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塵規章制度
1. 成都市新出台的揚塵管理規定是怎麼樣的
成都市城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暫行規定
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86號
第一條
為有效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揚塵污染,是指在城市房屋拆遷、建設,市政、公路建設,道路清掃保潔,固體物料運輸、堆放等活動中產生的細小塵粒造成的大氣環境污染。
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市繞城高速路以內(含繞城高速路)的區域、機場(含機場路)的揚塵污染防治。
第四條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城市揚塵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市建設、市容環境、房產、市政公用、交通、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門及各有關區、縣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各自的職責對揚塵污染防治實施管理。
第五條
房屋拆遷、建設和市政、公用、道路等基礎設施施工建設,應對施工區域實行封閉或隔離,並採取有效防塵措施。
第六條
風速四級以上易產生揚塵時,施工和房屋拆遷單位應暫時停止土方開挖、房屋拆除作業,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揚塵飛散。
第七條
房屋拆除、建設項目停工後在三個月內不能開工建設的,其裸露泥土必須進行臨時綠化。
第八條
施工建設應使用商品混凝土。因條件限制確定需設置攪拌機或人工攪拌的工地,必須採取防塵措施。
第九條
嚴禁拋撒建築垃圾。拆除或修建高度6米以上建築物產生的建築垃圾,應採取集裝密閉方式吊運。
建築垃圾應及時清運並在指定的垃圾處置場處置。不能及時清運的,應在施工工地設置臨時密閉性垃圾堆放場地進行保存。
第十條
施工工地運輸車輛駛出工地前必須作除泥除塵處理,嚴禁將泥土塵土帶出工地。
第十一條
運輸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產生揚塵物質的車輛,必須封蓋嚴密,嚴禁撒漏。
第十二條
城市主、次幹道、住宅小區和單位駐地清掃保潔應採用濕法作業。道路旁樹木、草坪、護欄、公交站台等公共設施應定期沖洗,保持清潔。
中小街道保潔應專人負責,並在每日凌晨7時前清掃完畢。
第十三條
城市道路分車帶、人行道、住宅小區和單位駐地裸露泥土應及時綠化或硬質覆蓋。
第十四條
長途汽車站點、公交汽車場站應採取有效措施,保持設施及場地清潔,防止揚塵污染。
第十五條
煤炭、礦石、煤矸石、沙、渣土、灰土、煤渣等易產生揚塵的堆放場地,必須設置圍欄或採取遮蓋、灑水等防塵措施。
第十六條
違反第五條至第十條、第十二條至第十五條規定的,由環境保護、建設、市容環境、房產、市政公用、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能及許可權,責令其改正,可根據情節輕重,對單位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七條
違反第十一條規定,車輛裝載未封蓋或封蓋不嚴密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的規定給予弔扣1個月以下駕駛證的處罰。
違反第十一條規定,撒漏垃圾污染路面的,由市容環境管理部門責令消除污染,可根據《成都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和市容環境管理有關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十八條
市環境保護、建設、市容環境、房產、市政公用、交通、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規定製定具體的實施細則並報市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備案。
青白江區、龍泉驛區和縣(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規定製定本地區揚塵污染防治管理的具體辦法並報市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及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
市和區(市)縣政府負責實施揚塵污染監督管理的部門,不按要求履行職責的,按市政府有關規定處理。
行政執法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本規定由市政府法制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 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揚塵治理有哪些法規
第一條:為了控制揚塵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人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揚塵,是指建設工程施工、建築物拆除、物料的運輸和堆放、道路的挖掘和保潔、養護綠化以及其他活動產生的大氣顆粒物。
前款所稱的物料,包括煤炭、砂石、灰土、灰漿、灰膏、水泥、建築垃圾和工程渣土等易產生空氣顆粒物的物料。
第三條:本市市區范圍內揚塵污染的防治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市人民政府將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科學發展綜合目標考核,建立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協調機制,及時解決揚塵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第五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揚塵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
其他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下列分工,負責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一)房屋拆除施工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二)房屋建築工程施工,城市道路建設、臨時挖掘佔用、養護保潔、道路積塵,建築垃圾和工程渣土處置,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三)公路港口工程、管養道路施工和碼頭物料裝卸堆放,由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四)運輸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車輛的通行,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責;
揚塵排污費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徵收。也可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協助或者接受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委託負責揚塵排污費的徵收具體徵收辦法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制定。
第七條:建設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包括揚塵污染防治內容;
(二)防治揚塵污染的費用應當列入工程概預算;
第八條:施工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制定並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二)開工前15日內向項目所在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排污申報;
(三)揚塵污染防治設施應當保持完好、正常運行,不得擅自拆除和閑置;確需拆除和閑置的,應當報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四)法律、法規、規章的其他規定。
第九工程施工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施工工地周圍應當設置連續、密閉的硬質圍擋,高度不得低於1.8米,並設置不低於0.2米的防溢座;
(二)施工工地圍擋外禁止堆放施工材料、建築垃圾和工程渣土;
(三)施工工地路面應當實施硬化,出入口外側10米范圍內用混凝土、瀝青等硬化,出口處硬化路面不小於出口寬度;
(四)對施工工地內裸露地面和堆放的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應當進行覆蓋;
(五)施工工地出入口應當安裝沖洗設施,並保持出入口通道以及道路兩側各50米范圍內的清潔;
3. 施工揚塵控制方案
建築施工揚塵治理措施:
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各地的建築工地都在快速增多,由工地施工的各個環節造成的揚塵已成為導致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藍天保衛戰的深入開展,加強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成了城市環境治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針對目前監管部門在工地揚塵防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分享五個方案建議,希望能改善工地揚塵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