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條例的好處

條例的好處

發布時間: 2025-05-04 10:04:34

Ⅰ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堅持公共利益優先的原則有什麼好處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堅持公共利益優先的原則的好處是:有利於維護公共利益,提高公眾的參與程度。
《勞動合同法》更側重於勞動者權益的保護。而事業單位作為公共服務機構,人事管理的首要目標是維護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與事業單位利益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權益相比具有優先性。
1、什麼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指不特定的社會成員所享有的利益。公共利益的最大特點在於,它是一個與誠實信用、公序良俗等相類似的框架性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正因為如此,執法者在行使公權力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社會生活發展和變化的情況來維護某一種具體的公共利益,實現社會實質的公平和正義。此外,正是由於這種抽象性和概括性,通過公共利益條款能夠賦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公平地處理案件,克服成文法所可能具有的滯後性。
2、事業單位的職能:
事業單位作為政府舉辦的從事專業性公共服務的機構,其工作崗位實際是公共職位,其作為聘用主體,實際是由國家授權並運用公權力行使聘用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際是利用專業知識為公眾服務的公職人員。事業單位和工作人員之間的聘用關系,不僅涉及聘用雙方的利益,而且與公共利益、國家利益、公眾利益密切相關,屬於公共服務關系的一部分。
3、事業單位的公共利益所處的地位:
在聘用關系中,相對於單位利益、個人利益,公共利益的維護和保障處於優先地位,具有優先性質。即與一般勞動關系僅直接涉及平等雙方利益不同,事業單位人員聘用還直接關繫到公共利益,並遵循公益優先原則。
4、提高公眾參與程度
提高公眾參與程度,意味著不僅要滿足公眾的知情權,還必須通過讓公眾充分發表意見來深入了解公眾的需求,從而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同時,這也是爭取公眾的支持、增加合作、避免沖突的有效途徑。而且,這對於促進公眾對政府的監督、避免腐敗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5、《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中關於公共利益的規定:
事業單位作為公共服務機構,人事管理的首要目標是維護公共利益。
(1)、促進公共服務發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一條 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建設高素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促進公共服務發展,制定本條例。
(2)、損害公共利益處罰:〈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處分:
(一)損害國家聲譽和利益的;
(二)失職瀆職的;
(三)利用工作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四)揮霍、浪費國家資財的;
(五)嚴重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
(六)其他嚴重違反紀律的。

Ⅱ 學校體育教育設施的管理條例,可以起到什麼作用呢

在為學生們所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當中,學校要求學生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校拒絕培育出只會讀書的書獃子而是一個全方位共同發展的新時代好青年。那麼在學校體育教育設施的管理條例中,哪些規定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育作為強健人體魄的重要教育途徑,其重要價值不言而喻。體育,不只是簡單的運動,它是一種意志力教育、協作教育和規則教育。

Ⅲ 航海條例對當今社會的影響(好處)

航海條例完全是當時英國的殖民主義、「重商主義」和利己主義思想的產物,對於當今社會沒有任何好處!

航海條例訂立的目的在於保障當時英國本土的產業發展,並排除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荷蘭在貿易上的競爭,這是當時重商主義思想下的產物。但這樣的限制對殖民地的人民來說,不管在購買商品或販賣產品時都十分不便,因此造成各殖民地,尤其英國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強烈不滿,並成為美國獨立戰爭的起因之一。

至19世紀,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後,逐漸採行自由貿易政策,因此在1849年廢除大部分航海條例,至1854年,所有的航海條例所規定的貿易限制完全廢除。

Ⅳ 守規則帶來好處的名人例子

從小就被教育守規矩,那麼什麼是規矩?規矩都是誰定的?定規矩的人在定規矩的時候要不要遵守什麼規矩?守規矩有哪些好處?不遵守規矩會怎樣?本文導論一下規則的定義、形成和改變。

一、規則的定義
網路對規則的定義為「規則,是運行、運作規律所遵循的法則。規則,一般指由群眾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並通過的,由群體里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
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存在規則。小到每個人的生活,大到國家間的外交,以及貿易戰爭。以下的例子:
1,每天早上我們需要在9點之前到達公司上班,這是公司和我們之間的規則。
2,在上班的路上不能闖紅燈,這是國家交通法規
3,要在下班前完成合同中規定的工作,並交付給客戶,合同也是一種規則。
4,月底老闆會給我工資和資金,這是老闆應該遵守的規則。
5,我拿到工資後要交稅,這也是我要遵守的規則。
6,國家拿到稅款,要為人民服務,而且不能把所有資金用於軍備,這是國家和人民、國家和國家間的規則。
我們給規則一個定義:組織或個人遵守的法律、法規、行為准則、道德准則、合同、協議等,不論是自覺遵守,還是強制執行,都稱為規則。

