記錄。
第八條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適用C類管理:
(一)有走私行為的;
(二)1年內有3次以上違反海關監管規定行為,或者1年內因違反海關監管規定被處罰款累計總額人民幣50萬元以上的;
(三)1年內有2次因進出口侵犯知識產權貨物而被海關行政處罰的;
(四)拖欠應納稅款、應繳罰沒款項人民幣50萬元以下的。
第九條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適用D類管理:
(一)有走私罪的;
(二)1年內有2次以上走私行為的;
(三)1年內有3次以上因進出口侵犯知識產權貨物而被海關行政處罰的;
(四)拖欠應納稅款、應繳罰沒款項人民幣50萬元以上的。
第十條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未發生本辦法第八條和第九條所列情形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適用B類管理:
(一)首次注冊登記的;
(二)首次注冊登記後,管理類別未發生調整的;
(三)AA類企業不符合原管理類別適用條件,並且不符合A類管理類別適用條件的;
(四)A類企業不符合原管理類別適用條件的。
第十一條在海關登記的加工企業,按照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實施分類管理。 第十二條AA類報關企業,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
(一)已適用A類管理1年以上;
(二)上一年度代理申報的進出口報關單及進出境備案清單總量在2萬票(中西部5000票)以上;
(三)經海關驗證稽查,符合海關管理、企業經營管理和貿易安全的要求;
(四)每年報送《經營管理狀況報告》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每半年報送《報關代理業務情況表》。
第十三條A類報關企業,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已適用B類管理1年以上;
(二)企業以及所屬執業報關員連續1年無走私罪、走私行為、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
(三)連續1年代理報關的貨物未因侵犯知識產權而被海關沒收;
(四)連續1年無拖欠應納稅款、應繳罰沒款項情事;
(五)上一年度代理申報的進出口報關單及進出境備案清單等總量在3000票以上;
(六)上一年度代理申報的進出口報關差錯率在3%以下;
(七)依法建立賬簿和營業記錄,真實、正確、完整地記錄受委託辦理報關業務的所有活動;
(八)每年報送《經營管理狀況報告》;
(九)按照規定辦理注冊登記許可延續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的換證手續和相關變更手續;
(十)在商務、人民銀行、工商、稅務、質檢、外匯、監察等行政管理部門和機構無不良記錄。
第十四條報關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適用C類管理:
(一)有走私行為的;
(二)1年內有3次以上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或者1年內因違反海關監管規定被處罰款累計總額人民幣50萬元以上的;
(三)1年內代理報關的貨物因侵犯知識產權而被海關沒收達3次的;
(四)上一年度代理申報的進出口報關差錯率在10%以上的;
(五)拖欠應納稅款、應繳罰沒款項人民幣50萬元以下的;
(六)代理報關的貨物涉嫌走私、違反海關監管規定拒不接受或者拒不協助海關進行調查的;
(七)被海關暫停從事報關業務的。
第十五條報關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適用D類管理:
(一)有走私罪的;
(二)1年內有2次以上走私行為的;
(三)1年內代理報關的貨物因侵犯知識產權而被海關沒收達4次以上的;
(四)拖欠應納稅款、應繳罰沒款項人民幣50萬元以上的。
第十六條報關企業未發生本辦法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所列情形,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適用B類管理:
(一)首次注冊登記的;
(二)首次注冊登記後,管理類別未發生調整的;
(三)A類企業不符合原管理類別適用條件的。 第十七條企業符合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第(二)項或者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可以通過注冊地海關向直屬海關提出適用AA類管理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適用AA類管理申請書》;
(二)《經營管理狀況報告》;
(三)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一年度審計報告。
第十八條企業符合本辦法第七條或者第十三條的規定,可以通過注冊地海關向直屬海關提出適用A類管理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適用A類管理申請書》;
(二)《經營管理狀況報告》。
第十九條注冊地海關接受企業適用AA類、A類管理申請後,經審核企業提交的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制發《企業分類管理申請受理決定書》,並報直屬海關審定。
對申請AA類的,直屬海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個月內作出適用或者不予適用決定。
對申請A類的,直屬海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適用或者不予適用決定。
第二十條申請適用AA類、A類管理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直屬海關對其申請予以退回,並作出不予適用的決定:
(一)申請時不符合本辦法所規定的條件的;
(二)審核期間不符合本辦法所規定的條件的;
(三)審核期間有涉嫌走私或者違反海關監管規定以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尚在偵查或者調查中的。
第二十一條C類企業自海關作出類別調整決定之日起滿1年未再發生本辦法第八條或者第十四條所列情形的,經企業申請,海關將其調整為B類。
D類企業自海關作出類別調整決定之日起滿1年未再發生本辦法第九條或者第十五條所列情形的,經企業申請,海關將其調整為C類。
第二十二條C類、D類企業申請調整為B類、C類的,應當通過注冊地海關向直屬海關提交《企業管理類別調整申請書》。注冊地海關經審核,企業提交的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制發《企業分類管理申請受理決定書》,並報直屬海關審。
直屬海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個月內作出決定。
第二十三條企業有下列應當降低類別情形之一的,海關發現後根據本辦法第二章的規定,重新決定其適用的管理類別:
(一)AA類、A類企業不符合原管理類別適用條件的;
(二)B類企業有 C類、D類管理類別情形之一的;
(三) C類企業有D類管理類別情形之一的。
第二十四條經直屬海關決定調整或者不予調整企業管理類別的,由企業注冊地海關在決定作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相關決定送達企業。
自海關作出調整決定之日起,海關按照調整後的管理類別對企業實施相應的管理措施。
第二十五條AA類或者A類企業涉嫌走私被立案偵查或者調查的,海關暫停其與管理類別相應的管理措施;暫停期內,按照B類企業的管理措施實施管理。
第二十六條企業僅名稱或者海關注冊編碼發生變化的,其管理類別可以繼續適用,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下列方式調整:
(一)企業發生存續分立,分立後的存續企業承繼分立前企業的主要權利義務或者債權債務關系的,其管理類別適用分立前企業的管理類別,其餘的分立企業視為首次注冊企業;
(二)企業發生解散分立,分立企業視為首次注冊企業;
(三)企業發生吸收合並,合並企業管理類別適用合並後存續企業的管理類別;
(四)企業發生新設合並,合並企業視為首次注冊企業。

