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客運處罰條例
❶ 非法營運怎麼處罰
非法營運是指未按規定領取有關主管部門核發的營運證件和超越核定范圍進行經營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沒有金錢交易行為或無法查證有金錢交易行為,不能視為非法營運。
對於非法營運的法律責任(處罰規定),客運和貨運方面,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有權責令停止經營。若有違法所得,將被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若無違法所得或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則罰款金額應在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若行為構成犯罪,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營運行為不僅擾亂了正常的運輸市場秩序,還可能給乘客帶來安全隱患。因此,對於此類行為,監管部門將依法進行嚴厲打擊。
為了維護良好的運輸市場環境,保護乘客權益,建議營運者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申請相關證件並規范經營行為。
此外,乘客也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選擇合法合規的運輸服務,避免因貪圖便宜而遭受不必要的風險。
希望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監督非法營運行為,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的交通運輸環境。
❷ 非法營運車輛處罰條例
法律分析:1、非法營運:是指沒有依法取得營運權而實施了營運行為。即未按規定領取有關主管部門核發的營運證件和超越核定范圍進行經營。如果沒有金錢交易行為或不能查證有金錢交易行為不能算非法營運。2、非法營運責任認定,非法營運具體包括:未取得道路運輸(包括道路貨物、道路危險貨物、道路客運(班線)、國際道路運輸等,下同)經營許可,或使用失效、偽造、變造、被注銷等無效的道路運輸許可證件,或超越許可事項,從事有關道路運輸經營的行為。3、非法營運的構成要件為: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行為。認定非法營運行為,需符合兩個條件:一是一種經營行為,二是車輛屬於非營運車輛,即未按規定領取有關主管部門核發的營運證件和超越核定范圍進行經營。
法律依據:《廈門經濟特區出租汽車營運管理條例》
第四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三)項至第(七)項規定,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五百元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未按照規定期限進行車輛維護和車輛綜合性能檢測、定級的,責令改正,並處以五百元罰款;(三)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私自改裝、調整、維修稅控計價器或者不按照規定檢定稅控計價器的,責令改正,暫扣《道路運輸證》十五日;情節嚴重的,吊銷《道路運輸證》。
第四十四條 出租汽車駕駛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罰;情節嚴重的,可吊銷崗位服務資格證件:
(一)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規定,駕駛員不服從統一調度和指揮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五百元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未取得崗位服務資格證件從事營運活動或者將出租汽車交由無崗位服務資格證件的人員駕駛的,責令停止營運,並處以五百元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責令改正,並處以三百元罰款;
(四)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五)項至第(八)項、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暫扣崗位服務資格證件十五日,並處以五百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