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地方某某法規的制定

地方某某法規的制定

發布時間: 2025-10-11 21:12:01

❶ 如何區分法律 行政法規 部門規章 規范性文件

一、法律。根據制定機關的不同,法律可以分為兩類,即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其他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但是兩者的效力都一樣。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也有權對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在不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沖突的前提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法律的效力低於憲法,不能同憲法相抵觸。《立法法》規定了只能由法律進行規定的事項,包括:國家主權的事項;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訴訟和仲裁製度;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二、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不得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三、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機關有兩類,一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制定;二是由省會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但同時應報省一級人大常委會批准,還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地方性法規的效力低於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
四、部門規章。根據制定機關的不同,規章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由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須經國務院批准,這是行政規章,或者稱為部門規章。行政規章要服從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其與地方性法規處於一個級別。另一種規章是地方行政規章,由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地方政府規章除了服從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外,還要服從地方性法規。

❷ 怎麼區分法律、行政法規、國家部委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規范性文件

法是全國人大頒布的,一般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某某法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頒布的,一般都是某某條例
國家部委規章一般都是各部委頒布的,如建設部、財政部等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頒布的,一般是某某市某某條例
地方規范性文件一般是地方政府頒布的

❸ 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應如何區分

區別: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1、制定者不一樣: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在其許可權內制定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文件,稱為「部門規章」。

2、效力不一樣:

法律的級別是最高的,其次是法規,然後再到部門規章。

3、含義概念不一樣: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

(3)地方某某法規的制定擴展閱讀:

三者發布:

1、國家行政法規的制發主體是國務院。

2、部門規章的主要是國務院各部門。

3、政府規章的制定主體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城市、計劃單列市的人民政府。

以上這些單位或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章,都可用「公布令」來發布。而其他一些地區和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而制定的,不屬於法規、規章的「類規章性文件」,不能用「公布令」發布,只能用「通知」予以發布。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法律

網路--法規

網路--規章

❹ 法律、法規、政策、標準是如何區別和分類的

區別:

1、制定主體不同

2、制定程序不同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

政策是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和其他社會政治集團為了實現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與意志,以權威形式標准化地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採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

標準是規范性文件之一。其定義是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4)地方某某法規的制定擴展閱讀:

基本內涵

簡述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並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法學家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

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國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

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❺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如何區分

法是全國人大頒布的,一般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某某法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頒布的,一般都是某某條例
國家部委規章一般都是各部委頒布的,如建設部、財政部等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頒布的,一般是某某市某某條例
地方規范性文件一般是地方政府頒布的

❻ 請問同一級別政府的《某某管理辦法》和《某某管理條例》誰的效力大

按照《立法法》的規定,政府可以制定規章,但按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第六條的規定,規章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因此可以明確《某某管理條例》不是政府出台的,應該是同級人大出台的地方性法規。

如果《某某管理辦法》是政府出台的,《某某管理條例》是同級人大出台的,那麼《某某管理條例》的效力大,因為《立法法》第八十條規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如果《某某管理辦法》和《某某管理條例》都是由同級人大出台的,則效力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二者的規定不一致,如何適用,要按照《立法法》第八十三條、第八十六條的規定來判斷。
《立法法》第八十三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立法法》第八十六條 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參考資料:
1、《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http://law..com/pages/chinalawinfo/3/81/_0.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http://law..com/pages/chinalawinfo/2/69/_0.html

❼ 財經法規知識點總結

財經 法規,是財會人員應知應會的基本功,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財經法規知識點 總結 ,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財經法規知識點總結——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1、會計的基本職能是進行(1) 會計核算 ,實行(2) 會計監督 。

2、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包括(1) 會計法律 、(2) 會計行政法規 、(3)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

(4) 地方性會計法規 。

(1)會計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

① 制定主體: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會 。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年1月21日通過 ; 1985年5月1日起實施 ; 1993年12月29日修正 ;1999年10月31日修訂 , 自2000年7月1日起實施 。