Ⅳ 海關是否有相關的法律規定進出口企業或者報關行要保留使用過的提單幾年

海關對單據的保存沒有明文規定;

但是海關規定對申報進出口的貨物,可以在3年內實施檢查,對有問題的報關業務,可以要求企業提供相關文件或證明;從這個角度講,一般單位都會將進出口相關單據保留至少3年。

Ⅵ 為什麼報關的資料一定要用公章呢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定或法律依據啊

因為海關需要你承擔責任,因為資料只有蓋有公章才能產生法律效力

Ⅶ 請問您,人民幣5000以下不用報關核銷的這個規定有什麼具體的法律依據么從何而來

你指的是快遞出境貨物價值低於5000元可以不用報關,直接快遞吧?當然你也可以報關出口。

Ⅷ 中國海關對進口貨物說明資料有什麼規定

海關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目錄

為適應貿易發展以及海關監管需要,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及其代理人在填報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的「商品名稱、規格型號」欄目時,應當按照本《目錄》中所列商品申報要素的內容填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公告2006年 第16號
為了規范進出口企業申報行為,提高申報數據質量,促進貿易便利化,海關總署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目錄》(以下簡稱《目錄》,中國海關出版社出版)。
本《目錄》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及其代理人在報關時應當嚴格按照《目錄》中關於規范申報商品品名、規格的要求,認真填制報關單並依法辦理通關手續。
特此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二○○六年四月七日
規范申報原則
一、報關單的規范申報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貨物申報管理規定》和《上海海關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為基礎。
二、報關單中商品名稱欄的填報要求:
商品名稱必須以准確的中文品名填報,有英文品名的應在中文品名後面直接填報英文品名(汽車整車或無英文品名的除外)。
商品的成分、含量、用途、品牌等要素必須按《目錄》要求的順序填報在商品名稱後面,兩者用逗號分隔。填報內容如超出計算機限制的字元數後,超出部分可以填報在規格型號欄內。 本欄目中共可以輸入字元255位(即127個漢字),通過EDI及電子口岸預錄入申報的本欄目欄位長度為50個字元(即25個漢字)。 三、規格型號欄的填報要求:
進口貨物的型號、牌號、化學品的分子式以及其他需要申報的技術參數按《目錄》要求的順序填報在規格型號欄內,各要素之間用逗號分隔,並以句號結束。 超出商品名稱字元數限制的申報要素在其後面申報,各要素之間用逗號分隔,並以句號結束。填報內容如超出計算機限制的字元數後,超出部分可以填報在備注欄內。 本欄目中共可以輸入字元255位(即127個漢字),通過EDI及電子口岸預錄入申報的本欄目欄位長度為50個字元(即25個漢字)。 本欄目不得申報以下「非法字元」:
(1)不得填寫貨物數量及計量單位。如:13瓶,15台等,建議填寫至其他適當欄目。對於要求申報「包裝」的,也不得增加數量,應明確申報包裝形式。如:桶裝、罐裝等;
(2)不得僅僅填寫一組意義不明的數字而無任何其他內容。如:填報的全部內容為「6820」,建議申報為「型號6820」。通過對數字意義做出注釋的方式予以規范;
(3)不得單獨出現意義不明的符號,如:「-」「?」等,建議刪除。
四、備注欄的填報要求:
輸入超出規格型號欄字元數限制的申報要素,並以句號結束。 輸入除法定的監管證件以外的其他證件名稱和證件號碼,例如:原產地證書(除享受CEPA稅率的商品外)、原廠商發票、AWTA(澳大利亞羊毛檢驗證明)、外商投資設備審批表等等,各證件之間用逗號分隔,並以句號結束。 輸入其他需要申報的要素。(例如:生產廠商、貨物簽約日期、工藝流程、舊設備的原價、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殘值率等要素) 本欄目中共可以輸入字元255位(即127個漢字),通過EDI及電子口岸預錄入申報的本欄目欄位長度為50個字元(即連續錄入25個漢字)。
海關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目錄章節
第一部分為《關稅稅則》:

規范申報目錄
第1列為「稅則號列」,其8位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完全一致,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海關的10位數編碼。
第2列為「貨品的中文名稱」。
第3列為「進口稅率」,其中第1欄是最惠國稅率,適用於原產於世貿組織成員或與我國簽有互惠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進口的貨物;第2欄是中巴稅率,適用於原產於巴基斯坦部分進口的貨物;第3欄為普通稅率,適用於原產於上術1、2欄以外國家或地區進口的貨物。
第4列為「增值稅率」,欄目空白時為免徵,其他分為13%和17%兩種。
第5列為「出口退稅率」,欄內數字表示相應退稅稅率。
第6列為「計量單位」,為海關統計使用的法定計量單位。
第7列為「監管條件」,相應的代碼表示在一般貿易進口或出口時應向海關提交的監管證件代碼,具體名稱參見本書《監管證件與名稱代碼表》
第8列為「貨品的英文名稱」。
本稅則各欄目的稅率均為從價稅(**除外)。
本稅則稅率欄目內的**表示從量稅、復合稅,具體稅率參見附件2
本稅則稅率前標有*的,表示該稅率為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的商品的配額外稅率,配額內稅率參見附件3
本稅則在稅號前標有*的,表示該稅目的部分商品憑信息產業部出具的用於信息技術產品的證明,可按本稅則附件4的稅率計征稅款
第二部分匯集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等相關部委最新頒布的有關外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管理辦法,並配有準確的英文翻譯。
中英文對照的參考,有利於相關人員更好掌握進出口貿易管理法律、法規及管理辦法。為方便讀者在海關報關和計算關稅,本書另含有報關自動化系統常用代碼表及海關計稅方法兩部分。
第三部分:本書添加了報關必須填寫的「申報說明」即海關總署最新編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目錄》的全部。
讀者可通過本書或光碟查找到海關進出口稅則的有關數據資料及相關中英文法規。
歸類總規則
第一類活動物;動物產品
第一章活動物
第二章肉及食用雜碎
第三章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
第四章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動物產品
第五章其他動物產品
第二類植物產品
第六章活樹及其他活植物;鱗莖、根及類似品;插花及裝飾用簇葉
第七章食用蔬菜、根及塊莖
第八章食用水果及堅果;柑桔屬水果或甜瓜的果皮
第九章咖啡、茶、馬黛茶及調味香料
第十章穀物
第十一章制粉工業產品;麥芽;澱粉;菊粉;麵筋
第十二章含油子仁及果實;雜項子仁及果實;工業用或葯用植物;稻草、千稈及飼料
第十三章蟲膠;樹膠、樹脂及其他植物液、汁
第十四章編結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產品
第三類動、植物油、指及其分解產品;精製的食用油脂;動、植物蠟
第十五章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產品;精製的食用油脂;動、植物蠟
第四類食品;飼料、酒及醋;、及代用品的製品
第十六章肉、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及其他小學生無脊椎
第十七章糖及糖食
第十八章可可及可可製品
第十九章穀物、糧食粉、演粉或乳的製品;糕餅點心
第二十章蔬菜、水果、堅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製品
第二十一章雜項食品
第二十二章飼料、酒及醋
第二十三章食品工業的殘渣及廢料;配製的動物飼料
第二十四章、及代用品的製品
第五類礦產品
第六類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
第七類塑料及其製品;橡膠及其製品
第八類生皮、皮革、毛皮及其製品;鞍具及挽具;旅行用品、手提包似容器;動物腸線製品
第九類木及木製品;木炭;軟木及軟木製品;稻草、秸稈、針茅或其他編結材料製品;籃筐及柳條編結品
第十類木漿及其他纖維狀纖維素漿;回收紙或紙板;紙、紙板及其製品
第十一類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
第十二類鞋、帽、傘、杖、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的羽毛及其製品;人造花;人發製品
第十三類石料、水泥、石棉、雲母及類似材料的製品;陶瓷產品;玻璃及其製品
……
以上提供信息僅供參考 詳情見: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
2附註:

HSCODE編碼

[2]HS代碼源於80年代末聯合國發布的《國際貿易標准分類》。1992年起改為以海關合作理事會制定的《商品名稱和編碼協調制度》,作為現行的國際商業與貿易分類和代碼體系。HS代碼主要用於商品與物資分類、宏觀統計、國際貿易、海關實務、EDI報文等。為當今國際上使用最為廣泛的物資與商品信息分類與代碼體系。
海關編碼即HS編碼,為編碼協調制度的簡稱。編碼協調制度由國際海關理事會制定,英文名稱為The Harmonization Code System (HS-Code)。HS編碼共有22大類98章。國際通行的HS編碼由2位碼、4位碼及6位碼組成。6位碼以上的編碼及對應商品由各國自定。自1992年起,在我國,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制度》等的頒布實施。中國海關採用HS編碼體系,使之成為外經外貿領域內的一項強制性標准。
採用HS編碼檢索,可以准確定位所要查找的商品。是對各種不同產品出入境應征/應退關稅稅率進行量化管理的制度。
鑒析
1、HS編碼共有22大類98章。國際通行的HS編碼由2位碼、4位碼及6位碼組成。6位碼以上的編碼及對應商品由各國自定。自1992年起,中國海關採用HS編碼體系, 並且是八位數組成,後改為十位編碼。每一個編號後面對應的是符合條件的產品名稱。
2、世界通用的HS Code是每個國家所用的HS Code從前面第一位開始數,前六位,而後面的是根據各個國家自己的編纂來定的。因為前面的是商品的大類章節碼,如果世界不通用的話,那進出口東西不是亂死了啊,進出口就是以HS Code來定商品是什麼的。
3、從理論上講,一種商品只對應一個HS編碼,而一個HS編碼不只對應一種商品。但實際情況復雜時,也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比方說紡織品,兩款長得差不多的商品,含同樣成色的棉和化纖,但由於比例不同,結果HS編碼就會不一樣。 再者,同樣的商品不同的用途有時候能以不同的HS編碼報出關。比方說同樣是一個塑料小凳子,以家居品的凳子和以漁具出關就是不同的HS編碼。其實這東西也沒錯啊,也可以算漁具啊,有時候爭個不同的HS編碼,就是為了一個出口退稅。這個時候就要看你能不能成功地跟海關大叔搞腦子啦呵呵。
4、一般來說,海關編好成套的HS編碼不會輕易的改動,但也會有變動。比方說從前沒有的東西現在新出現了,有些東西又不好歸在某個其他類里,再比方說發現從前有分類不清、歧義甚至有點小問題的地方。一般官方網站都有地方可以查到每年發生變化的HS Code是哪些,變化了什麼的。
[3]
進出口稅則

進出口稅則是一國政府根據國家關稅政策和經濟政策 進出口稅則,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公布實施的進出口貨物和物品應稅的關稅稅率表。進出口稅則以稅率表為主體,通常還包括實施稅則的法令、使用稅則的有關說明和附錄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是我國海關憑以鎮守關稅的法律依據,也是我國關稅政策的具體體現。我國現行稅則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稅率適用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稅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出口稅則》及進口商品從量稅、復合稅、滑准稅稅目稅率表、進口商品關稅配額稅目稅率表、進口商品稅則暫定稅率表、出口商品稅則暫定稅率表、非全稅目信息技術產品稅率表等附錄。
進口稅

進口稅-------指進口國家的海關在外國商品輸入時,對本國進口商所徵收的正常關稅。它是在外國貨物直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
進入進口國關境或由自由港、自由貿易區或海關保稅區等免徵進口稅的其他區域提出運往進口國國內銷售時,在辦理海關手續時徵收。
進口稅同時也是一國推行對外政策的一項重要手段。一些國家根據政治經濟關系的需要,會對來自不同國家的同一種商品實行不同的稅率,從而形成一種差別待遇。如果以這種差別待遇為標准,可以把進口稅分為普通稅、最惠國稅、特惠稅和普遍優惠稅。
出口稅
出口稅是指一國海關在本國商品輸往國外時,對出口商所徵收的關稅。
目前大多數國家一般不徵收出口稅。因為徵收出口稅會抬高出口商品的成本和國外售價,削弱其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不利於擴大出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仍然徵收出口稅的只是少數國家,尤其是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徵收出口稅的主要是為了增加本國的財政收入,或者是為了保護本國同種工業製成品的生產,以滿足本國市場的供應
3規范申報、HSCODE、進出口稅則查詢知識庫

