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避嫌條例

避嫌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5-05 15:06:33

A. 母公司是招標人,子公司可以參與投標嗎

不可以。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 與招標人存在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招標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參加投標。

單位負責人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關系的不同單位,不得參加同一標段投標或者未劃分標段的同一招標項目投標。

違反前兩款規定的,相關投標均無效。

因母公司與子公司存在利害關系,因此子公司不得投標母公司的項目。

(1)避嫌條例擴展閱讀:

防止供應商之間相互串標圍標的其他規定:

一是《政府采購法》第34條規定,貨物或者服務項目採取邀請招標方式采購的,采購人應當從符合相應資格條件的供應商中,通過隨機方式選擇3家以上的供應商,並向其發出投標邀請書。如果上述項目是政府采購項目,那麼擬邀請的這3家供應商是否是通過隨機方式選擇出來的,就是一條判斷依據。

二是一些法規規章針對特定采購內容在采購程序上提出了一些供應商之間避嫌要求,應當遵守。

《公路工程施工招標資格預審辦法》(交公部發[2006]57號)第20條則明確要求,具有投資參股關系的關聯企業,或具有直接管理和被管理關系的母子公司,或同一母公司的子公司,不得同時申請同一標段的資格預審。

三是無論是政府采購法律體系還是招投標法律體系或者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均對招標人(采購人)與供應商之間的避嫌做出了規定。因此代理機構在邀請時須判斷這些子公司與采購人是否存在利害關系。

B. 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可以進入評標室嗎

背景事件:2017年5月,某省政務服務中心下發了《關於嚴禁招標代理機構人員在評標委員會專家成員獨立評審期間進入評審室的通知》,其中規定:「為了進一步加強評標區的管理,切實減少評標委員會專家成員在評標過程中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干擾,確保評標行為的公正公平,根據《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法》(財庫198號文)第十八條『根據采購文件規定的評審程序、評審方法和評審標准進行獨立評審』之規定,自5月2日起,各招標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在評標委員會專家成員獨立評審期間,一律不準進入評標室。在評標委員會專家成員獨立評審過程中,如有招標代理機構違反規定安排人員進入評標室,將記錄其不良行為,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事件餘波
該通知下發後,引起了業界的廣泛爭議,支持該省政務服務中心這一規定、不允許代理機構人員進入評標室的有之;反對這一做法,認為代理機構相關人員可以進入評標室的也有之。兩方各有理由,在此對兩個各自基於自身立場的理由加以闡釋,並談談筆者自身的看法。
兩方辯駁
支持方:評標委員會獨立評審期間,代理機構工作人員不準進入評標室。
監管部門角度:當前,一些代理機構作為評標工作的組織者,缺乏基本的職業素質,有的在評標現場發表一些不當言論,還有的對評標專家說「悄悄話」,影響或干擾評審專家的正常的評標工作。這些情形已非個例,有的地方甚至呈現出愈演愈烈的勢頭,如果不及時制止,會引起難以挽回的後果。再者,由於此類情形存在一定的隱蔽性,對於監管部門來說,實踐中較難取證和處理,為了切實減少各種不良因素對評標專家的干擾,規定代理機構工作人員禁止進入評標現場是有必要的。
代理機構角度:一是,實踐中確實有評標專家安排評標室的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幫忙審查投標文件的商務部分的現象,使代理機構既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又攬上了不必要的責任;二是,有的代理機構表示,該項禁止其進入評標現場的規定,既能避嫌,又能實現專家獨立評標的工作環境,還不必對評標現場的任何問題承擔責任,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反對方:評標委員會獨立評審期間,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允許進入評標室。
代理機構人員進入評標區有明確的法律依據:87號令第四十五條規定:「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負責組織評標工作,並要履行保證評標活動不受外界干擾,及時制止和糾正采購人代表、評審專家的傾向性言論或者違法違規行為等職責」;第六十六條又規定「除采購人代表、評標現場組織人員外,采購人的其他工作人員以及與評標工作無關的人員一律不得進入評標現場」。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采購代理機構作為評標工作的組織者,應該包括組織現場評標,並且在評標現場,還有及時制止和糾正評標委員會成員的不當言論和違法違規的職責,否則就要承擔失職責任。所以,采購代理機構工作人員作為評標現場組織人員,是可以進入評標現場的。
該禁止性規定缺少法律支撐,有些矯枉過正:采購代理機構工作人員是否進入評標室,與評標委員會專家成員是否會受到各種不良因素干擾,進而影響獨立評審,難以保證評標行為的公正公平沒有必然關系,兩者各司其責,相對獨立,並且評審專家作為高素質人才,應有基本的職業操守,不應該也不會輕易受其他不良因素的影響。如果評審專家受到干擾,除非個人有私心或者其他不當得利原因,否則完全可以按照《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 「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在評審過程中受到非法干預的,應當及時向財政、監察等部門舉報」的規定來處理。
筆者觀點
綜合來看,現階段代理機構工作人員進入評標室各有利弊。但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該禁止性規定是有待商榷的,有關部門不能以偏概全,一刀切地將代理機構的權利和責任排除在外。當然,也不能對其行為放任自流、不管不問,應當視評標現場情形進行合法合理地管理:
一是,應當限定代理機構人員進入評標室的人數,並且須穿著明顯標志服裝和佩戴對應姓名的工作牌;
二是,應當加強評標室的硬體建設,設置高清攝像頭,做到監控基本無死角,代理機構工作人員與專家的溝通行為應全程可視,對話聲音要清晰可聞。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C. 招投標法中的利害關系具體是指什麼

