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16 01:12:06

⑴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改 杭州垃圾分類規定一覽

杭州市在2015年首次發布了《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旨在推進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建設。到了2019年6月,條例進行了修訂,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生態環境保護需求和上位法的規定。

修訂後的條例明確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標准,將原來的「餐廚垃圾」重新定義為「易腐垃圾」,包括餐飲經營者、單位食堂和居民家庭生活中產生的廚余垃圾,以及集貿市場產生的有機垃圾。同時,條例還對傢具等大件垃圾的處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規定了定時定點收集、運輸的時間和地點由相關部門確定並公告。

為了加強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新條例提高了處罰金額。對於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未履行職責的行為,原條例處罰金額為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和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而新條例將罰款金額提高到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情節嚴重的,罰款金額則為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

此外,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個人和單位,新條例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個人將面臨二百元以下罰款,單位則需承擔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為了增加違法成本並提高守法意識,條例還增加了信用懲戒措施,對違反條例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個人和單位,依法記入信用檔案。

在《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方面,修訂後的條例要求機動車排放污染物必須符合標准,不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將無法通過檢驗。對於拒絕接受機動車排氣污染抽檢的行為,將被處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新條例還規定了機動車排氣檢測單位需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網,保證上傳數據真實、完整,並接受主管部門的抽查。

此次修訂旨在推動杭州市的生活垃圾管理和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以實現更好的生態環境保護。

⑵ 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第三章 分類與投放

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第三章中關於分類與投放的規定如下

生活垃圾被分為四類可回收物:未污染的紙類、塑料、玻璃和金屬等,適合回收再利用。 餐廚垃圾:餐飲業產生的廢棄物、家庭廚余垃圾及市場產生的有機垃圾,如食物殘渣和果皮等。 有害垃圾:對健康和環境有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物質,如廢電池、廢棄葯品、殺蟲劑等。 其他垃圾:體積大、難以分類的大件垃圾,如傢具、家電,以及混雜、污染的生活廢棄物。

居民在投放時應遵守以下規則可回收物應送到再生資源回收站點或投放至指定容器。 有害垃圾需交予專門回收站點,或投放到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餐廚廢棄物應交給有資質的單位處理,廚余垃圾和有機垃圾投放至餐廚垃圾收集容器。 其他垃圾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大件垃圾則需預約回收或清潔直運服務上門收取。

此外,鄉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也需積極參與,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以提升分類准確率。

⑶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改 杭州垃圾分類規定一覽

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關於修改《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該條例將報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後公布施行。

新版《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生活垃圾分類標准進行了調整,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取消了「餐廚垃圾」的分類,改為「易腐垃圾」。易腐垃圾包括餐飲業、單位食堂產生的餐廚廢棄物,居民家庭廚余垃圾以及市場有機垃圾。

為解決大件垃圾處理難題,《條例》規定,對體積大、整體性強或需拆分處理的大件垃圾實行定時定點收集與運輸,具體時間地點由市容環境衛生部門確定並公告。

針對違法行為,新條例加大了處罰力度。對於未履行職責的管理責任人,罰款金額從原200-1000元提高到500-5000元,情節嚴重者罰款額度為5000-30000元。對於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的個人和單位,同樣面臨罰款,個人罰款200元以下,單位罰款500-5000元。

此外,新條例還增加了信用懲戒措施,對違反條例受到行政處罰的行為,依照《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等規定,依法記入相關個人和單位的信用檔案。

《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則主要涉及環保檢測合格標志、排氣檢測單位委託、檢測單位聯網管理等方面的調整,以及因機構改革導致的政府相關部門名稱和職責的調整。

新條例要求,符合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機動車才能通過檢驗,不符合標準的車輛將被拒絕核發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對於拒絕接受抽檢的機動車所有人或駕駛人,將處以200-1000元罰款。

從事機動車排氣檢測的單位需按要求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網,確保數據上傳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並接受抽查。

⑷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2019)

一、將第九條修改為:「單位和個人應當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自覺遵守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的規定,減少生活垃圾產生,分類投放生活垃圾,按照『誰產生、誰負責、誰付費』的原則,履行生活垃圾產生者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生活垃圾管理規定的行為進行勸阻、投訴和舉報。」二、將第十條第一款修改為:「市容環衛、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商務、文化旅遊、教育等部門和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眾團體應當做好垃圾分類與減量的宣傳和動員工作。」三、將第十一條第一款中的「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修改為「規劃和自然資源、建設、生態環境、商務等部門」,第三款中的「城鄉規劃」修改為「規劃和自然資源」。四、將第十四條中的「城鄉規劃、環境保護」修改為「規劃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五、將第十六條中的「城鄉規劃」修改為「規劃和自然資源」。六、將第十九條修改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處置設施。確需關閉、閑置或者拆除的,應當經市或者區、縣(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商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同意後核准,並按照規定先行重建、補建或者提供替代設施,同時採取措施防止環境污染。」七、將第二十五條中的「質量技術監督、商務、工商行政管理、旅遊、農業」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商務、文化旅遊、農業農村」。八、將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修改為:「(三)易腐垃圾,指餐飲經營者、單位食堂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餐廚廢棄物,居民家庭生活中產生的廚余垃圾和集貿市場產生的有機垃圾等;

「(四)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易腐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九、將第二十七條修改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應當符合以下規定:

「(一)可回收物應當交售給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或者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

「(二)有害垃圾應當交給有害垃圾回收經營者,或者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三)餐廚廢棄物應當交給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收集,其他易腐垃圾應當投放至易腐垃圾收集容器;