為規范進出口企業申報行為,提高通關數據質量,加快通關速度,促進貿易便利化。特通過集成海關最新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指引目錄庫與hscode稅則系統庫,開發了hscode編碼、稅則與規范指引查詢知識庫系統,以方便各進出口和貿易相關人員即時查詢與引用hscode編碼、了解商品稅則、商品進出口稅率等申報項。從而提高進出口效率,降低進出口風險,減少進出口申報出錯率。數據來源為海關網、電子口岸、海關最近發行的資料,並根據海關信息及時更新。為方便企業內部系統集成規范申報庫與稅則系統庫的需要,可以以適當方式提供!
HS編碼查詢經驗

[4]很多朋友在需要別人查詢商品編碼(HS CODE)的時候,往往有個很大的誤區,只提供個名稱,然後就要求別人查詢編碼,要知道,這樣別人就算想幫你都幫不上!下面把自己這些年來關於商品編碼查詢的一點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以後大家可以按照這樣的情況來提供自己的資料,這樣別人幫你查編碼自然事半功倍了。
商品編碼歸類要求:
1、完整歸類:一個成品貨物在歸類時,首先按照其完整名稱歸類,(我們專業報關和海關稱這種歸類叫具體列明歸類,就是說,你的成品名稱正好和商品編碼書的某個商品編碼(HS CODE)完全一致或者基本一樣,例如:凍牛舌就有專門的編碼02062100,凍牛肝是02062200) 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因為作為一個工具類編碼書,不可能囊括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名稱,而且,同樣的貨物各自的叫法還不盡相同,所以很多人只給個貨物名稱叫別人去查編碼,無異於叫別人去大海里撈針!各位千萬記得啊,提供名稱的時候,把它的用途、使用方法、成分、材料等等越多資料越好!
2、用途歸類:如果某個貨物的名稱並沒有明確對應的編碼時,立刻考慮它的用途和功能,按照這個用途去找對應的歸類,例如:格力分體2匹空調,屬於機器類的,就到84章去找,然後到8415空氣調節器裡面找,然後找到84151021.00(製冷量≤4千大卡/時分體式空調) 這樣的情況佔了進出口貨物的很大一個比例,一般很少能找到第一種情況所說的具體對應的編碼,
3、混合歸類:(又叫成分歸類)如果某個成品裡面有幾種成分組成,而且沒有一個對應的編碼正好和這個成品名稱對應,要按照構成這個成品基本特徵的材料或部件歸類。例如:鐵制曬衣架,沒有具體對應的編碼,從用途上也找不到這種具體的用途,只有從材料上入手,鋼鐵製品73章,其他鋼鐵製品7326,用73262090.00(非工業用鋼鐵絲製品)或者73269090.00(其他非工業用鋼鐵製品)都可以。(這樣的情況也佔了進出口貨物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各位在提供信息的時候,盡量連材料、成分也提供清楚,電器類產品說明電壓、功率,汽車類產品說明是什麼汽車用的,汽車排量等情況)
4、靠後歸類:當第3種情況出現根據材料分,有2個或者幾個編碼都合適的時候,優先選擇編碼靠後的。就好象我上面舉的鐵衣架的例子一樣,應該選擇73269090.00
5、模糊歸類:(又叫最接近歸類法)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大量的新型產品不斷出現,經常有無從下手的感覺,只好先根據用途找最接近的,再按照材料找最接近的。遇到這種問題無論是進出口商或者報關公司甚至海關都無法敢說自己是完全正確,最好有豐富報關經驗的專業報關公司利用其豐富的報關知識和良好的社會關系,報關起來才能省事。
[3]而關於歸類還經常出現很多糾紛和麻煩,而很多造成這種情況的實際上是由於進出口公司業務員或者報關公司報關員甚至海關關員各自對於商品歸類的理解不一樣,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糾紛。舉個很簡單了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某種產品叫做客人自己稱「咖啡壺」,是個玻璃制的帶有刻度的1000CC玻璃杯,外麵包裹著6條不銹鋼制的鋼條,起固定作用,鋼條上連著一個塑料的把手,把水裝進玻璃杯里燒開沖咖啡用或者連咖啡帶水一起燒。(沒錯,就是幾乎每個商場都能看見的非常普通的咖啡壺,而我描述的這么清楚就是在告訴大家要想別人幫忙查詢編碼的時候應該如何提供信息)。首先按照具體列明原則歸類,找不到完全一致的編碼,然後按照用途也無法找到具體列明的歸類,最後按照成分,在玻璃製品里發現有個70139900.00(其他玻璃制餐桌、廚房用玻璃器皿(不包括杯子、玻璃陶瓷製的除外),這個歸類既符合成分歸類法,又符合用途歸類法,於是報關,沒想到被做單的海關關員退單,理由是:玻璃外面還有不銹鋼條,而不銹鋼條的價值高於玻璃,應該歸入餐桌、廚房等家用不銹鋼器具73239300.00,還要做商檢。
海關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目錄庫