二、規則的形成
我之前的文章《驅動論》中寫的,人們既然制訂規則,就說明規則可以給人們帶來利益,或使眾避免失去利益,或者給人們帶來浪漫。本文為了方便,把獲得浪漫也當作利益的一種。
1,早上上班,就會有工資,我得到好處。
2,上班路上遵守交通法規,大家都能順利出行。
3,完成合同,客戶拿到產品,我拿到貨款。
4,老闆給我工資,我拿到錢,老闆繼續得到我的勞動力。
5,我交稅,國家拿到稅,為我提供保護和各種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
6,國家也要遵守規則,維護穩定和和平。
遵守規則的各方,可能是組織之間,個人之間,或者組織與個人之間。規則中的各方是有利益關系的。而遵守規則可以使所有各方的利益和總合達到最大。
例如,根據經濟學,商品的價格設定得越高,總的銷量會越低。
情況1,某商品訂價為100元,利潤為50元,銷量為1000,這樣商家獲得50000元。
情況2,某商品訂價為200元,利潤變成了150,此時消費者不願再購買此產品,銷量僅為200,商家僅獲得30000元。
商家和消費者經過長期的協商,也自發地達成一種協議,最終使得商品的價格趨於穩定。
即使是在零和甚至負各的戰爭中,也有必須要遵守的規則,使得利益沖突的雙方損失最小。如不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假設戰爭雙方的資源都是100,
情況1,雙方都不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各損失30資源,總損失為60。
情況2,雙方都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則各損失60,總損失為120。
雙方領導經過考慮,自發地達成不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一規則。
在這種情況下,現有的規則往往是多方勢力尋求平衡的最終結果。
三、規則的維持
規則才能得以維持。的充分必要條件是,
1,規則中的各方相互依賴;
2,規則中的各方利益有沖突;
3,在當前的情況下,遵守規則可以使獲得的利益最大,或損失的利益最小。
我們把以上3條稱作「規則三條件」。
例如買家和專家。買家確實需要專家的產品,而又想讓賣家低價出售;賣家需要銷量,但是也不能賠本賣出。滿足了規則三條件,規則就產生了,即價格在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區間。
規則有平等的,也有看似不平等的。因為規則的各方實力的不同,制定規則的方式和規則的內容也會有區別。例如奴隸制社會的規則,奴隸主在規則中佔有絕對優勢。下面我們討論各方實力的不同對規則的影響。
1,各方力量相差不大。此時,規則往往較為平等。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有看似非常不平等的規則,那麼有可能還存在其它更多的規則,使得各方在所有規則的共同約束下,利益總和達到最大。
2,一方力量占絕對優勢。此時的規則可能是不平等的,如奴隸制的規則。如果實力很不平等的各方,有相對平等的規則,而且規則得到很好的遵守,那麼必有強大的第三方勢力存在。如國際貿易中,國家不論大小,地位都是平等的。為了整個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世貿組織——強大的第三方力量——對小的國家也是要保護的。
四、規則的改變
隨著情況的不斷變化,規則也會隨之變化。當「規則三條件」中有任何一條不再滿足的時候,規則即不能維持。如以下幾個例子。
1,消費者不需要塞班系統的手機,不再依賴諾基亞等廠家,則條件1不再滿足,就不會再有「銷售合同」這一規則。
2,諾基亞和蘋果等廠家在競爭中肯定有一些默契,比如不打惡性價格戰等規則。而nokia把手機業務出售了,和其它手機廠商不再有利益沖突,條件2不再滿足,規則也就不需要了。
3,當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主流,諾基亞銷售手機不能再達到最大的利益,條件3不再滿足,於是諾基亞改變規則,不再生產手機。

獲得利益的情況是隨時在變化的,因此,規則也在不斷調整,條件3仍然得到滿足。而如果通過的調整已經不能滿足條件3了,那麼說明大的變化就要發生了。
如春秋時間,強大的國家通過會盟而成為盟主,和其他國家建立規則,獲得更多利益,如春秋五霸;而到了戰國末期,秦國已經非常強大,有能力消滅其他國家,而獲得其他國家的全部資源,這種利益對秦國來說顯然更多,於是秦國決定不再遵守之前的規則。
當今社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我們覺得公司給我們的薪水太少,也可以打破規則,到其它公司去。
當然,單方面破壞規則是有代價和風險的,因為其它各方也可以不再遵守規則。如秦國可能會被六國聯合起來打敗,而原來的公司也不再會發給我們薪水。

Ⅳ 雲南新版艾滋病防治條例出爐,這樣的條例對於大眾來說有什麼好處

對於大眾來說當然是好處多多了,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有效的防止艾滋病傳播。雲南出台了一條新的艾滋病防治條例,那就是從2021年開始,如果向自己的伴侶隱藏艾滋病事實的話,那麼這種行為會構成犯罪。其實這條規定早就應該出台了,要知道在這之前很多人會隱瞞自己艾滋病的事實,然後隨意的尋找伴侶,即便是把疾病傳播出去,也不以為然。因為這樣並不會構成犯罪,而且對於自己也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相信這種疾病一定會盡快被攻克的。