「(四)其他垃圾應當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傢具等體積大、整體性強,或者需要拆分再處理的大件垃圾,實行定時定點收集、運輸,收集、運輸的時間和地點由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確定並公告。」十、將第三十六條中的「餐廚垃圾」修改為「易腐垃圾」。十一、將第三十八條第二款修改為:「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收集、運輸及處置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收集、運輸及處置許可,簽訂經營協議。」十二、將第四十四條第二款修改為:「生活垃圾按照下列規定分類處置:

「(一)可回收物應當採用資源化回收、利用方式處置,無法回收、利用的,可以採用焚燒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

「(二)有害垃圾應當進行無害化處置,其中經過分類的危險廢物,由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

「(三)易腐垃圾應當採用生化厭氧產沼、堆肥、焚燒、填埋等方式進行資源化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置;

「(四)其他垃圾應當通過焚燒、填埋等方式實施無害化處置。」十三、將第五十八條中的「環境保護」修改為「生態環境」。十四、將第六十二條中的「發展和改革、商務、旅遊、工商行政管理、價格等部門」修改為「發展和改革、商務、文化旅遊、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十五、將第六十三條修改為:「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履行下列職責:

「(一)商務主管部門負責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回收的監管,制定可回收物回收規范,積極推廣凈菜上市和潔凈農副產品進城;

「(二)房地產主管部門配合做好對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工作的指導、監督,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物業服務企業的考核評級;

「(三)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制定有害垃圾回收規范,監管污染物排放和有害垃圾的貯存、處置;

「(四)發展和改革主管部門負責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依法做好生活垃圾處置等重大項目的立項工作,做好生活垃圾處理成本監審工作,研究制定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政策;

「(五)規劃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將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相關內容納入城鄉規劃,預留和控制相應的設施用地,保障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用地;

「(六)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建設的監督管理;

「(七)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協助做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市場監督管理、商務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監督果蔬批發市場、集貿市場配置果蔬菜皮處理設施;

「(九)財政部門負責制定支持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工作的財政政策,落實經費保障;

「(十)文化旅遊主管部門負責生活垃圾分類的公益宣傳,引導媒體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常識;

「(十一)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教育內容,指導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和實踐等活動;

「(十二)公安機關負責生活垃圾運輸車輛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依法查處利用生活垃圾加工食用油脂危害環境與人身健康等犯罪行為;

「(十三)其他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做好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⑸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鄉環境,保障公民健康,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區域的生活垃圾的減量、投放、收集、運輸、利用、處置以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具體區域,由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按照穩步推進原則確定,並向社會公布。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以及法律、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棄物。

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建築垃圾等固體廢棄物的管理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糞便、動物屍骸、綠化垃圾、市政污泥等固體廢棄物的管理規定另行制定。第四條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遵循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市場運作的原則,通過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分類利用、分類處置,逐步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確定並落實生活垃圾管理目標,制定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政策和措施,統籌生活垃圾處置設施規劃布局和建設,保障生活垃圾管理的資金投入。第六條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主管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

區、縣(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區、縣(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農村生活垃圾的管理部門由區、縣(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確定。

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本條例規定,做好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第七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生活垃圾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綜合協調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項。第八條市和縣(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生活垃圾管理階段性目標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階段性目標計劃應當包括環衛設施建設計劃、減量措施計劃、低價值可回收物利用以及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分類利用、分類處置實施計劃等內容。第九條單位和個人應當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自覺遵守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的規定,減少生活垃圾產生,分類投放生活垃圾,按照「誰產生、誰負責、誰付費」的原則,履行生活垃圾產生者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生活垃圾管理規定的行為進行勸阻、投訴和舉報。第十條市容環衛、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商務、文化旅遊、教育等部門和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眾團體應當做好垃圾分類與減量的宣傳和動員工作。

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和互聯網等媒體和戶外廣告載體應當進行普及垃圾分類與減量知識的公益宣傳。

商場、集貿市場、機場、車站、碼頭、旅遊景點、公園、循環經濟教育示範基地等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應當採取各種形式進行垃圾分類與減量的宣傳教育。第二章規劃和設施管理第十一條市和縣(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和改革、規劃和自然資源、建設、生態環境、商務等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要,編制生活垃圾治理規劃,並納入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生活垃圾治理規劃應當結合生活垃圾產生量預測和成分特點,確定生活垃圾管理事業的發展方向,統籌生活垃圾處置流量、流向,明確生活垃圾處置結構和設施總體布局。

市容環衛、規劃和自然資源等部門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要求,及時調整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第十二條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的生活垃圾收集、處置設施用地,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用途。第十三條市和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生活垃圾治理規劃,合理安排生活垃圾收集、處置設施建設計劃。

建設生活垃圾收集、處置設施應當符合生活垃圾治理規劃和有關技術標准。第十四條市和縣(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規劃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根據生活垃圾治理規劃,設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場所,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場所建設。

熱點內容
法院劃撥圖 發布:2025-07-16 07:16:01 瀏覽:112
未成年聚眾斗毆取保候審申請書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16 07:15:19 瀏覽:884
合同法13章租賃合同25條 發布:2025-07-16 07:15:18 瀏覽:509
盧子牛律師 發布:2025-07-16 07:12:12 瀏覽:739
警察能當法律顧問嗎 發布:2025-07-16 07:11:40 瀏覽:489
怎樣理解民事訴訟法主要制度 發布:2025-07-16 07:11:39 瀏覽:823
德國行政法邁耶pdf 發布:2025-07-16 07:11:26 瀏覽:3
山東省宗教事務條例 發布:2025-07-16 06:50:40 瀏覽:601
名義借款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6 06:20:16 瀏覽:992
勞動法是否允許周六日上班調休 發布:2025-07-16 06:14:24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