[5]集成的海關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目錄庫可以即時的查詢相關信息。數據來源為海關網、電子口岸、海關最近發行的資料,並根據海關信息及時更新。為方便企業內部系統集成規范申報庫與稅則系統庫的需要,可以以適當方式提供!

進出口稅則庫

通過集成的hscode商品稅則庫,即時查詢商品稅則信息。數據來源為海關網、電子口岸、海關最近發行的資料,並根據海關信息及時更新。為方便企業內部系統集成規范申報庫與稅則系統庫的需要,可以以適當方式提供!
[4]
知識庫的多維查詢分析

為方便查詢分析,知識庫提供多維的組合式查詢。並可依據引用需要顯示並導出。

Ⅸ 出入境法定檢驗檢疫商品「先報檢後報關」的規定從何而來(我要詳細的法律依據)

進口商品來:
第二章第十自一條:本法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向報關地的商檢機構報檢。海關憑商檢機構簽發的貨物通關證明驗放。
出口商品:
第三章第十五條:本法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出口商品的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在商檢機構規定的地點和期限內,向商檢機構報檢。商檢機構應當在國家商檢部門統一規定的期限內檢驗完畢,並出具檢驗證單。
對本法規定必須實施檢驗的出口商品,海關憑商檢機構簽發的貨物通關證明驗放。

Ⅹ 關於進出口的法規都有哪些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海關行政處罰,保障海關依法行使職權,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以下簡稱海關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制定本實施條例。

第二條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走私行為和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海關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的處理,適用本實施條例。

第三條海關行政處罰由發現違法行為的海關管轄,也可以由違法行為發生地海關管轄。

2個以上海關都有管轄權的案件,由最先發現違法行為的海關管轄。

管轄不明確的案件,由有關海關協商確定管轄,協商不成的,報請共同的上級海關指定管轄。

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由海關總署指定管轄。

第四條海關發現的依法應當由其他行政機關處理的違法行為,應當移送有關行政機關處理;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海關偵查走私犯罪公安機構、地方公安機關依法辦理。

第五條依照本實施條例處以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但不沒收進出境貨物、物品、運輸工具的,不免除有關當事人依法繳納稅款、提交進出口許可證件、辦理有關海關手續的義務。

第六條抗拒、阻礙海關偵查走私犯罪公安機構依法執行職務的,由設在直屬海關、隸屬海關的海關偵查走私犯罪公安機構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抗拒、阻礙其他海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應當報告地方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二章走私行為及其處罰

第七條違反海關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逃避海關監管,偷逃應納稅款、逃避國家有關進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是走私行為:

(一)未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機關批准,從未設立海關的地點運輸、攜帶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

(二)經過設立海關的地點,以藏匿、偽裝、瞞報、偽報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管,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

(三)使用偽造、變造的手冊、單證、印章、賬冊、電子數據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管,擅自將海關監管貨物、物品、進境的境外運輸工具,在境內銷售的;

(四)使用偽造、變造的手冊、單證、印章、賬冊、電子數據或者以偽報加工貿易製成品單位耗料量等方式,致使海關監管貨物、物品脫離監管的;

(五)以藏匿、偽裝、瞞報、偽報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管,擅自將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海關監管貨物、物品,運出區外的;

(六)有逃避海關監管,構成走私的其他行為的。

第八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走私行為論處:

(一)明知是走私進口的貨物、物品,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的;

(二)在內海、領海、界河、界湖,船舶及所載人員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運輸、收購、販賣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沒有合法證明的。

第九條有本實施條例第七條、第八條所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的,沒收走私貨物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0萬元以下罰款;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境的物品的,沒收走私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罰款;

(二)應當提交許可證件而未提交但未偷逃稅款,走私國家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的,沒收走私貨物、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走私貨物、物品等值以下罰款;

(三)偷逃應納稅款但未逃避許可證件管理,走私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的,沒收走私貨物、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偷逃應納稅款3倍以下罰款。