在具體建設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只要潛在投標人和招標人之間存在隸屬關系或個人關系或經濟關系,都可以被認定為潛在投標人和招標人之間存在著利害關系。

根據招標投標法第三條「工程建設項目,是指工程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貨物、服務。前款所稱工程,是指建設工程,包括建築物和構築物的新建、改建、擴建及其相關的裝修、拆除、修繕等。

所稱與工程建設有關的貨物,是指構成工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且為實現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設備、材料等;所稱與工程建設有關的服務,是指為完成工程所需的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的規定,上述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中均應涉及利害關系的避嫌要求。

對此,《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投標人是響應招標、參加投標競爭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招標人的任何不具獨立法人資格的附屬機構(單位),或者為招標項目的前期准備或者監理工作提供設計、咨詢服務的任何法人及其任何附屬機構(單位),都無資格參加該招標項目的投標」。

《標准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文件》1.4.3投標人不得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為招標人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附屬機構(單位);

(2)為招標項目前期工作提供咨詢服務的;

(3)為本招標項目的監理人;

(4)為本招標項目的代建人;

(5)為本招標項目提供招標代理服務的;

(6)被責令停業的;

(7)被暫停或取消投標資格的;

(8)財產被接管或凍結的;

(9)在最近三年內有騙取中標或嚴重違約或重大工程質量問題的;

(10)與本招標項目的監理人或代建人或招標代理機構同為一個法定代表人的;

(11)與本招標項目的監理人或代建人或招標代理機構相互控股或參股的;

(12)與本招標項目的監理人或代建人或招標代理機構相互任職或工作的。

1.4.4單位負責人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關系的不同單位,不得同時參加本招標項目投標。

(3)避嫌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而不招標的,將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標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項目合同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對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的項目,可以暫停項目執行或者暫停資金撥付;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條 招標代理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泄露應當保密的與招標投標活動有關的情況和資料的,或者與招標人、投標人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暫停直至取消招標代理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前款所列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無效。

第五十一條 招標人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的,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的,強制要求投標人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的,或者限制投標人之間競爭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 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招標人向他人透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或者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其他情況的,或者泄露標底的,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前款所列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無效。

第五十三條 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或者與招標人串通投標的,投標人以向招標人或者評標委員會成員行賄的手段謀取中標的,中標無效,處中標項目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並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四條 投標人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中標無效,給招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讀在職法律碩士的學費 發布:2025-05-05 18:17:04 瀏覽:381
群立法作文 發布:2025-05-05 18:12:54 瀏覽:101
集團公司內部監督規章 發布:2025-05-05 18:12:54 瀏覽:648
法律顧問為機關提供 發布:2025-05-05 18:09:46 瀏覽:67
簡述婚姻法的概念和特徵 發布:2025-05-05 18:05:26 瀏覽:174
婚姻法第42條釋義 發布:2025-05-05 18:00:21 瀏覽:5
法定上懟法官 發布:2025-05-05 17:59:35 瀏覽:32
民法典備考 發布:2025-05-05 17:49:43 瀏覽:489
安全員安全生產法律知識題 發布:2025-05-05 17:32:30 瀏覽:985
自願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5 17:12:23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