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條例
⑴ 香港立法會的制度
立法會議員透過委員會制度,履行研究法案、審核及批准公共開支及監察政府施政等重要職能。立法會轄下有3個常設委員會,分別是財務委員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及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 內務委員會在有需要時,會成立法案委員會,研究由立法會交付之法案。此外,立法會轄下設有18個事務委員會,定期聽取政府官員的簡報,並監察政府執行政策及措施。
⑵ 香港立法會委員會制度
香港立法會的運作機制中,關鍵環節是其委員會制度,議員們在此發揮著核心作用。這些委員會負責處理一系列關鍵事務,以確保立法過程的高效和透明。立法會設有三個常設委員會:財務委員會,負責審議公共財政和開支;政府帳目委員會,對政府財務報告進行審核;以及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監督議員在公共事務中的行為規范。
當需要深入研究法案時,內務委員會會設立法案委員會,專門研究由立法會提交的立法議案。此外,為了更全面地監督政府施政,立法會還設有18個事務委員會,它們定期召開會議,聽取政府官員的政策執行報告,並對政府的政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評估。這些委員會的設立,旨在保證立法決策的公正性和政府行為的合法合規性。
⑶ 香港立法會的職權
根據《基本法》第七十三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根據《基本法》規定並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
根據政府的提案,審核、通過財政預算;
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
聽取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並進行辯論;
對政府的工作提出質詢;
就任何有關公共利益問題進行辯論;
同意終審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
接受香港居民申訴並作出處理;
如立法會全體議員的四分之一聯合動議,指控行政長官有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而不辭職,經立法會通過進行調查,立法會可委託終審法院首席法官負責組成獨立的調查委員會,並擔任主席。調查委員會負責進行調查,並向立法會提出報告。如該調查委員會認為有足夠證據構成上述指控,立法會以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可提出彈劾案,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及在行使上述各項職權時,如有需要,可傳召有關人士出席作證和提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