專門用於走私的運輸工具或者用於掩護走私的貨物、物品,2年內3次以上用於走私的運輸工具或者用於掩護走私的貨物、物品,應當予以沒收。藏匿走私貨物、物品的特製設備、夾層、暗格,應當予以沒收或者責令拆毀。使用特製設備、夾層、暗格實施走私的,應當從重處罰。

第十條與走私人通謀為走私人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海關單證的,與走私人通謀為走私人提供走私貨物、物品的提取、發運、運輸、保管、郵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的共同當事人論處,沒收違法所得,並依照本實施條例第九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一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和海關准予從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的企業,構成走私犯罪或者1年內有2次以上走私行為的,海關可以撤銷其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

第三章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及其處罰

第十二條違反海關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但不構成走私行為的,是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

第十三條違反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進出口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的,責令退運,處100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四條違反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進出口國家限制進出口的貨物,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向海關申報時不能提交許可證件的,進出口貨物不予放行,處貨物價值30%以下罰款。

違反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進出口屬於自動進出口許可管理的貨物,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向海關申報時不能提交自動許可證明的,進出口貨物不予放行。

第十五條進出口貨物的品名、稅則號列、數量、規格、價格、貿易方式、原產地、啟運地、運抵地、最終目的地或者其他應當申報的項目未申報或者申報不實的,分別依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影響海關統計准確性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二)影響海關監管秩序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三)影響國家許可證件管理的,處貨物價值5%以上30%以下罰款;

(四)影響國家稅款徵收的,處漏繳稅款30%以上2倍以下罰款;

(五)影響國家外匯、出口退稅管理的,處申報價格10%以上50%以下罰款。

第十六條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未按照規定向報關企業提供所委託報關事項的真實情況,致使發生本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情形的,對委託人依照本實施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七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對委託人所提供情況的真實性未進行合理審查,或者因工作疏忽致使發生本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情形的,可以對報關企業處貨物價值10%以下罰款,暫停其6個月以內從事報關業務或者執業;情節嚴重的,撤銷其報關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

第十八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貨物價值5%以上30%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未經海關許可,擅自將海關監管貨物開拆、提取、交付、發運、調換、改裝、抵押、質押、留置、轉讓、更換標記、移作他用或者進行其他處置的;

(二)未經海關許可,在海關監管區以外存放海關監管貨物的;

(三)經營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有關貨物滅失、數量短少或者記錄不真實,不能提供正當理由的;

(四)經營保稅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不依照規定辦理收存、交付、結轉、核銷等手續,或者中止、延長、變更、轉讓有關合同不依照規定向海關辦理手續的;

(五)未如實向海關申報加工貿易製成品單位耗料量的;

(六)未按照規定期限將過境、轉運、通運貨物運輸出境,擅自留在境內的;

(七)未按照規定期限將暫時進出口貨物復運出境或者復運進境,擅自留在境內或者境外的;

(八)有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其他行為,致使海關不能或者中斷對進出口貨物實施監管的。

前款規定所涉貨物屬於國家限制進出口需要提交許可證件,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不能提交許可證件的,另處貨物價值30%以下罰款;漏繳稅款的,可以另處漏繳稅款1倍以下罰款。

第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處物品價值20%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未經海關許可,擅自將海關尚未放行的進出境物品開拆、交付、投遞、轉移或者進行其他處置的;

(二)個人運輸、攜帶、郵寄超過合理數量的自用物品進出境未向海關申報的;

(三)個人運輸、攜帶、郵寄超過規定數量但仍屬自用的國家限制進出境物品進出境,未向海關申報但沒有以藏匿、偽裝等方式逃避海關監管的;

(四)個人運輸、攜帶、郵寄物品進出境,申報不實的;

(五)經海關登記准予暫時免稅進境或者暫時免稅出境的物品,未按照規定復帶出境或者復帶進境的;

(六)未經海關批准,過境人員將其所帶物品留在境內的。

第二十條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進出境的物品進出境,未向海關申報但沒有以藏匿、偽裝等方式逃避海關監管的,予以沒收,或者責令退回,或者在海關監管下予以銷毀或者進行技術處理。

第二十一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處1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運輸工具不經設立海關的地點進出境的;

(二)在海關監管區停留的進出境運輸工具,未經海關同意擅自駛離的;

(三)進出境運輸工具從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駛往另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尚未辦結海關手續又未經海關批准,中途改駛境外或者境內未設立海關的地點的;

(四)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未按照規定向海關申報、交驗有關單證或者交驗的單證不真實的。

第二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未經海關同意,進出境運輸工具擅自裝卸進出境貨物、物品或者上下進出境旅客的;

(二)未經海關同意,進出境運輸工具擅自兼營境內客貨運輸或者用於進出境運輸以外的其他用途的;

(三)未按照規定辦理海關手續,進出境運輸工具擅自改營境內運輸的;