Ⅵ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有什麼好處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於15年3月正式實施,它的實施有以下意義:
1、為反腐創造條件:通過不動產登記平台可查詢一個人名下的全部不動產,增加官員貪腐的風險。
2、監督有保障:提供虛假材料負有損害賠償責任。
3、保障農民財產權利:農村土地作為集體土地的一部分納入統一登記,保障了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
4、促進農村人口市民化,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農民可以把自己名下的土地和宅基地變現,購買城市的房產等。

Ⅶ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公布對老百姓有好處嗎

四問不動產登記:真能降房價?新浪網 | 2014-12-22 19:0312月22日,國務院公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專家對新浪網表示,該條例的出台對於普通人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權利人既有的權利不會受到影響」。而在新浪網的一項調查中,普通民眾更關心的則是,不動產登記對於反腐和房價有什麼作用。60%的網友認為,該條例將有利於反腐,將近70%的網友則認為,條例施行後房價將下跌。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出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軼認為,條例的核心是實現不動產物權登記的統一,不再像以前多頭登記。此外將《物權法》中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抽象規則、實踐中的具體化和可操作性,做了比較明確的規定。而對於此次條例對於普通人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利明認為「影響不大」。王利明認為,統一登記之後,將分散在多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由一個部門承擔,減少辦證環節、30個工作日辦結、通過信息共享系統可以查詢的信息,申請人不必再提交材料、材料不全需當面告知等一系列措施,「都是更好的保護了普通人的權利」。暫行條例規定,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依法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提供。有關國家機關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查詢、復制與調查處理案件有關的不動產登記資料。在不少人看來,這將為反腐敗添上一柄利器。一位地方國土部門人士也曾表示,不動產統一登記實際上可以「以房反腐」做前期准備工作。在新浪網的一項調查匯總,也有近7成的網友認為,不動產登記能夠起到反腐的作用。此前外界將「以人查房」作為不動產登記的主要看點,認為一旦執行,官員瞞報登記資產信息等情況將被剎車。但在暫行條例中都沒有提到有關「以人查房」字句。王利明表示,暫行條例沒有明確查詢方式,目前來看,仍然是「以房查人」,即查詢不動產相關信息仍通過地址來查詢。在參與該條例起草制定工作的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嘯看來,不動產登記制度的主要功能不是反腐,而是為市場經濟奠定法律基礎,保護私人財產權,並維護交易安全。程嘯指出,反腐只是不動產登記制度附屬或派生功能,「不動產統一登記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它能為反腐提供技術手段,但這涉及全國聯網,需要漫長的過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孫憲忠也認為,讓不動產登記條例承擔反腐功能,就把原來的職能搞混了。不過也有專家表示,不動產登記對執法單位對官員財產的調查會起到很大作用。此前有分析認為,對不動產進行統一登記,將使政府更容易地查明哪些人擁有多套住房並徵收房產稅,官員會拋售房屋,造成供給增多的局面,從而對房價產生重大影響。房地產商潘石屹曾經表示,如若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房價馬上會跌。在新浪網友參與的調查也顯示,有6成的網友認為,不動產統一登記會使房價下跌。不過,就房價本身來說,最終決定因素還是供求關系。大城市還是面臨供不應求、小城市還是供大於求的。即使不動產統一登記迫使官員可能拋售一定數量的房產,但是占據總量還是太小。比如去年北京全年商品房成交量超過28萬套,但是官員拋售量可能只有幾千套,影響有限。中國房地產業協會首席研究員李戰軍指出,不動產登記制度並不直接瞄準房地產市場調控。新的不動產登記制度只是在信息系統方面的整合,不涉及房地產整體供求,即使登記引起的少數「吐房」現象也不會撼動當前市場基本面。房價下跌或許將是網友們的「美好願望」除了對反腐與房價影響外,輿論還認為不動產登記是徵收房產稅的前奏。目前各地試點的房產稅屬於消費稅范疇,與中央提出的推進「房地產稅」是並不完全一樣的稅種。不少專家認為,未來的「房地產稅」其實就是對不動產征稅,屬於資產稅,將是化解土地財政的一種重要方式。經濟學家馬光遠就認為,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出台意味著,中國究竟有多少房子這個困擾所有人的問題有可能搞清楚。也將意味著,有這個基礎數據之後,房產稅等問題的徵收也有了基本依據。程嘯則表示,不動產統一登記能讓征稅更方便,「但不能說它的目的就是為了征稅」。(綜合中新網、新京報、京華時報、澎湃新聞等) (梁超)

熱點內容
鄭州市司法廳 發布:2025-05-04 13:04:16 瀏覽:913
文件用郵件發送有法律效力么 發布:2025-05-04 12:59:57 瀏覽:145
法律碩士應該看什麼書 發布:2025-05-04 12:52:12 瀏覽:689
社會歷史比較法 發布:2025-05-04 12:44:19 瀏覽:222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發布:2025-05-04 12:43:33 瀏覽:268
法院古語 發布:2025-05-04 12:38:43 瀏覽:636
民間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4 12:32:50 瀏覽:841
司法解釋瀆職罪 發布:2025-05-04 12:27:35 瀏覽:169
吃蛙條例 發布:2025-05-04 12:26:03 瀏覽:435
惡意違約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4 12:19:56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