③ 法律地位:《會計法》是我國會計法律制度中 層次最高 的法律規范。

(2)會計行政法規

① 制定主體: 國務院

② 代表法規:《企業財務會計 報告 條例》 、《總會計師條例》

(3)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① 制定主體: 國務院財政部門

② 構成:A、 會計規章 、《XX辦法》(除《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

B、 會計規范性文件

(4)地方性會計法規制定主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會 第二節 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1) 國務院財政部門 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

1、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

2) 縣級以上 地方各級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1)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 國務院財政部門 制定並公布。

2、會計制度的制定許可權(2) 國務院有關部門 可以制定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 審核批准

3)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 ,可以制定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 備案 。

1)管理部門各級財政部門

3、會計人員的管理①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

2)管理范圍②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職務)管理

③ 會計人員評優表彰獎懲

④ 會計人員繼續 教育

4、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 單位負責人 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 真實性 、 完整性 負責。

第三節 會計核算

)依法建賬

(2)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

1、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 3)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和完整

(4)正確採用會計處理 方法

5)正確使用會計記錄文字

(6)會計電算化必須符合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

(1)依法建賬的主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

《會計法》沒有對 個體工商戶 提出建賬要求。

(2)確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是否需要進行會計核算的標准 注意:並非所有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都需要進行會計記錄和會計核算。

【例題】下列經濟業務事項中,需要進行會計核算的是( )

A、洽談業務 B、簽訂合同 C、履行合同並引起資金運動 D、履行合同但沒有引起資金運動

(3)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和完整

① 會計資料,主要是指 會計憑證 、 會計賬簿 、 財務會計報告 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 ② 會計資料的基本質量要求是A、 真實性 ;B、 完整性 。

③ 偽造 是指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為前提編造不真實的會計資料, 以假充真 。

變造 是指用塗改、挖補等手段來改變會計資料的真實內容、歪曲事實真相的行為, 篡改事實 。 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是指編造虛假會計資料或直接篡改財務會計報告的數據, 以假亂真 。

(4)正確採用會計處理方法

① 各單位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後各期應當一致, 不得隨意變更 ;

② 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的規定變更,而不是經某某機關同意。 ③ 應當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 財務會計報告 中予以說明。

(5)正確使用會計記錄文字

① 會計記錄的文字 應當使用中文 ;

② 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 可以同時使用 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

③ 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 可以同時使用 一種外國文字。 注意:任何單位的會計記錄文字均可以只使用中文,絕不能不使用中文。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2、會計核算的內容(4)資本、基金的增減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核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其他事項

(1)是什麼: 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❽ 哪些法律有省一級的規定

法律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法律即我們平常看到的《某某法》,只能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廣義的法律包括狹義的法律外還包括行政法規(國務院制定),地方性法規(部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部門規章(國務院各部門制定),地方政府規章(部分地方政府制定),省一級只能指定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行政法規和規章一般叫《某某條例,辦法等》他們之間位階不同,效力不同,下位法不得與上位法相沖突

熱點內容
香港立法會圖片 發布:2025-10-12 01:54:52 瀏覽:484
傷害案法律援助辯護詞 發布:2025-10-12 01:54:43 瀏覽:268
順義刑事律師 發布:2025-10-12 01:52:05 瀏覽:848
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 發布:2025-10-12 01:39:58 瀏覽:762
生活中的民法原則 發布:2025-10-12 01:39:57 瀏覽:691
行政法經典著作 發布:2025-10-12 01:39:48 瀏覽:915
法院能 發布:2025-10-12 01:38:49 瀏覽:11
下列社會關系屬於民法調整的是 發布:2025-10-12 01:23:52 瀏覽:665
罰款是否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10-12 00:58:23 瀏覽:213
18年實級職稱經濟法第二章 發布:2025-10-12 00:51:44 瀏覽:78