(四)未按照規定期限向海關傳輸艙單等電子數據、傳輸的電子數據不準確或者未按照規定期限保存相關電子數據,影響海關監管的;

(五)進境運輸工具在進境以後向海關申報以前,出境運輸工具在辦結海關手續以後出境以前,不按照交通主管部門或者海關指定的路線行進的;

(六)載運海關監管貨物的船舶、汽車不按照海關指定的路線行進的;

(七)進出境船舶和航空器,由於不可抗力被迫在未設立海關的地點停泊、降落或者在境內拋擲、起卸貨物、物品,無正當理由不向附近海關報告的;

(八)無特殊原因,未將進出境船舶、火車、航空器到達的時間、停留的地點或者更換的時間、地點事先通知海關的;

(九)不按照規定接受海關對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進行檢查、查驗的。

第二十三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處3萬元以下罰款:

(一)擅自開啟或者損毀海關封志的;

(二)遺失海關制發的監管單證、手冊等憑證,妨礙海關監管的;(三)有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其他行為,致使海關不能或者中斷對進出境運輸工具、物品實施監管的。

第二十四條偽造、變造、買賣海關單證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進出口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知識產權的貨物的,沒收侵權貨物,並處貨物價值30%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需要向海關申報知識產權狀況,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及其代理人未按照規定向海關如實申報有關知識產權狀況,或者未提交合法使用有關知識產權的證明文件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和海關准予從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暫停其6個月以內從事有關業務或者執業:

(一)拖欠稅款或者不履行納稅義務的;

(二)報關企業出讓其名義供他人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事宜的;

(三)損壞或者丟失海關監管貨物,不能提供正當理由的;

(四)有需要暫停其從事有關業務或者執業的其他違法行為的。

第二十七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和海關准予從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可以撤銷其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

(一)1年內3人次以上被海關暫停執業的;

(二)被海關暫停從事有關業務或者執業,恢復從事有關業務或者執業後1年內再次發生本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情形的;

(三)有需要撤銷其注冊登記或者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的其他違法行為的。

第二十八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非法代理他人報關或者超出海關准予的從業范圍進行報關活動的,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下罰款,暫停其6個月以內從事報關業務或者執業;情節嚴重的,撤銷其報關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

第二十九條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向海關工作人員行賄的,撤銷其報關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並處1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不得重新注冊登記為報關企業和取得報關從業資格。

第三十條未經海關注冊登記和未取得報關從業資格從事報關業務的,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一條提供虛假資料騙取海關注冊登記、報關從業資格的,撤銷其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並處30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二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違反海關法的行為,除處罰該法人或者組織外,對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警告,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四章對違反海關法行為的調查

第三十三條海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由海關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應當立案調查。

第三十四條海關立案後,應當全面、客觀、公正、及時地進行調查、收集證據。

海關調查、收集證據,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的要求辦理。

海關調查、收集證據時,海關工作人員不得少於2人,並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

調查、收集的證據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海關應當保守秘密。

第三十五條海關依法檢查走私嫌疑人的身體,應當在隱蔽的場所或者非檢查人員的視線之外,由2名以上與被檢查人同性別的海關工作人員執行。

走私嫌疑人應當接受檢查,不得阻撓。

第三十六條海關依法檢查運輸工具和場所,查驗貨物、物品,應當製作檢查、查驗記錄。

第三十七條海關依法扣留走私犯罪嫌疑人,應當制發扣留走私犯罪嫌疑人決定書。對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時間不超過24小時,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48小時。

海關應當在法定扣留期限內對被扣留人進行審查。排除犯罪嫌疑或者法定扣留期限屆滿的,應當立即解除扣留,並制發解除扣留決定書。

第三十八條下列貨物、物品、運輸工具及有關賬冊、單據等資料,海關可以依法扣留:

(一)有走私嫌疑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

(二)違反海關法或者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

\

熱點內容
商城法院張艷 發布:2025-05-10 01:54:36 瀏覽:485
刑事訴訟法一百一十九條刑事傳喚 發布:2025-05-10 01:39:30 瀏覽:7
17歲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01:23:12 瀏覽:61
知識產權保護屬於經濟法的范疇 發布:2025-05-10 01:23:02 瀏覽:237
民事訴訟法中的三角債 發布:2025-05-10 01:21:08 瀏覽:365
香港的司法體制 發布:2025-05-10 01:12:41 瀏覽:626
青島農民工工傷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0 00:56:32 瀏覽:318
最高人民法院時效 發布:2025-05-10 00:55:05 瀏覽:948
皋新律師 發布:2025-05-10 00:51:07 瀏覽:45
陽江市城管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10 00:48:57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